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目标重塑

2019-03-17牛慧文王新亮

祖国 2019年24期
关键词:路径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牛慧文 王新亮

摘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重塑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目标,需要高校和国家、社会、家庭多层面的共同努力。要推动市场经济的法治化进程,克服消极影响;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必须构建高等教育、家庭教育协同发展的教育平台,必须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舆论氛围,传播正能量。从社会主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出发,以社会主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为总要求,反思重塑当代大学生价值目标的路径依赖,实现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与个人目标的有机统一,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内化为个人价值追求,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恪守为个人行为准则。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目标重塑   路径选择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的重要纲领,是新时代大学生价值目标确立的理论依据和现实遵循。把大学生的价值目标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坐标”体系考量,是我们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多年从事高教学生管理工作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发现大学生的价值目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比,不同程度的存在偏离的现象。因此,以社会主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为总要求,反思重塑当代大学生价值目标的路径依赖,对我们高等教育树德育人的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推动市场经济的法治化进程,克服消极影响

重塑当代大学生的价值目标,首先要把市场经济纳入法治化轨道,努力克服其存在的消极因素对大学生的价值影响,实现市场经济的法治化、有序化运行。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短短三十余年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我国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要忽略其自身存在的问题。

市场经济的这些消极负面因素必然会反映在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上,影响当代大学生价值目标的确立,使大学生的价值目标偏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紧紧围绕依法治国为中心,对我国的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做出了具体的部署。只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市场经济的法治化、有序化运行,才能克服其存在的消极因素对大学生的价值影响。

二、坚定文化自信,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背景下,文化的多元化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的更多的文化选择,但是也冲击了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给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带来挑战,在价值目标的选择上出现偏差甚至背离。因此,重塑大学生的价值目标,必须要采取积极措施,坚定文化自信,自觉抵制西方文化的消极影响,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全党全社会的价值纲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坚定文化自信,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定文化自信与自觉,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一是要坚持主流文化导向。坚持主流文化导向首先要分清,其次要坚持。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要有辨别力,分清那些是主流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应该大力弘扬和培育的。坚持主流文化就是要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实践,形成自己的价值目标。二是要培养学生主体意识。要通过多种活动、多种方式宣传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认同自己的价值理念,进而认同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三是要培养学生文化鉴别力,引导学生正确文化选择。通过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了解各种文化形式的实质内涵,分辨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进而提高自身的文化鉴别力,在多元化背景下才不会盲从或者选择错误。四是要打造校园文化主阵地,传播正能量。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是学生活动的主阵地,因此,要在各级各类学生文体活动中,加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因素,积极传播正能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价值目标。

三、构建高等教育、家庭教育协同发展的教育平台

大学生的价值目标处于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阶段,并且大学生的价值观处于一个初步形成但是又尚不成熟、稳定的阶段,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与左右,走向偏离。因此,加强价值观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高等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大学生价值目标形成的两个重要阶段。在这两个阶段都要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传达正确的价值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目标,同时要注意高等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协同,形成合力。

家庭教育是大学生价值观塑造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价值取向会通过家庭教育,耳濡目染,对大学生的价值目标产生影响,因此,良好的家庭教育在大学生价值观塑造的过程中的作用极为重要。一是要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式。既不能专制独裁,限制禁锢,又不过分溺爱,放任自由。要宽严相济,既要堅持原则,加强监管,又要尊重个性,民主平等。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正确的价值目标。二是要树立榜样,示范引领,正人正己。父母要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价值目标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既要和睦的家庭关系,又要积极乐观,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目标,高校应该要起到关键作用。一是要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充分发挥“两课”的育人功能。要把“两课”讲清讲透,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传授给学生、要教会教懂;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贯穿到教学工作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加强实践教学,创新教育方式,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宽度,要紧密结合学生实际,了解学生个性特点,科学制定实践环节,在实践中深化教学成果。二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学高、身正的师资队伍。2014年11月《辽宁日报》发表文章“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引发了全国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由此可见一支师德高尚、品端行正的教师队伍的重要性。四是要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是学生活动的主阵地,因此,要在各级各类学生文体活动中,加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核心價值观因素,积极传播正能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价值目标。

重塑当代大学生的价值目标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无论家庭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不能单兵作战,孤立完成,要各有着重,坚守阵地,同时要建立协同机制,加强沟通与交流,发挥合力。

四、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舆论氛围,传播正能量

社会舆论环境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社会舆论是一把双刃剑,社会舆论导向积极、健康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目标,社会舆论导向消极、萎靡则会破坏业已形成的正确价值目标,甚至会使当代大学生的价值目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渐行渐远。

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舆论氛围,在社会中传播正能量、发出好声音,切实改变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社会环境。一是要加强监管,营造风清气正的媒体环境。西方国家在网络传播技术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利用这种优势,采取多种手段,宣传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影响了中国学生的价值目标。因此要加强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运营的监管力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严厉打击网络违法行为,坚守住中国的宣传阵地。二是媒体从业人员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对于媒体人一方面要加强教育,要发出好声音,传播正能量,另一方面要严格从业规范,对于缺乏职业良心和社会责任感的媒体,要加大打击力度,建立严格的退出机制。

注释:

①李晓丽:《论依法治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性》,《知识经济》,2015年,第8期。

②任仲文:《文化自信十八讲: 传承、超越、开放》,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

③陈彦君、江思义:《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偏失及对策研究》,《思想教育研究》,2014年,第20期,第293-294页。

(本文系2016年山东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坐标”的当代大学生价值目标矫正研究”(项目编号:J16YB12)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1]牛慧文,南京农业大学,会计学16-1班团支部书记,大三在读,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研究。[2]王新亮,山东科技大学学生工作处主任科员,讲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路径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现实需求与路径选择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