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青木川
2019-03-16撰文方凤燕
撰文_ 方凤燕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是王安石退居金陵(今南京)时吟颂江南田园的诗句。当我从西安一路辗转经汉中,过宁强,抵达青木川时,觉得这两句诗用来形容陕川甘三省交界处的这片土地也尤为合适。有着典型“两山夹一川”地形的青木川,南枕龙池山北依凤凰山,金溪河穿村而过,而后转了一个90度的大弯,向南奔流,复入山谷。有山有水,有木有石,不是桃源,胜似桃源。
青木川不易抵达。在道路通达的今天,从汉中市开车过去亦要差不多4个小时,从西安过去则更为遥远。在公路未通只能走山道和栈道的时代,那种跋涉难以想象。但我终究还是来到了青木川。这是个有些意思的小镇。核桃馍不是馍,是一种饼,回龙场也不是广场,而是一条街。街是老街,老的房子,老的物什,老的人,老的味道。因为临近春节,小巷寂寥,游人则更少。回想前一日游走在西安回民街,被鼎沸的人群挤到无言,青木川的这份清冷,倒是出人意料。街上少数还开门做生意的,门口都摆着各色小吃、土特产、工艺品。核桃馍是最多见的,这种酥脆咸香的饼,习惯了甜腻软糯糕点的南方伙伴怕是吃不来。此外,还有米豆腐、古法酿酒、麻编鞋、羌绣等,店家也不高声呐喊,只忙自己的。中国古镇的面目大抵都是相似的。大红灯笼高高挂,酒吧一条街,土特产,民宿客栈,文青情怀。青木川不大,不过一条河,两条街,几片民居。金溪河傍街北而流,临河那些古旧的吊脚楼,至今还有人居住。冬季河水干涸,河床裸露,河水却清澈见底。沿着回龙场老街一直走过去,穿过一座吊桥,沿着波折的台阶,攀上凤凰山,登上回龙阁,极目远眺,便能将小镇全景尽揽眼底。
飞凤桥横跨金溪河上,一头连着老街,一头连着新街,串起青木川的过去和现在。穿过飞凤桥,就来到了新街。这里是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当地政府为发展旅游业新建的一条仿古街道。相比老街的低矮古朴,新街则要光鲜气派得多,更宽阔的路面,更高大的城楼、牌坊,更多的鱼馆、面馆、清吧、文创店、特色民宿……旅游旺季这里或许一房难求,但这个冬日,沿街大半的店都关着门,开着门的店家,也忙于年节的事,无心做生意。
唯有一家饭馆门前热闹喧嚣,看起来似在筹备一场村宴。临时搭起的土灶,架着几口大铁锅,底下都呼呼地燃起柴火,火星噼啪作响,锅面雾气氤氲。锅灶旁边支着几面大案板,菜品或堆在地上,或摆在案板上,一切现洗现切现煮。我和同伴闯入饭馆,却被任性地告知,店家今天办酒席,不接待游客。最后钻进了附近一家木桶鱼店,吃了一锅来自青木川白龙湖的“黔鱼”,鲜嫩的鱼肉和热腾腾的鱼汤瞬间抵消了旅途的劳顿和天气的阴冷。
沿着新街行走,感受着青木川的现在,我心里却想着青木川的过去和来处。青木川并不古老,严格来说,它都算不上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古镇。这个三省交界处的曾是三不管地带的羌州小镇,追溯其成型历史,不过200多年。故事和历史都是不可捉摸的,由人构成,也由人发展。人来来往往,这片土地也随着人事的变迁而变迁。从发源到成型再到鼎盛,它的名字也从“草场坝”变成“回龙场”,又从“回龙场”变成“永宁里”,最后成为“青木川”,并最终发展成今天羌汉杂居的模样。
今天的青木川,无论是飞凤桥,辅仁中学,还是回龙场上的旱船房,以及那些残存的商贸货栈,都绕不开一个人——魏辅唐。魏辅唐之前的青木川,只是一个天远地偏的所在,人们在这片河谷安了家,守着山,依着河,安静地过日子。土匪来了,打砸抢掠,民不聊生。魏辅唐来了,赶走了土匪,建设了一个新的青木川。新的思想,新的文明陆续进入小镇。更多的人走出这片狭小的河谷,走出大山,走出宁强,走出汉中,走出自己的世界。那时候乡民大约是弄不明白这个魏老爷的吧,他不喜读书,却倾力兴办学堂,请来上海的建筑师建造学校;他种大烟,靠烟土发家,却不允许镇上的人染指烟土,自己也从不抽;他一生除了去西安娶亲,从未走出大山,却崇尚现代文明……他就像一个谜,让人猜不透。那时候乡民看着这个赶走了土匪,又一手带着他们过上好日子的魏老爷,是心生崇拜的吧?高高在上的魏辅唐在他们眼里也许就是天神一般的存在。可威武神明如魏辅唐,也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他从来都不曾想到,有一天他会在自己一手创办的辅仁中学门口,因着“土匪”的罪名,被枪决,不情不愿地走完了这一生。从那以后,青木川的神话灰飞烟灭。
时光似乎把一切都埋葬了。就在人们将要遗忘这个角落时,一本小说和一部电视剧,又让青木川走到世人面前。时代就像蜿蜒而过的金溪河,奔涌着向前,一去不回头。青木川也在一年接一年的风雨里,拥抱着新时代,日新月异。游人来了,商业来了,新的街区建起来了。魏氏庄园前面的那片田园被填了,粮田变成了楼宇。在外人看来,属于青木川人的田园牧歌日渐微弱了。可是对乡民来说,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青木川人也要过出自己的精彩啊。这个世界总是不公平,一些人的田园牧歌,不过是另一些人的穷苦困顿。但青木川终究是变了模样,1997年村里通了电,2000年通了电话,再后来小镇成了国家AAAA级景区,那个养在深闺人不识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当我和同伴搭上快递的顺风车离开时,心下感叹,快递都能送到村口,多好啊。青木川不是从前的青木川,这是一件让人欢欣的事情。不久后,当春风吹皱了金溪河水,当两岸的油菜花吐出芬芳,当乡民喜迎四方游人,那则是让人更加欢欣的事情。
可是我又为什么有点难过呢?亲爱的青木川,变得更遥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