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0年来我国会计事业发展和沿革的历史梳理

2019-03-18柳佳茜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9期
关键词:会计人员财务管理

柳佳茜

传统思维认为会计是越老越吃香的职业,但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历程告诉我们:新时代,从事会计工作不仅要有经验,更需要是知识型、复合型的人。忧患的意识,激励各行各业的会计们,携手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发扬忠于职守、勇于担当的精神,在各自领域创新引领多项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会计管理模式,较好地履行会计人的社会责任和职业使命,为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锦上添花。

一、和平与发展驱动会计改革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经济体制基本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换,特别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快速崛起,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作为经济语言的会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呈现多元化、关注角度多样化,尤其是资本市场的众多参与者,更渴望能获取更透明、可理解的会计信息。紧跟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我国会计改革稳步推进,最具代表性的是1993 年大规模的会计制度改革,奠定了会计信息向市场化需求方向发展的基础,并借鉴国际通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和会计报表体系,逐步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最为突出的是1999 年重新修订的《会计法》,本次修法把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作为核心,同时确立了严格规范的会计核算原则,明确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交易进行会计核算,并对违法行为进一步明确执法主体和加大处罚力度,促使会计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而最有挑战性的是2018 年《会计法》修改方案的征求意见稿,第一条就重点提出是否对管理会计作单独规定的方案,这是自2014 年财政部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来,在社会各界对管理会计不断强化推广的基础上,首次将管理会计提高到立法层面进行讨论,其重要性已是不争的事实,姑且不论最终是否入法,但可以肯定的是会计再次升级转型势在必行。

二、新时代加速会计转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等传统增长点转向以创新驱动为代表的新增长点。经济新常态下,使得社会潜力得到更多有效的挖掘和释放,但同时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在这种形势下,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要求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借助打造价值创造型的财务管理体系,驱动财务工作重心由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倾斜,形成在分析过去控制现在的基础上,以预测和规划未来为重点加大对内部管理者的服务力度,助力提高单位核心竞争力和价值创造力,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及增强风险防控的能力。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总结成果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新思想、新要求重新确立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定位,开启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时代,加速传统会计核算在确认要求、计量标准及监管方法等方面不断革新的进程。使命呼唤担当,会计人员不再是捂紧钱袋子的“账房”,运用管理会计的状态已逐渐从“不知在做”向“已知在做”转变,具备分析、预测、决策,风险评估和控制的能力得到巩固和强化,确实落地成为经济持续稳健发展的守护者和价值增值的创造者。

三、融合助力会计有序发展

华为总裁任正非先生说:财务如果不懂业务,只能提供低价值的会计服务,会计人员只有从业务中来到业务中去,才能真正了解业务实质,才能站在企业利益的角度做出财务预测、成本管控,才能确保沟通到位,让相关人员认识到其中的风险,进而采取更合理的方法解决具体问题,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决策支持。持有同样理念的厦门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航)要求财务工作在空间上要深入生产运行一线,主动提供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共同探讨能够体现其作业价值的评价指标,同时将财务管理植入业务过程中,推动各级管理者以数据为依据,在努力提升业务和控制成本间找到损益平衡点,从投入产出寻找提升企业价值的方向和方法;在时间上要从事后向事中事前转移,用“防范胜于救灾”的方法确保工作的主动性和有效性,避免不必要的“事后诸葛亮”式的矛盾纷争,逐步构建起厦航特色的“大财务”管控模式,形成独特的集战略、财务、业务一体化的管理能力。知名企业家的建言或成功企业的经验,佐证了基于共同目标、财务与业务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推动会计人员由传统的数字管理者向运行合作伙伴转变,克服闭门造车或自卑自大的现象,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角、更长周期的战略思维思考运行中存在的难点、热点,通过有效沟通相互明白作业动因及切实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有效杜绝“两张皮”互扯内耗现象,和谐推动“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形成。

四、人工智能释放会计潜力

我们已处于信息化、大数据时代,技术的进步带来生产方式的变革,大量技术含量一般、具有重复性、标准性、流程化、容易被指令描述清楚的职业,已陆续被人工智能取代,会计行业首当其冲,特别是随着德勤财务机器人的上岗,使得传统的会计核算职能被机器替代成为必然。这些根本性深刻的变化,激励大部份单位陆续建成集财务、办公、业务及人事等信息共享系统,整合了多管理模块各自为政不通用现象,打造源头劳动成果可分析通用的效果,实现实物资产、存货、档案、银行收付款、财务指标计算等基础性工作升级为财务信息化,且原本繁琐、耗时费力的报销业务,其业务流程、审批程序和支出标准同样被人工智能所替代和固化。人工智能不但方便管理,相对人少走道路多走网路,而且有效避免人的主观随意性和限制自由裁量权,有效遏制了人为操纵财务管理等问题,并改善财务信息传递方式和提高信息传递质量,促使财务信息与运营活动更加紧密结合,助力会计人员不再局限于财务管理“三大报表”的规范动作,不再只是按部就班的财务信息提供者,突出强调会计人员对财务信息的分析能力和水平,要求会计人员能根据不同角度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个性化提供量体裁衣式的财务信息,有效摒弃了“裹脚布”式的财务报告。

五、主动作为丰富财税政策内涵

2013 年,厦航创造性地开启国内新飞机“售后回租”业务的先河,以财务人员为主的攻坚团队主动联系租赁公司摸底市场、详细计算经济效益、与租赁公司艰苦谈判,几年下来,已完成63 架飞机“售后回租”业务,为厦航减少资金缺口200 多亿元,节省利息支出约8 亿元,创利超18.80 亿元。厦航的这一模式,是价值管理的典范和缩影,用实际行动改变习以为常认为会计不创造价值的观念,引导会计人员明白埋头苦干已不适应发展需求,思维应从努力完成任务向高效完成任务转变。事实上,很多会计人员都已意识到潜在的职业危机,特别是会计信息使用者已将关注的重点转移到数字背后的本质及厘清影响因素,以及利用财务统筹、配置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意识日益强烈,这对会计人员的素质、专业储备和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身处经济运行大环境中的个体,危机与机会并存,保持对经济环境变化的敏锐性和警惕性成为一种本能,促使会计人员主动抓早抓小,制定应变措施,将管理触角渗透到日常经营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结合实际充分用好、用活各项财税政策,“百花齐放”探索出符合自身情况的会计管理方法,丰富了成本管理、本量利分析、风险防控、绩效评价等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的运用。

六、环境优化提升服务品质

财务会计的“两难”掣肘着会计服务品质,症结在于“领本单位的工资,办监管单位的事”,“错位”已经存在,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也将继续存在,试图进行改善的尝试虽取得一定的成效,如国企会计主管委派制,但更多的是监管效果不是服务品质。可喜的是,随着各项严控措施的不断完善闭环,关键少数人不愿再冒险触碰纪律“红线”、不踩法规“底线”,打“擦边球”及滥用、变通财税政策的不良行为被有效制止,自发从源头有效净化了内部控制环境;再者,诚信经营的气氛日益浓厚,各种外部监管措施日趋完善,会计人员无须再用质疑的眼光看世界,从业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思考和提升服务品质。因此,很多单位会计岗位的分工,已明显把更多的时间和人力倾向于管理会计,着力打造管理与核算并重的模式,通过合理的组织优化强化会计核算工作,为管理会计争取更大的空间和平台,但其不受制于“公认会计原则”条条框框和程序的属性,要求会计人员既要自觉遵循基本的从业原则,严格落实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的措施,又要跳出传统定势,提高灵活运用财税政策的能力,增强主观职业判断的能动性,实现即以提升服务质量落实制衡措施,又以实施制衡方法确保服务品质,相辅相成切实提供真情服务、筑牢会计工作基础。

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背后凝聚着广大会计人员的智慧和辛勤付出。作为一名有志于将会计作为职业的人员,要有永远负重在路上的思想准备,用善于学习、学习、再学习的态度,持敢于自我否定和自我更新的勇气,认清形势接受新事务、顺势有为适应新发展、坚定站位不畏新挑战、务实精干争创新作为、团结协作再谱新篇章。

猜你喜欢

会计人员财务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