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开放式病房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9-03-15张学英
张学英
大理州祥云县人民医院精神科 云南祥云 672100
精神疾病患者由于病情发作无法控制自身行为,多伴以伤人或者自伤等行为,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1]。临床大多通过封闭式病房控制患者病情状况。然而近年来,伴随我国医疗服务的不断进步,开放式病房逐渐被广大患者和家属所接受。故本次实验尝试通过对在我院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实行开放式病房管理,对其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方案,旨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现做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自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来我院进行就诊的精神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共收集病例50例。其中男性病例26例,女性病例24例,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为(50.12±3.11),病程5个月-6年,平均病程为(3.14±0.89)年,患病类型:精神分裂患者19例、抑郁症患者10例、急性应激障碍患者13例以及狂躁症患者8例。本次实验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采用自制量表,表内设置相关问题,包括基本资料、安全隐患以及原因,由护理人员依据患者实际病情况予以填写。
1.3 安全隐患分析
(1)监管不力:大多数精神疾病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情绪,严重者甚至出现自杀自残等自伤行为,狂躁症患者一旦病情发作,常具有攻击性,危险系数极大。如果护理人员不熟悉患者的实际病情状况和以往病史,便无法及时为患者做出正确治疗。同时,少数患者在开放式病房易与他人争吵,因其无法控制自身有效行为极易发生严重意外,此类事件的发生与护理人员监管不当有关;另外部分精神疾病患者的作息时间有异于常人、护理人员长期的工作压力,导致其对此类患者的监管力度降低,也会导致一些意外的发生。
(2)药物隐患:由于精神疾病患者需长时间予以相关抗精神类药物,此类药物具有较强的敏感性,易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甚至休克。
(3)病房环境:病房环境较为单一,偶见剪刀、药物等危险品,且整体卫生意识较低,无规范化管理。
(4)家属对精神疾病知识较为匮乏:由于家属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较低,不了解患者服用治疗药物的重要性,无法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导致患者用药依从性较低。
依据上述安全隐患制定针对性护理举措,并观察本组患者护理前后安全事件发生情况,并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实验数据,使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数据t检验;使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本组患者护理后安全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护理前,且差异显著(χ2=4.3200,P<0.05),具体见表1。
表1:本组患者护理前后安全事件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开放式病房作为现阶段临床全新病房模式,越发趋于家庭化,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降低患者内心负面情绪,使其感受正常生活,为患者预后改善带来积极影响[2]。开放式病房管理模式以患者的有效护理为主要内容,依赖护理人员的高度责任感,同时开放式病房患者以急性期居多,常常需病人家属配合护理工作,故而使得对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要求愈发提高[3]。
基于存在的安全问题制定以下护理举措:(1)了解刚入院患者的基本资料,评估实际病情状况,对自理能力较差或首次发病但能配合相关护理工作的患者进行筛选,同时创造干净整洁的病房环境,设置醒目标志,病房布置可采用柔和色彩,减少障碍物品,为防止患者摔倒,地面应采用防滑地板;另外,注意将病房内的电线插头予以保护,禁止放置任何危险用品,如小刀、剪子等。(2)根据患者病情特征与开放性病房的特殊性质,改进以往工作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护理工作的规范性,使护理人员谨记安全二字。(3)可通过培训方式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其工作责任感,定期开展相关会议,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发生原因以及护理对策进行总结,若发现不合理之处,应及时予以改正;同时护士长可根据本科室护理人员情况,实施规范化排班模式,不仅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还有助于更好的落实自身工作。(4)定期举行健康知识讲座,提高患者家属对精神疾病的认知水平,同时加强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对待病人应保持耐心和爱心,用耐心、和蔼的态度回答家属提出的问题,并做到及时沟通,获得家属认可,既可保障家属的安全监控,也可通过患者家属和护理人员的密切配合,达到提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目的。(5)严禁家属将院外药物带给患者,一旦有所发现应立即没收,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耐心解释,防止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危及生命[4]。
在此次实验中,经过对本组50例精神疾病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护理对策,明显降低了安全事件发生率。由此可见:通过安全有效的护理举措,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处以高度责任感,有利于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不安全因素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升其整体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