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分层教学改革模式建构
2019-03-15陈大娟
陈大娟,刘 勇
(四川外国语大学 教育学院,重庆 400031)
自1999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正式向社会大规模扩招后,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逐步过渡到大众教育模式。而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高等教育则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发现并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帮助学生多方面最大限度地发展。因此,为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改革教育模式势在必行。问题的关键在于针对高等教育现状如何提出新的教育模式并付诸实践,最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一、我国高校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各高校的教学实力、科研实力、生源师资、院校影响力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各院校在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也各有不同,尽管如此,各高校还是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共同的问题。
(一)教学改革的节奏缓慢、力度不强
我国高校的教学改革是从1999年开始的,至今已经走过了20年左右的历程。改革的领域涉及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方式、考试方式、社会实践活动等有关教学的诸多环节。我国高校的教学改革走过了理论探索——试点实施——逐渐推广的过程。但是,从总体分析,推广的节奏十分缓慢、力度不强。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主流,现行的课堂中教师满堂灌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大多数高校仍然采用整齐划一的教学方法,没有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很多高校仍然是以笔试的成绩来判断学生的能力;大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或流于形式或少之又少。许多改革的设想一旦在实行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就会恢复原来的模式,毫无进展。
(二)指导教学改革的理论缺乏创新
近10多年来,全国各地都在争相创造教育理论以指导教学改革。与教改有关的理论研究活动很多,包括各种各样的研讨会、演示活动、评奖活动、经验交流会等等。但是他们大多数要么就是照抄外国已有的相关理论,要么就是老调重弹,毫无创新。在这样的现实下,理论得不到实质性的突破,导致教学改革原地踏步。全球化、信心化时代强调创新,即使理论创新的难度相对较大,对于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仍然需迎头而上。
(三)教学改革的实践效果不明显
自高等教育开始改革的十多年里,全国许多的教学工作者积极地应用教改的理论,获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同时也总结了失败的教训。但是,教改的实际效果大多都没有达到预期目的。或是由于教师对新教育模式的理解不够深入、实施不够彻底,或是由于学生对教改的适应性较弱,或是学校由于自身的软硬件条件不成熟,或是改革的力度不够深入,致使一些教育模式需要被抛弃而继续探寻新的教育模式。综上,教学改革仍然是处于一种“探索——实行——返回——再探索”的状态中,改革的效果不明显。
二、高校教学改革存在问题的原因
针对以上高校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的出现,究其原因,具有从高校、学生、社会等方面的缘由。
(一) 大多数高校人力、物力、财力相对紧张
首先,教师资源非常缺乏。很多高校经过十来年的扩招后,办学规模急剧扩大,但是教师资源却非常紧缺、教师团队年轻、经验不足、职业水平相对较低。这就直接导致学生以大班上课为主,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师对学生的因材施教都有较大的限制。其次,财力和物力也十分缺乏。教学改革的实施需要相应的资金的投入,而新的教学方法的采用也会对教学设备提出新的要求。而目前国内很多高校的财力和物力不能为其提供必要保障,使得一些新的教学方式难以实施。
(二) 学生学习的基础迥异,个性鲜明
自我国高校扩招以来,被录取的大学生的数量迅速增加。但是,由于扩招降低了进入大学学习的标准,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在招生人数扩大下也可以进入同一所大学的同一个专业,这对于同一专业教学就在学生基础方面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新时代的学生接触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爱好广、个性鲜明,待开发的潜力也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对新的教学模式的接受能力也会参差不齐,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改的实施。
(三)许多高校的培养方案与社会需要不对口
我国多数高校对学生的培养仍然是先划分专业,然后再针对专业进行理论教学,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却少之又少。学生只需要在大学四年修满足够的学分即可顺利毕业并取得相应的学位。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只是就业需求的一项标准,综合能力的要求逐渐提升。高校虽然也进行了教学改革,但始终没有改变培养方案。在这种方案下培养出的学生进入社会后却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发展,一定程度上给教改造成不良的反拨效应。
三、分层教学的内涵
分层教学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总体目标, 将教学对象按相关影响因素分成若干不同的教学层次, 并对不同的教学层次提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训练方法和测评方法, 力求达到完成教学的最终目标, 培养促进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使学校每一个成员都有参与感和共同的愿景,寻求校本理念和素质教育的思想作为学校的价值载体,以此来引导分层教育模式的各个方面,并且浸润在学校的制度、在各方面的管理以及教学和学习的主流思想中。由此可见,运用分层教育模式能很好地把学校现有资源、学生的特点及社会的需求这三方面结合起来,互联互通,综合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并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四、我国高校分层教学改革模式的构建
(一)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鲜明的分层教育目标体系
分层教育目标体系的核心是建立适应学生个性发展、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转变学习态度、发挥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全面提高素质、切实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
分层教学模式首先应在学校设立一个学生性格和能力发展的分析中心,由学校里富有经验的心理学教授和有实际教学经验的各科教授组成。新生分批次地与教授们沟通交流并作相应的测试。其次, 根据分析中心对学生分析的结果, 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 准确地给自己定位, 并对学生的发展进行有益的指导。对学生按其个性、知识、能力、素质水平等差异进行分层,并制定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最后, 学校先在某一个专业的某一个班级进行试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主导教师采取因材施教的培养方法。
(二) 根据院校实力和社会需求制定具有弹性的分层教育培养方案
制定分层教育培养方案就是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现有人财物资源给予学生对课程和专业更多的选择权, 给予教师更灵活的教学权。我国高校扩招以后,在校生的学习基础以及培养趋向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院校在制定培养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制定富有弹性的分层培养方案。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根据院校条件、学生能力特点和社会需要把培养目标分为专业理论研究型、实践操作型、人文修养型三个层次。基于上述目标分类,把同一学校的同一专业的学生的培养目标也清晰地分为这三个层次。在学生们确定好了目标之后,他们就会接受具有针对性的培养。
其次,根据不同的培养方案制定分层教学计划。此教学计划包括四个类型的课程:(1) 专业必修类课程(由各个专业制定), 主要包括各学科(专业)规范中必修课程和各校各专业的特色课程;(2)自主选修类课程,根据分层教育目标和学生个性发展档案, 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在全校甚至更大的范围自主选择课程;(3)实践活动类课程, 主要包括各专业的课内实验与课外实践、社会活动类课程和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自主选定的提高能力的课程; (4)必修的公共基础类课程, 包括思想道德与社会科学修养课程(毛泽东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等)、人文语言课程(大学英语与大学语文等)、科技素质课程(现代教育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等)和体能素质课程。
(三)根据已制定的教学计划的特点分层实施各种教学方法
在专业必修类和选修类课程中,教师切忌采用满堂灌、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在教授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时,教师应多借助智能教学多媒体,以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为主,引导学生多加思考、理解内容;在教授理论性较弱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多采用游戏法、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必修的公共基础类课程中,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包括理论学习和理论联系实际两项内容,基础理论内容可采用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而理论联系实际部分可采用案例教学法;计算机课程也包括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在理论部分时应以案例教学法为主,在实践部分应以实践操作为主;英语应以交际法、情景法和任务型教学为主,以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体育应以锻炼体能为主。
在实践活动类课程中, 学生应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已经积累的理论知识,多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去。
(四)构建全方位的教学评价模式
在分层教学模式下对学生进行评价,不能按统一的标准进行, 可以根据分层目标来分量。在评价时应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出勤等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考核,分层进行总结,最后再综合做出评价。在计算各科期末总成绩时,可以适当降低期末试卷考试的比例,增加平时成绩等的比例。目前我国高校大多采取的是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三七开的比例。笔者认为应将期末考试的比例降为百分之六十,而平时成绩就为百分之四十。平时成绩中,学习态度百分之十;学习方法百分之五;自主学习百分之十五;出勤占百分之十。
五、结语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教育规模扩大、教育质量下降、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分层教学从高校自身特点、学生特点及社会需要三因素出发给我国高校带来了福音。本文探讨了分层教学改革的实施模式,期望能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