经口气管插管应用固定器固定在ICU俯卧位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2019-03-18陈如福林珊珊通信作者
陈如福,林珊珊(通信作者)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福建厦门 361000)
俯卧位通气是临床用于ICU患者治疗的重要方法。ICU患者具有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的特点,ICU俯卧位通气患者在进行气管插管中,极容易发生气管插管脱出,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基于此,如何将气管插管有效固定至关重要。以往临床多采取胶带法固定,但效果欠佳。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气管插管固定器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2]。本研究旨在探讨经口气管插管应用固定器固定在ICU俯卧位通气患者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78例ICU俯卧位通气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47~70岁,平均(64.2±3.7)岁。观察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42~74岁,平均(64.5±3.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胶带固定气管插管,即在插管旁放置牙垫,用胶布对其固定,将牙垫固定后,用宽胶布(两条)交叉在气管插管周围缠绕,并用胶布尾端在患者面颊部固定。
观察组应用托马斯导管固定器[生产单位:欣瑞德(江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型号:F2]固定气管插管,即从固定器开口处,将气管插管穿过,并将咬合板置于患者口腔内,从侧面将患者面颊部拧紧,锁扣螺母,用固定带在患者颈部环绕一周后,将其从另一侧小孔穿过,并将尼龙搭扣拧紧。
固定2周后,对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
1.3 临床评价
观察比较两组的气管插管固定时间、气管插管移动距离、皮损发生率、满意度。满意度采用我院自拟的调查问卷评估,该问卷包括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护理态度等,总分10分,评分>6分为满意,≤6分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气管插管固定效果比较
观察组气管插管固定时间、气管插管移动距离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气管插管固定效果比较
2.2 两组皮损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口腔溃疡、面部破损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皮损发生率比较[例(%)]
2.3 两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37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为94.87%;对照组满意30例,不满意9例,满意度为76.92%。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6,P=0.023<0.05)。
3 讨论
气管插管是临床呼吸衰竭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而气管插管位置对保障临床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一旦气管插管发生移位或者发生脱落,则会对患者抢救、治疗造成极大的影响,严重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相关研究报道显示,气管插管移位是ICU俯卧位通气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俯卧位患者,因重力作用、胶带受唾液浸润等多种因素,增加了患者气管插管移位的发生风险[3]。由此可见,对于俯卧位患者,选取合适的气管插管固定方法对保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胶带法固定是以往临床气管插管常用的固定方法,该固定方法虽然可以起到固定效果,但是其固定度差,且易受到口腔分泌物、汗液浸润等因素影响,易发生松动,从而使气管插管的位置发生变化[4]。此外,有关学者发现,患者的舒适度、胶带宽度等对患者气管插管的效果均会造成严重影响。
气管插管固定器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种气管插管固定器,该固定器的作用原理类似螺钉固定,借助锁扣、固定带等对气管插管固定,从而保证固定的效果。此外,气管插管固定器可以避免分泌物、体液等因素影响,保证气管插管可以插在正常位置。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气管插管固定时间、气管插管移动距离均短于对照组,说明气管插管固定器的应用减少了护理人员的操作时间,且固定效果显著。观察组口腔溃疡、面部破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胶带固定法易刺激患者的皮肤,诱发了溃疡、皮肤破损等风险的发生,尤其是皮薄患者,俯卧位增加了患者口腔分泌物,需要多次对胶带进行更换,致使患者皮损严重。由此说明,与胶带固定法比较,应用气管插管固定器对气管插管予以固定,固定效果更佳,且对患者的损伤小,更容易让患者接受。
综上所述,ICU俯卧位通气患者应用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固定效果好,且对患者损伤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