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长满意度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基于浙江省的调查与思考

2019-03-18张墨涵季诚钧

浙江社会科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学生家长家校满意度

□ 张墨涵 季诚钧 田 京

内容提要 本文对浙江省91个区域32万3千多位中小学家长的调查发现,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较高。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学校、不同规模学校、不同学历与收入水平的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差距较大。对学生期望的达成度是影响中小学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家长对学校的了解程度、家校联系度、是否体罚学生、家长的期望达成度与满意度的相关度较高。基于研究结果,建议政府和学校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通过制定政策和完善措施,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密切家校联系,提高家长对学校教育服务的满意度。

一、引言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促进教育公平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二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可以说,教育供给机构和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能否逐步提供趋于均等化的优质教育公共服务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①在基础教育民生中,了解和提高作为社会群体主要代表的中小学家长的满意度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有效抓手。

中小学家长对教育的满意度本质上是一种主观感受,同时也是衡量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的主观指标。②一些省(市)在基础教育质量和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指标体系中已经综合运用了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但家长满意度的差异性与影响因素还有待明确和深化。可以说,现阶段,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社会群体之间的公共服务享有不均等是不争的现实。③基于此,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家长满意度是否受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社会群体差异的影响?影响因素还有哪些?如何以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视角重新审视政府和学校的责任,稳步提高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

二、相关文献回顾

目前国内外关于教育满意度的研究集中在高等教育领域,涵盖教育满意度的理论研究、国际比较研究和实证调查等,多将高校学生视为高校的“顾客”探讨满意度指标体系、高校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内容。④国外学者对基础教育阶段家长对学校教育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然而,目前我国对中小学家长教育满意度的实证研究较为匮乏。

20世纪后期,西方国家重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研究。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调查作为学校改进的依据广受关注。学校整体教育质量显著影响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但学校教育质量、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与学生的幸福度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家长的婚姻状况、年龄、职业与其对学校教育满意度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⑤学校是否安全,以及学校是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是影响家长满意度的首要因素。其次是学校提供给家长关于学生学习状况的跟踪报告以及对家长的赋权。家长对学校教育活动的参与度与学生的学业表现呈正相关关系。⑥此外,另有研究发现,家校交流以及家长参与是影响家长满意度最重要的因素;教育资源和学校管理是影响家长满意度的次要因素。⑦

家长对教育的满意度与择校意愿密切相关。美国公立学校中48%的学生家长对教育非常满意,相比于公立学校,家长对私立学校的整体满意度较高,而有过择校行为的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更高。⑧对学校的满意度、影响力是家长择校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⑨通过对处境不利家庭的家长对学校教育满意度的研究发现,偏远地区学校学生的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最低;小规模农村学校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最高。⑩低收入及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家长认为学校在学生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⑪

国内已有关于家长教育满意度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对教育满意度影响因素的探讨和基于满意度调查报告的问题分析与建议。在影响因素研究中,涉及到人口学统计变量、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校际差异等维度内容。其中,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是该领域研究的关注点。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中的潜在类别,如家长的户籍、居住地、是否为农业户口均对家长的教育满意度产生较大的影响。全国教育满意度测评研究课题组通过研究发现,家长的满意度较多地受到教育期望、质量感知和公平感知三个因素的影响。⑫学业负担、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是影响家长对学校教育满意度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期望、选择和参与度是解释家长满意度的关键指标。⑬家长满意度与教育期望、质量感知和公平感知呈显著正相关。家庭经济条件越好,家长的总体满意度、教育公平与质量感知、教育期望指数越高。⑭

本研究通过浙江省教育现代化研究与评价中心对浙江省中小学家长的整群抽样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探讨不同群体家长的教育满意度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影响因素,运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视角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升基础教育公共服务质量提供实证依据。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范围涵盖浙江省89个县(市、区)和2个经济开发区,共91个区域,有372338名家长参与了此次调查,回收调查问卷372338份。本研究将“内容缺失大于50%,同一个选项和相同选项超过90%”的问卷视为无效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323169份,有效样本比例为86.79%。有效样本中,小学生家长占57%,中学生家长占53%;公立学校学生家长占93%,民办学校学生家长占7%;主城区学校学生家长占51%,乡镇村学校学生家长占49%。

(二)调查工具

教育满意度调查应立足满意度评价主体的立场,以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所思、所想、所盼为确定教育满意度测评内容的出发点。⑮基于此,研究者结合对浙江省中小学的实践调查,在全面分析浙江省基础教育特点的基础上,自编《中小学家长教育满意度量表》。除人口学统计变量、学校类型等基本信息外,问卷内容包括对学校资源环境的满意度、对学校管理的满意度、对教育质量的满意度三个维度。问卷采用利克特(Likert)5点计分方式,从非常不满意到非常满意分别评定为1-5分,所有题项均采用正向计分方式,得分越高,表明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越高。

(三)数据收集

电子问卷具有方便、快捷、成本低、回收率高的特点。本研究使用电子问卷,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发放及收集问卷。所有参与调查的学校注册微信企业号,把家长手机号码录入微信企业号系统,由系统将问卷定点推送至家长微信,家长通过微信填写并提交问卷。

(四)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18.0统计并分析问卷结果。对中小学家长教育满意度问卷题项进行巴特利特(Bartlett)球形检验,KMO 为 0.90>0.7,表明适合做主成分分析。用主成分法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共同因素,指定因子3个,用最大方差法旋转后,可解释项目总变异75.45%的内容,详见表1。将抽取的3个因子按所含项目内容依次命名为:资源环境满意度、学校管理满意度和教育质量满意度。总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96,资源环境满意度、学校管理满意度、教育质量满意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909、0.684、0.906。总量表及各维度的信度系数达到团体施测的水平。

采用AMOS21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该量表进行了结构效度分析。因为样本量过大,所累积的卡方值就越大,从而会影响到卡方自由度比值,因而在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时,研究者随机选取了一个县的数据进行验证因素分析,模型修正后所得拟合指数如表2所示。

从表2可见,各拟合指数均达到可接受水平。这表明所编制的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课题组自主编制《中小学家长教育满意度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均达到了教育与心理测量学的标准,可以作为测量中小学家长教育满意度的有效工具。

四、结果分析

(一)整体情况分析

本研究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中小学家长对学校教育满意度的均值为4.38。其中,对学校资源环境的满意度均值为4.07,对学校管理的满意度均值为4.80,对学校教育质量的满意度均值为4.36。通过以上数据可知,参与此次调查的中小学家长对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满意度较高,达到87.6%(4.38/5)。

(二)人口统计学变量分析

本研究对中小学家长的满意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家长对学校教育满意度水平差异显著,其中,对学校资源环境、学校管理和教育质量的满意度差异都非常显著(p<0.01)。以差异显著且均值差大于0.03为参照标准可知,家长对资源环境的满意度在家长身份、学校层次、学校性质、收入水平、城乡区域、学历高低、学校规模和家长职业水平8个方面存在差异,其中学校规模水平的差异最大。比较而言,小学生家长对学校的各项满意度略高于中学生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民办学校的学生家长对资源环境、教育质量的满意度略高于公办学校学生家长的满意度,而公办学校的学生家长对学校管理的满意度略高于民办学校学生家长的满意度;高收入的学生家长的各项满意度略高于中低收入学生家长的满意度;主城区学校的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各项满意度略高于乡镇村学校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高学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各项满意度略高于低收入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大型学校的学生家长对资源环境和教育质量的满意度略高于中小型学校学生家长的满意度;有稳定工作的家长各项满意度略高于从事自由职业的家长的满意度。详见表3。

(三)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为探讨中小学家长对学校教育满意度的相关因素,本研究对家长满意度和其他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家长满意度与家长对学校的了解程度、参加学校活动情况、家校联系度、学校是否体罚学生、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的课外辅导、学生的睡眠时间,以及对学生期望的达成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家长对学校的了解程度、家校联系度、学校是否体罚学生、对学生期望的达成度与家长对学校教育满意度的相关系数均高于0.4。学生的课外辅导、睡眠质量与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的相关系数仅为0.14和0.24,说明家长对学校的了解程度、家校联系度、学校是否体罚学生、对学生期望的达成度与家长对学校教育满意度的相关度较高,学生的课外辅导、睡眠质量与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满意度的相关度较低。家长对学生期望的达成度与家长对学校教育满意度的相关系数为0.57,这说明相对于其他变量而言,对学生期望的达成度与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满意度的相关度最高。详见表4。

表1 旋转后解释的总变异量

表2 中小学家长满意度量表验证性因素分析拟合指标表(n=645)

表3 不同家长群体各维度满意度均值的差异检验(M±SD)

表4 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满意度与其他变量之间的相关度(r)

为深入探讨各相关变量对中小学家长教育满意度的影响,通过复回归分析,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作为效标变量加入因变量,将家长对学校的了解程度、家校联系、学校是否体罚学生、对学生期望的达成度作为预测变量加入自变量,并采用强迫进入变量法(Enter法)运行。

四个预测变量显著相关(p<0.01),相关系数介于0.185至0.346之间,没有大于0.800的数值,表明共线性问题不明显;四个预测变量与效标变量“家长满意度”间呈现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介于0.446至0.571之间,表示四个预测变量间与效标变量间均呈现中度相关。

表5 相关变量对中小学家长满意度的复回归分析摘要表

从表5相关矩阵可以看出,四个预测变量与“家长满意度”的多元相关系数为0.725,决定系数(R2)为0.525。由于采用强迫进入变量法,只有一个回归模型,因而R2改变量等于R2统计量0.525,表示四个预测变量共可解释“家长满意度”效标变量52.5%的变异量。由于非标准化回归方程包含常数项(截距),无法比较预测变量的相对重要程度,因而通常将原始回归方程式转化为标准化回归方程式,以获知外部变量对家长满意度的影响程度。

上述方程标准化后的回归模型为:

家长满意度=0.369×对学生期望的达成度+0.257×学校是否体罚学生+0.238×家长对学校的了解程度+0.198×家校联系

标准化回归模型的载荷系数表明,中小学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受对学生期望的达成度、学校是否体罚学生、家长对学校的了解程度以及家校联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对学生期望的达成度对“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学校是否体罚学生和对学校了解程度的影响,再次是家校联系。

五、结论和建议

总体而言,参与调查的中小学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较高,但在城乡学校、不同规模学校、不同学历和收入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从教育公平的角度看,还有一部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相对较低,反映出教育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从影响因素上看,学生期望的达成度、学校是否体罚学生、家长对学校的了解程度和家校联系都对家长满意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家长对学生期望的达成情况对其满意度的影响最大。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运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视角,建议政府和学校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通过制定政策和完善措施,提高家长对学校教育服务的满意度。在宏观层面上,政府应建立健全包括主客观指标的教育评价体系和信息反馈系统,以关注乡村学校家长和弱势群体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为切入点,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微观层面上,学校应密切家校联系,通过赋予家长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管理权优化学校管理。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将家长满意度等主观指标纳入地方政府教育履职评价体系

基础教育作为公共服务的首要特性是它的正外部性。即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可以从中获得最大的利益。⑯尽管都能获益,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经济条件家庭、城乡家庭满意水平差异显著。可见,提高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单凭学校一方之力远远不够,需要政府统筹运用政策法规、经济杠杆和文化力量,通过释放更多的政策红利,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满足不同家庭的教育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

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政府教育督导部门在设计教育评价体系的过程中不仅要通过运用客观指标的“指挥棒”效应推动工作,也要通过运用主观指标建立健全信息反馈系统,及时获取社会群体特别是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与相关意见。建议省级政府将家长满意度监测纳入到对地方政府教育履职的评价体系,落实好国务院出台的 《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办法》。教育督导部门还可以联合第三方基础教育评价机构共同开发监测工具,科学抽样,由家长满意度监测开始,逐步扩大社会群体覆盖面。

(二)通过教育精准扶贫和教育均衡督导改善农村学生学习环境

研究结果显示,尽管家长对学校教育整体较为满意,但城市和农村学校的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水平差距较大。其中,乡镇、农村学校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低于主城区学校学生家长对教育的满意度。另外,不同规模学校家长满意度差距较大。国务院和教育部等部委高度重视教育精准扶贫工作。2016年底,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了 《教育脱贫攻坚 “十三五”规划》;2018年又制定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并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公共服务均等化包括地区之间的均等、城乡之间的均等和人与人之间的均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终极目标是应当使人与人之间所享受到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⑰基于此,建议把发展农村教育、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及乡镇寄宿制学校摆在教育改革的优先位置,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全面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并加强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质量的监测评价,推动提高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办学质量,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和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提升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整体满意度。

(三)从起点、过程和结果公平实现弱势群体子女受教育机会均等

此次调查表明,高收入高学历家长对教育资源环境、学校管理和教育质量的满意度都高于中低收入家长的满意度。这表明,我国基础教育不公平现象制约了教育均衡发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外来随迁子女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最低,这与他们认为没有享受到同等教育权利密切相关。在谋求个人发展及增强个人在就业竞争中的实力的愿望推动下,家庭及其成员亦会进一步增加对教育的投资,这样,家庭的教育功能也会发生变迁。⑱

由于低收入家庭所拥有的教育资源匮乏,学校教育的改进在弱势群体家庭中所发挥的教育作用会更为突出。建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管理者、学校负责人和教师等利益相关者共同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起点、过程和结果的公平。具体而言,政府应加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发挥政府在促进教育起点公平中的中坚力量,保障弱势群体也能接受优质教育;在教育过程中,逐步扩大随迁子女就近入读公办学校的比例,保障每位学生相对平等地接受教育;实现弱势群体子女教育改善与优势群体子女同步,从结果上促进中小学教育均等化发展。

(四)通过密切家校合作赋予家长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管理权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在《父母必读》一书中谈到了家校合作的观念,他说“谁在教育儿童呢?是家庭,还是学校呢?很容易简短地回答:既是家庭,也是学校”。⑲通过相关分析发现,中小学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与家长对学校的了解程度、家校联系度,以及是否体罚学生等因素呈现显著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家长很在意学校如何开展家校合作工作。遗憾的是,目前我国中小学家校合作往往流于形式,相关制度不完善、责任和权利不明确、家长参与程度低等问题较为常见。

积极挖掘各学校和家庭的教育要素,实现双赢,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现实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需求。学校是家校合作的主导方,建议中小学将家校合作真正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赋予家长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管理权。主要是改变原有家长会和家长学校单一传递信息的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在教育教学中的议教、评教作用,以及在学校管理中的参与、谋划作用。

(五)通过优化供给和加强家庭教育引导家长树立理性的教育期待

现阶段,部分省(市)的基础教育已经走过了“一般均衡”阶段,正朝着“优质均衡”的目标迈进。本研究发现,对学生期望的达成度是影响中小学家长对学校教育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家长高满意度的背后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和“择校”行为以及通过课外补习“超纲抢跑”的期望。为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 《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重点治理违背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的行为,加快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问题。

引导家长树立理性的教育期待,从社会来看,需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从教育来看,需要优化学校教育供给并加强家庭教育辅导。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通过优质校建分校、集团化办学等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均等化,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完善学校服务,缓解学生和家长对校外培训的依赖;另一方面,通过家庭教育辅导引导家长树立理性的教育期待,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降低非理性的教育支出。

注释: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载《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1版。

②⑮吉文昌:《教育满意度测评方法与原则》,载《教育研究》2015年第2期。

③张开云,张兴杰:《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障碍与发展理路》,载《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④刘凯,张传庆:《中外高等教育满意度研究述评》,载《高校发展与评估》2013年第2期。

⑤Stephen Gibbons,Olmo Silva, “School Quality,Child Wellbeing and Parents’ Satisfaction”,Centre for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2009,(1),22~27.

⑥Griffith,J, “Linkages of School Structural and Socio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to Parental Satisfaction With Public Education and Student Academic Achievement”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1997,27(2),156~186.

⑦Friedman Foundation for Educational, “Why Indiana Voucher Parents Choose Private Schools”,2014,1~4.

⑧⑪Grady,S.,Bielick,S.,Aud,S.,&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Trends in the Use of School Choice:1993 to 2007”,Statistical Analysis Report,2010,30~35.

⑨Hausman,C.,&Goldring,E., “Parent Involvement,Influence,and Satisfaction in Magnet Schools:Do Reasons for Choice Matter?”,Urban Review,2000,32(2),105.

⑩King,J.,&Bond,T., “Rural Parents'and Students'Satisfaction with Public Schools in Queensland”,Distance E-ducation,2000,7.

⑫⑭“全国教育满意度测评研究”课题组,田慧生等:《基础教育满意度实证研究》,载 《教育研究》2016年第6期。

⑬李伟涛,郅庭瑾:《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的家长满意度分析与建议——以上海市为例的实证研究》,载《全球教育展望》2014年第7期。

⑯李连宁:《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的提供与管理》,载上海教育杂志社编《我们的50年:〈上海教育〉文萃》,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01页。

⑰安体富,任强:《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问题与对策》,载《财贸经济》2007年第8期。

⑱杨善华,沈崇麟:《改革以来我国大城市居民家庭收入格局的变化》,载《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⑲马卡连柯:《父母必读》,耿济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538页。

猜你喜欢

学生家长家校满意度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客户告知书)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人兽表演
家长对学校满意度调查研究
农村中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教育方式研究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