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诺奖得主的六字箴言,也是极好的教育理念

2019-03-17胖爸爸

家人 2019年11期
关键词:道理因材施教家长

胖爸爸

周末才有时间好好看诺贝尔奖的新闻。各个奖项中,我最关注的,一个是文学奖,另一个是化学奖。化学是我上学时第二喜欢的学科(仅次于数学),要不是阴差阳错,说不定此刻也埋头实验室里搞研究呢。

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有三位,除了备受关注的“特别好”先生,还有亚洲同胞吉野彰。这个日本老头清澈的笑容和真诚的言语很是“圈粉”,尤其是接受采访,回答成功秘笈时,吉野彰先生说了六个字,灵活与执着心,狠狠地击中了我。

在我看来,这六字箴言,也是极好的教育理念。

01

我不知道老先生说出这六个字,有没有考虑前后次序。按照我对于教育的理解,灵活与执着心之间,灵活是在先的。

我是教二代,父母都是教师。无论是耳濡目染看父母带学生,感受父母教育我,还是自己带娃11年,深感“灵活”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所谓“灵活”,最核心的就是“因材施教”。虽然这四个字说过很多遍了,但是,今天我还是有话要说。

第一,知行要合一。不能嘴上说着“因材施教”,到了行动上,又是跟风买买买,报报报。无论是教育还是学习,都需要灵活。虽然每个人都希望抓到一副好牌,但是,大小王的比例是2/54,也就是1/27,这个比例在现实中约等于985的比率。越早摘掉父母滤镜,看清手上的牌,越有利于提早确定家庭教育战略。

在孩子3岁入园之前,父母可以就孩子禀赋,不戴滤镜地做一次深入交流,这时候基本可以看出些端倪;6岁入学之前,再复盘一次。

天赋好的,只要学习方法是科学的,超前学习也不是不可以。天赋一般的,长板优先,稳步前进,也能拓出一方天地。天赋较差的,别定那么高远的目标,管好眼前事,哪里容易先补哪里,补一点是一点。学习不行,就勤奋点,习惯好点,情商高点,将来也不会差。

人生总是有出路的。怕就怕拿一堆烂牌,还想叫地主。怕就怕抓到王炸,但一通瞎出。

第二,如何“因材施教”?

孩子是什么材是一个方面,家长是什么材也是一个方面。千万不要让自己的认知,局限自己的想象力。

比如“海淀妈”,有很多人原本就是学霸,语数外理化生,自己上学就拎得清,时间管理和自控能力,原本就是一等一的高手,所以,养起娃来才能得心应手。

但是,娃和娃是不一样的,家长和家长也是不一样的。如果孩子版的“因材施教”对普通父母有些难度,那么家长版的“因材施教”应该就简单多了。为人父母者,大多数已经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自己是什么材——总该清楚了吧。

如果也有“海淀妈”的能力和水平,参考一下养娃路径倒也无妨,如果没有,求再多的“时间表”,恐怕也没什么用。

总有些焦虑自己在学习上不能给予孩子帮助的父母向我求助,通常我会建议他们,多在习惯和做人方面给孩子一些引领,比如,带孩子看书,教孩子听老师的话……

孩子是需要一个支点的,怕就怕家庭不给力,还不相信老师的实力。怕就怕自己拎不清,还跟着人云亦云。

02

除了“因材施教”,“灵活”还体现在“不拘于理”。

孩子被打了,要不要打回去?

能不能给孩子吃冷饮和垃圾食品?

孩子应该和谁一起睡?

……

讲真,现在关于教育的道理太多了,动不动就“影响孩子的一生”“毁了你的孩子”。这样的标题,只消四个字就可以概括:危言耸听。很多人之所以会落入这样的文字陷阱,关键在于弄混了道理和真理。二者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没有普适性。

凡是能自圆其说且实现逻辑自洽的,都可以称之为“道理”。专家的道理,公号的道理,同事张姐的道理,可能都是“对”的,但是这个“对”,有“适用范围”。如果你也想套这个“理”,我建议先看看它的推理过程。

这里面有几个原则,比如,不能简单从小推大,从个案推到整体,从偶发事件推到规律事件……按照这三条筛下来,你会发现,很多道理其实就那么回事。这也是为什么听过很多道理,也过不好这一生。

真正的道理(也可以简称为真理)是极其有限的,有时候也是极其简单的,是谓大道至简。教育这个灵活度极高的领域,更是如此。所以,千万不要被教育领域的那些道理所桎梏,可以关注道理背后的逻辑,那是一种思辨,但是,按图索骥就大可不必。

养娃无定式,谁的娃谁(应该)清楚,怎么养自己说了算。

03

关于灵活,啰啰嗦嗦写了很多,因为在教育这件事上,“灵活”是大多数,是主旋律。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所以,我经常提示大家,与其把时间花在“选择”上,不如花在行动上。

比如,英语分级阅读,有很多很多系列,我一直觉得,孩子愿意看的,才是最适合的。中文阅读也是如此,万千图书之中,总有一款是对孩子口味的,不是孩子不爱阅读,而是他们没有被给予阅读的环境和选择的机会罢了。

做教育,在战术上可以灵活一点,方法上可以灵活一点,切不可执念过深。一旦内心涌现“必须怎么怎么样”的念头,就要反问自己:是不是又不够灵活了?当对“灵活”有了足够的认知之后,接下来就可以讨论教育的“执着心”了。

为什么要有一颗执着心?

因为除了极少数可以一直领跑的天才,大多数孩子的教育路径都是:慢工出细活。这和通常所说的“静待花开”有所不同。“静待”是态度,“花开”是结果,二者之间还缺失一个重要因素: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一颗“执着心”;这颗执着心,是信心恒心匠心的统一体。

所谓信心,是相信孩子终会“开花”,不会因为他写串了b和d,看反了加和减,就怀疑自己生了个傻子。

所謂恒心,是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不论别人家的家长和孩子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都坚定自己的目标、路线、方针和政策。

所谓匠心,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愿意为教育这件事付出足够多的心思和足够长的时间,不计短期结果。

愿每个家长都有这样的灵活与执着心,因为在孩子们心中,我们丝毫不逊于诺奖获得者。

猜你喜欢

道理因材施教家长
道理都懂,为什么过不好这一生?
不好听,却很有道理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道理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