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理论视角下的字幕英译策略研究
2019-03-17陈镜如
陈镜如
摘要:《甄嬛传》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无论是配乐,台词或是背景设置,都展现着清朝的传统文化,包含了一系列的文化承载词,而这些词语在西方文化中有很多是空缺的,加之中国作为典型的高语境国家,而美国则是低语境国家,就提高了相同语义在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难度。本文将结合剧中的剧情设置和英译实例,以语境理论视角分析美版《甄嬛传》中的翻译策略,以求为今后国产古装剧走向世界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语境理论 文化承载词 翻译策略
《甄嬛传》是第一部在国外主流媒介平台上以付费形式播出的国产电视剧,这是中国国产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标志事件。美国团队将76集的原版剧剪辑成6集,1集90分钟的电影电视剧,并且再配乐,增添片头片尾,使其更加符合美国观众对东方异域文化的文化期待和欣赏习惯。国际知名字幕翻译专家海泽尔·摩根认为:影片质量的好坏不取决于字幕,但是低质量的字幕或将毁了一部优秀影片[1]。因此此剧的英译字幕为古装宫廷剧的翻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可以为国产电视剧走向海外提供一些启示。
一、语境理论概述
爱德华·霍尔认为任何事物均可被赋予高中低语境的特征。高语境事物具有预先编排信息的特色,编排的信息处于接受者手里及背景中,仅有微小部分存在于传递的信息中。低语境事物则相反,大部分信息必须处在传递的信息中。换句话说,在高语境文化中,说话者的言语或行为意义大部分存在于当时所处的环境,所表达的东西大于所说出的东西。而在低语境文化中,人们强调的是双方交流的内容,一切需要用言语来讲清楚。古迪孔斯特根据霍尔的理论,将中国划分在了高语境国家的第一位,而美国则属于低语境国家。由此可见,在语境理论视角下,美版《甄嬛传》翻译中最需要遵循的原则就是通俗易懂。
二、語境处理分析
首先,美版《甄嬛传》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在原版的基础上做出了相当程度的精简。原版中,各位主角的台词都包含了大量的诗词歌赋,但是要理解这些,往往需要观众对中国历史文化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于低语境环境中的大部分美国观众来说,他们所接触的电视剧往往依靠外显的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因此很难体会到诗词歌赋所表达的情感。美方团队在进行再创作时,删减了很多这方面的内容,简化了语境,使对话更加浅显易懂,也为字幕翻译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再者,美版《甄嬛传》补拍了老年甄嬛的镜头,加在每一集的开头和结尾,以倒叙方式讲述剧情,进行概括、铺垫和总结。这些增添的镜头具有很好的解释功能与吸引观众的效果,比如第六集开头,甄嬛回忆与果郡王的初识与死别,不仅很好地解释了剧情中缺少的两位主人公首次见面的场景,而且提及了果郡王最终为自己而死,这就使前后内容得以串联,达到了吸引观众继续看下去的目的,且将观众置于了一个大的背景语境之下,更有利于观众的理解。
三、英译策略
影视字幕翻译要达到三个目的:向观众传达剧情,进行文化传播,满足观众的审美[2]。要达到这三个目的,高语境向低语境语言的翻译拿捏以及策略的选择就显得十分重要。此部分选择了剧中字幕出现的省译,直译,意译三种翻译策略进行研究。
(一)省译
省译就是删去不符合目标语思维习惯,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的词语。
在美版《甄嬛传》中,对于人名称谓的翻译普遍采取了省译的翻译策略。首先是人名,甄嬛唤沈眉庄“眉姐姐”,沈眉庄唤甄嬛“嬛儿”,甄嬛唤温实初“实初哥哥”但是在英译字幕中并没有出现“brother”,“sister”,只是简单译作“Huan”, “Mei”, “Shichu”。因为在源语文化中,此种语境下的姐妹兄弟称呼只是尊称,以表礼敬之意,是高语境文化里的暗码信息,说话人之间并没有实质意义上的血缘关系,若翻译出来,则会混淆目标语观众的思维,因此省去。其次是称谓,像“朕”“本宫”“臣妾”“奴才”“奴婢”等,这些表示了封建礼制中三六九等的关系称谓,美国团队在翻译处理时统一译作“I”。因为美国是提倡平等民主的国家,甚至可以直接称呼自己长辈的名字,因此并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对清朝严格的等级制度文化亦难以理解,且英语中很难找到与这些称谓对应的词语,所以,考虑到目标观众的文化期待和文化接受性,全部省去译作“I”,符合了低语境文化国家语言外显和明了的特点,更加有利于观众的理解。
(二)直译
直译是既保留原文内容,又保留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
例1:
原文:而我则如履薄冰。
译文:It was a walk across thin ice.
如履薄冰是指像走在冰面上一样。比喻行事谨慎,存有戒心。这里是甄嬛在回忆自己年轻时在后宫生活的不容易,要事事小心,防范人心。译文采用直译的方式,既保留了暗喻的修辞手法,保持了意象在源语和目的语中的一致,又满足了观众的文化期待。
例2:
原文:嬛嬛一袅楚宫腰。
译文:“Huan Huan”once describe the slim waist of concubines of the Chu Palace.
这句话的场景是甄嬛参加选秀时皇帝问她名字的“嬛”是哪个字,甄嬛的回答。首先,在源语观众看来,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清朝,甄嬛能够出口便是诗句,足以见得主人公的才华横溢。这句诗出自宋朝蔡伸的《一剪梅》,指女子腰肢婀娜,美丽动人。译文采用直译的方法,不仅表现了诗句的本来意思,指出“Huan”的意义,也指出了此句中涉及的历史知识,很好得展现出东方异域文化,传播了源语文化。在清晰表达的基础上吸引了目的语观众。
直译是很好的翻译策略,但是有时候译文也容易让没有相应知识储备的观众难以理解。
例3
原文:粘竿处
译文:the Cicada Removal Service
粘竿处最初的时候是为陪伴皇帝粘蝉玩乐所设立的一个机构,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皇家的特务机关,在《甄嬛传》中,粘竿处的夏刈也是专门为皇帝服务的特务。译文如此展现,只指出了此机构的表面含义,并没有将真正的意义说明,就容易使译入语观众出现理解偏差,因此译作“the Imperial Surveillance Department”最好,既体现出特务的盯梢监视职能,又委婉使用避开了“spying”[3]。
(三)意译
意译是指根据原文的意思来翻译,不需要逐字逐句,也被称为自由翻译,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留原文形式。
例1:
原文:定效犬马之劳。
译文:I will do my best.
该成语出自《晋书·段灼传》:愿陛下思子方之仁;念犬馬之劳。指的是古时候臣子愿为君主奔走效力,后指甘心受人驱使,为人效劳。译文若作:I must serve you like a dog or horse,则会增加目的语观众的理解难度,使其不知所云。再加上字幕翻译的时间有限和空间有限,加注并不是一个可取之策。译文I will do my best可回译为:我必将竭尽所能!这和原文的意思是一致的。此处如此翻译,既容易理解,符合简单易懂的低语境文化原则,又表意准确。
例2:
原文:大不了和她撕破脸
译文:You may offend her openly.
这句话是侍女流朱在劝甄嬛不要一味好脾气被人欺负时所说。“撕破脸”在源语文化中是指正面发生冲突,不给人好脸色看,矛盾双方公开对立状态的意思。若直译成“rip her face”,画面既血腥残忍,又容易使目的语观众一头雾水理解偏差。译文offend与openly两个词,十分准确得展现了这句话的意思,清楚明了,符合美国观众的文化期待。
四、结语
国产电视剧走向世界,一定要注重多种翻译方式的灵活应用,恰当翻译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负载词是进行文化传播的关键,可采用省译,直译,意译,音译,替代等多种策略,随机应变,巧妙处理。翻译要以目标观众为中心,应考虑到他们的语言及理解能力[4],不可过度期待文化传播。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之间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冲突,要努力求同,适应低语境国家的文化环境,尽量将高语境文化中较少的语言编码转化为明码信息,努力调和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程维.纪录片字幕汉英翻译研究:以纪录片“美丽乡愁”的翻译实践为例[J].上海翻译,2014,(02):24-27.
[2]翟琳琳.美版《甄嬛传》字幕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策略探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03):64-66.
[3]余珺,陈秋乙,欧冰睿,等.文化翻译视角下《甄嬛传》中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J].海外英语,2016,(03):133-135.
[4]张春柏.影视翻译初探[J].中国翻译,1998,(02):50-53.
(作者单位:香港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