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方预决算公开现状及存在问题
2019-03-18曹志强
曹志强
地方政府预决算的公开是国家财政制度的要求,符合公共财政的内涵,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提高地方财政透明性,加强法制建设。加强预决算公开符合新时期的法制需求,开展针对预决算公开的监督检查有利于建立科学合理的预决算制度。近年来,在各方面的努力下,地方政府预决算的公开情况得到了改善,逐渐构建了法律框架,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要求地方预决算制度进一步的加强与发展,设立网站公开系统,保证预决算公开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推进公开透明性,保证人们知情权和监督权,提高政府效能。
一、地方预决算公开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预决算公开制度由最开始的完全不公开,逐渐转变为向部分群体公开,最终完成向社会完全公开,在预决算公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51 年我国条例认为国家的财政计划,预算以及决算是国家的机密事务,不能公开,属于国家机密。到1982 年,财政事务准许向人大代表公开,于人大会议上进行报告。1999 年开始,我国地方预决算情况决定开始逐步公开。颁布了《预算法》确定预决算公开的强制性和必要性,《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要求公开制度进行改革,《地方预决算公开操作规程》则细化了公开程序的具体流程。经历了细化收入支出,规范公开内容,向民众进行公开,开启网络公布等完善过程,现如今除去规定不能公开的机密内容外,预决算的公开已得到了极大的进步,形成了公开责任体系,涵盖内容不断完善,极大地提高了政府部门财政的透明性,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出了一大步。
二、存在的问题
1.预决算公开时间不及时,信息滞后
根据《预算法》的规定,要求部门预决算应该在批准或批复后20 日内公开,但目前实际的公开时间比较滞后,部门做法通常是在当年的第一季度公开预算,次年第三季度公开决算。对多个部门预决算公开情况的抽查显示预算公开时间多为3 月,但有延期至5 月,7 月公开者,甚至查出未进行预算公开的部门,而决算多在次年的9 月份左右公开。目前省级部门的预决算公开情况已经基本达到了以同一时间,同一模式向社会公开,但部分下级部门的公开时间仍较混乱。 由于部门单位工作效率低,对公开工作的不重视,导致了预决算公开时间滞后。公开不及时使得公众对于政府的预算及决算情况不能切实掌握,信息获取滞后,损害了公众的知情权,降低了社会监督的效果。
2.预决算公开内容不完善,缺乏规范性
由于目前对于财政预决算公开格式未能进行统一,政府下发文件没有提供完整的公开格式,没有公开表格的设计方案,导致缺乏地方财政预决算公开的统一范本。部分地方的公开情况不佳,内容五花八门,内容不够细化完整,有时会故意隐去重要的内容,对于每个项目的说明不够明确,公众不能理解全部内容,公开效果大大降低。特别是在下级部门相关人员编制不足,业务能力低,使得公开的报表存在低级错误,账目不准确,项目有缺失等,降低了预决算公开的质量。从政府的检查结果来看,目前地方财政预决算的公开还存在基础性的问题,还不够完善真实。
一些部门单位对预决算公布不重视,敷衍了事,数据计算不认真,内容审核走形式,使得公开内容随心所欲,缺乏规范性。另外个别部门将基本支出的费用添加到项目支出之中,目的在于表面增加了项目资金,实际却将费用使用在基本支出中。对于报表的可靠性,法律规定应该由审计部门审计,再三的核对以确保真实性。但在目前的实际情况中,审计步骤经常被省略,且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真实性一直得不到保证。
3.预决算公开后公众参与度不高
当前地方财政预决算公开之后,只有部分相关人员及少数媒体会予以关注,大多数情况下公众对公布的报表关注度不高,由于专业性强,宣传不足,老百姓看不懂,也不想看,认为事不关己,这些报表与自己的利益无关,因此关注度不高,没能起到社会监督的效果。此外,预决算公开通常都是一方通行,政府部门把预决算公布出来,工作就算完成,而公众对于公布的结果如何看待,有何意见,都无法通过快捷的通道传达给部门,缺乏有效的互动,降低了公开的意义。
三、改善对策
1.完善预决算公开体系,改进公开流程
2014 年我国颁布了新的《预算法》,明确了预算公开的必要性,但对于预算公开的实施细则,尚未有明确的法案进行规定。对于复杂的预决算公开工作,仅按照《地方预决算公开操作规程》的要求,是不能实现全面的约束的。因此应制定相应的预决算公开办法,建立预决算公开的群众反馈路径,解答人们对于公开内容提出的问题和建议。部门领导应带头进行预决算公开工作,进行监管抽查,并对预决算公开工作中的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加强审计,对部门提交的报表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统一公开形式,提高公开质量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于预决算公开的重视程度,强化主体责任,增强主动公开的意识。应该统一预决算公开的方式方法,制定规范的格式,明确要求应有的模块和说明解释,以及应确保公开数据的真是,资料完整,时间及时。不能在公开内容上随意发挥,或根据利益需求有所隐瞒篡改,一方面利于老百姓读懂公开的内容,及时了解政府政策方向,提高公众认知。另一方面,也要便于部门的统计填表工作,根据既定的流程及格式进行统计计算,提高了公开质量,也方便部门预决算工作人员的制表填表。
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认知
为了要提高公众对于预决算公开的认知,增加关注度,首先应该要加强宣传,多开展公益广告的宣传,让人们意识到社会对于地方财政预决算关注的必要性,向人们科普政府部门的运作方式,让人们想看,能看懂,不要把人们拒之门外,要打开大门,让人们切实了解到我国地方部分财政,提高参与度。其次,要加强对于政府文件的解读,让公众了解时政,知道时政,让人们意识到地方财政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读懂财政报表,不但能得知将来政府部门的发展方向,让人们知道钱花在哪儿,还能起到一定的社会监督作用,提高财政的透明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地方财政预决算的公开近年来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发展,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包括预决算公开时间不及时,信息滞后,预决算公开内容不完善,缺乏规范性,预决算公开后公众参与度不高等。我们应该积极发现问题,完善预决算公开体系,改进公开流程,统一公开形式,提高公开质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认知,让预决算的公开更高效,更切合实际,让老百姓了解部门财政,提高政府财政透明性,造福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