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级人文关怀模式在SFTS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2019-03-17易家莉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舒适度关怀分级

易家莉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湖北 武汉 430000

现代医学模式强调心理和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肯定精神关怀对健康的意义、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精神实质[1]。为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自2018年4-10月,本课题随机抽取154例感染科入院的诊断为“SFTS”的患者,对其施行分级人文关怀护理,疗效较佳。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入选标准:入院诊断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共154例。以随机分组法,将本课题研究患者纳入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共77例。于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职业等数据比较中无意义(P>0.05),研究存在可比性。排除标准:难以持续进行调查者;失语、失聪等不利于研究调查者;智力障碍者;存在精神病既往史者;老年痴呆既往史者。

1.2 研究方法

1.2.1 人员培训人文知识技能培训 依据Watson人性照护理论,向护士、患者及家属阐述人文关怀的意义和必要性,再组织起做好示范性实践、学习等工作。

1.2.2 临床人文关怀分级护理模式

1.2.2.1 3级人文关怀护理 若患者病情等级在3级,则应施行“入院、治疗、出院”等环节协同护理干预,全方位倡导人文关怀理念,再拟定相应的人文关怀流程。接诊时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制度等,并作饮食指导;住院治疗期间根据患者日常生活自理情况,采取不同护理方式,调动患者的参与意识,进行自我护理,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体现患者的价值观和被尊重的事实;出院时,做好定期复查等健康指导,降低疾病的危险因素,按医嘱用药、复诊,构建微信群、QQ群、电话等随访方式,对患者出院后转回情况、遵医状况予以详细调查。

1.2.2.2 2级人文关怀护理 若患者病情等级在2级,则应以3级护理为前提,对患者予以情感疏导、支持和鼓励,以满足患者生理和心理需求,使之能够在获得信任感、家庭温暖的同时,提高自身治疗信心。

1.2.2.3 1级人文关怀护理 若患者病情等级在1级,则应依据3级、2级护理模式,重点加强家属关怀与基础护理。建立良好的医护患关系,取得家属的信赖与配合,病情不稳定时协助完成患者的生活护理,善于从肢体语言中读懂其需求,深化人文关怀理念,使之能够对患者施行多元化人文关怀护理。

1.3 工具与方法 本课题开展前,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签署知情同意书。住院治疗期间,向患者发放住院满意度调查问卷、住院心理舒适度问卷,均为有效问卷,随后对患者满意度和心理舒适度予以统计。

1.4 统计 对本课题涉及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软件为SPSS 20.0,均施行t、χ2检验。

2 结果

和入院时相比,出院时患者满意度、心理舒适度有所改善,但对照组改善幅度较小于研究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

3 讨论

3.1 人文关怀应用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意义 关怀(Caring)是护理领域的核心概念与中心任务,有效的关怀能增强病人应对压力的能力,促进病人康复[2],因此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本质[3]。于现代护理期间,人文关怀理念的融合,能够起到生命健康维护、权利需求维护、人格尊严维护的效果。即在现代护理学理念下,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护理服务,则是满足患者躯体健康的关键[4]。

3.2 分级人文关怀应用模式用于临床护理过程中的效果分析

3.2.1 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创建,增强患者及家属住院期间满意度。鉴于社会经济水平的持续发展、进步,居民精神文化、社会层面需求显著提高[5],而这也决定其对医院服务水平、质量的高期望值,俨然成为现代治疗的必经趋势[6];实施分级人文关怀后,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3.2.2 显著提高患者心理舒适度。刘义兰等[7]学者,认为人文关怀是护士对患者爱护、关心等层面的护理,使之能够在尊重患者的同时,使其感受到被照护、被关怀的心情。特别是在分级人文关怀护理模式下,通过对不同病情程度患者的护理干预,促进躯体恢复,预防病症,减轻疼痛。而在本课题中,对照组心理舒适度低于研究组则证明,有效的人文关怀护理是减轻机体负面情绪、躯体疼痛的前提,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和心理健康,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舒适度关怀分级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分级诊疗路难行?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