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当前背景下国企改革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2019-03-14牟勇

青年时代 2019年1期
关键词:困境国有企业改革

牟勇

摘 要:目前,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市场经济发生了较大改变,这使得改革成为了国企更好发展的必然途径。因此,本文将对国企改革总体路径进行阐述,并在分析当前背景下国企改革面临困境的基础上,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困境

进入新时代后,国企改革已经成为了必然,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其还面临着较大困境,严重阻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因此,必须了解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路径与面临的困境,并通过相关措施的实施,提高改革的实效性,保证其可以顺利实施,从而为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国企改革总体路径

通过调查可知,国企改革是通过不断实践与经验积累,并对目标与路径进行分阶段确定的一个变迁过程。我国企业制度变化主要经过了四个阶段,即企业自主权扩大、承包经营责任制推行与两权分离、改革制度创新以及改革制度完善[1]。国企改革最终的目标就是把国有企业从以往的行政附属物转变成具备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负盈亏以及自我发展等特点的商品生产、经营者,并将国企市场属性充分发挥出来。虽然在不同改革阶段实施了相应的制度安排,但从整体上来看,国企改革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两个思路以及四层关系进行的。一个中心指的就是虽然国企改革是一个渐进式过程,并经历了上述四个阶段,但对国企放权让利一直是所有制度安排的中心点。而改革实践的两个思路指的就是对私有化进行推行,以此来促进国有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不断完善公有制,并在这一基础上实现对产权改革的完善。同时,在改革过程中,以下四层关系是必须合理处理的:第一,实现政企分离;第二,让企业成为服务市场的真正主体;第三,对企业内部治理结构进行完善;第四,正确处理企业和外部制度关系,将公平竞争环境提供给企业,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二、当前背景下国企改革的困境

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現实意义,并且得到了各国企的认同,但通过调查可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其还面临着众多困境,主要表现在产权关系不明确、固有资产流失以及经营效率低等方面,下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产权关系界定不明确

从本质上来看,国企与商企存在较大区别,国企产权主要包括生产资源所有权、收益权以及使用权等。在建国初期,我国就十分重视国有企业的发展,其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但在具体发展过程中,其也被强加了许多会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不良影响的问题,如改革遗留问题、市场经济以及债务负担等,这就使得国企负担逐渐加重,缺乏足够的改革动力与后劲。因此,在国企改革中,必须对产权关系进行明确,抛弃与自身无关的负担,只有这样,才能为国企改革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二)固有资产流失严重

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国家会给予国有企业一定支持与保护,但这也就导致很多国企管理人员会出现谋取私利的行为,如中石油贪污案等。资产产权主体地位丧失、管理制度不健全以及监事会没有发挥作用等都会导致国企出现固有资产流失问题。国企只有具备足够资金支持才能完成改革工作,但当前大部分国有企业内部并不具备完善的资产管理监督机构,这使得相应资源得不到有效运用,严重阻碍国企改革顺利进行。由此看来,固定资产严重流失是国企改革面临的一个主要困境。

(三)经营效率低

在实际发展运行中,一些国有企业并没有将得到经济效益当作主要目的,为人们服务才是其发展的方向。由于国家给予了大力支持,这就使得国企职工普遍存在工作积极性较低的问题,严重降低了经营效率。同时,部分国有企业还存在管理体制落后、资源配置不合理以及官本位思想严重等问题,不但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还缺乏良性有序竞争,会加重国有企业的社会负担,不利于其进一步发展。通过调查可知,国有企业管理体制落后有以下几方面表现:第一,缺乏明确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严重降低国企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上进心;第二,风险控制机制与管理机制缺乏科学性与有效性,无法使国企有效应对资产风险;第三,当地政府干预过多,并且运行制度也并不完善,这使得国企改革无法继续进行。因此,针对国企改革经营效率较低这一问题,必须通过管理机制完善的方法进行解决[2]。

三、国企改革突破困境的措施

(一)明确产权关系

要想保证国有企业改革顺利进行,就必须对产权关系进行明确,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突破当前国企改革面临的困境。目前,虽然大部分国企已经对自身所有权与收益权进行了明确,但还存在一些改革遗留问题和模糊债务负担,因此,应该针对性解决这些问题,全面了解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与限制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进行细化,并明确产权关系归属,有效减轻国有企业发展负担,从而促进其向着更明确目标发展。同时,还应该及时改革并完善相应的产权制度,理顺产权关系,明确不同经济主体产权地位,实现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并通过对经济结构的优化,尽可能提高国企资产经营的收益与效率,从而为我国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加强各种制度的实施

首先,应该对混合所有制进行落实。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无论是经济、社会还是科技,其发展都需要国有企业提供支持,若国企改革可以顺利完成,那么就可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反之,则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必须逐步进行国企改革,并对长期发展目标与改革方案进行合理制定。依照我国当前社会形式与面临的困境,有效落实混合所有制已经成为了实现国企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方式。混合所有制的实施可以加快国企发展速度,在最大程度上规避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同时,在这一模式下,可以实现股权的多元化,避免国企股权完全集中在国家或集体手中,允许非公有资本的加入,这样,必然可以对国企进行激活,提高其发展积极性,并通过对各种资本的运用,促进国企竞争力的提升。另外,在落实混合所有制之后,可以通过多种资本的有效融合实现取长补短,提高国企生产与运用的活力,从而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在这一基础上,国企还应该积极吸引民间资本,让其有效参与到国企改革中,拓宽投资渠道,以此来有效满足当前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要求。民间资本主要有民营资本、外国资本以及个人资本,而投资方式则存在入股、融资租赁、股权转让以及国企股权收购等。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混合所有制进行落实时,必须保证国有资本占据主体地位,防止其性质出现根本变化[3]。

其次,应该加强对职工持股制度的引入。在国企改革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对内部职工的关注,只有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才能提高生产运营效率,避免因人为原因而阻碍国企健康发展。因此,应该完善现有职工激励机制,在薪酬奖励与绩效考核的基础上,加强对职工持股制度的引入,增强企业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与工作积极性,让其主动投入到国企生产运营中,提高企业凝聚力与向心力,从而促进其生产经营效率的提升。在国企改革中,若经营效益较好,那么可以由职工出资来对成立相应的分公司,并以基金公司持股方式,实现职工持股制度的进一步落实。

再次,应该进行多元化股份制改造。企业混合所有制不仅有国有投资、外国资本、民营资本以及个人持股等的混合,还存在各种级别国有企业的联合,通过这种联合可以取长补短,提高国企市场竞争力,从而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规范》要求,除了税务、水、天然气、电以及石油等必须由国家垄断的国企之外,应该依照《公司法》相关规定,将其他国企改革成多元化股东结构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这对国企现代化管理制度与运行方式的建立有着重要影响,不但可以提高国企资源利用的效率,还能够拓宽融资渠道,为国有企业实现保值与增值提供有力保障。

最后,应该积极实施授权经营制度。《规范》中明确指出,在对国企进行改革时,可以通过授权经营制度的实施,来加强对国企资产的管理。授权经营制度指的就是,在国家授权情况下,大型国企具备对控股企业与全资企业等行使所有权的资格,还可以根据法律,对国企资产收益、管理、经营以及决策等权利进行有效行使。同时,国企还需要对资产保值增值责任进行承担,并通过授权经营制度的有效落实,来合理解决产权主体缺失等问题,促进经营效率的提升,从而为国有企业稳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优化领导机构

对国有企业领导机构进行优化也是有效落实国企改革的重要途径,领导机构优化指的就是国有企业必须结合时代发展趋势与自身实际情况,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并将理想环境提供给后续运营管理。在优化领导机构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国有企业领导人及时更新理念,发现并正确认识当前国企发展需要面临的新局面与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对管理模式与方法进行完善與创新,更新运营理念,从而有效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同时,还应该加强对企业党组织的建设,为国企发展提供正确引导方向,尽可能避免其出现较大问题,并加大监督审查力度,保证国企运营发展的有序性与规范性[4]。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有效突破国企改革困境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必须了解私有化推行与公有制完善基本改革思路,并通过明确产权关系、加强职工持股制度与混合所有制的实施以及优化领导机构等方法,为改革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从而促进国有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原园.国企改革发展中的既有问题及解决策略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10):83+189.

[2]崔雪松.现阶段国企改革面临的问题及优化建议[J].时代金融,2016(12):91+102.

[3]王慧.深化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关键及措施——以湖北省为例[J].人民论坛,2016(05):112-114.

[4]张正伟.浅析深化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的难点与出路[J].财经界(学术版),2015(10):156.

猜你喜欢

困境国有企业改革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