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钢琴音乐的创作模式及其影响研究

2019-03-17李大鹏

贵州民族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音乐创作民族音乐少数民族

孙 敬 李大鹏

(长治学院,山西·长治 046011)

一、少数民族钢琴音乐创作的重要意义

(一)少数民族钢琴音乐创作的内涵

钢琴音乐自晚清传入我国,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史。钢琴音乐作为西洋音乐的典型代表,其海外经典作品早已进入中国音乐受众的精神世界。但要想让钢琴音乐真正成为我国音乐文化的一部分,离不开中国化的作品创作,以及传承民族人文精神中的文化精髓。我国的民族钢琴音乐家和作曲家,要根据本民族传统音乐欣赏习惯和民族音乐理论精华来进行民族特色钢琴音乐的创作,以达到民族音乐与钢琴音乐的完美融合,并在全球获得更多的认可和更大范围的传播。少数民族音乐蕴含着强烈的民族色彩和文化情感,要想将这些民族情怀更完整地体现在钢琴音乐作品中,就要在创作的过程中秉持传统民族音乐的审美意识、深入挖掘民族音乐和钢琴音乐的共通之处,找到用现代音乐创作手法进行新颖化改编的思路。少数民族钢琴音乐创作从发端到成熟是一个漫长的历程,几代民族音乐家和钢琴家的心血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历史造就了少数民族钢琴音乐的独有特性。少数民族钢琴音乐包括了音乐内容、演绎方式、文化背景和审美趋势等多方面的内容,创作内涵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其意义主要体现在音乐受众根据普遍接受的音乐习惯和审美意向产生音乐“共情”,通过批判性和发展性的眼光来看待民族文化的钢琴应用,对作品传达的主旨表示认同或理解。少数民族钢琴创作是一个借鉴西洋音乐艺术表现形式,汲取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灵魂,达到音乐形意兼备、内涵丰富的过程。少数民族钢琴音乐的创作是一种人文现象,其发展进程要遵循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另外也受到时空的制约,从而形成多元化的艺术特点和鲜明的民族风格。

(二)少数民族钢琴音乐创作的重要性

1.少数民族钢琴音乐作品的民族化实践。少数民族钢琴音乐作品最基础、最核心的属性就是民族特性,其创作和改编必然是基于民族音乐。应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作品的民族音乐元素进行合理选取和运用,并在创作中运用钢琴语言进行民族精神的传输和音乐美感的表达,从而提升少数民族钢琴音乐的艺术水准。少数民族钢琴音乐的民族化实践,精髓在于民族化,实践是其成型的手段。少数民族钢琴作品不管如何进行创新和发展实践,都不能离开民族性这一先决要素。没有民族元素的钢琴作品只能归为钢琴音乐,但不是少数民族音乐创新的范畴,也不具备民族音乐的艺术形式。民族特性是少数民族钢琴音乐的原则和界限,也是少数民族钢琴音乐进步和创新的根据。

2.少数民族钢琴音乐创作的特色化根基。我国少数民族众多,不同的民族形态和地域背景造就了各个民族不同的音乐形式,这些音乐形式能够彼此之间区分开来并形成独特的模式,其中的关键因素就在于少数民族音乐特有的音乐曲调和旋律。少数民族音乐的独特性不仅体现在抽象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上,更具象地表达于乐曲展现的特有节奏和调律上。如果少数民族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不能展现民族传统音乐的特点,少数民族钢琴音乐就会变得模糊起来,不能跟大众音乐作品进行区分。民族乐曲的钢琴改编和再加工要借助钢琴演奏的现代形式,但是少数民族的音乐特质不能因为演奏形式的转换而被迫删除。相反,在少数民族钢琴音乐的创作中,必须秉持特色化改编的思路,减少钢琴创作中对民族特色元素的损耗,通过艺术化的再创造,将民族特色音乐旋律巧妙地出现在钢琴作品中,实现传统民族特色和现代演奏形式的完美糅合。

3.少数民族钢琴音乐创作的全球化传播。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受制于其天然的传播短板和社会客观条件造成的较低知名度,要想通过传统的演奏模式进行推广,不仅对民族乐器的生存会造成阻碍,也不利于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钢琴因其在音乐表达方面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以及在全球范围内的认可度,通过钢琴对少数民族音乐进行创新性表达,形成我国特色的少数民族钢琴音乐,是对传统民族音乐保持其生命力的最佳选择,也是少数民族音乐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的必由之路。一种音乐形式能够获得全球范围内的认可,给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受众留下深刻印象,并不是以大众音乐审美为创作风向标,而是在保持本民族音乐特点的前提下,通过外在表现形式的创新,获取更多音乐受众的喜爱。一种艺术形态只有引起了人类的普遍共鸣,才能经得起艺术历史发展的检验。少数民族钢琴音乐创作的民族特色是其全球化传播的根基,没有民族性,也就没有世界性。

二、少数民族钢琴音乐的自主创作模式

(一)少数民族文化在钢琴音乐中的体现

第一,民歌元素在钢琴创作中的运用。我国的少数民族民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多彩的艺术感染力。少数民族民歌不仅是少数民族社会文化的一个剪影,也是我国人文多样性的一个代表,彰显了少数民族人民深厚的艺术功力和强烈的情感表达。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的民歌改编钢琴曲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例如根据陕西民歌改编的钢琴曲《兰花花的故事》,主旋律为民歌的调律,在音乐叙事中融入写实元素,是我国民族钢琴乐器改编逐渐走向完善的例证。

第二,民族戏曲元素与钢琴创作的融合。戏曲是传统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戏曲艺术来自不同地方、不同人文环境,其中传达的民族情感选择和地方音乐表现形式是戏曲艺术的精髓,在跟钢琴音乐的融合和碰撞中,形成了一批彰显民族戏曲特点、又不失钢琴艺术美感的作品。比如作曲家张朝创作的钢琴曲《皮黄》,就是在乐曲的编排中加入了京剧艺术中西皮和二黄的表现元素,在这首乐曲中,曲作者没有直接加入带有西皮和二黄的演唱曲调和腔调,而是通过变化有秩的传统京剧板式,借助钢琴变奏的方式展现出来,运用民族戏曲语言加以生动表达,在流畅的旋律中用西皮腔调中的行弦特点和二黄的过门元素进行点缀,灵动而巧妙地传达出了充满民族戏曲特点的曲调。

第三,传统舞蹈元素在钢琴曲创作中的体现。传统的民族舞蹈元素,不能像戏曲元素和民歌元素一样,通过选取、提炼其中的经典旋律和调律元素,直接表现在钢琴旋律创作中。但是民族舞蹈独具魅力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传达的民众情感,却能通过民族舞曲和旋律的钢琴改编,完整地体现在作品当中。钢琴曲《花鼓》是通过对安徽传统舞蹈《凤阳花鼓》表演时常用的旋律改编而来,在钢琴乐章的演奏过程中加入锣鼓主题,通过在高音区和低音区同时分别弹奏来模拟鼓声的音色,明快和强烈的节奏感,表现出当地民众手持锣鼓,用舞蹈传达自己的快乐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情景融入进乐曲旋律中,不失舞蹈的画面感和音乐的抽象美感。

(二)少数民族传统乐器和钢琴艺术的糅合

我国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和独特声色一直是钢琴音乐创作中模仿的对象。贺绿汀创作的钢琴曲《牧童短笛》,就是在音色上利用钢琴的黑键模仿中国传统乐器笛子的声音,在谱曲中形成复调,使得乐曲的织体、调律与和声部分更加多元化。这部作品是我国民族钢琴音乐创作历程中的一部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之后,中国民族钢琴乐曲和中国现代音乐创作从最初的探索阶段进阶到了文艺创作阶段。模拟少数民族乐器声色进行钢琴乐曲创作的鼎盛时期出现于建国之后,在这一时期的钢琴乐曲创作中,作曲家大胆借鉴民族乐器特有的表现形式和演奏技巧,比如选取琵琶和古筝等传统民族弦乐器的曲调,将传统民族乐器的演奏技艺嵌入到钢琴弹奏的过程之中,通过模仿民族乐器特有的声色,弹奏时遵循民族乐曲的循环模式和变奏技巧,增添钢琴乐器的和声表达,从而形成少数民族钢琴音乐创作的浓郁民族风格。比如作曲家江文的代表作《乡土节令诗》,挑选了内容相关联但曲调各具不同特色的12首民族乐曲,在乐曲的编排中加入了琵琶的演奏技法,借鉴了古筝演奏的滑音和刮奏,从而形成民族弦乐特点鲜明、民族调律贯彻始终的民族钢琴乐曲。

三、少数民族钢琴音乐创作对中国音乐发展的影响力

(一)当代民族钢琴音乐对传统音乐的结构影响

第一,传统中国音乐与欧洲钢琴音乐的共通之处在于艺术表现力的彰显,钢琴的演奏有明显的多元音律思维和立体架构,既能展现乐章旋律的线条性,又能刻画不同形式的演奏织体,演绎多层次、深内涵的复杂乐章。在进行钢琴改编时,要注意减少单线条和单声部的民族传统音乐转换方式。在少数民族钢琴音乐的创作中,要运用行之有效的钢琴技术和大胆的创新理念,在音效上营造多层次、全方位、纵横线条的清晰感,将民族音乐的个性和特性同钢琴艺术有机结合起来。

第二,我国的传统音乐作品在改编中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如何在乐器的编排中合理运用钢琴演奏多声部的魅力,如何将传统的单线条曲调通过钢琴的多层次立体化演奏展现出来。这就要求曲作者在深入挖掘民族音乐精神的基础上,摸透西洋音乐的表现形式和中国传统乐理知识的共通之处。所以说,新时期少数民族钢琴音乐的创作不仅要传承传统音乐的“骨架”,也要具备传统音乐的“器官”,最后通过钢琴演奏这一运载“血液”将让其有机运行。民族性的音乐主旨可以通过传统曲调的大面积运用和具体音乐情景的烘托展现出来,但是作品的精彩演绎和传神表达却必须借助细节的刻画,曲调的整体结构和技巧元素具体应用就是细节刻画的重中之重,也是少数民族钢琴音乐进步成熟的标志。

(二)少数民族钢琴音乐的时代发展潜力

纵观中国钢琴音乐发展史,经过几代音乐家和演奏家的不断努力,少数民族钢琴音乐的独特性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创作水平更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少数民族钢琴音乐文化已经在全球钢琴文化圈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少数民族钢琴音乐的可持续发展和中国钢琴音乐的腾飞,最重要的落脚点还是作品创作。一种音乐艺术风格的形成,一定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因为所有的文明成果都是时代的产物。钢琴音乐创作者所处的时代、所认可的价值取向,会深深影响到作品的成型。中国少数民族钢琴创作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所蕴含的思想深意也是各有不同的。少数民族的钢琴音乐内涵更加深刻、系统,为未来民族音乐的发展方向树立了航标。

(三)少数民族钢琴音乐的教育继承

少数民族钢琴音乐的发展是具有继承性和连续性的,保持这些特性的关键因素就是教育。少数民族钢琴作品固化为系统的乐理知识,通过教师传授给学生,形成一个循环往复、代代相传的教育继承链,从而将钢琴音乐教育的效用得以具体地呈现。在音乐教育的实践中,钢琴作品得以更大范围地流传,少数民族钢琴音乐创作者要想把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外部表现和蕴含深刻民族精神的音乐内涵传承下去,就要大力推进民族钢琴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的民族钢琴音乐创作要想达到世界级水平,就需要培养一大批世界级的钢琴家去传达我们民族钢琴音乐作品中的深刻底蕴和文化精髓。因此,在少数民族钢琴音乐创作中充分运用民族色彩,让钢琴语言去传达中国少数民族精神,是每一个音乐创作者和教学者面临的责任和追求的目标。在深入理解和学习中国少数民族钢琴音乐内在品质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完善民族特色创作理论系统,创作出具有强烈的民族风采和典型时代脉络的作品,并努力用包容共生的心态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导向,将中国新时期的民族钢琴音乐推向世界。

四、结论

少数民族钢琴音乐是我国音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向世界宣传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一扇窗口。少数民族钢琴音乐是在民族传统音乐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引用传统的音乐技艺、古典的艺术表达形式,来展示少数民族音乐深刻的思想性和独特的民族性。在现代民族钢琴音乐的创作中,要深入探究和掌握少数民族音乐的特性和风格,在继承和批判外来作品和传统音乐作品的基础上,融入时代价值取向和传统艺术审美,创作出既有少数民族风貌,又能跨越国界引起共鸣的高水平作品,以推动中国音乐艺术的繁荣发展。

猜你喜欢

音乐创作民族音乐少数民族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风·松》音乐创作初探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戏曲音乐创作应把握的三重风格——以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为例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从两篇音乐创作评论引发的思考
托布秀尔音乐创作简析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