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家公司一年花120亿美元让你看好片

2019-03-14祥燎

华声 2019年2期
关键词:护城河会员内容

祥燎

奈飞(Netflix)是全球最大的流媒体,全球最大的影视制作公司。

很早之前,看空奈飞的人说:“流媒体服务没搞头,上个这么玩的已经死透了。”刚转型那年,奈飞的确惨——半年时间,其股价跌幅超70%,三季度用户数也环比下降81万。但第二年,奈飞的流媒体用户蹭蹭上涨,打脸成功!

后来,看空奈飞的人又说,“你靠自制剧圈用户,但你的内容,比得上HBO、迪士尼么?”2018年9月的艾美奖颁奖典礼中,奈飞拿下23个奖项,和HBO平起平坐,结束了后者长达17年的连胜纪录。

频频打脸靠什么?钱!2018年奈飞在内容制作上,估计花了120亿美元。相比之下,HBO等传统电视网络的这一数字,只有30到40亿美元。

有钱,还得会花钱。

革自己的命,让别人无路可走

奈飞身上最值得学的是对用户痛点的关注,以及基于此的不断创新。

1997年夏天,一个叫Reed Hastings的美国小伙去当时的DVD租赁巨頭Blockbuster店里,花4美元租了张碟,结果因为超期归还,被收了40美元的“逾期费”。多年后,Blockbuster一定后悔薅他的羊毛。因为,Reed Hastings是个有钱的工程师,一怒之下创办了奈飞。奈飞也做租碟生意,但没有逾期费,还搞会员制,终于在十三年后把Blockbuster逼到破产保护,大仇得报。

奈飞的秘诀在于,它没有店面,只在网上运营,将行业的核心模式由“按次收费”变为“按月订阅”。用户在网上订碟,在家收货。这么做的好处,一是获客成本更低,因为不用支付店面租金等等;二是无限货架,实体店的碟再多,还能多过电脑?

这是奈飞的1.0阶段,模式是O2O,但干的还是夕阳产业,所以Reed Hastings一直在想出路,出发点还是:如何提高用户体验?

Reed Hastings盯上了互联网流媒体。2011年,Reed Hastings宣布奈飞全面转型。那年的7月21日,公司将原来总价9.99美元的DVD+流媒体服务,转变成每项服务收费7.99美元。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认为被变相提价60%。那年奈飞的股价、用户数都雪崩式下滑。

走流媒体模式的奈飞,进入到2.0阶段。这个转型很关键,也很痛苦。

2009~2011年,奈飞的DVD租赁业务仍保持每年约30%的增长,而且当时没有一家视频网站敢向用户收费,都以广告收入为主,奈飞却专注会员制,拒绝一切广告。Reed Hastings的应对方式很明确——一切业务围绕提升会员体验展开。做到现在,奈飞市值比2002年上市时暴涨了480倍,巅峰时期更是超越迪士尼,成为全球最大媒体巨头。

怎么花钱提升会员体验?这就得说说3.0阶段的奈飞了。

最会烧钱的影视公司和最会拍片的科技公司

作为用户,在一个平台看片,总会希望得到这些服务:便宜;方便,随时随地能看;视频高清且流畅;没有广告;喜欢的内容足够多。

奈飞提升会员体验,大体就是这么做的。比如“方便”,你用电视、电脑、手机、平板,甚至游戏机,都能看它的视频,且都能从之前的记忆点开始播。它甚至有专人研究各类设备屏幕与影片播放分辨率的关系,以提升你的观影体验。

无与伦比的会员体验,就是奈飞的护城河,主要由两点构成。

1. 内容组合(独家,精品,多类型)。2013年,《纸牌屋》横空出世,这是奈飞第一部自制剧,高调进入3.0时代。整个行业都惊呆了:电视剧还能这么拍?超1亿美元投资+名牌导演+影帝主演,都够拍个好莱坞大片了。

自制剧意味着独家。当你有足够多的独家时,基本就是垄断了。根据Sandvine的报告,奈飞已经占到了全球网络(不含中国和印度)流量的15%。

这种垄断,就是用钱砸出来的。花这么多钱,一要拍得好,二要拍得多。

不同于传统制作商,奈飞会做不少小众剧集,满足用户的细分需求,留住不同类型的用户。自制剧后,奈飞开始提价,但用户数一直飙升,过去10个季度里有8次新增订阅用户超出市场预期。

这两年,奈飞还开始自制电影,好莱坞表示有点慌。

2. 最会拍片的科技公司。很多人喜欢租借新近热门DVD,但这种影片版权费高,最开始奈飞玩不过Blockbuster,于是剑走偏锋,利用起了冷门影片的资源,配合它的数据挖掘系统,通过跟踪会员的观看习惯和行为以及他们的观后推荐、影片评论和评级等信息,向会员推荐影片,最终冷门影片的租借率被大大提高。

到了3.0阶段,有了足够多的优质内容,但奈飞还得继续靠科技解决两个问题:观看体验和精准推荐。

奈飞的算法小组,花了4年时间,根据每一个资源的特征进行精细化处理,精细到每一部片子,乃至同一个剧集的每一集都会得到不同的算法,从而解决了在为用户节省20%带宽的同时,并且提高画面质量的悖论。

一直以来,奈飞都把IT工程师当宝贝,毫不吝啬地开顶薪。在其硅谷总部,有一支800人的工程师团队,主要就负责推荐系统算法的设计和优化。根据估测,奈飞的订阅用户中,有75%的观看活动都和推荐有关系。

不管做什么,奈飞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提升用户体验。传统美剧一般采用周播的形式,奈飞却是一口气放出所有剧集,让你看个够。它的首席内容官泰德·沙兰多解释说,“有些人认为让观众保持期待挺好,但在我们看来,观众其实是在克制自己的不满足。”让用户不爽的事,奈飞不想干。Blockbuster被40美元的逾期费加速死亡,就是前车之鉴。

护城河不够深?别慌

看空奈飞的人有其理由,主要是看不惯奈飞烧钱圈地。护城河有了,内容有了,咋套现的事还没个影呢?而且烧钱越烧越凶,因为奈飞也没能逃过边际效益递减的规律——2013年,Netflix每投入216美元即可获得一个新增会员,而到了2018年,这个数字几乎翻了一番。

不过在奈飞看来,护城河还不够深。

流媒体+原创内容的模式,正在被竞争对手复制,毕竟门槛不高,有实力的科技公司基本都能掺和一脚,所以像亚马逊、Facebook、苹果,甚至沃尔玛都对奈飞虎视眈眈。

有必要担心,但不用惊慌。无数经验告诉我们,第一个入行,又基本形成垄断的企业,只要不作死,保住第一的地位不是什么难事。所以还得持续产出精品内容。砸钱、用大数据分析还是次要的,拿出不成功便成仁的工匠精神,更加保险。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金错刀”

猜你喜欢

护城河会员内容
中轴线上的护城河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会员之窗
会员之窗
会员之窗
会员之窗
忠实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坚决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先锋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