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工科学院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探索

2019-03-16吴胡琦

安徽化工 2019年1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学院

吴胡琦

(1.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安徽合肥230601;2.安徽大学国家级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安徽合肥230601)

当前国内招生中出现一些新现象,诸如各高校的招生力度日益加大,“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的逐渐采用等,需要构建公选课与专业基础课的平台体系,使得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纷繁复杂,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尤为重要。同时,在网络化环境中进行教育改革和发展是教育面向未来、面向大众的需要,各个高校都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对于教育的影响,并积极主动地把信息化引用到高等教育中。教务管理系统是教师和学生信息沟通最重要的途径,基于校园网络平台建立的校级教务管理系统,基本已经包含了教学计划、学生成绩、监考安排、师生评教等方面,实现了初步的网络化管理[1]。

1 各学院有必要建立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

作为高校内的教学科研单位,二级学院是教学管理过程的直接参与者,以二级学院中的理工科学院为例,其与高校的关系既相互影响,又相对独立。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各项事务细化而且具体,建设高校各学院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可以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保证。理工科学院应根据自身的人才培养方案及目标达成度、自身学科特点的要求,形成“收集-整理-归纳-分析-整改”的封闭式循环,达到对整个教学活动过程有效全面的质量管理监控。

同时,具备专业特点、优势突出的理工科学院为高校吸引优势生源,扩大影响力作出了重要贡献。以往高校采用的按专业招生属于定向培养,按大类招生属于宽口径,不定向培养,在这种新的培养模式下,就要求高校乃至各学院必须对教学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使之更加灵活、弹性,建立一套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针对大类招生,制定、公布包括专业计划招生数、课程结构体系等在内的大类招生的具体方案,如首先充分调研,并在以此为基础分专业前,在信息化平台上组织全院学生进行专业预选,通过数据报表,了解掌握学生的选择专业意向,以及各专业的人才市场需求、社会发展需要等,制定合理的专业招生数。同时,在分专业后,对班级学生进行重新编排和调整学籍。根据各专业培养方案的具体要求,制定分专业后学生的课程补修方案。根据学院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大类分专业的时间,加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完善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下的教学管理体系[2]。

只有各学院拥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实力,以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己任,大力开发、努力整合教学科研资源,与学校形成合力,以学院的发展推进学校整体的进步。因此学院需要从教学管理、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更加具体细致的质量监控,打通教学和科研资源间壁垒,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建成科教融合教学信息化平台。

2 各学院建立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手段

通常,高校教务处或教学督导处扮演着“一级监控”的角色,对全校所有专业的教学质量进行监控,然而,众所周知,这样的不“因专而宜”的以相同标准对所有的专业进行统一化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衡量,很难精准地掌握各学院教学过程和效果的实际情况,不利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配置、培养过程跟踪、学生发展优化等环节[3]。因此,学院根据自身特色,建立一套更加合理的教学管理监控非常重要,同时,也能分担高校教务处或教学督导处的一些具体事务,更有利于他们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学院具备自我监控能力,拥有主体地位和质量意识对于学院的教学发展尤为重要。学院建立有效的院内教学质量检测和调功机制,建立本科教学管理自我评估制度,并使之制度化,常态化。实现学院教学质量的常态监测,形成常态监控机制,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一些核心内容,将学院的自查和学校的监督结合起来,总结二者不同层面的检查结果,更好地引导学院向合理的方向去发展,促进学院将其特色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出来。

目前大部分学院的教务管理系统还不能很好地解决如教学管理资源共享程度不高、教学档案资料管理办法落后、教学成果资料系统缺失、没有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等问题,很难实现教学质量效益的最大化。因此,教务管理信息化平台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应用范围还需要进一步拓宽。各学院应以服务学院广大教师、学生为本,根据自身的教学管理特点,实现更加便捷有效的教学管理平台[4]。本文从提高教学管理资源共享程度、改进教学档案资料管理办法、建立教学成果资料系统、形成质量保障体系四个方面进行初步探索。

2.1 形成教学管理资料共享模块

完善教学管理资料制度,在院级的网络平台共享教学管理资料,比如教学管理条例、本科毕业论文规范、实验室规章制度、毕业要求达成度机制、培养目标达成度机制等,及时全面地为老师提供各项教学管理相关制度等[5]。

2.2 建立教学档案资料管理模块

教学档案是学院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材料,是学院日常教学工作的“见证”。将教学办存档的如试卷及试卷分析、毕业论文及成绩汇总、实习见习报告、素质教育考核卡等教学档案材料分门别类,进行合理地编码、立卷,并在系统中保存,这样能够在各项评估和检查中进行快速地查找。如有外借,在系统内进行登记,注明用途和经办人、借用时间,归还时核销,以免造成教学档案资料的遗失。

2.3 建立教学成果资料库模块

将教学成果分为四个方面:

(1)教学资源:主要包含各种教学研究项目、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机制、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的落实及效果、考试考核的方式与方法、社团建设与校园文化、科技活动与育人效果、教学能力提升、教研论文等。

(2)教学建设:主要包含教学经费的投入和保障机制、教学设施满足教学需要情况、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优势专业与新专业建设、培养方案的指定、执行与调整、课程建设规划与执行、教材建设与选用等。

(3)学生发展:主要包含招生及生源情况、学生指导与服务的内容及效果、学风建设的措施、就业与发展、学生竞赛的获奖情况、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指导学生发表论文专利、学生与学院评教情况等。

(4)师资队伍:主要包括教学队伍的数量和机构、专任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青年教师参加教师基本功大赛获奖、校级院级质量工程项目等服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政策措施。所有涉及内容在学院教学成果资料库中进行登记,并同步扫描上传相关获奖证书和证明文件的文档。在检查、评估需要支撑材料时,可以直接打印获奖证书和证明文件的电子档,避免在大量纸质文件中翻查,也不会因为保存时间太长造成文件遗失。

2.4 建立质量保障体系

主要包含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质量监控、质量信息及利用、质量改进。如在教学信息提醒模块中设置事务通知、到期日期提醒、监考提醒、开学初上课提醒和假期调停课提醒等功能,适当设置自动弹出窗口,以提醒老师近期需要关注的主要教学内容。

建立信息化平台的过程,首先是信息化平台基本条件建设,对具有开发教学相关软件能力的软件开发公司进行考查,探讨制定适合学院信息化平台建设软件开发的可行性及相关的硬件等;其次,在学院内部选取熟悉教学管理及计算机应用的人员,与软件公司沟通交流,确定信息化平台建设功能模块、信息维护等;再者,对实际需要操作信息化平台的相关人员进行综合系统的技术培训,以保证后续软件使用过程的流畅及数据的维护、具体功能的修改完善;四是选择有代表性的学院进行软件测试,在试用期内根据老师学生的具体使用来进行调整,以找到更加符合本学院要求的教学科研共享平台,最大限度促进优势资源的流通、共享和互补。

3 结论

总的来说,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是以服务学院广大师生、实现教学管理流程自动化为目标的。首先,理工科学院的教学管理与学校的教学管理相互支撑,互相支持;其次,理工科学院应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各专业学科的设置,灵活地采取一些有效的管理办法,用以推动教学发展和改革,充分发挥按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的长处,最终优化整个教学管理体系,促进学院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管理,建立自我约束、自我监控机制,完善内部资料保证体系,达到保障并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6]。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学院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