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

2019-03-15张迪迪

关键词:蚌埠市蚌埠文化遗产

张迪迪

(蚌埠学院文学与教育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凝结着人类智慧与创造的文化遗产,承担着记录人类文明进程、展示多元文化记忆的重大使命。这些文化遗产既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1]1相较于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消失速度,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逝更加怵目惊心。曾经街头巷尾常现的民俗民风、民间故事、地方戏曲、游艺杂技等渐渐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些逐渐趋同的流行文化;还有很多非遗虽在,但已处于无人愿继的境况,一旦消失,再想恢复如初基本不可能。所幸的是,新科技为非遗保护提供了新手段、新方法。“数字化保护不仅仅是简单地用数码相机拍照、录像、文字记录,而是利用现代化数字信息技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种复杂多变的档案资料编辑转化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如二进制代码),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保存于计算机硬盘、光盘等物质介质中,再次查看时可以最为本真地还原出来。数字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采集、处理、管理、传播、服务等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空间。”[2]将非遗以数字化方式进行编码再解码完整长久地存储于计算机网络是目前保护传承非遗的最佳方式,数字化技术相较于以前的口传心记、文字记载、图片录像等它具有易长期储存,易迁移传输,易通用共享,数据不易损坏等优点,可以讲数字化和非遗保护的完美结合使得非遗获得了更长久的生命。然而数字化作为一种最新的保护方式对地方性非遗的关照还处于初步阶段,尤其是地方性的一些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多还是采用的传统手段进行的保护。本文以蚌埠市为例来,探讨市级城市非遗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

一、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现状

目前蚌埠市已建有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名录体系。这些非遗表现形式多样,既有传统舞蹈、戏剧、音乐、曲艺、美术,也有传统体育、游艺、杂技,还有传统文学、礼俗、医药等,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分别是素有“东方芭蕾”之称的花鼓灯和被称为“拉魂腔”的泗州戏以及赋予生活气息的民间小调“五河民歌”;省级项目16项,分别为戏剧类卫调花鼓戏、余家皮影戏,舞蹈类临北狮子舞、钱杆舞、旱船舞、独杆轿、五河打铁舞,美术类杨氏微雕、浅绛彩瓷画,民俗类涂山禹王庙会,五河清明庙会;曲艺类淮河琴书、端公腔,民间文学类涂山大禹传说、垓下民间传说,武术体育类蚌山心意六合拳。市级项目38项、县级项目90项,兹不一一列举。这些数字还在不断变动,因为有些会因保护不到位而消失,还有些可能还未被搜集或还正在申报。

2007年,蚌埠成立了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保护中心和专家评审委员会。保护中心负责日常非遗的普查、确认、登记、立档、抢救、保护规划、人才培养等工作。各县区也成立了相应机构,做到有机构有人员。项目申报、传承人认定等都有一套比较完整的制度[3]。目前蚌埠有国家级传承人6人、省级传承人24人、市级传承人105人,建有12个非遗传习基地(所)、2个非遗馆、2个民俗博物馆、1个冯嘴子花鼓灯生态保护村、5个非遗教育传习基地,对传统医药、传统美术等适合生产性保护的非遗进行生产性保护,如蚌埠花鼓灯嘉年华文化旅游区、石良道膏药、蚌埠雪园小吃等。此外,蚌埠市还会定期举办有关非遗的节庆活动,如五河县的五河民歌赛、龙舟赛,怀远县的花鼓灯艺术节等。蚌埠市在非遗保护工作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播上尤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首先是非遗数字化保护上,蚌埠多数非遗的保护形式比较单一,多还是一些传统的文献、图片、唱片、音频、视频等,且以简单的储存为主,很多音视频制作标准不一,质量良莠不齐,数据载体面临老化等风险。众多代表性项目全面完整实现数字化技术转换储存使用的寥寥无几,就连国家级的花鼓灯、泗州戏、五河民歌的相关信息也仅仅是部分进行了数字化储存,大量灵活多变的舞姿、动作、唱腔、旋律、调式等活态资源亟待分类梳理完整地进行数字化。可以讲国家级、省级代表项目尚刚刚起步,市级、县级的更是基本处于“零转换”阶段。另外最重要的是由于财力、人力、政策等保障不足,蚌埠市非遗数据库至今还没有建成。一个地方的非遗数据库,可以讲是这个地方的文化“收纳箱”“记忆库”或“展示窗”,它利于地方各种非遗数字资源的收纳、存储、整合,利于地方文化记忆的传承,最大限度规避因传承人去世、匮乏而导致的断代遗失的风险,利于地方非遗文化的共享和传播推广。因此建立蚌埠市非遗数据库和数字化保护系统平台可以讲是当务之急。

其次是非遗数字化传播上,蚌埠非遗的传播主要仍是实体展示信息传播,如节庆活动的各种表演展示,还有一些文化馆、博物馆、民俗馆、图书馆里文献资料、图片、实物、音视频的展示传播等,这些传统的传播方式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难以为大众尤其网生代年轻人所关注,仅仅为少数业内学者所熟稔。有些市级、县级代表性项目蚌埠市民也知之甚少,更不要谈走出去了。另外,由于蚌埠市的非遗数据库还没建成,因此也难以实现非遗数字资源的共享传播与发展。蚌埠非遗除了传播方式陈旧、传播力度不够外,还存在传播技术和传播理念滞后的问题,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创新型人才队伍的缺失,人才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创作者和传播者。在如今互联网时代,如果非遗传播者还囿于传统的传播手段,缺少对新媒体的有效运用的话,那么这些文化精髓依然无法得不到广泛关注和传播,也无法增进民众对它们的兴趣。为此如何进行数字化传播,让非遗传播融入“互联网+”思维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蚌埠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具体策略

(一)建立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

“在科学的分类体系、合理的框架结构和有效的管理运行之下建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不仅能真实、系统、全面地记录一个地区或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貌,而且也提供了便捷查询、交换和利用数字资源的途径,对于非遗项目的保护、研究和传播,具有基础资料参考和动态辅助决策价值。”[4]蚌埠市非遗项目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亟待分门别类有计划地进行数据化转化保存,这些数字化后的资源要有一个存储平台,要不然非遗普查和申报中留存下来的大量视音频、文字资料会很容易遗失或散存,得不到妥善保管。建立了规范的数据库后,有了完善框架,蚌埠众多非遗项目便可对号入座,这些散存的各种资料便可最大限度被整合收集保存起来,实现数据资源集成[1]3-6。另外通过数据库还可以实现对非遗传承人的立档管理,一些非遗项目的实时监测,动态添加更新、热点新闻追踪、论坛互动讨论、资源共享传播等功能,可谓集保护、管理、整合、跟踪、共享、传播六位一体的全功能覆盖。

建立非遗数据库和数字化保护系统平台,这已成为普遍共识,也被写入即将要实施的《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中。但是在建设数据库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一定要学习了解了数据库相关知识才可建设,不可盲目跟风。首先是分类难,有些项目归属不清或可归为多个类别,进而导致查找难;其次就是数据标准不一,存在技术质量参差不齐,兼容等问题;再次就是内容还原问题,由于对各项非遗内涵的理解不同,是否能正确本真地还原最核心最精髓的部分而非片面表象的收集;最后就是版权问题,“很多非遗具有商业价值,需要对其进行知识产权保护。”[3]尤其商标、专利、商业秘密等,要制定保护方案,在共享与版权间把握好度。

尽管存在很多建库问题,国家也没有统一标准,各地又有各地特色,但笔者认为我们只要多多学习借鉴,聘请专业团队,注重其标准化和规范化,相信不久的将来蚌埠市也能拥有一个不错的数据资源库。

(二)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非遗保护与传播尤其非遗数字化转换和数据库建设等都需要大量人员大量资金的注入,但现实却是很多地方财力有限,经费保障不到位,导致很多工作进展缓慢甚至无法启动,反而是一些有经费保障有一定利益驱动的申报、普查工作执行较快,所以把非遗保护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设立专项资金,随财政收入增长而增加,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是保护与传播的前提。

除了依靠政府的资金投入外,各市还要积极引导企业、单位、个人等社会资金参与非遗保护,对其实施优惠政策。另外地方非遗还要学会自救,合理利用非遗、开发非遗,如对非遗的旅游开发,建立非遗村落等旅游风景区,售卖非遗特色小吃、手工艺品等,与其打造伪民俗不如用真实的非遗文化吸引游客,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实现双赢,这样即可以活态传承又可盈利反哺保护。如蚌埠的湖上升明月、大明文化园、花鼓灯嘉年华等文化旅游项目中都把地方非遗融入了其中。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地方非遗保护工作中,专业人才缺乏是一大困境,尤其是在现代的非遗数字化保护的趋势下,我们缺少一支既懂得现代计算机技术又具有创新传播理念的专业队伍,这种复合型人才的获取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一是现有的非遗从业人员,分批次送去进修培养;二是从高校相关专业优秀毕业生中引进人才,加大队伍建设;三是对传承人进行培训,增其学养,开其眼界;四是从社会上寻找志愿者,鼓励支持公民或其他组织依法参与非遗保护工作,并给与有突出贡献者以表彰奖励。

三、蚌埠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的具体方法

(一)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方式

信息技术时代,互联网的强势来袭使得大众传播发生了深刻变革,互联网在给传统媒体带来极大挑战的同时,也改变了很多事物的传播方式。在互联网的加持下,使得非遗的传播样态和传播环境正发生着很大改变。如今的非遗传播如果还局限于孤立的静态展示和脱离情境的讲解的话,那势必影响其传播效果及公众知晓度。在网络时代,蚌埠市应创新传播理念,注重丰富非遗的传播方式,如可以利用网络直播、纪录片、电视剧、电视栏目、创意短视频、VR技术、明星代言等改变非遗原本的呈现形态,全方位、多样式、分阶段地推介地方文化瑰宝,让非遗遇良人,找到真正喜欢它们,热爱它们,愿意传承它们的人,同时通过这些触手可及的形式让非遗走近大众,甚至走出国门,进而展示蚌埠,宣传蚌埠。

运用新媒体这方面一些成功的案例很多,如网络直播,“在贵州台江县施洞镇,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吴水根子女吴春秀的直播让近万名观众了解到了传统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的魅力”[5];一场锦绣服装秀的直播,吸引了千万网民观看,更有很多人当场下单购买;一场粤剧直播,让我们领略了国粹之美,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以直播的形式与大众相见,这种方式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还收获许多外国友人的关注,它的互动性与现场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纪录片的真实性和纪实性是它的本性,正是纪录片的这一特性使得近年来纪录片成为非遗传播的又一新形式,《我在故宫修文物》《了不起的匠人》《舌尖上的中国》《手艺》等现象级纪录片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多彩的非遗文化,引起了较大反响,纪录片绝对是影像记录宣传非遗的极佳手段。电视剧是大众最喜闻乐见的艺术样式,最近热播的宫廷剧《延禧攻略》中多处非遗如绒花、昆曲、点翠、烧蓝、缂丝、刺绣、打树花等的出现为该剧增色不少,该剧的热播也把这些遗产文化重新带回大众视野,惊艳观众的同时让我们增长了知识,传播宣扬了传统文化,可见把非遗融入电视剧也是一种别样传播。《非遗中国行》《美丽非遗》《百心百匠》《中国影像方志》等有关非遗专题栏目的播出,让大众或非遗爱好者可以定期定时长地更集中更全面更系统的了解非遗,尤其是各地方电台可以开办一档突出地方特色的非遗栏目,用以弘扬地方文化。现在是视听时代,也是碎片化的时代,更是短视频的时代,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形态,以短平快受到大众喜爱,且可以留言互动,参与性强,它的低门槛准入使得人人都成为传播者。最近风头正劲的创意短视频软件抖音中就有很多宣传非遗,展示非遗的短视频用户,如非遗抖起来,匠心收藏、非遗美食、非遗地图、泰顺非遗、非遗湖南、江苏非遗、天津非遗等等,蚌埠市也可以利用短视频病毒式传播力来宣传蚌埠非遗。VR技术是近几年比较热的一个概念,它以它的交互性、沉浸式体验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如VR旅游,VR教育、VR游戏等,VR非遗虽然在部分地区刚刚起步,但也是未来十分值得发展和探索的一个领域。明星的影响力和自带流量的传播力使得很多产品纷纷采用明星代言,2015年李宇春羊年春晚的一首《蜀绣》唱出满满中国风,《蜀绣》作为首次登上春晚的非遗创意节目,该歌曲由蜀绣传播大使著名歌手李宇春演唱,歌词则由作家郭敬明撰写,两位明星为自己家乡非遗代言,让蜀绣成为了媒体、大众焦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明星愿为非遗免费代言,地方也可以找寻从家乡走出去的明星,邀请他们为自己家乡的非遗宣传代言。

现在传播方式多种多样,运用好新媒体运用好新形式会让非遗更受关注。

(二)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渠道

传播渠道也可称为传播媒介或传播信道,它是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6]。我们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传播媒介的进化史,我们人类的传播活动经历了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四个时代,这个过程不是互相取代而是不断丰富叠加的过程。新世纪后,互联网的大范围普及和快速发展,使得传播更趋信息化、数字化,传播渠道也更加多样化。如现代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书籍、杂志、报纸、广播、电视等传播渠道外,还有网络、手机、数字电视等新媒体传播渠道。非遗作为传统文化,要想扩大其影响力,提升其传播效果,必须把新老传播渠道、信息内容有机融合,将非遗活力再现,使之回归现代,触手可及。

通过传统渠道宣传非遗已做了很多工作,且模式也较为成熟。如关于非遗的大量书籍、专著、研究为非遗的传承传播提供了文字资料;一些专刊杂志《非遗》《绍兴非遗》《江西非遗》等不但为各类非遗传播搭建平台,还能为传承人之间进行经验交流打造窗口,甚至一些时尚杂志里都有关于非遗的专栏或者把非遗代言人作为杂志封面;报纸关于非遗的一些节会、活动、会议、论坛等能做及时的报到宣传,也能互相传阅。蚌埠日报前段时间就刊登了一篇名为《文化遗产如何留住根活起来走出去》的专家论坛,就相关话题进行了讨论,一些思想的碰撞引人深思;广播用音频留住厚重文化,最成功的案例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非遗时光》,时光二字凸显了非遗是先人之智慧,岁月之精髓。电视作为普及率最高的大众传播媒介外加其视听结合的动态演示使其在文化传播上具有天然优势,电视这一传播渠道可以通过各式各样的电视栏目、电视纪录片、电视剧等形式来设计传播非遗文化。随着以纸媒为代表的传统媒介的没落,一批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媒体形态已异军突出,如数字报纸、数字杂志、各类门户网站、微博、微信、手机短信、彩信、数字电视、触摸媒体等,这些借助互联网、手机传播信息的渠道才是当今大众接收信息的主要手段,如大家现在很少订阅报纸、杂志了,都在手机、电脑上订阅,一些主流报刊为适应媒体变革新形式纷纷上线相应移动客户端;各类门户网站和新闻网站提供的搜索引擎及每日新闻等让我们随时随地便捷掌握最新资讯;关于非遗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有很多,这些运营平台每日更新非遗相关信息,还有非遗问答、非遗招徒等模块,粉丝数也都过万,可以很好锁定关注群,和非遗爱好者互动交流。手机现在已经不单单是通讯工具,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如今的手机已经是一个移动的微型电脑,它的普及性、针对性、手法的多样性使得它已经成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外的“第五媒体”,手机短信融入了部门纸媒功能,手机彩信融入了广播功能,手机电视、手机网络的开通融入电视和网络功能,手机的小巧便携让传播进入到了全民时代。还有未来的数字电视,它区别于现在的电视,更强调双向传播,也就是其互动性和参与性,可以付费点播、搜索、参与评价讨论,如同现在的电脑、手机等。

旧传播渠道和新传播渠道各有优劣,不必非要取代可以互相补充,实现共赢,梯次传播。非遗传播可以“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整合优势,运用算法机制实现文化内容的有效分发,通过在社交平台制造话题、加强互动的方式加深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和了解,拓宽传播半径”[7]。

(三)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

丰富非遗传播方式,拓展非遗传播渠道,这些对于非遗传播固然十分重要,但是最关键的还是传播内容即讯息本身,如果传播者对地域非遗都一知半解,其传播的内容必定十分表浅或者变形走样,如蚌埠国家级代表项目花鼓灯包含四百多个语汇、五十多种基本步伐,舞蹈动作超常度高,时间差大,瞬间舞姿复杂多变,如仅走马观花,那很难和凤阳花鼓、颍上花鼓区别开来。有些非遗传播趋同化、模式化,如好多地方都有皮影、剪纸、木雕、泥塑等但是各地的典型特点传播时又没有很好凸显。还有些非遗传播娱乐化甚至庸俗化,这很容易造成大众尤其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误读,如近年来的婚闹习俗,千奇百怪有的甚至伤风败俗,使得大家呼吁婚闹也要遵守功德秩序,部分民间传说、文学作品被张冠李戴等。甚至有些非遗传播过分商业化、虚假化,如不少地方斥巨资修仿古街,打造虚假民俗,还有供奉污点名人的,过于注重高科技的,异化曲解,不但没增加精神内涵,反而是对文化的一种伤害。所以对于所有传播行为,“内容为王”这一基本原则都要遵守,创新、个性、时尚可以,但要以深挖文化内涵,突出文化精髓为基准,当然这离不开真正热爱、具有大传播格局又懂得一定技术的传播队伍,首先本土非遗传承人及其后代要勇挑重担,因为他们是最权威也是最具说服力的传播大使,另外就是我们非遗工作人员,也要转变自己传播理念,丰富传播话题,准确传播非遗文化。

猜你喜欢

蚌埠市蚌埠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磬云岫
通 幽
知磬堂
禅 悟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对话蚌埠:药品采购究竟咋啦?
蚌埠药采是非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