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嘉靖《彰德府志》对地方特色文化传承的贡献

2019-03-15郭海东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安阳方志文化

郭海东

(1.安阳工学院思政部,河南安阳455000;2.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兰州730070)

我国地方志的编纂可谓历史悠久,自宋代实行方志续修制度以来,方志的续修工作相传不息。对于地方志的编纂,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其资政、存史、教化三方面功能,这是地方志编撰的主要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地方志作为一地之舆情书的文化价值逐渐凸显。陈桥驿先生就方志的文化价值认为,中国自古以来修纂而成的大量方志,是一种价值连城的文化资源[1]。傅登舟在《论方志的文化属性》一文中也指出:“由于封建帝王及地方官吏的直接介入,地方志始终沿着资治、补世、致用,特别注重为现实服务的轨道向前行进。”[2]本文即从地方志文化资源的角度对明代嘉靖《彰德府志》在传承地方特色文化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明朝建立之初,明太祖朱元璋十分重视方志的编纂工作。明洪武三年(1370),他令儒臣魏俊民等人“编类天下州郡地理形势,降附始末”[3],由此编纂成《大明志书》。此后在洪武九年(1376)、景泰五年(1454)、弘治十一年(1498)和正德十五年(1520),明廷四次向全国各地征集郡县修纂的志书。这四次全国范围集中征集方志之后,明朝各地方府县均将纂修地方志作为自觉行为,之后便出现了大量的志书。崔铣编辑的《彰德府志》(又名《邺乘》)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正德十四年(1519)冬,受彰德府郡守陈策所托,崔铣开始着手《彰德府志》的编辑工作。

一、嘉靖《彰德府志》刊行及其特色

崔铣,字子钟,号后渠,河南安阳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正德初,预修《孝宗实录》,与同官见太监刘瑾,独长揖不拜,由是忤瑾。书成,出为南京吏部主事。瑾败,召复故官,充经筵讲官,进侍读。引疾归,作后渠书屋,读书讲学其中”[4]。《彰德府志》就是崔铣赋闲在家期间编辑而成的。从洪武元年(1368)到正德十四年(1519),明朝建立已有一百五十余年,期间各省均有府志刊行,而彰德府府志的纂修就全国而言相对较晚,其中各种因素交织。正如崔铣所言“府居冲衢,海内兵作,先被荼棘。今土著之家,十不存一。旧典湮灭,后学寡闻,循长乡哲,靡由殚述”[5]3。由于彰德府所处要冲之地,朝代更迭战火不息,因此纂修地方志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文献的收集。明代以前安阳地区已经有多部方志,如晋人陆翙的《邺中记》,但原本已亡佚。《四库全书总目》载“殆翙书二卷惟记石虎之事,后人稍摭《邺都故事》以补之,并为一卷”[6]。宋元时期的方志有宋人李琮修、陈申之纂《相台志》十二卷,元撰人未详的《续相台志》十卷。

嘉靖《彰德府志》是崔铣在删订宋元《相台志》的基础上,征引《水经注》、《邺中记》和《邺都故事》等史料编辑而成。该志分八卷,付梓于嘉靖元年(1522),分为地理、建置、田赋、祠祀、官师、人物、选举、邺都宫室、杂志九个部分。陈光贻在总结明代方志的特点时讲到,“明修方志,初以宋志为树范;至正德间体裁始变,沿史法,工词章,褒贬善恶”[7],这用来评价崔铣的《彰德府志》颇为恰当。

崔志行文简洁颇具文采,志中多插评论,见解独到,自刊行以来广受好评,被称为海内名志。阮元在《日下旧闻考》中称,“遍阅天下郡邑所上志书,其间舛错漏脱不可胜举,以是知地理之难言。若崔后渠之《彰德府志》与康对山之《武功县志》,诚未易才也。”[8]清代修《四库全书》时,四库馆臣评价崔铣的《彰德府志》颇为谨严,盖铣本儒者故也。

崔志除编纂谨严外,笔者认为其最为成功之处在于对历史文化的现实关怀,以及对其后多部《彰德府志》纂修的影响。明清两代《彰德府志》共进行了七次修纂,即嘉靖元年(1522)崔铣的《彰德府志》八卷,万历九年(1581)常春仁修郭朴纂《彰德府续志》三卷,顺治十六年(1659)宋可发修吴之镆纂《彰德府志》八卷,康熙三十五年(1696)汤传楷《彰德府志》十八卷,乾隆六年(1741)刘谦修陈锡辂、夏兆丰纂《彰德府志》二十二卷,乾隆三十五年(1770)黄邦宁修景鸿宾、童钰纂《彰德府志》二十四卷,乾隆五十二年(1787)卢崧修汪大键纂《彰德府志》三十二卷。这七部府志中因崔铣的嘉靖《彰德府志》是首志,且体例严谨、文简事赅、褒贬善恶受到了广泛赞誉,而且由于崔志中保存了现已亡佚的宋代《相台志》和元代《相台续志》的文献,因此嘉靖《彰德府志》对后世安阳方志的修纂产生很大影响。明代郭朴在修万历《彰德府续志》时称《彰德府志》成于正德之末年,盖崔文敏公所笔削者,海内称为善志久矣,在修纂过程中其义例一循前志之旧。乾隆时期彰德府知府卢崧在《重修彰德府志序》中,也对崔志赞誉有加,“修志难,而于彰德之志尤难,旧有陆翙《邺中记》,温子昇《魏永安记》,刘公锐《邺城新记》,陈臻《相台志》,今不可复见,独明崔文敏、郭文简二书体例精考、覆审,后有作者不能出其范围”[9]4。

那么嘉靖《彰德府志》有哪些独创,使其成为承宋元启清的方志范本呢?崔铣在嘉靖《彰德府志·序》中讲到“夫志者,郡史也,备物垂轨。不轨不物,眩观惑乡,虽文,奚用哉”[5]2,可见,“备物垂轨”的理念是嘉靖《彰德府志》文化资政功能的体现。嘉靖《彰德府志》以“备物垂轨”为编纂方志的宗旨,借鉴前代好的办法,并给后人留下好的典则规制,由此将地方志与地方文化的发展联系起来,为地方文化发展服务。

二、嘉靖《彰德府志》对地方特色文化传承的贡献

(一)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文献支撑

关于地方志与地方文化建设两者之间的关系,张莹认为,“地方志是地方文化的一种,地方志与地方文化的建设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地方志是社会文化体系构建的根基。地方志在建设地方文化中的标识作用不可忽视”[10]。笔者赞同其观点。

崔铣在《彰德府志》开篇就明确了要资政、教化的编纂目的:“地理稽实而黜附会,建置遵制而明则,田赋以恤隐,祠祀以正典,官师均列而信教,人物、选举上行而下秩,宫室刺奢,杂志辅化。崇正义而黜异端,损浮冗而要简确,然后府事稍可诵览。”[5]2就《彰德府志》中的历史资料价值而言,如果从文化资源视角来审视,那么它对于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具有引领的作用,很好地体现了方志纂修的时代连续性。宋元明清安阳地区方志编修不断,先有《邺中记》《邺都故事》《魏永安记》,再有《相台志》及续志,明清连续七次纂修《彰德府志》,这些方志文献已成为构建地方特色文化的载体。其中嘉靖《彰德府志》因其具有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因而在构建安阳地方特色文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嘉靖《彰德府志》纲张目举,九个门类从不同层面记录了历史上各时期安阳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表现出文化概念中的广博性特点。明清时期先后七次修纂《彰德府志》都将嘉靖《彰德府志》奉为圭臬,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增补,将更加鲜活的地方文化因子注入地方志中,这是文化发展的历史传承表现。从崔铣之后,但凡修府志必受崔志影响。例如针对崔志中大量收录了各时期明人的碑记,万历《彰德府志续志》和康熙、乾隆年间四部《彰德府志》均注重艺文志内容的收录,并且将关于安阳地区的文献竭尽全力收入其中。乾隆五十二年(1787)版本的《彰德府志》也是一部纂修非常优秀的方志,其延续了崔志的优良传统,将反映百姓疾苦的篇名收入艺文志中,“有关郡邑之作,如崇祯间武安知县《乞免钱粮疏》,邑人长垣知县《救荒疏》等文,均接触到实际问题,反映出农民颠沛流离之苦”[11]474。

崔铣在编纂《彰德府志》期间,正遇丧母之痛,加之编纂人力不足,因此该志中无舆图,可谓一憾。针对崔志无舆图的缺憾,乾隆三十五年(1770),时任彰德府知府黄邦宁主持编修新的《彰德府志》,舆图成为其一大特色。黄邦宁的目的十分明确:“兹编详考各州县疆域,一一详绘,府有总图,另有府城、府暑、府学及所属一州六县各有分图,每图绘制精细,山川、城郭、道路、沟渠、村庄、镇集、名胜古迹等均在列,且各有图说,十分周详”[11]473。

从凡例来看,由最初嘉靖《彰德府志》的八卷,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彰德府志》增至三十二卷,门类也从九个增至十八个。乾隆五十二年(1787)《重修彰德府志序》中这样写道,“郡之有志,如国之有史也。议复修之釐订旧文,益以新事眡前志加详密焉”。这从横向扩展了方志收录的知识面,对于后人了解地方历史和文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可见,从崔铣开始纂修《彰德府志》有了良好的开端,随后出现的各志均希望超过前志,这为安阳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丰富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崔铣在编辑《彰德府志》时,特别留意地方的名山、河流、人物、碑刻,对于重要的史料则全部抄录于府志之中,为后世留下重要的文化遗产,也为发展地方文化提供了文献支撑。

(二)在传承地方特色文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嘉靖《彰德府志》中记载了关于明代安阳地区山川、河流、名胜古迹、英雄人物以及地方特产等方面的信息。这些文献资料对于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以洹河、殷墟和邺城为代表的文化资源,对构建地方特色文化所表现出的引导作用,在明清两代的积淀下已成为地方特色文化的一个显著表现。

1)洹水洹水是安阳的母亲河,早在商王朝时期已经孕育着华夏子民。崔铣对洹水有着特殊的偏爱,这从其文集以《洹词》命名就可得知。崔铣在洹水附近建有后渠书屋聚徒讲学,且自称后渠先生。明人李梦阳曾以后渠书屋为题赋诗《春日寄题崔学士后渠书屋》七首,明人唐顺之也作《咏崔后渠书屋》。崔铣在后渠书屋建成后,有感作《示书院诸生》,“洹上修书屋,渠南设讲堂。坛花迎日媚,阶竹拂云长。”[12]洹水对于崔铣具有特殊的意义,对于历代生活在其河畔的子民而言,更是具有孕育地方文化的作用。

崔铣在编辑府志时,对于安阳地区的山脉河流记录常与《水经注》相比照,并结合自身实地考察,将最切实的情况记录于府志之中。《水经注》载,“洹水出上党泫氏县,东过隆虑县北,又东北出山,过邺县南,又东过内黄县北,东入于白沟。”[13]嘉靖《彰德府志》载,“洹水,在县北四里,俗曰安阳河。深者三丈,郦道元《水经注》曰,洹水出上党洹氏县洹山,山在长子县东,过隆虑北黄水注之,又东北出山连迳殷墟,东北过邺城南谓之新河。自邺东迳安阳县故城,又东过内黄县北,东入于白沟。”[5]14通过对比以上两条史料,不难发现崔铣在征引《水经注》的基础上,更加详细地对洹水的发源、流向以及汇入情况进行了记录。尤其是特别说明了洹水与殷墟的位置关系,这对于后世发掘殷墟遗址在文献上提供了支撑。

对于洹水的源头,史料记载有不同说法。《水经注》和《彰德府志》认为洹水源头在山西,而明末清初的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载,“安阳河,在府北四里。本名洹水,出林县西北林虑山中,东流经府境,又经临漳县西南达北直成安县界,至内黄县界永和镇而入卫水。”[14]就洹水的源头考证,孙晓奎的《洹河考述》给出结论是在林县,这与顾祖禹观点一致。之所以引用这些史料,笔者不是为了讨论洹水的具体状况,而是要表明因为崔铣给予洹水特别的关注,使得洹水对于安阳人有特殊的意义,对于安阳地方文化更是具有的重要意义。

2)殷墟 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中转引《竹书纪年》云“北冢曰殷墟,南去都四十里,是旧都城西南三十里有洹水,南岸三里有安阳城,西有城名殷墟,所谓北冢者也。”[15]嘉靖《彰德府志》载,“今府城外西北有开元寺,寺后有亶甲冢,冢在洹水南岸,有故城曰畿城,一曰亶甲城……夫汤始居亳,仲丁迁嚣,亶甲自嚣徙居相,祖乙居耿……”[5]1。据嘉靖《彰德府志》中对于商王庙的记载,可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地方有司会举行祭祀仪式,因为在古代人们认为七世之庙可以观德,长期受到地方祭祀而不受损害的庙堂可以视为地方治理的功绩。

1899年,王懿荣在中药的龙骨中发现了古文字,后经罗振玉、王国维等考证确认为商王朝的文字,由此一片甲骨惊天下。20世纪20年代开始,李济、董作宾等人开始了对安阳小屯的考古发掘,进而通过对相关史料、地方志的核证,认定了殷墟真实的存在。郭沫若曾赋《殷墟诗》一首: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中华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从殷墟发掘开始,甲骨文、青铜器、玉器、战车、墓葬、饕餮纹器物等文物,使得大众逐渐认识了殷商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当我们感叹殷商文明的辉煌时,更应该意识到明代嘉靖年间崔铣在《彰德府志》中对于殷墟的情况详细的记录保存了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

3)邺城 崔铣在《彰德府志》中将“邺都宫室”单列为一目,可见对其重视程度。在邺都宫室志中,崔铣引用《邺中记》《邺都故事》《邺城新记》等史料结合实地查看,详细介绍了邺都南城和邺都北城及城门的位置名称,宫室的建置情况,以及铜雀台、金凤台和水井台的具体位置。邺城作为都城从曹魏到北齐有百余年的历史,公元580年杨坚攻占邺城后,将邺城的宫殿、城邑付之一炬,并将百姓迁于安阳,至此百年名都成为废墟,在此之后邺城作为古都逐渐淡出世人视线。北宋熙宁年间,邺县被废,其遗址并入临漳县。宋代刘公铉纂《邺城旧事》六卷和《邺城新记》三卷记录邺城的过往辉煌,崔铣在府志中特别予以记述就是为了让世人了解邺都宫室的雄伟壮丽。邺城宫室在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甚至是世界都城建筑设计史上都有很重要的地位。牛润珍在总结邺城的城市设计时指出:“其设计规划反映出建造者的‘天象’意识,力求天地人完美和谐。这一城制初具于东汉后期,经曹魏、后赵、东魏、北齐不断改进,最终在邺南城的制度中得到总结。邺城城制开启了隋唐都城制度,影响及于明清之北京,在中国古都城制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16]

邺城遗址的文化价值并没有因为其成为废墟而被忽视,反而促使更多的学者关注邺都,传承邺文化。1952年国家撤销平原省,将武安、涉县、临漳县划归河北省,于是嘉靖《彰德府志》中的一州六县,磁州、武安县、涉县和临漳县归属河北省。虽然政区发生变化,但是地方文化经过数百年的沉积,在一个地区是不会消失的,它会深深扎根于地方,形成地方特色文化。崔铣在府志中记录杜缑山墓时,特意收录了杜缑山所作的《邺南城》《西陵》《古邺城》和《三台怀古二首》等诗篇,在记录西陵时则收录了唐代王勃的《铜雀台诗》,尤其在杂志中崔铣专作《砚评》一文讲述邺城的铜雀瓦砚,这点点滴滴的文献积累,汇聚在一起使得地方文化生动形象。文化的积淀是一个地方文化品位和内涵的标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品格往往影响着历史上人们思想文化的形成和精神品格的塑造。

自明正德十四年(1519)崔铣开始编纂《彰德府志》到现今已经五百年,一部方志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岁月的洗礼,依然能为世人称赞,自然有其自身价值之所在。嘉靖《彰德府志》从编纂之初就将“备物垂轨”作为宗旨,在实现资政、教化的基础上,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献遗产。

猜你喜欢

安阳方志文化
Effects of O2 addition on the plasma uniformity and reactivity of Ar DBD excited by ns pulsed and AC power supplies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安阳之旅
安阳:以最严密的法治向大气污染宣战
黑龙江民国方志所刊名家墨迹选
谁远谁近?
安阳有个“花木兰”
嘉绒藏族地区的旧方志编纂
Average Incremenral Correlarion Analysis Model and Irs Applicarion in Faulr Diagno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