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需求视角下地方高校学报的供给侧改革

2019-03-15赵春秀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办刊学报期刊

赵春秀

(鞍山师范学院 学报编辑部,辽宁 鞍山 114007)

“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越来越丰富和便捷.新兴媒体的诞生和发展,深刻改变着媒体格局和传播方式,也使科技信息的供需两端发生了变化,地方高校学报必须深化信息供给方的改革,不断提升办刊质量,才能走出发展的瓶颈.

1 供给侧改革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强调“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侧体系质量和效率”.

供给侧改革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1].

互联网技术带动了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使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各种固有的平衡被纷纷打破,新的规则和秩序则需要重新建立.迈入新时代的中国,需求侧的变化发生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不仅经济领域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闻出版领域也需要进行结构性的改革,特别是提供信息服务的供给方.

2 地方高校学报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期刊出版发行总体面临着生存危机.“在数字出版快速发展的当下,学术期刊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的挤压,不仅内容和版权资源被抢夺,而且利润也被分割[2].”“据统计,国内期刊总数的一半以上为科技期刊,大约5000余种[3].”中国发行的科技期刊种类仅次于美国,种类虽多,“但大多数的科技类期刊的发展现状不理想,大部分学术期刊,尤其是中文学术期刊仍处于‘小散弱’的状态,其学术质量、市场竞争力等劣势都较为明显[4].地方高校学报,因稿源作者的学术水平、研究能力有限,所刊选论文的研究高度、深度、创新度、成果等级等都无法同专业期刊相比,目前一些地方高校学报办刊质量下降,读者流失状况严重,生存现状令人担忧.究其根本原因在于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科技信息的需求端发生了迅疾而巨大的变化,而作为供给方的地方高校学报,仍然固守原有的行为方式,没有随之进行有效调整,使供需两端产生严重失衡.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厘清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学报需求端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制定相应的匹配措施.

3 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学报需求端的变化

3.1 读者获取科技信息渠道的变化

地方高校学报“具有理论研究与政策宣传价值、文化知识与信息的积累传承和创新价值、教育资源公益性价值、高校国内外知名度宣传价值、教学科研服务价值、学科和建设发展价值、人才队伍与学术梯队培养建设价值、促进生产力发展价值、社会舆论导向价值”[5].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摆放在高校图书馆期刊架上的高校学报,因价值大且数量有限,成为高校科研工作者争相借阅的学术资源,高校教师对其强烈的教学和科研需求,稳固地支撑起高校学报的阅读量.地方高校学报凭借学术研究覆盖面大和学术信息量大的优势,成为其所在高校教师们科研、教学成果的展示窗口,成为传播和获取前沿科研成果的重要平台,也成为挖掘和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

信息时代,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以及学术信息存取开放政策的实施,学术信息获取渠道也随之增加和畅通,国内出版的学术期刊通过互联网、校园网、数据库等唾手可得,国外公开发表的英文科技信息的获取也较之前简单容易,研究覆盖面广、学术信息量大已不再是高校学报独有的优势;学术价值不高、学术影响力有限的地方高校学报的阅读量更是受到了极大冲击.本来就少有读者订阅的地方高校学报,在期刊室里也日益受到冷落.互联网时代,学术资源极度丰富以及学术资源获取极度方便的背景下,地方高校学报怎样才能脱颖而出重获读者青睐,是摆在地方高校学报面前的关系到学报生存的重要问题.

3.2 读者阅读方式和交流方式的改变

众所周知,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纸质阅读不再是唯一的阅读方式,电子阅读、移动化阅读越来越受到欢迎.地铁里、飞机上甚至课堂上,手捧手机专注阅读和娱乐的人随处可见.快餐化、碎片化、数字化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正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扩大.互联网环境还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书信往来已难得一见,电话交往也日渐变得具有“礼节”和“正式”的意味,便捷、实用的数字化交流方式如QQ、微信等即时交谈或留言,已成为人们日常交际互动的最常用工具.

很多高校学报无视读者行为的改变,沿袭一贯的出版方式、发行方式以及与读者的交流方式.沿用纸质版发行,或以纸质版发行为主,任凭所刊发的文章被湮没于成千上万篇科技论文中、湮没于大数据的汪洋大海中;赠送作者或与其他学报互赠期刊时,还采用以往的邮寄方式,不运用或很少运用网络化平台与对方交际互动;与作者交流仍采用电话或邮件的传统方式.这样的做法,既浪费金钱,又浪费时间,而且,效益甚少.

失去读者的期刊就失去了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作为科技信息的提供者,地方高校学报供给的有效完成,不应单纯只是刊物的出版发行,也不应只是一种学术资源的提供,还应该顾及所提供的学术资源的使用数量和使用价值.互联网环境下,如何才能使本身的供给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且能够实现使用价值的不断优化和升级,是地方高校学报必须要严肃思考并认真解决的难题.

3.3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的改变

地方高校学报的生存发展离不开所在高校.所在高校的现有规模、师资水平、发展方向、知名度等不可避免地会对高校学报产生影响;而高校学报的办刊质量也会对所在高校的发展建设如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等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结构战略性转型升级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随之,人力资源建设、人才培养的走向也发生了调整和改变.2015年7月1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正式提出国家的“互联网+”战略,并在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等十一个领域制定了重点行动计划.其中,在益民服务领域鲜明地提出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的行动计划,培养“互联网+”环境下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成为当今中国教育之要.作为高校最重要的宣传阵地,高校学报要在坚持学术性、理论性、原创性、前沿性办刊标准的同时,认真学习、领会、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这就要求地方高校学报要改变原有的观念,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行动,把培养创新创业的科技人才放在重要的地位.但是,一些地方高校学报缺乏忧患意识,缺乏高瞻远瞩的目光,一如既往地继续原有的办刊理念和办刊方式.这样的地方高校学报,失去了其应有的科技参考价值和科研引领价值,也必将因此而被淘汰.

3.4 地方经济发展对科技信息的需求发生了变化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一方面,传统经济已经日薄西山,地方经济对科技的需求日益强烈,而单凭地方的人力资源,已经无法快速驱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地方经济发展亟须高科技人才提供策略研究和科研指导,帮助他们解决经济发展实际中遇到的科技难题;另一方面,地方高校担负着为地方培养科技人才和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服务的双重职责.

地方高校具有信息、知识与人才的优势,完全有能力也有责任解决当地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科技难题.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地方经济发展动力的供需两端,地方高校学报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地方高校学报要把与地方经济发展有关的高校科研成果及时发布与传播到地方,帮助地方解决科技难题,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当地生产力;地方高校学报还要想方设法把地方经济发展的生产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发布,转化为信息资源,上升到理论高度,为高校的科研研究提供生产实际中真实的靶向,促进高校科研进步,实现产学研融合,实现和提高高校科研的应用价值.而实际上,很多地方高校学报远远游离于地方经济发展之外,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不闻不问,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困境不痛不痒.地方也习惯于高校学报疏离的态度,经济发展出现问题时也不去咨询,更对之无所期待.

在合作双赢的时代,地方高校学报只有把自身建设融入当地经济发展中,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4 地方高校学报供给侧改革的措施

现阶段,地方高校学报的供给与需求方存在严重失衡的现象.地方高校学报只有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需求端为中心,通过合理配置自身资源,提升刊物质量和刊物的有效阅读,为读者提供确实所需的科技信息,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实现自身应有的社会价值.

4.1 以需求为导向,多媒体融合办刊

读者的阅读率和引用率是办刊成功与否的重要衡量指标.没有读者阅读的刊物就失去了生命力,因而,吸引读者回归是地方高校学报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

新媒体和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传播效果被不断弱化甚至被屏蔽,传统媒体不断被读者疏远甚至抛弃,数字化、快餐化、碎片化阅读正逐渐演化成读者主要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地方高校学报要重视现实中大数据和互联网带来的需求端读者的变化,要调整资金、人员等要素配置,果断改变依托单一的纸质媒介形态进行信息传播的方式,加大移动化、数字化传媒办刊的力度,要把提升刊物的质量放在办刊的重心,把刊物发行的重心逐渐地调整为以数字化发行传播为主的形式.

地方高校学报要密切与读者的联系,要把读者放在第一位,要站在读者的立场,从读者的心理和角度考虑问题,要顺应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只有把读者的拥趸与否与刊物生存发展的命运结合起来,才能切实得到读者的喜爱和珍惜.因此,地方高校学报要建立微信公众号,宣传刊物,主动推送相关信息和重要论文,扩大自身影响力;要培养忠实自己的读者群,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QQ群、微信群等数字化网络交际平台,密切与读者的联系,与读者互动,收集和接受读者提出的建议,改进刊物的质量;要利用网络快捷、便利的特点,加强与作者的沟通,及时与作者商议稿件的策划、修改等事务;要建立自己的网站,公开和及时更新已接收稿件、拟录用稿件、被修改稿件等信息,供读者及时查询监督;要在学报网站上与纸质期刊同时甚至早于纸质期刊发表每一期的电子刊物;地方高校学报应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例如为读者提供所需专题的科技文献的历年所刊电子版汇编等.

4.2 依托高校办刊特色化

作为科技期刊,科技含量是科技期刊吸引读者的引力所在.但大多数地方高校学报,缺少“名牌”作者与“重量级”稿源,就重大科研课题和热点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的稿件获取而言,地方高校学报无法与核心期刊、专业期刊相竞争,因而在刊物的质量、刊物的影响力等方面无法与核心期刊、专业期刊相匹敌.

地方高校学报寓于教育、教学实践第一线,与本校的专家学者关系密切,能随时知晓本校“双一流”建设的教学、科研信息.所在的高校虽然并非国家“211”“985”等全国重点大学,但是,一般地方高校都拥有自己的传统优势学科和重点建设学科,这些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关系到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是地方高校倾力打造的“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点.此外,在“双创”背景下,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各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教育、教学、科研等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响应国家和教育部的号召,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与能力,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情感,近年来,各高校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环节、德育培养、专业训练、实习实践等环节全面实行教学改革.总结所在高校“双一流”学科建设成果与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教育教学经验的科研论文,来自教学实践的第一线,鲜活而生动,富有生命力,具有创新性、指导性、实效性,对这些论文,高校地方学报具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这是地方高校学报建立品牌化栏目、特色化期刊的“活水”.此外,地方独有的历史、地理、人文文化等也是地方高校学报独有的特色资源.地方高校学报可以对此精心策划,隆重推出.只有独具慧眼、独辟蹊径,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打造品牌化、特色化的栏目,才能改变期刊内容泛而不精的现状,才能提升期刊的质量,扩大期刊的影响,赢得自己的作者群、读者群,也才能传播先进的科技知识与优质的民族文化,实现自身应有的价值.

4.3 服务地方办刊效益化

一直以来,地方高校对地方的经济建设、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等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地方的经济、文化的发展程度对所在高校的招生、办学、人才输出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经济文化发展得比较好的地区,所在地方高校也比较出色,反之亦然.作为高校科研成果的呈现窗口,地方高校学报是连接高校的无形科技与地方的有形产业的重要桥梁.

首先,地方高校学报要发挥聚焦作用.地方高校学报要关心地方经济建设,要投身到地方的经济建设中去,了解地方经济的优势与劣势、现状与目标,了解地方的经济热点和发展瓶颈,针对地方经济发展热点,策划选题,设计栏目,组织相关专家、作者撰稿,及时为地区企业出谋划策,精准解决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科技难题,切切实实地使学报的科技信息发挥现实效益、经济效益.

其次,地方高校学报要发挥媒介作用.要通过数字化、移动化平台,介绍地方当前重点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在高新技术运用上的难题,使高校科研人员随时关注到地方经济发展的动态;也要通过信息推送、重点论文刊发、重要作者介绍等,让地方产业部门和生产者及时了解高校的科技成果信息,启发生产者们的思路,提升他们的科技能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还要组织座谈会,为高校的专家、学者与企业牵线搭桥,使科技生产方和科技需求方直接见面,既让企业了解专家们最新的科研信息,也让专家们了解企业在发展中的科技难题,发挥科技工作者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使科研转化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企业是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目标的载体和实践场地,为高校培养高科技人才队伍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高校科研成果成功的产业化,会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益,也为高校带来科研经费支持.产学研紧密结合是地方高校办学模式发展的趋势[6].地方高校学报要发挥自身的优势,为高校产研学一体和地方经济发展牵线搭桥,实现办刊效益最大化.

4.4 提升编辑的素质和能力,办刊创新化

好的刊物,离不开好的编辑.高校学报的编辑都具备相当的知识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修养.但是,互联网环境对编辑们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互联网带来的挑战,高校学报编辑要有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要意识到学报的价值危机,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具有开拓学报发展新局面的责任心、决心和信心.

要提高对编辑工作的认识,提升编辑能力.对待本职工作、作者和稿件要始终饱含激情,杜绝得过且过、懒惰倦怠的“生存型”工作状态.要躬下身子,甘为作者作嫁衣;要独具慧眼,精准选稿;要“巧手裁衣”,对有价值稿件进行有效修改.

要自觉学习现代化网络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提升数字化应用能力及网络化交际能力,并熟练运用于刊物宣传、稿件编辑、出版发行、作者联系等具体工作中.

要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主动参与到高校“双一流”学科建设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中,为高校教学改革、特色办学、人才培养加油助力;要主动参与到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促进知识成果社会效益的积极转化.

要提升自己快速选题策划能力,在这个创新的时代,选题和策划能力更是检验编辑创新能力的试金石,高校学报编辑要具有敏锐的发现意识,能在短时间内发现教育、教学、科研、生产中的热点问题、重点问题,并对发现的选题进行有见地的思考和全局性的策划.

猜你喜欢

办刊学报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致敬学报40年
期刊问答
全省首届少儿期刊办刊经验交流会在长沙召开
坚持开门办刊,讲好行业故事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