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是根,创新是叶
2019-03-15唐君凤
唐君凤
东方旭日从水天相接处缓缓升起,染红了如雪一般洁白的薄云,清甜的海风拂过碧绿而宁静的海面,几只极富灵性的白海豚正绕着一条如银色长龙一般的大桥游动,好似在迎接一个非凡的时刻。岸上的人们热闹熙攘,都想要一睹这座号称世界最长跨海大桥的风采。2018年10月24日由林鸣所设计的连接中国境内港、珠、澳三座城的桥隧工程正式完工。
港珠澳大桥的每座主桥都有独特的设计理念,比如:青州航道桥塔顶结构型撑为传统的“中国结”,九州航道桥主塔的“风帆”,寓意“一帆风顺”;而珠海是收费站收费站为弧形,既有横向曲线又有纵向高低相连,宛若一条腾云驾雾的银龙,展示出“珠联璧合”的设计理念。港珠澳大桥以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团结为要素,融入一国两制的时代背景,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以发展为主题的新时代扬帆起航。港珠澳大桥不仅连接着经济发展快速的两岸,也是连接中国通往世界的新时代趙州桥。
说起赵州桥,它不仅是中国桥梁文化中璀璨的明珠,更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骄傲。宋代刺史杜德源曾吟:“驾石飞梁尽一虹,藏龙惊蛰背磨空。”其诗描绘了赵州桥顶部的栏板雕刻:名叫饕鬄的蛟龙。龙是上古灵兽,是炎黄子孙的图腾,寓意着吉祥同时也呼唤着生长在华夏大地上的龙的传人团结一致,共同抵御自然灾害;龙能够腾云驾雾、呼风唤雨,体现人们想要战胜自然的美好期盼。
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及建设,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几千年了中华传统文化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从未中断过。它滋养着华夏各族儿女的精神世界,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精神基因,是炎黄子孙的文明之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我们的血液早已深深镌上了它的印记,无论我们如今身处何方,我们都能感受到那来自遥远东方一声又一声的热切呼唤,因此文化创新必须以传统文化为根。
我曾读过《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於邯郸与?未能国能,夫其顾馀行也,直匍匐而归。”文化创新也是如此,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不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若把文化发展比作一棵树,舍其根而要其叶,就如同痴人说梦,护其根而去其叶,其树便如同行尸走肉,永远得不到发展的最后便是消亡,所以继承与创新必须齐头并进,谁也离不开谁。文化创新只有站在传统文化的肩膀上才能摘取更加丰厚的成果
传承是根,那么创新则是叶。
陈国达曾道:“正确对待前人理论,学百家之长,自主创新。”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和繁荣的钙,失之则不立,因此我们必须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当今时代精神,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如果说文化创新是一坛新酒,清甜而无芳,那么传统文化则是一坛老酒,香醇而厚重,自古便有新酒掺老酒,优劣互补、相互滋养、相互交融。因此,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必须除去传统文化中的糟粕,留其精华来滋养新文化,有责任、义务去弘扬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继承传统文化为根基,创新出面向世界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其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重要精神引领,让中华民族魂相融,以雄狮的形象向世界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最终,传统文化的根与文化创新的叶紧密相连,以根养叶,以叶衬根,相辅相成,共同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