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国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现状问题

2019-03-18刘发明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9期
关键词:环节国有企业有效性

刘发明

一、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内涵

(一)内部控制评价主要对象。内部控制评价的主要对象就是内部控制制度,对其在国有企业发挥的效益进行评估。内部控制制度的具体实施情况通常都是由管理层商讨落实,主要是运用一些评价体系以及评估工具形成评估参考资料,然后提供给管理层,由管理层参考并且进行内部控制优化对策。整个内部控制体系当中,最后的评价环节是十分关键的环节,不仅能够帮助国有企业发现企业运营过程中的问题与风险,同时也能够提供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优化的参考意见,有针对性进行相应的优化,能够有效的将内部控制管理漏洞解决。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通常是由内部控制管理部门负责,其主要就是根据内部制度流程完成对整个内部控制体系的评估工作,通常直接是对管理层负责;而且大型国有企业往往还具有内部审计委员会,具体工作就是针对此类加强管理审计工作的监督,因此内部控制评价工作要接受其监督;同时还能够直接将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直接授权于外部审计机构。董事会是国有企业的重要决策机构,在拥有内部控制评价权利的同时,也要对整个国有企业管理负责,所以十分重视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真实性。所以,通常董事会在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出具后,选择专业的外部审计机构进行二次审计与评估,从而最大限度为评估报告真实性、精确性提供保障,将国有企业面临的管理风险降到最低。

(二)内部控制评价原则。内部控制评价的原则就是有效性,确切的说就是国有企业所执行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在国有企业中发挥出效用。执行有效性以及设置有效性是内部控制评价原则当中极为关键的两个原则。都是有效性的主要内容。而设置有效性主要是针对内部控制环节,而执行有效性则是以设置有效性为基础,针对内部控制设置方案所运用的方法有效性。上述两者都是内部控制原则必须要遵守的内容,一旦违反相关原则,可能会导致整个内部控制评价无效,浪费国有企业各项资源。

(三)内部控制评价环节。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具有持续性、覆盖面大的特点,整个评价环节涉及到内部控制各项制度,如预算规划、预算落实以及编报等等。内部控制评价环节就是针对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进行效率评估,判定其是否发挥出内部控制管理的作用。在国有企业运营环节中,内部控制体系都是时刻运转的,同时要想做到对各个环节的评估是极为困难的,对于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也是极大的挑战。需要企业管理层对于其体系的建设要重视,同时加强其管理。通过进行严格的监管,自然整个内部控制评价的过程就能够帮助国有企业将面临的经营风险进行分散、降低,或者是进行相应的风险防范工作。

二、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建设现状

(一)内部控制环境。国有企业在传统经济以及经济改革的影响下,内部机构过于繁杂,同时管理层级受到多方约束,很难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从而在时间上形成滞后性,同时也降低了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率。同时国有企业整体组织结构上的混乱,各部门也存在沟通不畅、信息无法共享的问题,存在业务重叠与交叉的现象,浪费国有企业大量人力与资源。因此整个内部控制评价所面临的内部控制环境是较差的,同样也是管理层在进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优化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的内容。

(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当中的最后环节,但是当下国有企业风险识别与分析的能力都没有形成,主要是在于国有企业职工在风险知识结构以及认知上很难达到风险识别与风险分析的需要,自然国有企业在风险识别的构建上就存在不足。但是风险评估是国有企业必定需要建设的管理内容,尤其是现在国有企业市场化竞争愈加激烈,只有通过风险评估才能够将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尽可能降低,才能与其它市场企业同舞台竞争。

(三)控制活动。从整体来看,国有企业近几年由于面临市场化经济的挑战,在财务管理模式上的整顿、业务流程的重新规划、审计工作的独立性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进步,对于内部控制的建设是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的;但是由于内部控制管理理论应用比较晚,在许多环节都无法纳入到管理体系当中的情况下,对于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来说就是极为艰难的。往往很多内部控制工作无法落到实处,而且由于国有企业业务繁杂,内部控制工作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因此通过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能够帮助内部控制深入挖掘提升空间。同时国有企业的权力过于集中化,在控制活动过程中,控制活动负责人很难对相关业务流程进行控制。

三、国有企业增强内部控制体系的策略

(一)加强内部控制评价指标科学性。评价指标是任何评价体系不可或缺的内容,而且其科学性直接关系到整个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在评价指标的选择上要结合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情况,选择合适的经济业务等指标作为参考,然后结合其他优秀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评价指标进行结合形成适合国有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从而增强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当下许多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主要是从规章制度、岗位绩效等数据形成的,但是在科学性上是有所欠缺的,无法覆盖到整个内部控制管理模式。只有通过上述的方式不断的补充内部控制评价指标,并且进行优化才能够满足需要。

(二)量化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传统的评价指标部分都是定性的,无法直观的分析出内部控制运作情况,而量化指标则能够直接分析出各个环节的效率。因此国有企业要结合权重、平衡记分卡等将定性指标转化为定量指标,从而直接形成内部控制评价数据;其次就是运用专家咨询法对各项二级指标进行权重分析;最终根据权重确定各量化指标。同时要实时的对量化指标进行监管、优化,将其中不合理的指标进行及时调整优化,能够最大限度反映出内部控制体系的情况。

(三)组建内部控制评价机构。首先是评估小组的构成,该评估小组的独立性、内部控制理念必须要强,同时对各项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有所了解,最好的方式就是在之前的内部控制工作中选择人组成。其次加强对相关小组人员的培训,通过聘请专业领域的人才对其进行各种形式的培养,提升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专业能力;最后就是要派遣该工作小组积极的与其他兄弟公司进行交流学习,共同提升内部控制评价能力。

(四)健全内部控制评价流程。首先就是针对内部控制评估方案的制定,在工作执行前,要对内部控制评价活动进行方案设计,确保任务目标、时间节点以及资源配置等,当方案完成后,由董事会进行审核;第二待内部控制评价方案通过后,由该小组成员对审查结果进行相互的审查确认,汇总各小组成员具体工作结果,然后形成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进行提交;第三就是反馈此次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当中的主要问题与风险,并且向董事会提出完善建议;第四然后由内部控制评价小组督促各业务环节完善相关问题。

猜你喜欢

环节国有企业有效性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