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地下室施工中喷锚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

2019-03-17许兴成倪元春

城市建筑空间 2019年12期
关键词:锚索锚杆基坑

许兴成,倪元春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100160)

0 引言

近年来,在大量建筑物中均建设了地下室,以此充分利用空间,由于地下施工区相对特殊,所以为保证安全施工,需要详细深入探究其施工技术。在对地下室建筑开展施工时,应选择并应用有针对性、有效的技术措施,从整体上提高建筑物质量,确保其安全性。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在建筑物地下室施工过程中,喷锚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率相对较高,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它既可以减少施工成本,还可以缩短施工周期,因而被广泛应用。

1 案例概述

以某建筑工程为例,共建1层地下室,所应用结构为混凝土结构,总面积为1.8万m2,一期工程与二期工程分别为1万m2、0.8万m2。在两期工程场地之间,建设了1条市政道路,宽14m。这项工程基坑开挖深度处于5.2~6.2m之间,场地地坪高度为-0.500m。因为基坑高度往往位于中砂层,所以难以开挖。当正式编制基坑支护方案之前,需要详细深入地进行实地勘察,明确现场地质的实际状况。同时,还需考虑其他因素,包括施工成本与施工周期等,由此确定应用喷锚基坑支护技术。在此项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主要是开挖面积大以及极易引发变形。因此在施工期间,必须有效开展基坑监测等工作。

2 喷锚基坑支护技术基本原理

针对喷锚基坑支护技术而言,以土层强度为依据,进行基坑开挖。与此同时,详细深入探析土体实际状况,包括其单层部分与多层部分等,以此为基础,将支护施工落到实处。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土地强度与力学特征,选择基坑边壁位置,合理构建支护体系,由此让土地承受力施予基坑边壁,从而为喷锚基坑支护提供必要保障,使其作用与地下室施工标准与要求相符,进一步保证基坑边壁安全。

喷锚支护包括喷锚混凝土、预应力锚杆、面层与排水系统等多个部分。当进行实际操作时,第1步应在喷射混凝土内部合理安装钢筋网,利用压力作用,充分结合钢筋网与土地。同时通过锚杆作用的应用,实现应力传递的目的,进一步拓展支护范围。在钢筋网部位,通过喷射混凝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坡面变形。同时喷锚网结构发挥着较大作用,可以确保基坑稳定性,且预应力锚杆同样起到一定作用,可从整体上锚固岩土体,提高其稳定性。

3 喷锚基坑支护技术施工流程

在应用喷锚基坑支护技术时,其施工流程为:[1]土方开挖应用分层分段法,从周边开始,然后向中间推进,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以注浆及混凝土喷射为对象,确保其时间足够,将上下层施工间隔时间控制在合理范围中,使其最短为48h,从而达到混凝土强度要求;[2]修坡在第一时间清除坡面虚土;[3]首次喷射施工严格控制喷射厚度,确保其为30mm。与此同时,以工程实际情况为依据,合理制定混凝土配比;④成孔施工在此期间,一般应用的机械设备为冲击式钻孔机,由此开展机械施工,必须防止松动等现象的发生;⑤制作与设置锚管选用最为合适的管材,合理设置出浆孔,有效焊接扩大头,将其垂直度控制在允许范围;⑥灌浆施工往往使用全长浆法,无论是水灰比还是灌浆压力,均实施合理控制,在合适的时间添加早强剂;⑦钢筋网施工通过电焊施工技术的应用,以骨架加强筋为对象,做好其设置操作,同时有效应用L型钢筋,焊接好各种构件,比如骨架钢筋等;⑧复喷和养护需要复喷2h,然后进行养护,将时间控制在3d;⑨抗拔试验同时做好基坑监测工作,使基坑支护施工达到设计标准与要求。

4 建筑地下室施工中喷锚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

4.1 适用范围

在建筑中,地下室结构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地下室的承重结构密切联系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充分应用喷锚基坑支护技术,可以使其优势得到有效发挥,主要包括高稳定性与施工简便等。此项技术往往依赖于土层的稳定性,以确保结构强度。应用时应以前期勘测结构为对象,合理确定相关技术指标。以土地结构为对象,在全面探析后,加大对基坑边壁的应用强度,从而使支护更加稳定。当开展喷锚施工时,应合理应用高压设备,在岩层内部灌注混凝土,使其密切配合金属锚杆,由此形成结构整体,进一步加固岩层。整个支护系统包含预应力锚杆、承载结构、排水系统等。由于基坑支护系统是一个临时系统,需要对其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变形等问题。此外,在实际工程的应用中,还要充分考虑适用条件,根据地区地质、水文条件、周围环境影响等,合理制订详细的施工方案,确保上述施工流程能够顺利进行。

4.2 在预应力锚杆中的应用

地下室施工位置较为特殊,对地质区域的勘察,必须确保其有效性,如果地质段比较薄弱,势必不能承载负荷。通常应以强风化岩层为对象,开展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将该区域分成深墙段和浅墙段两类。深墙段在施工中需建立健全支撑系统,以此为空间稳定性提供重要保障,有利于后续施工。浅墙段在施工中应密切结合内壁,由此建立深梁,并且确保其连续性,由此发挥其支撑固定功能。当开展基坑支护施工时,梁、板均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可以承担附加荷载。在施工期间,需合理结合梁、板以及地下墙,使其成为一个整体的连续墙,进而为地下室稳定性提供重要保障。总之,地下室施工过程中采用喷锚支护技术能提升工程质量,增强地下室的支护作用,确保地下室可以承载对应的载荷。

4.3 有效处理地表与地下水

地下室施工时,必须有效处理地表与地下水,这是最为关键的一项工作,且难度也最大。如果没有进行合理处理,必定导致出现渗漏现象,继而严重影响基岩缝隙,使其发生更大渗漏。与地面施工相比,地下室湿度更大,如果未对其进行严控,极易腐蚀周围墙面,进而从整体上降低工程质量。因此,在基坑施工期间,应间隔一定距离,以便开挖降水坑。同时,当基坑开挖深度有所改变时,降水坑深度也随着相应变化,还需抽取降水坑水分。除此之外,有效处理坑顶,以排水沟为例,在开挖过程中,让水沿排水沟流入降水坑。在技术基坑开挖施工之后,在横向及纵向上,分别开挖排水沟,选择两者交叉位置,合理安置混凝土管井,为排放地下水提供便利。

4.4 喷锚工艺应用

1)土方挖掘要以基坑边坡为对象做出修整,必须严格遵守相应顺序,即从上至下,并应用分层分段的施工方法。施工时,应该先进行喷面,然后开孔,对于每层的开挖深度,都必须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其位于锚索下50cm,深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中,即<1.5m。另外,每段开挖长度也应在允许范围中,即10~20m,在结束每一层的开挖施工后,需确保作业面外露时间不得超过12h。当进行下层土方的开挖时,无论是上层喷射混凝土面层还是锚索注浆体,均需确保其强度满足设计要求,从而达到良好的支护效果。

2)在混凝土喷射环节,有必要密切配合锚杆施工,在喷射混凝土的过程中,应分2次进行,在首次喷射混凝土处于终凝状态时,方可进行下一次喷射。第二次喷射时间应在首次终凝1h后,在完成喷射后,须认真清理表面,避免因为杂物而对施工效果产生影响。当喷射混凝土时,需要将喷头与受喷面距离减到最小,并且适当调整喷射角度,这一举措可增强钢筋与坡面混凝土的密实度。通常两者的距离位于0.6~1m之间,其角度为90°。此外,要加强水灰比的控制以及调整,防止发生滑移或者干斑而影响到混凝土表面的平整性以及光滑性。对于输料管进行合理选择,确保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受力,抗压强度不低于0.8MPa。

3)土钉施工合理、有效应用干钻机,可开展土钉施工,当处于成孔环节时,不必将水分加入其中。以工程案例为例,须合理设计孔径,使其为100mm,利用HR33s钢筋,将其作为钉杆,将间隔设置为1.5m,在此基础上焊接支架。

4)预应力锚索施工在预应力锚索施工过程中,需应用专业钻机,如螺旋杆钻机,并有效应用跟管钻进工艺,严格控制钻孔直径,确保其大于150mm。在施工时,必须确保注浆质量达到预先制定的注浆压力标准;位于锚索张拉环节时,保证锚固段强度超过设计强度75%;在还未张拉时,需要进行1~2次预拉,然后逐渐加大拉力。

5 结语

近些年,我国建筑业取得巨大发展,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地下室施工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文章以喷锚基坑支护技术为对象,探析基本原理,并基于此,研究此项技术在建筑地下室施工中的应用。以期为建筑地下室施工提供参考,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地发展。

猜你喜欢

锚索锚杆基坑
喷淋装置在锚杆钢剪切生产中的应用
微型钢管桩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全套管全回转咬合桩在基坑支护中的技术应用
赵庄煤业13102巷围岩补强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试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基坑开挖及加固方法研究
一种新型扩体锚索在软土地区复杂深基坑中的应用
基坑开挖对邻近已开挖基坑的影响分析
锚杆钢筋质量提升生产实践
不同锚索参数对预应力场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