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机制

2019-03-15金本能

关键词:资本院校资源

金本能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安徽滁州 239000)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是世界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潮流,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更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2012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提出:到2020年,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要求“完善教师资格标准,实施教师专业标准”。专业化是高职院校教师的发展目标[1],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个体不断提高专业素养的过程以及社会为提高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努力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在教育教学水平上的不断提高[2],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方面,具体说,是教师根据专业发展的目标与规划,通过专业发展的活动和途径,提高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水平,更新教育观念,从一个成长阶段不断进入更高成长阶段的过程[3]。由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不同于普通高校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需要人力资本的投入,更要注重教师社会资本的积累。

一、人力资本投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

在20世纪,西方学者提出了人力资本概念,相对于物质资本而言,其主要是一种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资本,具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美国学者沃尔什1935年在《人力资本观》一文中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20世纪50年代以后,库兹涅茨、明瑟、舒尔茨、贝克尔、丹尼森和丁伯根等众多学者又对人力资本理论体系进行了补充与完善。20世纪60年代初,舒尔茨和贝克尔系统地阐述了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认为,与体现在物质产品上的物质资本一样,人力资本体现于劳动者身上,通过投资形成由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和体力健康状况所构成的资本[4]。贝克尔则从人力资本形成的角度来定义,他认为通过增加人的资源从而影响未来的货币收入、心理收入以及消费的活动就是人力资本投资。“这种投资包括正规学校教育、在职培训、医疗保健、迁移以及收集价格和收入的信息等多种形式。”其中,“教育和培训是人力资本最重要的投资”[5]。

教师的人力资本,是教师自身所具有、组织发展所信赖的、具有经济价值创造力的知识、智慧、技术、管理能力以及体力等质量因素的总称。教师的人力资本比物质资本、经济资本等具有更大的价值创造空间,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教师人力资本增值的潜力更大,因为它是具有创造性、创新性的资源,对教师人力资本进行投资是每一所学校长远发展的重要主题。一般而言,教师具有相对坚实而丰富的基础知识,以及有差别的创造能力。对于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人力资本的投资主要是通过加强对教师的教育与培训,不断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提升专业能力。在学校场域,由于受到岗位设置等政策制度的限制,教师往往为了争夺为数不多的职称晋升指标,而越来越重视个人的人力资本的投资,以致学校成为功利性角逐的场所,教师间的差距不断扩大,教师分层现象严重,教师间的合作面临阻碍,不利于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当前,加强校企合作已成为实现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教师通过参与企业的实践,不断提升个人的专业实践技能,有利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如何让高职院校教师能够有效深入企业,进行跟岗实践锻炼,这还需要高职院校和教师善于构建无形的“关系网络”,这也许是教师人力资本的投资难以实现的。因此,对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而言,必须改变单纯的教师个体人力资本的投资,考虑转向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整体队伍发展水平的提高。

二、社会资本积累: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社会资本的概念最早在社会学领域出现,随后出现蓬勃发展的态势,政治学、教育学、经济学、行为科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发展。一般认为,法国现代思想大师皮埃尔·布尔迪厄是第一位对社会资本概念进行相对系统的现代分析。1980年他在《临时笔记》一文中提出了社会资本的定义,其后在《资本的形式》一文中提出资本的三种基本形态: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布尔迪厄认为,“社会资本是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那些资源是同对某种持久性的网络的占有密不可分的,这一网络是大家共同熟悉的、得到公认的,而且是一种体制化关系的网络,换言之,这一网络是同某个团体的会员制相联系的,它从集体性拥有的资本的角度为每个会员提供支持,提供为他们赢得声望的‘凭证’。”[6]布尔迪厄认为:社会资本是将群体成员联结在一起的、可动员性的资源,这个资源以成员间的彼此认知为基础的。社会资本概念的最终确定要归功于美国学者科尔曼,他认为社会资本就是个人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财产,它们由构成社会结构的要素组成,主要存在于人际关系和结构之中,并为机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并认为社会资本的表现形式有:义务与期望、信息网络、规范与有效惩罚、权威关系、多功能社会组织和有意创建的社会组织等[7]。真正将社会资本推向更广泛领域的是哈佛大学的普特南教授,他认为社会资本是行为人之间彼此的社会联系,社会资本的特征是网络成员间的相互密切合作,网络规范制约与影响着成员的各种资源交易行为,这也是现代社会组织的典型特征,包括道德、规范、信任以及相互的联系,通过促进彼此间的合作,达到提高社会效率的目的,是“通过相互合作进而提高能力或绩效的社会信任、网络链接以及互惠性规范”[8]。此外,美国华裔学者林南认为,社会资本是嵌入社会网络、社会关系中的可再生性资源,具有可获得性;美国日裔学者福山认为,社会资本是群体成员共有的、非正式的、目的是建构相互合作的价值观或准则。

由此可见,社会资本是横跨诸多学科的概念,从独特的视角有力解释了社会发展、经济变动、主体行为的内在机理。社会资本的强大解释与推动力量,源于其自身是一种有效的黏合剂,将经济社会中赖以发展的自然资源、物质基础、人力资源等生产性要素有机地联系起来,而网络成员也只有拥有了一定存量与质量的资源并将其“注入”“嵌入”到社会资本网络中,才能调动、获取网络有效资源,形成自身发展的动力资源。国内外实践表明,一个国家、地区、组织、团队发展的快慢乃至个人素质的提升,不仅与这些组织或个体的基本素质有关,还与其参与并形成的社会资本网络的质量有关,社会资本网络越健康发展,网络资源越丰富,网络中成员的发展质量与速度就越高,反之亦然。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要求教师在工作中将自身积淀的知识、信息、技术等显性知识资源以及经验、智慧等隐性资源,创造性地转化为高职院校与社会发展所需,实现职业教育发展以及社会进步,进而实现知识向生产力的转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及社会复杂程度的增加,智慧资源向现实生产力的有效转化仅仅依靠单个教师的“奋斗”或对其人力资本的投资是完不成的,还需要团队的力量,即教师群体或教学团队,通过共同协作来完成。促进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提高高职院校教师创新性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的有效性,不仅要使其在教育教学的改革和科技创新工作中发挥自身的知识与技术才能,还要灵活运用现实中存在的、庞大而有效的人际关系网络,更加有效地将隐性知识显性化。这个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人际关系网络就是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资本网络,由教师个人和高职院校的社会资本所组成。由此,建立在社会资本视角基础上的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比以往有了更深、更广的含义,不仅仅是教师个体智慧资源的能力发挥,而且是教师个体如何充分融入“教师关系网络”,获取信任,互通有无,加强教育教学的交流与合作。可以想象,这是更高层次的合作,是具有广度与深度的合作。显然,这个“人际关系网络”,即高职院校教师社会资本关系网络,是教师获取信息、获取资源,实现专业发展的可靠渠道与必要条件。

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资本受所在学校的发展环境、教师的个人背景、外在经济与科技等的影响,使得社会资本作用的发挥带有不确定性,即教师获取、支配有效性资源的不稳定性。为了获取知识、技能、经验等隐性资源,教师必须对关系网络进行维护,投入必要的情感、时间、甚至物质资源进行人际信任关系的维护,高职院校教师社会资本具有成本收益性,这种收益正是能够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有所表现。教师社会资本网络是一个互动平台,以互惠规范为基础,教师在专业发展领域的成功,意味着其社会资本的增值,使得社会资本网络得以扩展,即教师社会资本的增值性。因此,高职院校教师社会资本,就是在特定的交流层面上,实现促进隐性知识交流与合作的,获取存在于网络中的生产性资源,它展现的是教师个体通过其自身的关系网络、被信任程度、共同的价值规范等获取资源的能力,它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并相应地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三、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创新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资本网络是各种隐性资源所构成的一个集合体,是教师作为行为人获取资源,获取成功机会的网络平台与宝库;这个平台由纵横交错的各种各样的联结纽带所组成,每个纽带的两端是拥有不同社会资源的成员个体,联结纽带、节点是隐性社会资源的载体。在这个关系网络中,教师在网络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这是由教师自身所拥有的社会资源有关,也与其个性特征、价值观等认知性因素有关。通常而言,高职院校教师社会资本是以获取“成功机会”为根本目的,对于教师个体来说,就是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何实现专业发展是教师社会资本的实质内容。可见,高职院校教师社会资本,是筛选、鉴别教师关系网络中社会资源的能力,策略性地动员、获取、使用资源以获取专业成长机会的能力。因此,通过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创新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需要从教师的关系网络、教师的社会资源、教师的发展机会认知与策略运用三个层面进行思考。

(一)加强合作,建立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机制

教师只有通过合作,才能扩大个体的关系网络,积累更多的社会资源。高职院校教师的合作,首先是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一方面需要教师能够走出去,走向社会、走进企业,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做好社会服务,得到企业的认可和信任;另一方面需要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和提供实践创新的机会。其次,教师的合作是校内的合作,表现为教师与教师间的合作、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教师与学校管理者的合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学校和教师之间能够形成良性发展与合作共赢的利益驱动机制,这种利益机制不仅可以维系校企合作的良性运行,更能够让教师在校企合作中不断提高实践技能,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合作是高职院校教师社会资本积累的重要方式,能够让教师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机会和共同利益。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合作,形成目标一致的教学团队,不仅能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更能实现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20世纪80年代,美国合作授课理论提出“师师互动”为典型的合作学习,这种理论主要针对教师之间缺乏交流,每个教师“各自为政”,缺乏合作这一现实而提出。国外学者对教师间的教学合作已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如教育合作、教学导师制、协同教学、同伴教练、同伴教学等等,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这对于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合作也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可以说,合作是促进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二)寻求互信,建立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机制

社会资本的主要功能在于促进合作、形成秩序和建立信任。美国学者福山认为,高度信任的社会与社会资本之间有着相关性,他说:“社会资本根植于文化,它是信任的熔炉,是一个经济体健康与否的关键”[9]。福山认为,社会资本能够使人们彼此信任。实际上,构成社会资本的价值观和准则中就包括了责任、互惠和信任。人际信任,是网络成员在社会资源获取、分享活动中相互传递的可靠程度的情感信号。在众多的社会资本关系维度中,信任是最重要的一项,信任是开展工作的基础。在经济社会中,信任是社会交往中最重要的生产性要素,是社会资本网络中最基本的元素,离开了这种互信,“网络游戏”就不复存在,没有人会在一种强烈的不确定认知之下进行资源的释放与获取,网络关系自然不可持续。因此,信任是社会资本的基石,任何一个组织、团队,如果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就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对于教师来说,信任能够有效促进教师之间教学科研等经验、技能等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合作。作为迈克尔·波兰尼所提出的重要概念,隐性知识是难以复制、不能书面描述的,使得知识的拥有者只有与获取方彼此互信,才能使知识的转移成为现实。信任是社会资源交换的前提,是彼此进行信息资源交换的关键因素,信任机制一旦建立,隐性知识交换的可能性就大增。如果说合作能够为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动力的话,那么互信则是实现教师合作的重要前提。

(三)注重共享,建立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效用机制

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创新的难度逐渐加大,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路径也发生了新变化。当前,通过社会资本网络,交流并获取知识资源特别是隐性知识成为高职院校教师创造力提升的有效手段与路径之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实践表明,教师的智慧资源在高职院校办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教师的知识分享与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有着正向关系。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要想获得或保持持久的办学竞争优势,教师所拥有的知识、信息和技能等资源要比以往更加丰富,才能更好地保持思想的活力、创新的动力,高职院校也才能保持持久的发展竞争力。相关研究也表明,知识分享已成为激发员工思想活力、形成自身创造力的重要选择,也是组织保持或提升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这种智慧共享对组织绩效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10]。社会资本是一种获取资源的能力,有强弱之分,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资本能力大小与其自身隐性知识的显性化程度密切相关,这也是教师个体提升能力的重要环节。这意味着,应鼓励教师进入到社会资本网络层面中,将其自身掌握的、其他人员难以模仿的、高度个性化的隐性知识(技能、经验等)显性化,并在特定层面进行交流与转化。这种“由内而外”的交流与分享,要求教师自身有浓厚的共享意识和意愿,有较强的对内、对外社会关联能力,在社会资本网络圈内“被充分信任”,提升资源获取能力。相比于制度层面的教师成长激励,社会资本层面的知识分享能更清晰地展示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总之,合作、互信、共享,是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教师的知识共享是建立在合作与互信的基础上的,共享能够帮助教师提升专业发展的效率。

猜你喜欢

资本院校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资源回收
资本策局变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第一资本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