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在统计学教学中应用*

2019-03-18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教研室350108

中国卫生统计 2019年1期
关键词:学时医学案例

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教研室(350108)

林 征 刘 双 胡志坚△

在本科教育阶段,如何帮助医学生克服对统计学的畏惧、建立正确的统计学观念、掌握基本的统计知识与方法,成为统计学教学的重要任务[1]。随着全国高等医学教育的扩招[2],培养模式的转变与课程设置的多元化[3],统计学的授课学时数在本校出现不增反降的趋势,如何高质量的完成教学成为统计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难题。为了提高统计学教学的效果,我们采用了以案例为中心[4-5],以问题为导向[6](case based & problem oriented,CP)的对分课堂[7]授课模式(以下简称CPP模式)对临床医学康复专业本科生进行试点教学。本文介绍CPP的可行性、实施步骤及初步结果,为探索新时期的统计学教学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CPP模式的可行性

医学生长期接受由具体结构决定特殊功能的形象化思维教育,对统计课程中的抽象概念、推理逻辑难以接受。而授课教师为了按时完成课程进度通常仅以教材案例为主,无法对其作进一步的扩展。这使得学生遇到具体医学案例时,无法系统使用统计学描述与推断工具分析相应问题。因此,我们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即展示一篇完整的医学研究论文或学生实际学习生活相关的例子,在讲授统计学基本概念与原理的同时,将上述统计学概念与原理具体化,有利于学生建立对统计学在医学研究中地位与作用的清晰认识。

大多数医学课程的授课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或随动接受信息,这一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方式与自主学习能力。而统计学作为一门

方法学,其主要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建立统计思维方式,即如何灵活、合理应用统计指标、表格、图形与统计推断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问题导向教学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以医学专业研究论文或具体生活相关案例,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不设定封闭的答案,让其逐步适应统计分析思维的多向性与灵活性。

案例教学与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需要占用教学学时,在授课学时紧缺的情况下,难以广泛开展。应用对分课程教学模式,在讲授与内化吸收阶段之间,留有较长的课余时间,有利于学生对教师所提问题作深入思考。在讨论阶段,教师组织学生对之前提出的统计问题展开深入讨论,最后再由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在其中仅作适当引导,更有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开放、系统的统计思维方式。

对象与方法

1.综合新模式的实施步骤

(1)教学对象与教学方法

本次试点教学对象为四年制康复医学专业学生,共计28人;医学统计学理论课每周授课1次,周学时为3节,每节40分钟,使用《医学统计学》教材[8];初步设定进行4次CPP教学,具体安排见表1。使用的案例来自康复医学期刊论文和真实统计学考试成绩。考虑到学时限制以及专业培养要求,统计分析使用excel软件[9],降低学生自学难度。考核方式为平时提问及讨论课表现和闭卷考试(各占50%)。

表1 CPP教学安排及内容

(2)教学步骤示范

步骤1-教师授课:教师按进度安排进行教学,与常规教学相比,对课程中的一些难点内容仅进行简要介绍,不作深入讲授,使学生对本章节内容有初步的了解,之后布置下次讨论课的提问及讨论问题。

步骤2-内化、吸收:本步骤安排在授课后,留给学生准备的时间为1周。按照课程进度安排,分别将康复医学的专业论文、康复评价量表(首次及末次CPP课程),考试成绩excel数据、excel统计函数的使用文档(第二次CPP课程),考试成绩excel模拟抽样涉及的函数使用文档、t检验与置信区间的excel计算函数文档(第三次CPP课程)上传至课程中心平台,供学生课后自学及下载分析。

步骤3-讨论:经过1周的内化、吸收,在下一次的授课中,随机抽取学生回答并展示上述问题的演算结果,每次讨论课安排1学时。问题通常为开放式,没有固定答案。

结 果

课程结束后,考核成绩很好的体现了CPP教学带来的成效,具体体现在考试成绩较上一个教学年度相同专业考试平均分数有所提高,尤其是文献阅读与应用题型,得分率提升明显;重点、难点知识点的得分情况也得到一定的改善。相对未施行CPP模式教学的班级而言,该教学方法给学生带来的最大转变是消除对统计学的畏惧感。另外一个显著的改变是,课后的师生互动更频繁,思维更活跃。从教师的角度,由于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师从课堂的完全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授课过程中的精彩的多媒体课件展示、表演性的讲课风格不再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全部要素,减轻了备课负担;同时,由于医学院校的统计学教师大多广泛参与医学科研,教师完全可以从自身参与的课题中列举案例,既有明确的研究目的,也具备清晰的研究背景,对学生的讨论引导更具体、得当。

结 论

这一综合新模式用于《医学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是可行的,案例教学与问题导向教学的结合,改善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加了师生交流。课程中的重点或难点均经过教师讲授、学生内化吸收、师生问答讨论三轮强化,无疑提高了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本次试点对象为规模较小的专业班级,授课在小教室进行,所有的学生至少都有一次或者以上的机会被提问,从空间上和心理上拉近了师生距离,形成良好的学术探讨氛围。同时,这一新模式也对教师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案例的遴选,问题的提出方式,讨论的领域与方向都需要教师仔细深入思考,留心把握。总体来说,CPP教学模式效果明显,如何在不同医学专业中开展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猜你喜欢

学时医学案例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医学的进步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