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2019-03-14李新金
李新金
摘要:基础科学研究以及教学专门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主要目标,但是在适应工矿企业需求方面却呈现出一种被忽略的状态。在探究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过程当中,可将民办高校特点作为主要依据,确定计算机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改革思路。在此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总体结构以及实践环节教学体系基本框架等得以顺利构建,这对教学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有重要作用。該文主要针对民办高校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进行进一步探究,对民办高校办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重要作用,为我国教育教学事业进一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网络工程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01-0143-02
教学是高等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核心与基础,高等教育主要是将经济建设作为主要服务对象。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过程当中,高等教育面临着全新的要求与挑战,必须实现对更多应用型人才的有效培养。在计算机科学迅猛发展的背景之下,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涉及相当多的方面与学科。与之密切相关的IT产业对学生应用能力以及工程意识提出全新的要求,不仅需要实现对IT产业最新技术以及产品的有效掌握,同时也需要利用其对实际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民办高校是普通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部分学生的教育被普遍忽视。定位不准确以及目标不确切等问题长期没有得到改善,因此必须针对计算机专业进行势在必行的改革与创新。
1 明确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与基本思路
广播、电视以及报纸是传统媒体的三种主要形式。在不断发展过程当中,网络已经逐步成为第四媒体,并且快速成为主流媒体之一。在军事领域,网络化军队已经成为继海军、陆军、空军以后的第四军。手机网民规模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其发展速度相当迅猛,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以及远程教育概念等推广面积相当大[1]。在全新的市场推动力之下,计算机为主体的IT人才培养规模以及质量逐步影响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文明程度以及综合实力等。因此我们必须针对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人才进行有效培养,这部分人才不仅需要实现对科学技术、基本理论、知识以及技能与方法的有效掌握,还要在实际中对其进行有效应用。
高等教育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注意对国家教育方针进行直观体现,并通过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对学校培养规格要求的真实反应。将民办高校培养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特点作为主要依据,可是现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进一步明确,面向实际、面向应用以及注重理论实际是其培养的指导思想。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可从强化知识应用着手实现对学生技术能力的不断提升。这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改善有重要作用,进而促使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内容得以顺利构建。
2 确定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架构
专业化逐步向普及化的转变是互联网产业人才需求的主要特征。政府部门以及企业在办公时已经大面积使用互联网。因此,大型机构的复杂网络必须实现对正常运行服务的有效提供,复合型的网络人才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基础。新型网络人才的知识体系必须能够实现对网络管理各个方面内容的有效涵盖。技能单一、知识面狭窄以及更新速度滞后,是传统网络管理员以及网络工程师所面临的明显缺陷。在我国信息不断发展过程当中会受到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大量短缺的网络技术人才是导致我国信息化发展遭遇瓶颈的原因之一。综上所述,我们需要将社会需求以及实际情况作为主要依据,实现对人才模式总体架构的有效调整与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必须占据主体地位,将职业能力作为主要导向,开展一系列的教学工作。
与网络工程专业进行比较后可以发现,我们所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多网融合的背景下,必须实现与学科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充分融合。这部分人才不仅需要实现对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以及物联网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同时可在计算机以及物联网等领域进行有效的研究与开发。在从事工程设计管理以及维护工作当中,实用性专业人才可针对自身所学进行有效使用。网络构建与维护、网络管理与安全以及物联网构建与应用等是今后教学与研究所涉及的主要内容[2]。
3 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一致的课程体系,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在划分课程组的同时,我们可将专业建设需要以及教师自我发展方向作为主要依据。课程组在制定各专业以及本科、专科层次教学大纲时,必须实现与人才培养定位的充分融合,针对现行的教学内容进行不断总结与改革,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的创新也是其必须满足的条件。计算机专业的设置需要实现对多方面内容的综合考虑,行业背景、技术需求以及用人市场等都在其中。注意也必须提高对市场需要、行业定位以及职业岗位群的重视程度,在充分融合上述内容的基础上,保障专业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素质教育以及创新能力教育也是课程设置过程中所必须凸显的内容,在此过程中,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强化实践的特性可对其进行一定的指导。民办高校在开设计算机课程时,必须提高对基础课程的重视程度,通过强化主干课课程的方式,实现对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特色的着重突出。这种教学体系与实践与教学体系相融合要求之间相契合。
例如: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专业教育以网络互联技术、网络管理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为核心,以计算机软件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为支撑,围绕“建网”“用网”“安全管网”三个方面加强实践教学。专业建设注重对学生应用性知识的讲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3]。
4 科研与教改相结合,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内容改革必须将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核心与基础,在此基础上实现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科学选择。在提高课程教学以及实验效率方面,各种虚拟系统以及模拟系统所起到的作用不可替代,同时也可促使课程以及实验的质量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为实现声音、画面与内容的有机统一,必须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过程当中适当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利用多媒体在网上对学生进行指导,其中主要涉及论坛,博客以及聊天室等。学校也可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实现对各种学科竞赛的合理举办,有效提升学生的热情与积极性。一定要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不能单纯依靠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还可适当增加开卷考试、作品提交以及课程设计考试等多种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5 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最为核心的内容就是促使实践教学环境实现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有效培养。完整的知识点训练以及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都是实践教学所必须充分考虑的内容。在此过程中,引導学生对各学科知识进行交叉渗透,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精神与意识,团队精神、创新意识以及综合职业能力等都在其中,从根本上实现对学生就业风险的改善[4]。针对实践环节的教学体系进行基本框架构建,一定要严格把关教学,促使实验项目丰富性以及合理性的要求得到满足。在这一过程中,实践教学效果得到不断的强化。将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以及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原则来主要依据,在精选实验内容的基础上可实现对实验项目的开设合理性的提升。这对实践教学质量的保障有重要作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可对多种方式进行使用,现阶段一般都会利用课堂实验以及课程设计等方式。促使实验效果得到较为有效的改善。
网络工程专业主要专业实验有: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实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理实验、网络数据库开发与管理实验等。规范实践教学工作管理,加强实践教学的教材建设。制定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确保实践教学按既定的教学大纲与计划实施。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参考、借鉴国内外有关教材,去粗取精,结合本专业教学要求和特点编写实验指导书等,并定期对教材进行研讨加以改进,逐步开展和完善实践教学教材建设工作。
6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
学校的日常管理与工作过程当中需要针对双师素质教师进行重点培养,促使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学校可通过聘请高水平教师,实现专兼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适应专业变化的需求。也可通过建立奖学金制度,开展教学竞赛等方式改革现有的教学工作[5]。鼓励教师定期参加深造或者培训,针对有突出成绩的教师进行适当奖励。教学竞赛、优秀教案评比、多媒体课件大赛等教学活动都对教师竞争意识以及参与热情的激发有重要作用,为后续教学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对师资队伍建设的不断强化,学校整体教学质量以及效率都可得到提升。这充分说明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7 结语
现阶段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已经逐步实现对IT技术的大范围使用。高等学校在针对信息类工程技术人才进行培养时,必须满足理论基础坚实、应用能力较强以及能适应社会这几项要求。从IT人才角度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在不断快速更新的知识影响下,必须通过广博的本行业以及交叉学科知识,实现对更好创新能力的获取。因此,在培养IT人才时不能完全依托学校的力量,行业与教育之间的相互依存是实现二者互惠互利的重要途径。这种全方位的IT人才培养体系可促使人才在建设社会以及企业与院校发展中发挥自己的价值与作用,所以说培养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可以说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与方向。办学机制灵活、市场需求敏感以及与企业接触较为密切,是民办高校的明显优势与特征,尤其是在培养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方面占据相当强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朱妮,袁春萍.民办高校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电子测试,2016(4x):57-58.
[2] 李启照.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版,2016,32(24):165-166.
[3] 师超,孙畅.民办高校国际经贸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亚太教育,2015(30):259-260.
[4] 叶安新.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福建电脑,2015(2):126-127.
[5] 唐学麒.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9):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