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高职院校阅读现状及阅读推广策略探究
2019-03-15张大玲
张大玲
“大医精诚”,现代医学要求医务人员不仅具有精湛的医疗技术,更应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宽厚的人文关怀精神。以护理专业为例,高职院校的护生毕业后,大多面向基层、面向社区,其自身的医学人文素养对其今后的职业发展以及护理工作的践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1]。因此,医学人文关怀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良好的医德医风已经成为社会对医务人员的道德品质要求,这也要求医学高职院校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阅读推广工作是帮助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健康的医学人格的重要途径。
1 现 状
1.1 阅读基础薄弱,时间少,习惯不良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升学压力较大,阅读课外书籍少,阅读习惯差。同时,高职院校不断扩大招生,导致学生综合素质下降,无论是课内学习还是课外阅读,都比本科院校学生稍逊一筹。部分高职医学生不愿读书、读书少、不会读书的情况令人堪忧。现阶段,医学高职院校相较于其他类型院校,在校学习时间较短且学业任务较重。大多数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只有一年半左右,他们除了繁重的文化理论课程之外,还必须花大量时间练习专业操作技能,参加职业资格考试;此外,还要参与校园文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志愿服务等活动,这也客观上导致很多学生无法花大量时间阅读。
1.2 阅读知识面不广,阅读功利性、消遣娱乐性较强 由于医学生专业学习任务繁重,大多数阅读是围绕专业应用、查找资料、考证考级展开,阅读有明显的功利性和工具性。且高职院校学生由于阅读基础薄弱,阅读能力不高,最喜欢阅读的是流行小说等文学艺术类书籍,主要包括言情小说、网络小说、新生代作者小说,而中国古典文学、现当代优秀作品以及外国文学名著却不多。这说明其阅读目的具有明显的娱乐性、消遣性,读书的范围比较窄。
1.3 阅读的习惯由深阅读向浅阅读的转变倾向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直接导致了阅读方式从传统的纸本阅读逐渐转向以手机、电子书、网络等电子终端为主要载体的“碎片化阅读”,这种阅读方式便于学生利用零碎时间,快速、便捷地获取信息,也为紧张的学习状态带来身心短暂的放松,因此,深受大学生的青睐。然而,这种浅阅读会一定程度上导致阅读心态浮躁、功利,从而削弱了阅读的意义,使得阅读难以深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力、逻辑能力、批判能力和创新能力。
1.4 高职图书馆服务水平较低,学生阅读无方 据了解,大多数高职院校图情专业人才缺乏,尽管也开展了一些阅读推广活动,但有广度却缺乏深度,对学生的阅读需求、阅读引导等缺乏深层次的服务,阅读引导工作相对薄弱;高职学生面对丰富的馆藏资源,显得茫然无措、束手无策,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选择书籍,如何进行阅读。
2 策 略
2.1 建立学校阅读推广组织和机制 建立健全学校阅读推广组织机构,是形成大学生阅读氛围,构建书香校园的有力保障。大学生阅读推广是一项全校性质的工作[2]。学校相关部门要转变“阅读仅是图书馆的工作”观念,站在共赢的视角,携手做好学生阅读工作,共同打造书香校园。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阅读服务与指导,一是应建立学校阅读推广工作委员会,秘书处设在图书馆,可以统筹、规划与指导全校阅读推广与服务工作,有效利用学校优势和资源。二是发挥团委、学生处、各院系等相关部门的主观能动性。各院系可以成立阅读推广工作组,对本院系学生的阅读进行针对性的检查、督促与指导;团委成立院读书协会,依托读书协会为图书馆和学生搭建一个阅读、学习、交流和互动的平台,定期举办书友会、主题阅读沙龙、读书征文等活动。三是开展学校“阅读推广人”遴选,从教师、辅导员、馆员、学生中遴选“阅读推广人”,定期开展“阅读推广人”培训,担当起学院阅读推广重任。
2.2 建立阅读推广系列活动常态化机制
2.2.1 加大宣传力度,激活阅读兴趣 宣传工作到位就能成为阅读推广的强心剂、原动力,学校一定要高度重视阅读推广的宣传工作。一是宣传面要广,要在全校范围内全方位地进行宣传;二是宣传形式要灵活多样,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在学校官微、官网、校园广播、图片展、宣传栏等线上线下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图文并茂的专题宣传,从而吸引学生关注并参与;三是宣传内容要鲜活,可以通过搜集伟人、名人的读书心得以及名人读书的成功范例等,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只有通过不断阅读,才能提高综合素质,做更好的自己,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2.2 举办校园读书节,丰富读书活动 以“4·23世界读书日”为契机,举办校园读书节,开展各种各样的主题阅读活动,如世界读书日开幕式、阅读讲座、书展、书评、读书竞赛、阅读征文、诗文朗诵等,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组织实施;配合形式热点,推出精品图书展;加大对网络阅读的指导,开展知识挖掘、智能推送等特色服务,避免读者在网上盲目浏览,为读者选择信息资源节省时间;加强新生的入馆教育培训,开设《信息检索与利用》选修课,开展信息素养比赛,通过丰富、特色的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信息素养。
2.3 建立阅读推广自我保证和激励机制
2.3.1 依托诊改平台,建立在校大学生阅读标准 教育部有关文件明确指出,学生也是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的主体。因此,在校大学生可以自主拟订每学期阅读计划,学校通过诊改平台,采用信息技术定期向每位同学推送本学期阅读情况,对于没有按时完成阅读计划的学生,通过预警信息,进而合理分配时间,加强阅读,从而自我保证阅读计划的完成,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2.3.2 建立阅读激励机制,提高阅读积极性 为了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学校可以采取一些阅读激励措施,如政策激励、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竞赛激励等。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设立阅读研究专项课题,建立配套的检查、督导与激励制度等,落实教师引导并促进学生阅读的职责,激励教师投入引导带动学生阅读工作。另一方面,通过设立阅读优秀班级、阅读之星等评选方式,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并且在学院进行大力宣传,形成示范、影响,让学生真正从内心感受到阅读的重要性,从而促使学生主动阅读。
2.4 建立阅读推广服务保障机制
2.4.1 丰富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 文献资源是阅读最基本条件,文献资源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阅读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医学高职院校必须改变以往重数量轻质量的馆藏建设思路,适当加大哲社、人文类经典书籍的馆藏比例,通过藏书数量的增加,藏书品质的提高,做好阅读推广的基础保障工作。
2.4.2 优化学校阅读育人环境 相对于课堂,图书馆的形式更具灵活性、全面性和选择性,能够使学生丰富课余生活、拓展视野、净化心灵、提升文化品位[3]。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一是要加强图书馆软硬环境建设。图书馆不仅要为读者提供宽敞明亮的阅读环境,还要为读者提供宁静、温馨的阅读氛围,使医学生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中启迪智慧、润泽心灵。二是让高质量的阅读栏在校园内随处可见,校园处处可阅读,时时可读书。三是重视营造学生宿舍阅读环境,宿舍阅读生活应该成为学生宿舍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四是重视班级阅读管理,这也是优化学校阅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2.4.3 提升馆员职业素养 馆员的职业素养是做好阅读推广工作的前提。只有拥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图书馆才能更细致、深入地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和阅读文化建设[4]。因此,学校和图书馆要加强馆员队伍建设,支持并鼓励馆员提升学历、参加业务培训,通过参观、学习、考察交流等多种途径提升馆员整体素质,从而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医学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不仅是重视专业技能培养,更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因此,医学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学生阅读现状与问题,把学校作为阅读推广的重要阵地,大力开展阅读推广工作,营造浓厚的校园书香文化,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