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IM技术背景下工程施工资料管理工作发展趋势

2019-03-17吴义景邓瑜慧何妮佳

城市建筑空间 2019年12期
关键词:资料管理工作单位

吴义景,刘 艺,唐 娣,邓瑜慧,何妮佳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410004)

1 现阶段施工资料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传统工程施工资料管理工作一般主要总承包单位的项目资料管理人员负责,统一管理各分包单位资料内容,根据对应的行业标准(房建类、基础设施类、水利水电类等)及各地区的标准(各地档案馆备案要求、行政主管单位的规定等)进行收集整理,在工程建设前后对接好参建各方并做好资料的交接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资料管理工作一般采用软件进行整合、梳理,并通过人工进行各参建单位的纸质资料签发对接。

因此,现阶段在资料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施工资料签发管理工作冗长且繁杂、资料与施工现场同步不及时、建设阶段变化带来的对接工作难度大(如竣工阶段的资料移交工作)等问题。

2 施工资料管理工作发展趋势

2.1 统一的线上管理平台

在现阶段资料工作基本实现了线上的信息化工作,并有实际应用效果较好的软件(如恒智天成、筑业等软件),此类软件最大的特点是以单个工程参建角色为核心进行施工资料的收集、整理,资料软件的应用可简化工作内容并实现条理化,但在与各参建方对接上仍存在签发时间长、人工成本高等问题。

结合BIM技术理念及相关BIM软件平台,可将单个参建单位扩大到各相关方,实现资料内容的线上交流、互通。以总承包单位为例,施工中的某项材料或产品信息(如钢筋合格证)可通过线上录入并即时发送至监理单位等各方审核,产品或材料的现场应用情况(如砂浆的使用质量)亦可在线上传送给各方浏览审核,无需线下打印、人工抄送,节约资源、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可协助解决类似隐蔽工程实时监控困难的问题。

2.2 资料的全周期应用

全周期的优势是BIM技术的一个体现,即相较于以往的工程建造流程,BIM技术能够将建筑信息从规划设计、建造施工到交付运营维护的整体信息体现在一个模型或平台上,实现各方交接简洁、无误差,并具有回溯功能。通过结合BIM技术理念,能够将资料工作的业务线从施工资料扩展至规划设计、施工建造、交付运营全周期。通过软件的应用实现“一键交付”,以项目为例,在现阶段,项目前期建设单位负责移交资料给施工单位,后期再次由施工单位移交资料给建设单位,在移交过程中全部由人工移交纸质资料为主,导致工作时间冗长、易错。结合BIM技术理念可由总承包单位前期将规划设计相关资料导入软件平台,在施工前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建造过程将施工现场的资料信息汇总管理,实现资料与现场进度的同步性及形象的一致性,在竣工后整体移交至建设单位,实现业务流程线上化、标准化。通过回溯功能,在运维阶段可完全回溯规划设计、施工建造等阶段工作的历史情况,实现运维过程中出现问题形成“对症下药”的效果。

2.3 资料的全维度应用

不同于全周期应用在时间范围拓展上的优势,资料的全维度应用还体现在业务空间范围的拓展上。现阶段施工资料及相关软件单一地体现在施工单位本身管理工作及与建设、监理、设计、行政主管、分包等各单位的沟通交流方面,需采用纸质文件人工进行对接。通过结合BIM技术能够实现参建各方在同一平台上对施工资料进行统一交流,主要分为2方面:[1]对外交接 通过统一的管理方式对接建设、监理、设计、行政主管等多方,实现线上资料文件的签发、审阅即时和有序;[2]对内管理 分供商及分包单位对接实现文件资料交流的标准化、系统化。

施工建造阶段是建筑生命周期中涉及参建单位最多的阶段,因此在施工阶段,工程总承包单位需协调各参建单位的工作,涉及工作界面多、工作内容复杂;将资料管理工作直接整合进BIM管理内容中能无缝对接设计、监理、建设、建设主管、分供商等单位。以施工图纸为例,设计单位可将图纸上传至平台中,参建各单位可直接阅读,在需要设计变更及版本更新时,系统化的版本管理能避免以往人工传阅带来的沟通延迟及偏差,在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上传竣工图可通过移交平台的管理直接交付至建设单位,并为建设单位运营提供服务。

3 结合BIM技术及其理念的资料管理特点

1)内容标准化 现阶段,工程施工资料已逐步实现电子化,但在涉及不同地域、工程类别及企业管理时有不同的资料管理模式、格式、流程。在行业标准及相关法规的大框架下,一个以项目为核心的统一管理模式能实现资料格式标准化和工作流程规范化,一方面有利于资料管理人员的工作和简化新手培训;另一方面是回溯与评价体系统一与条理化有利于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的提升。同时,以往纸质文件的签发涉及单位与评审层级多导致耗时多,与现场施工进度冲突,通过软件平台的管理手段能大量压缩时间,提高效率。

2)操作移动化 在移动端快速发展的今天,已出现各类工程管理的移动端管理软件及平台,资料管理必将朝着移动端拓展。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往以文字为主的资料现已慢慢附加图片内容及部分视频内容,随着工程建设的安全与质量意识不断提高,今后会更多地出现视频等直接记录施工现场情况与内容的手段出现。同时,移动端的发展可降低资料记录的复杂度,对资料责任进行划分,即现场施工人员负责各自施工范围的资料,实现施工与记录责任统一,避免以往施工资料主要由资料员负责带来资料与施工现场不同步、不相符等情况;同时通过资料的管理提升管理人员对施工要求的认知,实现“资料出自现场、资料反映现场、资料提升现场”的效果。如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前可即时提交材料、设备、报验等施工需求信息,无需人工填写信息提交到各方各部门审核,在浇筑过程中或浇筑后可由质检人员根据BIM模型点对点反馈施工质量问题,保持现场问题解决的及时性、问题部位准确性及责任追查可回溯性;如在住宅建筑的逐套验收中,可在现场实测后由测量人员标记直接反馈在系统中,无需二次人工转录,各方线上审核。

3)行为制度化 现阶段资料工作由于繁杂,需要的人力、时间等成本大,出现工程资料签收、审批过程不严格的情况,通过线上平台管理方式可有效降低和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保留真实有效的工程资料,明晰各方责任。

4 结语

在现有制度下,资料管理工作的发展不仅需要业务本身管理上的创新及软件与硬件的更新,还需行政上的创新,以统一的业务管理理念进行资料的监督审批。

随着工程行业的运营模式、技术创新及安全质量管理等理念的不断提升和发展,施工资料会不同于以往以某一个施工阶段或单一的施工单位为落脚点进行管理,而会更多地在BIM技术背景下借鉴其理念,打通建设各环节,以一个项目为核心的理念,整合各个业务分支,通过提升管理效率实现效益最大化。

猜你喜欢

资料管理工作单位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填单位 要推敲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看错单位
协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