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2019-03-16苗凤艳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2期
关键词:穗肥基肥养分

苗凤艳

东北三省是我国的粮食作物主要产区,而玉米又是东北的主要作物,有广泛的种植基础。玉米生产的发展,对于种植结構调 整,轮作倒茬,保证种植业的平稳持续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选地: 首先是选地并精细整地,要选择土层深厚、肥力好、通透性好、酸碱度适中、灌排方便、光照充足的地块种植。宜选用地势平坦、土质疏松,肥力中上等,保肥保水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土体构造,耕层深厚的土壤。对玉米种植地块进行深翻后暴晒数日,并施入优质农家肥或化肥,整平田面,准备播种。一般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灭茬或来年四月初土壤解冻时进行灭茬,并对未起垄地块进行犁耕、耙耢作业保墒作业,耙耢尽量做到无大土块,表土疏松,地面平整,这有利于疏松土壤,掩埋残茬,消灭杂草。特别是吉黑两省有很大面积的盐碱地,这种土质的地块,下过雨以后土壤容易板结,形成大块的土坷垃,如果不细耙,大块的土坷垃会影响种子和土壤细粒间的紧密结合,散失掉土壤中的养分,导致种子无法出苗,有的土块板结太硬,还会阻碍种子嫩芽出土。

选种: 是选好种子,根据个地区的土地情况选择相应的种子。目前适合当地种植优质、丰产、抗病、适应性强的品种。根据东北的气候特征和土壤情况,因地制宜,选择优良品种,避免盲目乱引,严防越区种植。其次是做好种子处理,包括浸种和种子催芽等。种子在土壤中也易遭地下害虫取食危害,造成缺苗。因此,最好是采取催芽播种的方式进行播种。主要是精选饱满健壮的种子、晒种、浸种、催芽:晒种2-3天,发芽早,出苗率高,幼苗粗壮;2%硫酸锌溶液将种子浸泡12小时,阴干后播种;浸过的种子可以催芽播种,经过催芽的种子可提早出苗5-7天,但土壤墒情差时需催芽做水种,排除芽干风险。

合理密植:合理密度要考虑品种特性。其次,如土壤肥力、施肥量大而合理,适宜的密度就大。在易旱而无灌溉条件的地区,种植密度宜稀。合理密植能使叶面积指数发展动态合理,减少光反射,增加光的截获和吸收量,使群体内部受光良好。棒三叶处在较强的光照条件下,基部叶片周围的光照度仍在光补偿点以上,所有叶片都进行较旺盛的光合作用,制造较多的干物质,就能提高光能利用率。另外,种植方式是植株在田间的配置方式,在密度或叶面积指数相同的情况下,种植方式不同,群体内的光分布也不同,应根据品种特性、密度大小、生产条件及自然条件综合平衡确定适宜的行株距。

田间管理:苗期的管理:首先,查苗补苗。当玉米幼苗出苗之后,应该在玉米生长到三叶之前及时的进行查苗和补苗工作。发现缺苗的地方可以进行移栽补苗。移栽完毕之后应该及时的进行灌溉;其次,间苗。根据定植的密度要求,对生长过密的幼苗进行间苗。在间苗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留大去小的原则,保证合理的定植密度;最后,追肥中耕。在玉米生长到4~5个叶子之后,要应该观察玉米的生长情况,决定是不是需要蹲苗。在管理过程中要及时的进行中耕处理,将田间的杂草及时的去除,疏松土壤,然后及时的进行追肥。中期田间管理;施入势攻穗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应该结合中耕培土及时的进行追肥,及时的向田间施入势攻穗肥。施肥可以采用沟施和穴施,然后进行培土,并结合土壤墒情进行一次灌溉; 科学灌溉。玉米在穗期对的水分十分的敏感,同时这个时期玉米对水分的需求量十分的大,因此,在穗期应该保持田间的湿度维持在70~80%左右,这个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旱情应该及时的灌溉,而如果出现了连续多天的阴雨天气则应该及时的进行排水,防治内涝导致玉米倒伏。玉米后期的田间管理;及时追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我们发现,玉米吐丝后,如果玉米的土壤肥力不足,首先会反映在玉米植株下半部分的叶子上,这时应该及时的做好追肥管理工作。这时只能可以追施总肥量的10%的速效氮肥,或者使用浓度大小为0.4~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施,补充攻粒肥。保证植株旺盛的生命力,防止植株出现早衰的现象。其次,及时的进行人工授粉。在玉米盛花期的晴朗天气下,在上午10点左右进行人工授粉。一般进行2~3次即可,这样能够显著提高玉米的产量,保证玉米不缺粒,穗大,早熟增产;最后,去雄。在玉米雄花刚露出心叶时,每隔一行可以拔出一行的雄穗,保证其他植株的花粉能够落到被拔掉雄穗玉米的花丝上,保证其授粉。在玉米整个授粉完毕之后,应该及时的拔出全部的雄穗,降低雄穗对养分的消耗,保证养分能够全面促进玉米籽粒的生长和繁育,从而实现增产增收。

科学施肥:1、苗肥:苗肥是玉米定植后施用的一次肥料。一般掌握在植株5~6片可见叶时追施,玉米3叶展开后,种子胚乳中的营养物质已经耗尽,根系开始从土壤中吸收养分,玉米的营养器官生长旺盛,如果养分供应跟不上,将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此时追肥则可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形成壮苗。2、穗肥:穗肥是指玉米在雄穗抽出以前10~15天,可见叶12~13片时所施的追肥,此期是决定果穗大小、籽粒多少的关键时期。正值玉米雌穗小花分化盛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茎叶和雌穗吸收养分的绝对量和累积速度达到高峰,根系需从土壤中吸收大量养分,各器官的营养物质迅速输向雌穗。及时追施穗肥可显著提高玉米产量。3、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一般基肥中迟效性肥料约占基肥总用量的80%左右,速效性肥料占20%左右为宜。基肥可全层深施,肥料用量少时,可采用沟施或穴施方法。间作或混作玉米应重视用种肥,—般用有机肥料,配合适量氮、磷化肥,采用条施或穴施方法进行。 4、追肥:宜在拔节中期一次追肥,秆穗齐攻。一般早熟品种播后30天左右,中熟品种播后25天左右,追肥为好。晚熟品种播后35~40天,追肥为好。每667 m2施用量超过20kg标准氮肥的,以分次追肥为好。重点放在攻秆和攻穗肥,辅之以提苗,攻籽肥。

病虫害防治环节要控好:玉米病虫害较多,大小斑病、黑粉病、地老虎、二代粘虫、玉米螟、红蜘蛛、蚜虫等,一旦发生都会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要密切观察玉米的生长及病虫害发生和苗头,一旦有征兆,应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防治,采用物理、化学、生物、人工等综合方法,全方位进行立体交叉进行防范,避免大范围扩散,确保玉米的生长不受病虫害的侵袭,为丰产高产创造条件。

(作者单位:155900 黑龙江省集贤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猜你喜欢

穗肥基肥养分
不同基肥对湿加松生长的影响*
桃树施基肥“五字诀”
不同穗肥用量和运筹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苹果最佳养分管理技术
养分
年轻时的流浪,是一生的养分
穗肥施用时期对喀斯特区域杂交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不同基肥对地笋某些农艺性状的影响
有机无机缓控释肥不同施用方法对甘蔗的效应
基蘖肥与穗肥氮比例对双季稻产量和碳氮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