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语言学环境下提升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实效性研究

2019-03-15

关键词:英语教学院校高职

蔡 晨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全球化时代,需要造就一大批善于语言表达、沟通交流和创新创业的国际性人才,这是国家实现现代化最可宝贵的资源。中国制造2025的宏大目标,即需要中国精英们的奋力创新,也需要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技术工人队伍。无论精英还是工人,都离不开沟通交流工具中最基础的语言训练。

一、高职院校英语语言学教学现状

当前高职英语教学总体上发展较快,但学生在学习基础、班级规模、课堂活动和语言环境等方面极其薄弱,专业英语和公共英语在普及性教学中存在极大的挑战性,高职英语课堂中时常出现生态平衡失调的现象。

(一)英语课教学任务繁重,师资配置不足

高职院校英语课属于公共基础课程,少量存在着专业英语课,由于课程的性质,使得英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减少师资投入的动力。可是每年大一新生人数较多,一般情况下都是将小班教学合并成大班上课,即便这样,英语教师通常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每位教师还承担着繁重的社会服务工作、科研工作以及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工作量。就教学工作来说,由于普遍的大班额现象,直接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管理难度,课堂教学中的各项活动项目难以覆盖全体学生,教师也难以掌握学生在互动教学中的应有水平,因材施教的目标难以真正落实。为解决师资配置和英语教学质量达标的矛盾,一些学校还错配了非英语专业的教师承担英语课程,这样事必影响英语教师队伍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升,更会严重影响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学生英语基础差异大,课堂活动少

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总体上较低,英语基础不扎实,单词词汇量少,听力、口语水平较低,灵活应用语言的能力更是参差不齐。因此,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各项课堂活动的难度很大,比如朗诵活动、会话活动、演讲活动、讲英语小故事等创新性的发散性思维活动,这些课堂活动的效果也很有限。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仍然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带读英语生词、解释英语语法、分析英语句子等格式化、程序化模式,这就直接影响到高职英语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填鸭式”教学方式造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和互动环节欠缺。同时,大班额教学也造成学生被提问的机会少、学生上课容易分心,课堂纪律差,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三)课程设置失当,教学形式单一

在语言生态教学中课程设置是重要的一环,它不仅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中的动态和生态平衡,还直接关系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对语言知识结构掌握的程度,尤其大学英语课程中表现的特别突出。当前有一些高职院校英语课只有开设精读课,而不开设语音课或口语课,从而英语课堂中最重要的口语和听力一环被严重忽视了,这是造就哑巴英语的原因之一。尽管听、说、读、写是英语精读课的主要内容,但教师和学生只是侧重于语言知识的学习,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听、说能力培养的需要,违背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初心就是学会最基本的听与说的目标,这是典型的“哑巴式”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课堂上教师全程发言,学生安静聆听,师生之间缺少热烈的互动、沟通和交流,导致教学生态链在高职英语课中的严重失衡。

(四)教学设备陈旧,削弱教学效果

课堂是教学生态中最基本的环境因素,生动、热烈、民主的课堂互动环境是学生了解掌握英语语言信息、促进英语逻辑思维的最佳场景,课堂环境包括学生、教师、教材及教法,也包括多媒体教室、专门的语音教室、口语教室等,各类教室如录像、录音、播放、网络等设备齐全,教师熟练的应用多种教学资源和设备,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有利于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当前高职院校对于教学资源设备的投入有限,教师处于尴尬的境地,学生的能力得不到锻炼,直接削弱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高职院校英语教学面临困境的原因探析

高职院校面临英语教学的困境,其原因很多,既有制度设计、教学理念和价值选择的问题,也有人才培养定位、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一)高考新旧体制改革调整对英语教学的客观影响

长期以来,社会上对英语教育的不满甚嚣尘上,矛盾的集中点是针对现行英语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大部分学生是高分低能的“聋哑英语”,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为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探索外语科目的社会化考试途径,实行一年多考,这已经是作为一项政策确定下来。社会化考试的组织机构、考试内容、考试形式都将发生变化,作为公立学校及其教师可能更加放松或放任对英语教学管理与督导,家长和学生可能更加青睐社会化办学机构或辅导培训机构,公立教育可能处于被边缘化的危险。而社会化办学机构无论在师资、教学环境、教学设备、教学理念与目标、教学模式等一系列问题上,可能采取短视功利的教育行为,强化应试教育应付高考,导致外语包括英语教学水平的进一步下滑。

(二)应试教育的理念和目标选择对英语教学产生直接影响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中学英语教育始终突破不了应试教育的藩篱,英语教学侧重于学生背单词、讲语法、讲句子结构等知识性内容的学习,而忽视学生语言思维、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不注重听力和口语的训练,没有把对英语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空间、更广阔的社会实践联系在一起,从历史的、社会的、法律的和文学的等背景上拓展学习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英语教学仅仅传授一些有限的语言知识,目标是在高考中获得高分,这种教育理念和行为是没有出路的。

(三)高职人才培养定位的偏差对英语教学产生决定影响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是面向生产和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建设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推行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突出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着力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专业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深度对接。这种人才培养定位、培养模式和改革重点,被高职院校的管理者误读成高职院校的一切工作都要紧紧围绕专业技术、职业能力和就业创业的中心展开,公共基础课程包括英语课都要为专业课让路,这样的发展理念对英语教学产生决定性的负面影响。

(四)学生就业前景考量对英语教学的消极性影响

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大多数是到生产服务一线工作。刚刚毕业的学生,工作环境是生产服务一线,他们从事普通的事务性工作,很难有机会直接接触到外商或从事单位的外事工作。工人的身份也很难进入高端的研究领域,所以工作中英语很难派上用武之地,久而久之,在学校学习有限的英语知识就被岁月无情的荒废了。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对于就业的预期以及更早毕业生前车之鉴的考量,校内学生对于英语课的学习持消极的态度。

三、提升高职院校英语语言学教学实效性的路径

面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教育工作者应该理性、冷静地探索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实招,提升英语教学的水平,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夯实基础。

(一)以增强文化自信为基础,构建英语教学“课程思政”新途径

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应该遵循语言体系本身的自然发展逻辑,让学生了解语言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探求语言背后的文化价值,不断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化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综合认知。因此,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文化、艺术等内容的取舍,要突破课堂空间的局限性,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学习比较分析中,挖掘语言中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的统一,挖掘语言体系与实际应用的统一,在这些语言、文化、艺术等一系列的学习理解判断中,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历史的、辩证的吸收西方语言文化的艺术性和实用性,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二)以强化生态理念为指导,构建课堂环境与教学主体新关系

传统的高职英语课堂主要贯彻“中心意义”的教学思维,即教师主讲,学生主听;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种教学理念和课堂环境建设不利于语言文化的学习和学生能力的培养。从现代教育贯彻生态理念的背景而言,非常注重生态课堂环境建设,即教师课堂主导的角色、学生课堂主体的角色、教学内容和课堂活动的安排、课堂多媒体音像设备功能发挥的效果、课堂四壁涂装颜色与书画布置的暗示效果、课堂书桌器具的摆设方位、课堂灯光效果等等。这些教学生态因子的协调发展,其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关键因素,教学对象学生主体的能力培养是目标,其他教学生态因子是不可或缺的环境基础。构建课堂教学氛围“生态化”的环境,有利于高职英语课堂动态组合思维的发挥,有利于课堂互动式、合作式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身心体验,使课堂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多元化、科学化和理想化,提高了教学效果,落实了教学目标。

(三)以提升语言能力为根本,构建生态课堂英语教学新功能

高校英语课堂教学的首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听与说的语言能力,在此基础之上丰富英语单词,掌握语法、时态、句子结构和介词结构等等,不断提升学生的视、读、写能力。因此,要满足新时代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发展的新要求,必须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一是拓宽教学内容。教师要了解学生,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基础、兴趣爱好和语言方式,选择学生喜爱的英语系国家的历史、地理、人文典故和生活情趣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拓宽学生的学习面和知识面,掌握语言背后的文化逻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是引导学生提高学习自主性。根据企业岗位、社会职业对英语技能的需求,英语教师要有选择性、针对性的布置适量课外学习内容,要求学生课后自主完成,提升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是创新教学模式。有效深入开展课堂互动教学,创设英语课堂环境,通过课堂演讲、表演、辩论和模拟谈判等方式,有意增加听力、口语比重,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四是培养学生学会英语思维能力。教师要挖掘学生学习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在能力,课堂上布置不同的课题,让学生课后自主组成课题小组,撰写课题报告,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同时锻炼学生运用英语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以检验学习成效为抓手,构建英语实践教学新模式

高职英语课要立足语言教学效果的功能。一是英语教学与校内其他资源共享。在学校中学习英语并不是孤立的,要培养良好的英语实用技能,提高英语实践能力,仅仅依靠英语课自身的教学资源是难以成就的。因此,要提高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实战水平,需要充分应用校内其他资源加强英语学习。培养市场经济英语人才,除了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外,还包括产品翻译、国际商务谈判、金融财务、国际贸易、企业文化等各种综合知识与能力的锻炼,高素质技能型英语人才的培养需要英语教师充分利用校内其他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创造学生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二是英语教学与校外资源有机结合。学生英语水平与能力的获得,固然依靠高水平的理论教学,但更重要的是开展高质量的实践教学锻炼学生。如学生就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英语技能以及训练等,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走出校门,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学习中提高实践能力。三是创新学生实践教学内容。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要突出应用性、综合性和递进性为原则,对课内实践教学资源、课外实训教学资源、校外实训基地等进行英语实践课程的科学设置,以加强普遍性、整体性英语实践项目的应用与开发。力求实践课程与职业岗位相接近,课内校内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译的基本素质与能力,校外训练将学生英语学习与职业岗位相衔接,促进英语人才培养的专业化、职业化和国际化。四是推动英语网络实践平台的构建。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资源与发展趋势,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科学合理设置网络实践课程,为学生创设实践平台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

(五)以发展职业需求为目标,构建英语教学可持续发展新方向

高职英语课必须助力学生以发展职业需求为目标,在多元化、科技化、体系化等方面构建英语教学的特色,才能赢得可持续的发展。一是多元化英语生态课堂建设不断创新。全面分析研究学生对英语的需求方向,把握当今英语国际化发展趋势,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品质与内涵,发挥英语生态理念教学的实用性,突出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满足新时代高职学生的多方面需求,增强高职英语教学可持续性不断提高。二是教学设备是英语生态课堂建设的关键硬件手段。高职英语课堂生态教学发展有赖于高科技教学设备的不断创新,课堂教学的实用性、吸引力不断加强,课堂教学的功能效果不断显现,课堂教学的方法、思路、内容和范围不断延伸,英语课程开发的创新性不断提升,为高职英语教学发展增强后劲。三是课程体系化和教学模式多样化是构建高职英语生态教学的核心。课程体系是关乎英语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命脉,由英语精读课、口语课、听力课和写作课等构成的课程体系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构建“动态、兼容、良性”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内心思想体验以及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逐步加深学生对语言艺术的认识、文化背景的把握。四是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校内实训场所可以提供英语仿真技能的学习环境,校外实训单位可以提供真实职业岗位的锻炼,校内外的实训有利于提升学生英语职业岗位的专业技能、知识素养和职业道德规范,并有效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可持续的职业发展潜力。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院校高职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