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区块链技术引起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2019-03-15王海星仇实何伟涛

神州·中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区块链

王海星 仇实 何伟涛

摘要:在当今信息时代,区块链技术作为互联网技术发展中的新生事物,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学界普遍对其应用前景持乐观的态度。而这一技术在其应用过程中不仅带来了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变革,同时也会引发一系列值得反思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区块链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分析其应用过程中所导致的争议问题,尤其是信息不对称现象和网络社会的话语权问题,进一步阐释信息不对称现象带来的社会影响,并力图去探索出解决路径。

关键词:区块链;互联网信息不对称;社会话语权

1.区块链的定义

区块链(Block chain)这一概念的产生来源于比特币(Bit coin)的使用。区块链技术是比特币交易过程中的基础性的、核心的技术。随着近几年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在最初的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基础上,区块链开始有了更多的形态和应用领域。“区块链技术是以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来集体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1]简单来说,区块链是一个由所有节点共同维护的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具有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储、公开性等特点。

2.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领域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成熟发展和技术创新,区块链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金融、电商、信息安全、公益活动、版权保护等各个领域。

例如,在保障公众信息安全领域,区块链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信用机制,可以推动共享经济的发展模式不断扩展,有助于电商企业实现共享资源。一方面,块链式的数据存、数据防篡改以及高透明度能够将供应链上相互独立的节点连接起来,提高协作效率。另一方面,区块链技术的信用共识机制让用户创造的数据属于用户自身,点对点的交易方式改变互联网传统秩序,让用户直接与供应商交易无需借助第三方平台,这就在提高资源共享利用率的同时保护了用户信息的安全性;在社会监管方面,可用于监测食品、药品的来源,公益捐款走向等。就公益慈善方面来说,基于区块链点对点的特点,可以直接设立一个不需要第三方中介公益领域,捐款人与受助人直接完成点对点的公益行为,这种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不仅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也降低了公益行为过程中的成本。

3.区块链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区块链技术确实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展现出了其优越性,带来了新的产业变革,也越来越受到投资人的关注,但是区块链技术在其发展背后所引起的社会问题更值得我们认真反思。科学本身具有人文属性,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时也可能是第一破坏力。在区块链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其局限性。

信息问题是互联网发展以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区块链这种去中心化的信息架构模式,有效信息的获取以及数据安全问题是人们关注的最核心的问题。在区块链中,节点上的用户都可以参与进行交易,在控制整个网络超过51%的客户端节点的基础上,区块链的信息交换记录可能被伪造,但通过整合计算能力和其他技术手段,仍有可能对区块链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带来安全问题。基于技术手段的控制,很容易在区块链网络中加剧用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信息不对称是指“信息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个体之间呈不均匀、不对称的 分布状态。”[2]一般来讲,获得信息能力越强、占有信息量越充分的人往往在社会中处于优势地位。随着信息不对称的加剧,信息贫乏的人员更容易丧失社会话语权,逐渐成为边缘群体。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这种信息不对称问题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危害。这种危害在个人层面会带来贫富差距的拉大和社会阶层的划分问题,在国家层面则会加剧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差异。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可以充分利用本国技术、资源优势形成信息霸权和世界意识形态的扩张。在区块链网络中,全球的节点之间有着更高的开放性、交互性和便捷性,这些特点可以推动当今数字产业革命的发展,同时也会带来小到个人信息泄露大到威胁国家的信息安全。

4.信息不对称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一)单一文化威胁。在区块链网上奔涌的信息中,信息控制的高度集中化就容易构成一种单一文化威胁。当今国际社会,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利用信息网络和语言优势对他国进行文化垄断,形成文化霸权,这就是一种上层建筑中的“专政形式”。在文化争斗中,影响最深的是对受众对象意识形态的控制,我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和文化习俗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在世界多极化、经济球化发展的今天,我国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进行全方位文化渗透的主要目标,例如在学术领域,美国利用其强大的资本力量,通过项目基金或组织对我们有影响力的学者进行资助,向其输入西方的政治观念;通过教育上的优势,出台各项政策吸引留学生留在海外,脱离本国的意识传统服从他们的意志成为外国的知识精英,制造文化隔膜。

(二)拉大群体之间差距。网络信息技术越发达,人越容易分层,群体之间的差距也明显拉大。信息不对等使得掌握更多知识与数据的中产阶级在网络文化的公众参与度中占据更优越的平台,他们更容易在散布“知识”方面有时起着扭曲作用。霸权的媒体每天向群众投掷海量的信息,人们整天被各种信息浪潮所包围,无法区分真假。例如在市场上的牛油果,似乎成为了高端的水果代表,而有专家研究发现,牛油果只是北美的种植商家的一种宣传噱头,在引进中国后,广告商贴上“癌症预防、减肥、抗衰老”的标签后,这种舶来品成功占领了中国市场,并且随着社交网络上西方各路明星的拍照宣传,牛油果“超级水果”的形象深入人心。

牛油果并不是市场营销手段的孤例,问题的本质是这种对于信息掌握的差距很容易让消费者被牵着鼻子走。严格意义上来说,任何群体的知识和信息都是有限的,信息本身没有优劣,但中产阶级往往运用自身渠道优势宣扬自己的言论,诱导所谓的舆论偏离事实和真理,从而使他们达到了资产阶级驾驭“文化专政”的目的。

(三)公共领域话语权的失衡。哈贝马斯曾對公共领域进行了详细阐释,并区分了两种公共领域中的行动者,“一种是从公众中间涌现出来的组织松散的行动者,一种是站在公众面前的、从一开始就拥有组织权力、资源和威胁潜力的行动者。”[3]基于区块链网络的去中心化、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理性交往的公共领域,但这个公共网络中,表面上所有参与者没有高低之分,但是参与者本身有不同的路径依赖,使得从一开始这个公共网络上的参与者就不会是完全平等自由的,而是有差异的,也就是成为哈贝马斯所说的后一种行动者。这也意味着,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参与者难免会存在着话语权上的失衡。

5.解决路径

信息鸿沟对发展中国家维护信息主权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为了打破霸权国家的信息垄断,赢得社会话语权,我国必须提高警惕,在意识形态、网络信息监管、信息技术水平等多方面采取战略性的措施。

(一)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

马克思说:“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 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4]意识形态通过具体的生活实践来反映人们的思想和愿望,对维护和巩固国家政权的合法性有着重要的作用。互联网如今已成为意识形态宣传的主要阵地之一,面对西方文化对我国的强烈扩张和渗透,必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性和真理性相统一的理论体系,始终为共产党人提供治国理政的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因此必须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网络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区块链网络上话语权,并结合具体的中国国情,用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意识形态建设。

(二)建设良好的网络空间环境

区块链网络上海量信息的不断添加和散播,当普通群众无法依据自身的技术能力辨别真假时,政府部门应及时进行监测和管理,用权威声音发布客观、真实的信息,这是一种对话语权失衡事后补救的方式。在区块链网络中,每一个节点都是参与者和行动者,打破网络空间的话语权的失衡,离不开健康的公共网络空间的营造,离不开政府的监督和管理。对于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不对称问题,政府要加强建立权威的信息公开发布的机制,以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民众自由表达权的方式,保障社会话语权的平衡。

(三)提高信息技术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信息掌握的多寡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5]在信息时代,拥有数据与拥有房产、土地同样重要。因此,提高信息技术水平无论是面对外国的文化渗透,还是对本国的网络环境管理都有重要的作用。在国际社会中,获取信息能力的差异严重影响了主权国家的政治参与能力,美国已经建立其在世界范围内不可动摇的技术霸权,为此,我国必须构建维护信息网络安全的技术屏障,建立起安全、稳定、高效的网络信息系统。例如统筹科研单位、新媒体等各方面的力量,建立技术过硬的网警队伍,利用大数据思维对网络信息舆情智能分析,掌握获取信息和解读数据的能力。

6.结语

如今,技术革新如此迅速,前沿科技往往先于法律、制度规范而产生,理性至上会催生纯粹的、高端的技术,同样会引起社会的诸多矛盾。区块链技术所谓的去中心化而引发的种种矛盾也成为了一把悬在人类社会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当我们依赖技术的提升来解决社会难题时,也该反思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否会把人类社会推向未知的深渊。

同时,技术不断更新发展,社会观念同样也在不断变革,由于科学的广泛应用和极大成功,人们对科技的推崇和盲目接受,使得科学技术慢慢成为了一种意识形态,使其对人的统治越来越合理化。面对发达国家信息霸权带来的挑战,我国要认真吸取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经验,防范对我国信息主权的侵蚀和文化主权的渗透,争夺在当今国际社会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1]龚鸣.区块链社会[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6

[2]辛琳.信息不对称理论研究[J].嘉兴学院学报,2001 (03):2

[3]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童世骏,上海:三联书店,2011,13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2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98

项目基金: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心化时代背景下区块链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区块链的产生、现状及发展研究(编号201810214209)

作者简介:

王海星(1997-)、女、汉族,安徽滁州、哈尔滨理工大學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

仇实(1997-)、男、汉族,江苏盐城、哈尔滨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生;

何伟涛(1994-)、男、蒙古族,黑龙江大庆、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

指导教师:孟偲(1985—)女、汉族、黑龙江黑河、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猜你喜欢

区块链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海上散装液体化学品运输安全监管方法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区块链”的苟且、诗和远方
用“区块链”助推中企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