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园区安防系统管理与实践
2019-03-15房晓峰
房晓峰
(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山东青岛 255400)
坚守安全“红线”,筑牢安全“底线”,狠抓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强化安全生产问责追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一直是我国化工园区稳步发展的基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近些年,随着化工园区的飞速发展,生产建设规模逐年扩大,安全管理难度持续增加,传统粗放式的人防、技防、物防管理措施,已远远不能满足“精、准、细、严”的精细化管理需求,安防系统亟待进一步技改提升。本文以某一化工园区为例,综合多年化工园区安全管理经验,从人防、物防和技防3个方面阐述化工园区安防系统管理措施和技术应用。
1 化工园区安防系统管理现状及问题
1.1 身份信息载体易复制
传统安防系统中门禁子系统身份验证设备大多采用员工卡(IC卡、ID卡、M1卡、CPU卡等)或者密码等作为身份信息载体,其优点是:成本低、用量大、可拓展性强等;其缺点是:保密性差、可复制/盗冒用性强、易丢失、无法精准信息定位、数据实时比对缺失等,这些技术缺陷直接导致安全信息审计核查机制失效,门禁系统身份验证形同虚设。
1.2 身份验证设备落后
传统安防系统中考勤子系统部分前端信息采集设备选用了生物体征(如:指纹、指静脉、掌纹、人脸等)识别方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被考勤人员替、代、换的问题,但用工考勤统计数据存在刷卡和人脸识别重复统计现象,报表数据没有整合分析,导致产生专业的“刷卡工”、“刷脸工”现象。
1.3 事件数据非结构化
传统安防系统中视频监控子系统大量的音视频录像文件大多为非结构化类型数据,人脸考勤、停车场管理子系统文件大多为半结构化类型数据,这些数据没有预定义的数据模型,不方便利用数据库二维逻辑表来表现,不能建立统一的安防事件数据透视模型,无法为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提供全面有效的数据支撑。
1.4 信息孤岛
各职能部门的安全信息系统大多以驱动和提升本部门的办公安全效能为目标,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但又“各自为战”,互为孤岛,缺乏有效的集成和联动,相互间缺乏梳理、分析和研判。
2 化工园区安全管理目标及技术应用
2.1 安全管理目标
结合先进的人脸识别算法,建设统一人脸认证基础库,包括:黑名单库、白名单库、重点关注人员库,为现有信息系统提供人脸静态、动态识别服务,逐步建成化工园区安全信息系统“一脸通”统一身份认证体系;运用非结构化数据结构化转换工具、海量数据仓库管理工具、大数据分析挖掘等工具将大量信息数据如:视频监控录像数据、员工基础数据、承包商员工基础数据、考勤记录数据、来访人员数据、门禁通行数据、设备巡检数据、场地电子作业票数据等诸多安全“点数据”进行结构化整理、存储;建立数据、图像混合索引选择机制,融入沉淀多年的石油化工行业管理智慧,以安防一体化智能管控的需求为牵引,进行全面多维数据提取、建模、分析、可视化,形成安全事件决策支撑信息平台。
2.2 技术应用
a) 基于人脸面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认证技术的创新应用。
b) 智能视频数据结构化、海量信息管理等技术的创新应用。
c) 智能分析、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创新应用。
d) 多平台数据提取、清洗、整合、建模、分析、挖掘等技术的创新应用。
e) 平台标准化开放、行业管理智慧融入、生态系统无缝接入等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创新应用。
3 化工园区安全管理实践
3.1 解决园区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命名标准化问题
a) 确定人员分类命名:园区职工、外协工、驻厂办人员、承包商员工、临时访客。
b) 确定车辆分类:①公务用车;②消防用车;③工程用车;④提货车辆;⑤送货车辆;⑥班车;⑦私家车;⑧进办公区临时车辆。
c) 确定化工园区大门命名:基础数据命名标准规范统一是安防一体化智能管控的基础,为安全事件数据透视提供精准的索引关键字。
3.2 解决安防管控区域内人、车、物精准基础信息比对问题
根据化工园区前期安防投入实际情况,将化工园区按全厂、二道门、办公三大区域进行物理、逻辑区域封闭。
a) 物理封闭。将各区域大门位置分别设置人员和机动车辆出入通道,人员通道选用人脸识别功能的人员通道闸机,具备防尾随、防跟随、防反潜、防反传、防反向非法进入、自动报警等功能,确保“一人、一验证、一通过”;机动车辆出入通道选用车牌识别功能的车辆道闸,具备防尾随、防跟随、防反潜、自动报警等功能,“确保一车、一验证、一通过”。
b) 逻辑封闭。将各智能卡口的认证信息、通行数据等按实际管控需求进行逻辑分类汇总,分类统计出入各逻辑区域内本化工园区、承包单位、来访单位人员和车辆信息,精确显示各逻辑区域内在线人员、车辆动态,对未经培训、未批准的人员和车辆进入未经授权区域实时报警。
c) 管理封闭。对安防重点管控区域,实现人车分离比对、移动端不定期抽查比对验证等,全面提升园区风险管控能力和精细化安全管理水平。
3.3 解决化工园区现有各安全系统信息孤岛,单一、单维展示问题
新安防一体化智能管控以安防一体化平台、安全要素可视化、数据共享交换、支持和辅助领导决策为核心;遵循统一性原则,包括: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系统规划、统一接口规范;按照“一平台、两终端、三体系、四层次”的思路方法进行规划建设,并可对外提供标准接口服务。
3.3.1一个数据交换平台
共享数据交换是平台建设的核心,它并不是各种数据的简单堆砌,而是要做到结构清晰、取值规范、数据完整准确、数据分类及细分粒度科学合理,能够适应业务发展而不断扩充,能够支持深度的数据分析和挖掘等。这样一个数据交换平台体系可以说是一种财富,其价值在某种意义上大于任何先进的软件系统,因为任何分析和诊断技术都要求有完备的园区运行数据作为前提条件,有了这些数据就有可能使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找到过去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也有可能采用更为现代的信息技术搭建新的或升级原有软件系统,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
3.3.2PC端、移动通讯端2个终端
传统的安防系统以PC端显示为主,主要因为其屏幕较大,使用环境也相对稳定,一般在室内以及长时间使用的情况较多,适合中控室、调度室、分控室等类型的应用场景;随着现场管理现代化管理的不断推进,以新一代移动通讯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手持执法记录仪等)作为辅助现场决策的需求越来越明显,智能终端设备其交互方式更加多元化,能够有力提高化工园区决策速度,提升化工园区对各种事件和现场的响应效率,更加趋于效率和智能。
3.3.3标准与规范、安全保障、系统支撑3个体系
a) 标准与规范体系。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系统性、国际性、动态性、超前性、经济性。标准化管理是一套全新的管理体制,遵循PDCA戴明管理模式,建立文件化的管理体系,坚持预防为主、全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的思想,是组织的管理工作在循环往复中螺旋上升,实现化工园区业绩改进的目的。规范化管理即是通过“计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和管理评审”活动流程,实现持续改进的目标。
b) 安全保障体系。安全的运行是任何信息系统的基本要求,对于园区安防平台来说,系统安全更是提高到与业务同等重要的地位,安全机制在设计上贯穿于系统的各个层面,通过综合使用各种安全措施,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c) 系统支撑体系。能够满足当前业务需求并不是系统的全部目的,运行期间,经常需要系统完成一些特定的任务,如需要新的报表、需要筛选满足特定条件的数据、需要与其他系统进行交互等,类似这些工作,系统提供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工具来完成,这就是工具支撑体系,如报表定义工具、查询统计引擎、文件导入导出工具、定时任务、数据迁移工具、数据交换接口等。工具支撑体系进一步扩展了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它是系统开放式设计的集中体现,不同的工具组合就像一件件功能各异的装备,把系统的性能和功能发挥到极致。
3.3.4基础设施、存储、应用框架、应用展现4个层次
平台架构遵循从下而上的分层,包括:基础设施层、存储层、应用框架层及应用展现层。
a) 基础设施层。包括硬件支撑和软件支撑结构,屏蔽差异,实现上层应用的平台无关性,提高系统兼容性;其次,作为整个架构最底层,支持着整个系统的网络通信。
b) 存储层。是以存储介质为基础的底层架构,存放着整个系统的数据、文件、日志等各类数据。主要包括基础数据中心及将来可能扩展的其它应用数据库、共享交换数据库。
c) 应用框架层。提供对底层存储层的操作支持,同时支撑着整个应用架构,提供着应用层实现所需的各类组件和平台,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
d) 应用展现层。根据业务需求对系统业务架构进行规划和设计,用户需求在应用框架和业务框架支撑之上的结构体现,并直接面向用户。
3.4 解决化工园区现有多平台流程无法协同管控问题。
3.4.1数据梳理方面
a) 实时监控厂内人员详情,各区域活动人数,人员流动线路图,进厂人员与现场作业关联分析,进厂人员资质、承包商归属,辅助提供进厂时间统计查询,辅助工时统计。提供移动端巡检、现场抽查。
b) 实时监控厂内车辆,各停车场车位状况及使用率,统一管控车辆权限,承包商归属,驾乘人信息、资质、承运货物信息,与现场作业及相关物资的关联分析,全程跟踪监控进出厂物资情况。
c) 整合各系统数据,进行标准化集成,进行业务集成。
d) 综合各个平台数据,综合分析人、车、物各项指标的规范性。
e) 人、车信息进行收集并授权。与各系统之间数据互联互通接口开发。
3.4.2多平台流程协同管控方面
a) 进入生产区车辆车牌识别后,不开道闸,将识别信息发送到手持终端;保安按照手持终端显示需要检测的内容,逐一检查,并拍照留存;检查完毕,保安通过手持终端确定信息并准入;平台接收到信息,下发开道闸指令。需记录车牌及检查人信息后放行。
b) 车牌识别车辆后,和出门票电子化系统审核数据作对比,如是携带物品的车辆则不开道闸,等待出门票电子化系统审核后放行;需记录车牌及检查人信息后放行。
c) 巡查人员通过手持终端,输入关键信息(车牌、人员姓名)或者拍照片扫脸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接收人员身份信息后,匹配安全管理系统信息培训资质、作业范围、人员照片、人员属性等各系统汇总的数据,反馈到手持端进行显示;巡检人员通过信息,确定该人的行为是否符合标准;并能输入违章信息及考核分值。
3.5 解决生产管理中可能出现的“刷脸工”问题
部分外协单位、承包商利用考勤系统考勤记录作为统计工时表来源数据的漏洞和现场作业人员精确管控的难点问题,出现“刷脸”“刷卡”现象。例如,某承包商既是化工园区外协单位,也是相邻化工园区的外协单位,其管理的部分外协工人按照两业主单位的考勤规则分别进行上下班考勤,出现了一人打双份、多份工现象;部分承包商除了是化工园区常年的维保单位外,还承揽了化工园区技改提升项目,技改项目组抽调维保组工作人员充当项目成员的现象时有发生。
利用实时记录的各物理、逻辑区域进出记录,运用既定的数据模型,精确统计出各单位工作人员在场时间。同时,利用非结构化数据结构化工具,将视频监控系统中大量的音视频录像等非结构化数据,人脸考勤、停车场管理子系统等半结构化数据进行有效的结构化,精准人员定位追踪并还原作业人员在场活动轨迹。
4 结语
化工园区作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推手,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园区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是导致安全责任事故的重大隐患。通过对化工园区人、车、物的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安全事故引发预警机制,完善一体化联动应急处置预案,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化工园区安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