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专业课高效课堂教学探索

2019-03-18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专业课中职

郭 宁 张 猛

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 山东 济宁 272031

1 中职课堂的现状

1.1 中职生生源实际状况

近年来,随着高职数量的扩招和学生对较高学历的追求,中职学校面临生存发展的严峻现实,在争夺生源的大战中,所招学生的质量逐年下降,在文化知识基础、思想、心理等方面往往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知识面较窄,理论基础不扎实,专业技能学起来困难,不能适应工作岗位需要。当今社会无处不充斥着激烈的竞争,社会发展迫切需要中职生不但要有较充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精湛的专业技能,过硬的实践能力与专业素质。因此,改革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全面提升中职生的专业技能素质已成为当务之急。

1.2 专业教材实际状况

(1)教材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尚存一定偏差。教材内容不能很好地为学生的未来职业服务,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有较大的差距,与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存有一定的偏差。

(2)教材内容重理论、轻实践,缺乏职业教育特色。教材建设(特别是专业课教材建设)是参照中专教材,以学科体系来构建的。这种教材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备性、逻辑性,抽象的理论分析和计算占很大比重,不太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涉及到实际操作的内容比较少。

(3)教材内容过于陈旧、老化,远远落后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水平。教材内容,往往不注重跟踪新知识、新技术的发展,不注重淘汰旧理论、旧技术。

(4)实训教材匮乏,实验实训教学,是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根本保证,但是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不够,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实践适应能力方面,缺乏合理的教学环节。缺乏实训教学大纲。另外实训教材匮乏,而且内容过于简略,缺少必要的实践操作步骤,无多大的实用价值。

1.3 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不强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以理论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本位、以教案为本位,忽视了学生的能力本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显,课堂上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的思维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和提高,致使学生学习专业课兴趣不强。

2 高效课堂教学探索

2.1 注重高效性

高效性指的是班级授课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针对上述问题,要进行高效教学。我们应该努力做到:要为每一节课制订切合实际的课程目标,并尽量准确地用行为动词加以描述,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这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前提。要依据专业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精选教学内容,突出学科特色,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每一节专业课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学科感悟。

2.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来源于实践,科学的理论能够指导实践。专业理论课与实践技能课侧重点不同。具体来说,专业理论课程目标以综合能力的培养为核心,而专业技能训练课程目标以综合能力(主要是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业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两类能力有机的构成人的完整的能力机构。由此可见,专业理论课程与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之间的关系不是主次关系,而应是各有侧重、补充、相辅关系。

2.3 因材施教

考虑到学生不同的自身条件和知识基础、不同认识水平与后天勤奋的差异,尽可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取最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最终达到学习目标。再加上人的遗传、成长环境以及心理发展在向度与水平上均有很大差异,在教育方法上是不能“一刀切”或“一视同仁”的,正如水稻、小麦、果树和蔬菜等其种植方法千差万别。因此,作为教育方法的“因材施教”,是基于人们对教育的多样性的认识,在教育方式、方法上表现出的多样性。

2.4 以能力为本位

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是当前职教深化课堂改革的方向。它作为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教学模式或教学系统得到迅速发展,并迅速占领职业学校市场,受到职教同仁的赞赏和肯定。传统的学科本位教学模式是以知识为中心,强调所学知识的科学性、连贯性与系统性,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而能力本位职业教育强调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的确定、学习和运用,以达到某种职业的从业能力要求为教学目标。它是按照职业岗位设置专业,按照实际需要,以培养一线人才的岗位能力为中心来决定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的内容。

3 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效

(1)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改变了过去课堂教学的沉闷局面

座谈会上学生说:“过去课堂上光是老师讲,我们学生只是听,不愿听的就不听,思想常开小差,现在有读,有讨论,有发言,觉得有事做了,挺有意思,上课很有兴趣。”“现在老师讲的虽然少了,可是讲的都是重点,我们有主动学习的机会了,这样的教法很好。”这些发言代表了大多数实验班学生的意见,这一改革使学生有了学文化课的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改变了过去那种教学沉闷的局面,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2)大面积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新的授课方式使得教学效果发生了很大改变,由以往的“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到现在的“以学生积极参与为主”,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增加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时间和机会。新的教学方法以新的面貌、新的活力把学生吸引到了课堂,使我们的课堂充满了乐趣与生机。

(3)全方位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新课堂教学使学生综合能力得以显著提高。在语文的口头作文课上,学生语言幽默、富有感染力;数学课上,学生头脑清晰、思路清楚;英语课上,学生口语流利、语音标准;政治课上,学生阐述条理分明、有理有据。同时,在课堂活动所培养的合作精神也时时处处体现于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这一切,都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教学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都给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必须不断的完善发展我们的教学,使之更好的服务学生,服务社会。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专业课中职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换探析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