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仔猪特点和冬季管理技术要点
2019-03-16闫书贵
闫书贵
一、哺乳期仔猪的特点
哺乳期仔猪总的特点是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生理不成熟。
1、消化器官不发达:主要靠母乳为食。胃肠容积小,缺乏胃酸,胃蛋白酶没有活性;缺乏蔗糖酶,不能很好的利用蔗糖;且胃肠道的PH值较高,对进入的细菌缺乏抵抗力,所以哺乳期仔猪易患病,特别是黄痢和白痢病。
2、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中枢的体温调节机能发育不成熟,调节能力差。再加上皮肤薄、膘薄、毛稀等因素造成保温差,特别怕冷。
3、免疫系统不发达:出生后依靠母猪的初乳传递一些抗体,而自身的免疫系统在30日龄后才会发挥作用。所以仔猪得病往往是3~20日龄。
二、饲管要点
1、安全饲养管理措施
(1)保温:哺乳期仔猪对环境温度的要求很高。仔猪出生后,必须保持猪舍较高的温度。一般说来初生仔猪对温度的要求不低于30℃,而产房的温度一般控制在18~20℃,仔猪则加以额外的保温措施,如保温箱、电热板、电热毯、红外线灯等。
(2)吃好初乳:初乳是指产仔母猪产后1~3 天分泌的乳汁。其特点是含有较多的免疫球蛋白和镁盐,可以增强仔猪的免疫力。同时也有刺激肠蠕动,加快胎便排出的功能。让初生仔猪吃好初乳是保证其成活的基础,不但可以提高免疫力,还可调整仔猪的食欲。所以初乳是仔猪不可缺少的、不能取代的一种营养物质。一般出生后2 小时内就应该让仔猪吃初乳。
(3)防压:由于母猪产仔后消耗体力较大,行动迟缓(尤其是老年母猪)以及小猪喜欢追随母猪,容易在墙角、食槽边将仔猪挤压在身下,造成仔猪的死亡。尤其是一些母性差的母猪,明明知道仔猪压在身下,就是不起来,很容易造成仔猪的死亡。所以饲养人员应该加强看护,防止压死仔猪。最好的方法是设置“护仔栏”加以保护。护仔栏是一种保护仔猪安全的装置,做法是在墙面上设置一个横栏,从而阻止母猪依靠墙角睡觉而压死仔猪。横栏距离地面20~30厘米,距离墙面20~25厘米。护仔栏的设计要求体现方便、实用的原则。为增加猪舍的有效面积,护仔栏可以做成可拆卸式的,在仔猪较大的时候就将其拆除,以利于仔猪的活动。
(4)补料:仔猪长到20 天之后,对食物的需求增加,而母猪的泌乳高峰在第21 天,到这个阶段后,将出现仔猪需求量大而母猪供给量不足的矛盾,如果解决不好,会影响到仔猪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应该在仔猪出生后的7~10天开始训练仔猪吃饲料,一般为有一定强度的颗粒料。到20日龄时让仔猪能够完全采食饲料。开始训练时可以用乳香剂、糖蜜、炒熟的黄豆、玉米、高粱等做诱饵。
(5)促进生长:仔猪的日龄越小,体重越轻,其死亡率越高。抓住仔猪生长快的有利时机,提供仔猪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促进仔猪的快速生长,是减少仔猪死亡的有效措施之一。可以选用一些适口性好、营养全面、易消化的饲料来喂養仔猪,以促进生长。也可以在日粮中加入一些抗菌素、生长促进剂等。
(6)人工哺乳:当找不到保姆猪时,可以进行人工哺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利用牛奶、羊奶、豆浆等混合而成的人工乳饲喂仔猪。
2、做好哺乳仔猪疾病防治
(1)常见的仔猪疾病
①大肠杆菌病:感染1~5日龄仔猪,表现为黄色下痢,粪便呈糊状且含有凝乳块。发病率达50~90%,死亡率可达100%。
②猪痢疾:以7~12日龄的仔猪多发,排黄色或灰色软便,不久出现黏液和血丝,之后变为水便,死亡率高。
③梭菌性肠炎:发生于1~3日龄的仔猪,特征是排血便,常于3日内死亡。
④传染性胃肠炎:病猪常呕吐,剧烈腹泻,粪便水样有凝乳块、恶臭。一般2~7日内死亡。发病率可达50%以上,死亡率在10~30%。
⑤仔猪消化不良。仔猪受寒及过量吃乳、母猪乳房炎等造成的粪便稀软和有时腹泻等症状。发病情况与饲养管理条件高低有很大关系。
⑥猪霉形体肺炎。特征是咳嗽与气喘,仔猪发病与死亡率高。
⑦猪流行性感冒。表现流鼻液、咳嗽、体温升高、呼吸急促等、传播迅速、感染快、病死率低。
⑧猪瘟。由猪瘟病毒造成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仔猪死亡率高。但是由于近年来对该病的重视,普遍进行免疫接种,该病往往表现为非典型性,死亡率下降。
(2)疾病防治
①加强饲养管理:经常打扫粪便,清理母猪的食槽、水槽,搞好环境卫生。
②加强环境消毒:用来苏儿对产房和器具如产床、围栏、料槽及地面等彻底清洗、消毒。
③喂养好仔猪:给母猪喂全价日粮,保证泌乳充足、母乳的营养全面。仔猪要及早补料,以锻炼胃肠机能,可以在出生后5~7 天开始让仔猪练习吃料,力争在断奶前达到600 克以上。更换饲料要有一周的时间过渡。
④做好免疫工作:对于常发病应该及时接种疫苗,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严格执行。接种过程中操作规范、防止漏种。
⑤药物预防:定期为母猪驱虫;分娩后母猪要注射1~3次青霉素与链霉素,防止产后感染;仔猪出生后灌服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4万单位,10~15日龄时再灌服硫酸庆大霉素8万单位和硫酸链霉素50万单位,也可用盐酸环丙沙星注射液1~3毫升,每天2次,连用2 天。出生后2日龄内注射牲血素1 毫升,5日龄和35日龄分别注射0.1%亚硒酸钠-VE注射液0.5毫升和1毫升,防止铁、硒不足引起腹泻。
(作者单位:274500山东省东明县畜牧业服务中心防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