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2019-03-15严伟英

安徽开放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树人立德马克思主义

严伟英

(安徽农业大学 经济技术学院,合肥 230011)

一、引言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在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正因为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3]。在2019年3月18号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总书记更是强调了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中的至关重要的地位,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事关党和民族的千秋伟业,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4]。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思潮多元化、互联网+社会的到来,人类面临的德性挑战日趋严峻。随着20世纪末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为大众教育,高校录取率的不断提高,进入高校的学生素质良莠不齐的现象越发突出,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理想信念淡化、价值观取向多元、家国情怀理念较弱、自身价值认知模糊,且存在组织纪律性差、抗压能力弱、功利心强等特点。然而95后、0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强,积极向上。因而,在校大学生这些特点对思政课教育的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6]。

传统的思政理论课教育则存在强调灌输的教育方式,而对作为教学对象的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思想热点、成长发展需求与期待、学习接受能力和学习环境重视不够,再加上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参与率低,学生认知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部分思政课教师在自身思想理念上没能做到与时俱进,不能有效传递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且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够多元多样,没有有效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从而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在新时代、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要不断改革创新,加强课程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增强课程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不懈地传播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筑牢学生科学成长、全面发展的思想之基[7]。

二、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之内涵

(一)立德,立教师之德,立学生之德

立是树立,德是道德品质,立德就是确立培养崇高的思想品德。立德树人关键在教师,首先要立教师之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具备六种品德素养,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4]。新时代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立学生之德,要教育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要引导学生爱国爱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求真学问,练真本领,要培养学生立足当下、志存高远,又自强不息、奋斗担当,做有大德大爱大情怀的时代新人[8]。

(二)树人,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百年之计,莫如树人。树是培育,人是人才。树人就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教育学生树立自身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深刻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和开拓者;要让学生认识到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的辩证关系,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

(三)立德与树人的辩证关系

立德树人是大学的立身之本,是对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立德树人体现了立德与树人的唯物辩证关系,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树人是立德所实现的目标。立德与树人一先一后,交叉融合与共生互补。立德强调的是道德养成,强调的是既立教师之德,又立学生之德。只有教育者立德,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才能树人,才能使受教育者立大德、养大德,成有德之人;树人强调的是能力养成,是立德的一个重要目标。树人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练就过硬本领,善于创新创造,勇于实践,敢于担当时代重任,是树立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9]。

三、高校思政课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路径

(一)培养一支理想信念坚定、素质优良的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

首先,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思政课教师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传道者要先明道、信道,这样才能做到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正确,行动上自觉,才能顺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其次,思政课教师要有高超的教学能力。要善于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善于联系国际国内实际,拓宽教学视野;要善于守正与创新,创新教学方法;要善于用透彻的理论和鲜活的案例去剖析学生关注的热点,以回应学生,说服学生,并赢得学生。最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切实提升立德树人的实效。再次,思政课教师要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为人正直,要讲正话、讲真话,在课堂内外、网上网下言行相一,以高尚品德感化学生,用人格力量感染学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人生导师。

(二)推动“三进”,发展思政课学科内容,优化教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其所属六个二级学科涵盖了高校思政课的各门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因而在思政课相关学科建设、教材体系建设和思政课教学中,严格按照《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号)和《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年本)》(教社科〔2017〕1号),心无旁骛地持续不断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和进头脑。思政课教师要持续学习最新修订的2018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四本国家统编的高校思政课教材,要吃准吃透新教材,全面准确认识、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此基础上,做到学以致用,用好讲好新修订的教材,坚持教学为本,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把教材内容内化为学生的情感认同和实践指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思政课建设要充分发掘和运用各种教育资源,完善课程体系设置,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可有选择地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新时代面对面》《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导读》《当代中国社会问题透视》《中国传统文化》《政治学概论》《中西方管理哲学与文化》等选修课程,以丰富思政教育教学内容。在思政课学科体系建设中要凸显学术性和理论性,以理服人,着眼讲清楚各个理论观点的理论逻辑,充分阐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透彻学理分析、理论观点去教育培养学生,深化学生对思政课的认识,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感情,明确其所肩负的历史责任,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信心。

(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去深刻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也是不断发展的理论、开放的理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在不断总结和深化认识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创造性地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壮阔历程,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以一系列原创性战略性重大思想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11]。

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其不仅是单纯的知识教育,更是关涉灵魂和价值认同的教育。首先,教学要有针对性,做到以心育人,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坚持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围绕学生关注点、思想困惑点,结合社会热点,“守正创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立场、观点、方法,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拧紧学生理想信念的总开关,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回应时代大课题,引导学生正确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循循善诱,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其次,思政课要创新教学方式,坚持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组织学生、启发学生讲好新时代的故事,身边的故事;创新课堂教学,转变教学话语,把有理的话动情地说,把大道理融入小故事,把大格局融入小情怀,以增强亲和力,以情感人,让学生真学真信。

(四)充分利用网络精品资源,延伸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

网络有大量的思政课相关的精品内容。如学习强国App(网页版为www.xuexi.cn)中新思想模块下的重要文章,有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这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大有裨益;在文化模块下,有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系列知识;在党史模块下,有党史故事、党史知识、党史研究,这些有助于认识党的光辉历史进程;在时评模块下,能充分认识新时代这个大课题;在国际模块下,能充分学习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国际问题研究和一带一路;在视频学习中,有大量的理论学习专题,如《理想新时代》《不朽的马克思》《十九大精神与报告解读》等;还有党史和慕课模块,含有大量的与思政课密切相关的视频教学内容。此外中国共产党新闻网(www.cpcnews.cn)、理论网(www.cntheory.com)、中国文明网(www.wenming.cn)、中国社会科学网(www.cssn.cn)、安徽省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资源网(gxszk.ahedu.gov.cn)等网站上均有与思政课密切相关的版块内容,有海量的学习资源,这些均可作为思政课教学延伸的课堂,并可作为课堂内理论研讨和案例分析的重要内容,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师生互动,可有效增强思政课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随着5G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微课”“慕课”“网络精品课程”日益普及,各类教学软件App层出不穷。笔者在思政课教学中就积极尝试国内首款免费的智能教学工具“云班课App”,该App可进行资源上传、签到管理、头脑风暴、讨论答疑、留言等,打破了传统思政课的时空限制,在守正的同时实现了课堂的翻转,实现了小课堂到“大课堂”的延伸,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丰富了教学互动,引导并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价值观。

上好思政课,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思政课教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紧紧围绕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根本要求,创新教学方法和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着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守正创新,为立德树人提供有力支撑,引导莘莘学子融入新时代的追梦征程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树人立德马克思主义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