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人到底有多浪费

2019-03-16望庐山

中外文摘 2019年5期
关键词:安德鲁洛杉矶草坪

□ 望庐山

深圳人张宏雪在洛杉矶生活了十年,在她看来,美国绝对是地球上“最浪费”的国家,没有之一。据说,如果把美国人一年浪费掉的食物折算成美元,足以养活一个中等非洲国家两年。有些美国人觉得这种说法过于夸张,可只要亲眼看看那些被白白扔掉或埋掉的东西,或许就连他们自己,也会忍不下去的。

食物说扔就扔

2008年我刚到洛杉矶的时候,为了攒足学费,在一家汉堡店做计时工。第一天上班,便被搞得晕头转向。刚刚摆上货架的鸡排,没一会儿工夫,就被店长要求拿出去扔掉。什么情况?我问同事唐娜,对方像看傻瓜一样地看着我回答:“这里的所有食物,只要两个小时还没卖掉,就必须扔掉。”

我满脸疑惑:“为什么?那些鸡排可是我亲手炸的,食材真的很新鲜,扔掉多可惜呀。”唐娜耐着性子跟我解释:“如果两小时内卖不完,那些鸡排就是坏掉了。不热了,就是坏掉了,记住了。”一句话吓得我再也不敢多嘴,像送亲生闺女远行一样,万分不舍地把那些鸡排拿出去倒掉。

在美国,所有餐厅都必须遵守同样的规定:员工要每隔两小时测量一下食物的温度,一旦温度降到60℃以下,食物就必须扔掉。理由很简单:因为60℃以下是细菌滋生的最佳温度,出于食品安全的考虑,是不允许卖给顾客的。

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超市。有一次和室友邦妮去逛沃尔玛,买完东西,正赶上超市的工作人员在倾倒垃圾。因为实在好奇,我走上近前一看,简直触目惊心:成箱的完好面包、尚未融化的冰淇淋、色泽诱人的牛排、仍散发着香气的披萨……统统被装进了五个大大的垃圾桶。

虽说之前也见识过美国人扔东西时的“魄力”,可面对此情此景,仍然不能完全适应。我说:“这些食物吃了应该也没问题,又何必扔掉呢?哪怕送给员工也是可以的呀。”邦妮明显要比我更了解“规则”:“那可不行。别说送给员工,哪怕员工私自拿走这些食物,一旦被发现,也是要受到惩处的。”

人家是自愿拿回家吃的,又何必做得如此之绝呢?可邦妮却并不这么看:“之前有人因为吃了这些食物而引发肠胃炎,超市不得不为此支付了医药费和赔偿金。正是为了避免麻烦和损失,商家才会对食物痛下杀手。”

这让我想起一件事。有一次,我帮房东太太去幼儿园接她的小孙女黛比。走出幼儿园大门时,一位老师突然拦下我们,并收回了黛比口袋里那个只吃了一口的苹果。后来和房东太太说起这件事,她跟我解释,美国的学校和幼儿园都有“吃不完的食物不允许带回家”的规定,这样可以避免因吃坏肚子而发生诉讼纠纷。扔掉食物看似有些可惜,但相对于昂贵的律师费、打官司消耗的精神成本,甚至有可能带来的名誉损害,浪费一些食物无疑是既简单又有效的选择。

其实不只是商家,普通美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浪费情况也令人难以置信。每次去逛沃尔玛,我都会被美国人装得满到溢出来的购物车吓到咋舌。如果不了解情况,还以为他们是准备囤货开店呢。那么问题来了,美国人为什么总要把那么多东西买回家呢?同学安德鲁的话可谓一针见血:“精明的商家早就看透了我们贪利、图实惠的心理,已经设计好‘圈套’,能够脑袋不充血地走出卖场的人,只是少数。”

据说,有一次安德鲁和朋友去超市买东西。原本只打算买些饮料和牛奶,没想到最后却把货品堆满了整个后备箱,搞得他到家后还有点恍惚:“这么多东西,难道都是我买的吗?”

据安德鲁回想,当天超市里的很多商品都在搞促销:牛奶买三盒打九折,六盒打七折,只要半价就能搬走一箱;饮料的折扣力度比牛奶更大。当然,最便宜的还是矿泉水,50瓶水只需要4美元,低廉的价格简直令人发指。

就这样,安德鲁用成箱的牛奶、饮料和矿泉水堆满了他的床前桌下,结果当然也可想而知:美国的牛奶一般不含防腐剂,没有几天就坏掉了,安德鲁买的牛奶大半被他倒进了水槽。原本是为了省钱,最后却浪费了钱。这种“买买买,再扔扔扔”的恶性循环,美国人自己也不知要如何破解,或许根本就不想破解。因为在美国,食品很丰富,价格也相当便宜,所以很多人并不会珍惜,全国每天扔掉15万吨食物的惊人数字,也正是这么来的。

水电没人在意

除了大家比赛扔掉食物之外,美国人还对水、电等生活必需能源完全没有概念,其惊人的浪费程度,简直到了让人不能忍的地步。

在我租住的那个社区,接近八成的路灯大白天居然也全部亮着。最初以为是路政人员忘记关掉路灯,可是后来我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洛杉矶的不少社区都存在长明灯的现象,而且大家对此都习以为常。

事实上,美国的长明灯不只发生在室外,很多室内场所也完全没有“人走灯灭”的习惯。大二那年,有一次我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早上七点半到了图书馆楼下,看到里面的灯全部都亮着。原本以为图书馆已经开门,结果却发现大门紧锁,人影全无。不用问也知道,这里肯定是通宵开着灯。据说,这已经是一种常态。

除了室内场所彻夜灯火通明之外,全年24小时不间断的中央空调也令人难以理解。有一次课后,我最晚一个走出教室,并习惯性地准备灭灯、关空调,谁知,却被埃文斯教授火速制止。他振振有词:“空调一开一关会让室内的温度发生变化,容易引起感冒。”难怪美国很多场所的空调冷气一年四季、不分昼夜地照开不误,原来是为了保持恒温,降低人生病的几率。毕竟和昂贵的医药费相比,美国的电费可是便宜多了。

加州的日照条件非常好,洛杉矶更是阳光充沛,可是却几乎没有美国人将衣物拿到阳光下晾晒。在这里,每家每户都在使用耗电不小的烘干机。我问同学扎克瑞为什么会这样,他一脸的满不在乎:“烘干机用起来很方便,加州的电费又超级便宜,没人会介意那几块钱的。”加州实施的是阶梯电价,高峰期的电价折合成人民币只有一块钱上下,夜间峰谷期的电价就更低,所以这里的人的确对电费支出不是那么敏感。

我有时会想:美国人肯定从来没见过电表长什么模样,所以才会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究竟用掉了多少电。据说一个美国中产阶级家庭每个月消耗上千度电,是极为普遍的现象。我的2013年电费结算账单显示,我全年共计耗电3400度,而当年美国人全年平均耗电为1.5万度。这么看来,我在美国完全称得上“节约用电标兵”了。

我刚到洛杉矶的时候正值8月,室外骄阳似火,我想当然地穿着短衣、短裤来学校上课。没想到在教室待了一个上午,竟然冻得我恨不能将课本盖在腿上御寒。教学楼里的空调开得实在太足,简直到了让人无法消受的地步,我此后不得不每天在书包里多备一件毛衣。大夏天的,这什么事呀?

既然不在乎电,你觉得美国人会在意浪费一些水吗?答案不言自明。2014年夏天,因为工作调动的原因,我搬到了圣迭戈。虽然距离洛杉矶并不是很远,可是和洛杉矶一样,这里的浪费情况也是令人心惊,尤其体现在对水的消耗上。

2016年夏天,加州遭遇了历史罕见的大旱,全年最炎热的三个月基本没有下过雨。我心想,这下子美国人应该意识到节水的重要性了吧。为了应对旱灾的可能性,或许还会分时停水吧。果然,7月的时候,政府发声了,可是公布的节水措施却让人啼笑皆非:“全体市民需要将浇灌草坪的次数限制在每周3次。”除了呵呵,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还能说些什么了。

美国人十分喜欢草坪,很多加州人也都热衷于在购房时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草坪。可是草坪的浇灌维护,却需要消耗大量的水。数据表明,维持一片精心修剪的草坪,每天需要用掉超过900升的水,美国人每年用于灌溉草坪的水已经占到了居民用水总量的50%~75%。而他们之所以眉头也不皱一下地任性用水,除了喜爱草坪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美国的水价真的十分便宜——每吨水还不到2.5元。当生活什么都不缺,浪费的成本又太低时,想让美国人学会节俭,的确是不太容易。

浪费成为习惯

在美国住得久了,我发现美国人似乎已经把浪费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偶尔去朋友家做客,发现人家没有使用既费水又费电的洗碗机,而是用手洗碗,还真不太适应呢。

邻居艾萨克准备买辆新车,我认定他肯定会选择一个大排量的。不过第一次看到他的车,我还是吓了一跳,不只是因为3.6的排量,更因为他的车大得完全可以当成露营车或房车来用。羡慕嫉妒恨也没办法,谁让美国的油价便宜,每升油只要四块多人民币呢?这也使得大多数美国人在买车时,都不会把费不费油当成首要考虑的问题。常听人说,美国人开车是为了享受,而不是节约,这下我可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

美国人在浪费纸张方面,也令人摇头叹息。有一次,我去公司的前台找同事珍妮丝帮忙复印资料。因为资料很多,担心浪费纸张,我特意叮嘱珍妮丝双面复印,可是她却一再强调双面复印不但麻烦,还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结果,那次她用了120张崭新的A4纸完成了我的委托。最后还扔下一句:“别担心,大家都是这样。前两天,艾瑞卡打印了只有两行字的假条,也是用的新纸,没问题的。”

我无计可施,只得将自己用过的单面打印纸整理好,装进一个盒子,放在打印机旁边。可是几个月下来,却只有我自己在用,其他美国同事看都不看一眼。

我上班的公司附近,有一个失物招领中心。这里每天都会收到很多被人丢在各处的遗失物品,可是真正被失主领回的,却少之又少。有一次,我偶然看到里面的衣架上挂着一件格子外套,似乎是同事英格丽前几天刚刚穿过的那件。兴高采烈地回去告诉英格丽这个好消息,没想到她却好像在听别人的事。

“我也看到那件外套了,可是我昨天已经买了一件漂亮的新大衣,那件外套已经不需要了。”可是那件格子外套明明还很新,款式也很好看,为什么一定要扔掉呢?想来想去,还是那个道理:美国的物资极度丰富,很多人挥霍的时候想的是无所谓,反正东西便宜,很少有人会想到资源浪费。如果能有更多人从节约、环保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或许美国就能早一天摘掉“浪费大国”的帽子。

猜你喜欢

安德鲁洛杉矶草坪
草坪理发
亲爱的安德鲁
挑战洛杉矶
欢迎来到洛杉矶!
亲爱的安德鲁
大草坪
洛杉矶之旅 从艺术到美食
守法模范安德鲁
爱护草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