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南与苏州

2019-03-16丁云

现代苏州 2019年5期
关键词:私家园林苏州园林江南

记者 丁云

苏州发达的水利工程为日后江南另一座城市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

中国的古人,依照纵横中华大地的山河,将区域划分成中原、塞北、关中、江南、岭南、河西、西域等,现在想来真是分明、妥帖得让人叫绝。再经文人妙笔生花,只寥寥数语,不止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引人入胜,那些“落日长河圆,大漠孤烟直”,“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也无不让人心生向往。

江南的脱颖而出,是天、地、人共同推手的结果。立于江南地理中间点和文化平衡点上的吴地苏州,不但接住了历史抛来的骰子,更是历史预先在江南安排的一手。

历史预留的一手

如果按照历史的演变与史学家们的研究,很难清晰、准确地界定江南的范围。但若论及江南核心圈,跨不出明清江南诸府,江宁府、苏州府、常州府、镇江府,松江府、嘉兴府、湖州府、杭州府的辖域。

江南多水,四季分明,地势平坦,水土肥润,又远离中原。地理环境大概是造就江南今天一切的首要因素。

历史又无疑眷顾江南,始终留一颗骰子在这里,晋室南渡后,每每选择江南一座城市担当大任,福泽整个江南。你方唱罢我登场,在历史的推动之下,从某一刻起,各种造成日后江南崛起的要素就将源源不断流向江南。然而在此之前,苏州已启动了命运之轮。

苏州文化,始于春秋吴国,极盛于唐宋元明清。这话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说的。春秋时,作为吴国之都,苏州已为南方最有力者,渐取南方文化中心的地位。它以一国之力开出邗沟,连接湖泊沟通江淮,从济水凿沟以通河水,发达的水利工程为日后江南另一座城市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

此时说苏州尚武也不为过,西征北战,压制齐、晋、楚三国,矿冶工业也发达,出产的兵器极为有名。秦末,项羽攻秦,据说率领的江苏八千子弟即是从苏州征集而来。西汉,苏州成为文学中心,有著名文学家朱买臣、严助等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历史接下来将骰子抛向了苏州西北方向,距离200多公里之外的南京和扬州。

北方文化南移,体现于文学、饮食、戏曲和建筑园林等诸多领域

西晋末年,权衡地理优势,东晋和南朝定都南京,南京成六朝古都,以“金陵百万户,六代帝王都”之势引领江南独立于北方发展。南渡的劳动力和先进技术,令江南肥沃的土地得到更好利用。北方文化南移,文人学士大量南来,江南文化渐成,初显灵秀,体现于文学、饮食、戏曲和建筑园林等诸多领域。苏州文化更见灿然大观。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是极有道理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大批苏州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自有缘由。江南私家园林鼎盛一时,苏州以外,上海、南京、扬州等地不乏精品名园,然苏州园林能够平定江南,不仅“之多”,更在“之源”,江南私家园林的文化、理论源头在苏州。更早前的东周春秋时期吴王的宫廷园林不谈,历史上最早记载的苏州私家园林,是东晋时顾家所有的辟疆园。辟疆园是这一时期追求自然的造园实践中最成功的实例,以竹树、怪石闻名于当时,“池馆林泉之胜,号吴中第一”。《世说新语》中记王献之曾往游览,啸傲竹林之中。辟疆园开辟了私家园林最终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辉煌之路。

南北朝之后隋朝统一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大趋势无可避免,全长2700余公里的大运河将南北五大水系连为一体,位于江南北界的扬州也成为全国文化、经济重心。扬州背后,是整个江南的水网密布,四通八达的水路方便地将各种物资迎来送往。

这里有吴国早已埋下的伏笔,运河中间一段的邗沟。而苏州正当江浙之交,此时也是南方西方的货品集散地,经济重镇。“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是张继行舟于运河中,留下的千古绝唱。彼时枫桥至阊门间,十里河岸都是米铺,江南的产米量和苏州商业盛况可见一斑。运河支流北岸的虎丘,已是当年江南名胜。

南宋时杭州是政治中心,苏州是经济中心

扬州在唐末的军阀混战中被毁。但一进入宋代,苏州南部偏西,相距160公里的杭州又走到了历史聚光灯下。当南京和扬州成为大宋与金兵的前线之时,位于大运河最南端的杭州,因远离长江又有钱塘江,成为宋高宗最终的选择。在此之前,苏州是唯二选择。

当时苏州的工业和商业都很发达,文学美术的成就极高。“平江图”记录下当时苏州市街整齐,河流分配匀整,全城共有桥梁四百多处,《平江城坊考》说,当时苏州市政号称天下第一,城区内外不但河水错综,可供运输洗濯之用,而且用小石子铺砌街道,即在下雨天,亦可不致湿脚。这也是为备选南宋都城做准备。

江南在经济、文化上彻底超越了北方,南北局面翻转。范成大以一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概括苏杭凸显于江南,是江南中的江南。南宋时杭州是政治中心,苏州是经济中心。

蒙元入侵后,杭州城遭破坏。虽定都北方,但粮食要靠江南供给,崛起了“天下第一码头”、“六国码头”的太仓浏家港。日本、高丽、琉球,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商船纷至沓来,外国商船经刘家港深入腹地,抵郡城(苏州)之娄门”。苏州也因而各国“番货”云集。

独领风骚六百年

明代迁都北方。江南的命运涡轮再次转向,这次直指腹心太湖。太湖之水烟波浩渺、辽阔无际,以一股浩浩汤汤之气一扫江南市井小桥流水的清丽婉约,万千气象彰显大方仪态,南来北往的水陆交通汇聚、流转于此,明清两代的苏州生发出强盛的工商业。丝织业、手工业、农业、小工业无一不独领潮流,并带动周边的小市镇发展起来。资料说到明中叶,苏州周边已拥有64个市镇,震泽镇、周庄、同里等均在此期间发展起来。

江南生活全面走向物质精致化、审美艺术化。苏州士大夫们热衷于大兴建造私家园林,并将各种爱好投射于园林的设计、建造与布局中。与扬州的盐商园林相区别,苏州园林是文人园林,精致细腻,源远流长。宋徽宗看中的太湖石,一部分要送未送尚在苏州城之际,北宋已亡,搁置在狮林寺。经历整个南宋后,明代寺中僧人依照倪云林的画作堆叠,成了风格独特的狮子林。明朝花园,留园为刘家所有,入清被盛宣怀家买去;怡园为吴宽所有,清朝时卖给顾文彬。艺圃是文征明所有,到清朝为七襄公买下;拙政园是明朝王献臣的,到太平天国作为李秀成的忠王府,至晚晴张履谦与张紫东祖孙联手曲家重塑。在这绵延曲折而水滴不断的流转中,更见苏州园林的深邃魂魄。

在这绵延曲折而水滴不断的流转中,更见苏州园林的深邃魂魄

明朝时苏州书画全国第一。建筑也是苏州最有名。昆曲是苏州人独擅。明清传奇,大部是苏州人的著作。手工业两千多年来一直处于领导的地位,塑像、碑刻、刺绣、缂丝、丝织、琢玉、裱画、烹饪,无一不独领风骚。出版事业以苏州为中心,明朝书籍十分之七八刻在苏州。全国销得最多的书,如冯梦龙编的小说,金圣叹批的小说,沈德潜批的古诗文,都是苏州的出品。清代藏书家以苏州最多,黄荛圃的士礼居、汪阆源的艺芸书舍,以及常熟的钱家、季家,开版本学风气。古器物中,潘家攀古楼、吴家愙斋,奠定了古器物学的基础。

苏州人生活于优厚的文化环境,将精神集中在物质享受上、文学艺术创造上、科学研究上,世家子弟集中精神于科举上。

清末的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起义,苏州城大半被焚毁。这一次,江南经济重心转至上海。上海在1842年《南京条约》后成为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此后,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一直是中国最具有活力的区域之一。而苏州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重回江南之巅。

今天的江南以群组姿态依然稳居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列。每一个城市都在江南文化的滋养下生机盎然,姿态万千。身处于江南腹地的苏州,不但与余下的每一个江南城市有着莫大的渊源和交融,更以古今辉映,映照江南。

猜你喜欢

私家园林苏州园林江南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苏州园林的秋,美得太惊艳
苏州园林修复面貌之谜
小编有话说①
小编有话说②
小编有话说①
北京老城内私家园林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苏州园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中国园林前世今生
绣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