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防范与管理路径探讨
2019-03-18孙中伟
孙中伟
随着社会经济体系改革深入,事业单位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视,因此,事业单位应给紧跟时代发展需求改革创新。财务管理在事业单位运营管理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加强财务管理,能够引导事业单位稳定运行。在对财务管理模式创新优化过程中,应该根据事业单位实际状况,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工作顺利落实,科学设定财务风险防范思路和对策,提高事业单位整体效益,促进事业单位长效发展。
一、事业单位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
(一)投资风险
通常情况下,事业单位投资一般分为两种,一个是对内投资,另一个是对外投资。由于事业单位属于非盈利单位,所以在管理过程中,更注重对内投资,在这种情况下,使得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之间出现失衡现象。例如,事业单位由于采购某个设备导致资金周转效率降低,从而给财务风险出现提供了条件。
(二)筹资风险
和一般企业存在本质差别,事业单位需要采用筹资方式获取资金,在资金统筹过程中,将会加剧财务风险出现。大部分事业单位更愿意把资金投放到长期运营活动项目中,但是这些项目通常投放的资金数量比较大,涉及的资金数额高。同时长期项目在资金回收上将会面临诸多风险,引发筹资风险。
(三)管理风险
事业单位在资金管理过程中,涉及的流程比较多,制约因素多,这给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制定决策增添了难度,也使得财务管理水平逐渐降低,出现诸多管理问题。
二、事业单位财务风险产生因素
(一)风险意识因素
因为事业单位自身工作性质特殊,财务人员不具备较强风险意识,在开展财务核算和管理工作时,没能顾全大局,处理方式较为单一,只是根据现有的财务活动进行考察分析,职责意识有待提高。事业单位作为一个非盈利机构,财务工作人员在落实财务工作时形成的风险不会由个人承担,通常是国家来处理,使得财务人员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不会给予财务风险高度注重,加剧财务风险出现。
(二)管理流程因素
部分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设定了对应审批流程,但是在整体协调上效果不理想,管理流程比较混乱,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例如,在专项资金审批过程中,因为事业单位层级结构比较固定,在审核过程中需要层层汇报,工作效率较低,如果存在问题,不能快速找出相关负责人,使得管理缺少灵活性。由于财务管理关系不明确,容易造成上层和下层之间的误解,不利于单位整体向心力的提高,引发诸多不必要的问题。
(三)内控管理因素
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时,采用的管理方式比较固化,模式单一,不管是事前风险防范识别,还是事中管理,亦或是事后分析,都没有根据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需求进行,部分职工普遍认为只有把财务风险汇报给上级部门,后续风险防范和处理和自己没有关联,不需对风险过于注重。如果上级部门没有反馈管理建议,或者受到琐事影响无法及时进行风险防范,失去风险管理最佳时期,给单位造成严重的损失。并且,当前事业单位在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没有构建完善内控管理体系,削减财务风险管理能力,导致最终内控管理效果不理想。
三、加强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和管理路径
(一)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为了提升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和管理水平,需要从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入手,强化管理人员财务风险意识,让其明确财务风险防范和管理对事业单位运营发展的意义。只有管理人员树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意识,才能从基础上处理事业单位存在的财务风险问题。例如,事业单位可以在内部组建风险防范管理团队,在财务风险处于可控的情况下,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能够精准、敏锐的将风险进行处理,制定完善的风险防范对策,把风险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实现财务风险的科学防范,引导事业单位稳定发展。
(二)科学设定风险管理流程
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中包含了风险内控管理、财务管理、流程管理等,通过设定规范财务风险管理流程,给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支持。在设定财务管理流程过程中,需要保证管理的合理性和规范性,也就是覆盖单位所有管理细节,让单位所有职工参与其中,实现综合管理。在设定风险管理流程过程中,应该确保流程的强制性,也就是监管风险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不会受到其他部门影响,对执行水平不强的部门及人员予以处罚。此外,创新财务管理方式,采用多元化财务管理模式,如在预算管理过程中,采用滚动预算管理方式,提升管理灵活性。在成本控制过程中统筹资源,协调人员,减少资金风险出现。以某事业单位为例,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综合思考管理主体和管理思想,科学管理要求,科学设定管理流程,根据资源整合情况调配人员,充分发挥协调作用,提升单位管理水平和效率。在防止重复工作的同时,提升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水平,减少事业单位成本消耗,提高资金应用效率。
(三)加强单位内控管理
通常情况下,事业单位在风险管理过程中,通常包含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预警、风险监管等内容,并且每个环节都存在联动性。为了极大限度发挥联动作用,需要事业单位各个部门及岗位做好信息交流工作。在此过程中,需要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深入沟通,明确各方工作职责,通过构建完善内控管理体系,实现业财融合,优化风险管理机制,在风险高发位置设定重要管理点,促进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水平提高。
(四)加强财务风险监管
事业单位需要科学把控预算支出,对国家各项财政要求有所认识,严格按照政策标准和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实现预算管理。各个部门需要明确财务风险管理目标,如果存在目标偏离实际现象,应该及时处理。为了将财务监管工作顺利落实,事业单位需要科学建设扁平化组织框架,加强横向监管,形成相互约束和管理的体系,提升管理效率,保证监管质量。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国家经济的全面发展,事业单位需要结合时代发展需求进行工作改革,在事业单位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单位领导人员需要意识到财务风险管理必要性,并对职工进行专业教育,加强财务风险防范和管理,做好各个部门配合工作,在部门的配合和支持下,实现财务风险防范和管理,极大限度降低风险发生几率,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引导事业单位长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