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企业内部审计理念与审计业务的创新

2019-03-18白素娟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9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领域理念

白素娟

一、现阶段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理念比较滞后。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依旧注重审计的“惩罚”价值体现,忽视了审计的“顾问”价值,这种内部审计理念相对比较滞后,使得企业职工听到“审计”,就闻声色变,这样很不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企业职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不够到位,对待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都是避之不及,在心底抵触内部审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

(二)缺乏良好的内部审计环境。就整体而言,企业的内部审计环境不容乐观,内部审计没有设立独立的部门,缺乏相配套的审计人员,在内部审计方法、标准、质量等方面都没有形成一体化管理体系,这样很难取得良好的内部审计效果。再加之企业领导层对内部审计缺乏全面的认识,将内部审计看作是审查错误,防止弊端出现的工作,侧重财务监督职能的实现。企业职工对内部审计怀有抵触情绪,不愿意配合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使得内部审计工作所面临的环境愈发糟糕。

(三)没有宽泛的内部审计领域。部分企业将内部审计工作设定为审查企业财务会计方面的内容,极少涉及到企业运营管理等其他领域的审计,使得内部审计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狭窄。将内部审计局限于财务会计审计,就等同于财务会计自审,会限制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影响企业的长足发展。

(四)缺少科学的内部审计方法。有的企业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依旧采用人工审计,需要大量的人员对企业的各项业务数据进行筛选整合,提炼出所需的信息,多次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核算、总结,并得出最终结论。再由审计部门的人员对结果进行审计分析,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得出相应的审计结果。由于人工操作难免会出现误差,无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而且此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支出,这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内部审计的综合效率。

(五)缺乏高素养内部审计人员。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度不够,没有将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企业内部人员也不愿意加入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缺乏新鲜血液,使得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素养不高。再加上忽视内部审计人才的培养,使得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性不强,缺乏审计风险管理意识,无法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和审计工作要求随时更新自身的知识技能,这样很难适应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需求。

二、实现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创新途径

(一)内部审计理念的创新,形成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内部审计工作是一个影响比较宽泛的工作,会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并对其产生影响。企业管理者和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要重视内部审计工作,提升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及时更新内部审计理念,对内部审计职能进行科学定位,将其的“智囊团”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创新内部审计理念,树立风险审计理念,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内部审计的价值。由于企业所处环境发生了变化,各种信息技术、贸易活动等方面都会对企业的运营产生风险,影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所以需要形成风险导向的审计理念,有效规避各种潜在风险,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内部审计制度的创新,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企业需要结合内部审计工作的需求,对内部审计制度进行创新,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设置审计监察部门,专门负责审计检查工作,确保内部审计工作能按照相应的制度要求进行规范化操作,既要涵盖企业财务会计审计工作,也要涵盖企业其他专项业务审计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内部审计的效果。同时,还要根据企业发展的需求,要对战略发展目标完成状况、遵纪守法、廉洁从业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责任审计,这样的内部审计工作才符合企业发展需求。

(三)内部审计领域的拓展,建设宽领域的审计业务。企业要根据内部审计工作的实际需求,帮助企业更好的适应市场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展审计业务范围,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适时地拓宽审计的业务领域。内部审计的业务范围既要涉及到本企业的各个领域,如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营销等方面,也要涉及到本企业运营管理的方方面面,这样才能实现宽领域的审计业务,增强内部审计的效果。要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审计,确保其的合规性,拓展内部审计业务范围,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内部审计的成效。

(四)侧重内部审计人员的培养,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养。高水平的内部审计人才是保证内部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企业需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注重内部审计人员的培养,要保证内部审计人员不仅具备专业的审计知识,还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执行能力等等,这样的内部审计人员才能满足现阶段内部审计工作的需求。定期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不断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养,组建高水平的内部审计队伍,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

(五)注重对内部审计的监督,健全内部审计监督机制。企业要想获得良好的内部审计成效,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内部审计监督机制,主动对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这样才能保证审计工作不偏离职能范围。内部审计工作不单是对企业管理工作、财务工作等方面的审计,为了确保审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更需要接受企业审计监督部门的监督,企业需要设置专门的审计监督部门,按照要求完成对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也可以设置审计报告审理环节,确保审计结果的科学性,从而提升内部审计的质量。

(六)关注内部审计的风险,提升内部审计风险意识。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主要是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采取措施进行针对性解决,这会干扰到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内部审计的质量,为内部审计带来风险。内部审计人员需要树立审计风险意识,对内部审计工作中的各种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并制定出细化的解决方案,增强内部审计工作的风险意识,从而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需要获得有效的内部审计效果,提升内部审计的质量,就需要及时更新内部审计理念,将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引入到内部审计工作中,对内部审计制度进行创新,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制度,进而拓展内部审计的业务领域,建设宽领域的审计业务体系,注重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培养,不断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养,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还要注重内部审计监督工作,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关注内部审计风险,不断提升内部审计风险防控意识,逐渐提升内部审计的效率,推动我国企业的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领域理念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领域·对峙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