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中医的用药之妙1
2019-03-14韩翠娥
□韩翠娥
中医药传承至今,虽历经数千年,仍历久弥新。在现代医学发达的今天,中医药在诊病治病中仍然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今中医药不仅受到国人推崇,还走出国门,受到更多国家的认可,一些发达国家已陆续将中医治疗列入国家医保体系。
在中医药与西医并存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中医药工作者在不懈地传承着中医药精髓,同时也在学习现代西医的先进方法,在诊治方法上不断创新。
中医在国人中深入人心,在50岁以上的群体更是如此。人们对中医的阴阳平衡、辨证论治、奇方异法、护佑健康等中医特色已经熟知,本期我们与大家分享一下中医的用药之妙。
中医治病最为讲究的是扶正祛邪、标本兼顾,治疗方法丰富多元、独具特色。中医治病之法基本可分为药物疗法、针灸、推拿、外治、饮食及意念疗法六大类。
药物疗法在中医治疗中使用最普遍,也最为大家所熟知,其内涵也最丰富。早在清代,药物疗法大医家陈钟龄的《医学心悟》中记载了他毕生经验之精华,书中首次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前人的药物疗法,将中医药物疗法的具体方法归纳为八种基本治疗大法,即“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尽之”,即是说药物治病方法都不外乎这八种方法。
中医用药之妙,妙在对症,妙在药物的组方配伍,妙在药物的使用恰到好处以及各种精巧的用药方法。
先说汗法,中医在使用汗法治病时,是通过使用具有发汗功效的药物来开泄人体腠理,使病在体表的六淫邪气随汗而解。将病邪尚在皮肤肌表之层,即比较浅的位置时,用发汗的药物将其驱除体外,达到药到病除的功效。
大家常见的颈椎病、面瘫、肩周炎、感冒、麻疹、疖子、荨麻疹等疾病,只要其症状显示邪气在表,都可用汗法治疗。以我们最为常见的风寒感冒为例,在着凉感冒之初,邪气在表,用解表散寒的生姜,加上具有通气功效的大葱,和一些补益的红糖共煮,趁热服用几次,汗一出,邪气随汗而出,感冒头痛、鼻塞、乏力等不适症状即可减轻或治愈。
如果遇到适用于吐法的疾病,则可以采用促进呕吐的药物或方法促进患者呕吐,使停留在咽喉和胃脘的痰涎、宿食及毒物等从口中吐出,达到排解病邪的目的。比如摄入食物或者饮酒过量引起的身体不适,都可以采用中药催吐或其他催吐方法将宿食、过量酒水快速排出,以缓解壅阻、毒物停在胃中(尚未伤及内里)的问题。
下法也是中医常用方法之一。中医治病以扶正祛邪为原则,下法则是以祛邪为主的方法,比如常见的便秘、积食等问题就特别适用有通利功效的中药,根据病证进行科学配伍方剂,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的方法,去除胃肠食物停积的糟粕,荡涤宿食、水饮和痰饮,使停留在胃肠内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通过下窍排出体外,达到去邪除病的目的。对于各类大便不通症,下法尤其适用,可以使腑气通畅,恢复气血运行起到宣闭通络之效,可使淤浊之邪去除。中医认为,大便通不等于腑气通,如果仅用开塞灌肠之法通便,只能治标,而不能使体内腑气通畅,日后仍会反复,无法达到治本的效果。因此,中医在使用下法时会根据病症综合考虑,科学配伍,既通利大便,同时还要使腑气通畅,真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说到用药调和,即中医用药的和法,是中医所有的治疗方法中基本都离不开的方法,也是最多用、最复杂、最有难度和高度的方法,它是通过药物及其他方法对人体阴阳失衡的问题进行和解与调和,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的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药物治疗方法。中医名著《广瘟疫论》里说的四句话非常高度地概括了中医的和法:“寒热并用谓之和,补泻合剂谓之和,表里双解谓之和,平其亢厉谓之和”。所有的病最终应该以和为贵,包括人们心目中认为最凶恶的疾病——癌症,很多时候也需要用中医和法控制恶性肿瘤在体内的发展,达到带瘤生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通过药物让人体内的阴阳失和问题达成和解,达成新的动态平衡,使人体的五脏六腑各司其职,与身体现状的整体状况达到平衡,通过和法使人体表里内外、气血阴阳处于正常的动态平衡,从而保持身体健康是中医治病追求的目标。
现代生活中,空调、风扇等设备已成为人们炎热时节必不可少的工具,在空调给人们带来清凉舒适的同时,也会因使用不当对身体造成伤害,即使在炎炎似火的夏季,因受风寒着凉的问题也很普遍。此时,中医的药物温法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利器,通过适宜的药物使其在人体内发挥温里祛寒的作用,治疗里寒证是中医的拿手治法。一般里寒证分为两种:一是寒从内生,因体内阳气亏虚,内里生寒;另一种是外寒直接侵袭体内。中医会针对不同来源的寒,采取不同的药物配伍治疗,对于外来之寒用温痹兼散,采用温法同时需用散的方法;如果是内生之寒,用温法时还须同时补阳。如中医经典处方,当归生姜羊肉汤,既是美味,又是驱寒温补的可口良药。当归温补肝血,羊肉温补肝阳,生姜可行其寒滞,治疗寒疝、胁痛、里急、腹痛有奇效。
当人体出现热证时,就需要用到清法,使用能够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的药物,以清除里热之邪。热证又分实热和虚热。实热又有经热、郁热、热毒、热结等。医生会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配伍方剂进行针对性地治疗。如平日遇家人嗳酸停食,则是胃逆生热之症,只需茶叶白糖泡水饮即可。茶叶清火但不败火,与白糖同用,可运动胃气解消化停食之症。
当人体出现由于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以及疮疡痈肿的初级阶段等病证时,就要用到消法。此法是通过适宜的药物进行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等,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渐积形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类治法,即通过对症药物的作用使体内成团成块的东西消散开的一种方法,常见的消法有消食、理气、理血、祛湿、化痰、驱虫等。
如遇家中小孩因积食口中出现异味,可用鸡内金焙干压碎,温开水冲服,即可快速缓解。泡些山楂冰糖水饮用,也可有效化解小儿积食问题。如成人出现饮食过量、胃胀、口中异味明显时,可用焦三仙(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适量煮水饮用,三药合力,可将因谷物、淀粉类以及肉类食物引发的积滞问题逐一化解。消法会使人耗气,因此使用消法药物,一般中病即止,中医使用消法时经常与补法结合使用。
由于现代人工作生活节奏很快,各种虚症极为常见,尤其是老龄化社会到来,各种虚症更是普遍存在。补法就是通过具备补益功效的药物补益人体的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方法。有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阴阳双补。中医在使用补法时,特别注意辨清虚损证候以及涉及的脏腑,以巧妙的药物配伍补益,达到补而不滞的功效。补药一般会比较滋腻,在滋补的药中加入行气导滞、健脾类的药物,就不会造成补而呆滞的情况。有经验的中医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补阴的同时要配合一点补阳的药,补阳的同时要配合一点补阴的药。补血的同时要补气,养阴的同时要加养阳的药和一些行气、健脾的药。家中有体虚之人时,可根据个人体质需要,制作一些具有补益功效的美食慢慢调理,如贫血者,可用红枣适量,加水煮透,再将打碎的阿胶放入共煮,作为日常的甜美小零食,可以有效补血。做米饭、煮粥时放些山药、薏米仁,可以将普通米饭变成具备健脾利湿功效的补益美食。
中医用药配方特别讲究合理配伍。中医用药根据病症会用到单味药、对药,但绝大部分处方都会由多味药共同组成,君臣佐使的中药配伍,是中医药方独特的结构性描述,是一种格局。中医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就已提出用药中的君臣佐使这一概念,这是古人借用了当时国家官吏设置的提法,君臣佐使的原意是指君主、臣僚、僚佐和使者四种人,后被中医借用来比喻中药处方中各味药在配伍中的作用。但它并不是简单地一一对应具体药味,方中某味药在其中具体主要是起君或臣或佐或使的作用,有些药的功效可以兼而有之,有些药在不同的处方内所承担的角色也会变化。各味适宜的药材共同组成完整方剂,各味药材在方剂中互相协同,又互相制约,使方剂形成共同的最佳合力应对病症。君臣佐使的配伍体现了中医方剂的配伍法度即制方规则。
中医处方里面的君药就是能够发挥主要疗效的药物,一般用量较大,例如《伤寒论》的麻黄汤,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四味药组成,主治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等,属风寒表实证。方中麻黄为君药,辛温解表,宣肺平喘,针对主证;桂枝为臣药,辛温解表,通达营卫,助麻黄峻发其汗;杏仁为佐药,肃肺降气,助麻黄以平喘;甘草为使药,调和麻黄、桂枝峻烈发汗之性。
臣药的意义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或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它的药力和用量一般都小于君药。比如四君子汤是用以治疗脾胃气虚而引起的饮食减少、大便溏稀、小便清长、腹胀、面色苍白或萎黄、语言低弱细微、四肢软弱无力、脉细或沉细等症的,其方剂是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中药组成,人参在方中起君药作用,以补气为主。白术也是健脾良药,具有良好的温脾补脾作用,但补气的效力与人参相比较弱,在方中属于臣药,辅助人参增强力量,同时可以温脾补脾。
佐药的作用一是兼治作用,可以治疗兼证或次证候,二是对于因主药有毒或药性峻烈可以发挥制约作用,三是反佐作用,如温热方剂中加入少量寒凉药,或于寒凉方剂中加入少量温热药,以解决寒热相拒、药不能进的问题。
使药在治疗中能起到信使的作用。使药不仅能引药入经,而且能调和诸药,比如甘草在许多处方中就是最好的使药。
在每个方剂中,君药是必备的“群龙之首”,但臣药、佐药、使药却不一定都有,有时一味药在方剂中也不只担任一种角色。
在中医看来,处方中的每味药在人体这个空间中,其药力都是具有空间矢量的信息、能量流,当构成处方,各药形成的能量信息流在人体中会形成一个空间立体结构,而且各味药材所循行的经络不同,所对应的脏腑不同,彼此之间各自的力量合起来的整体应当平衡,应当合于人体的前后、左右、内外、上下一体的状态,如果配伍不当,人就会出现不适感。例如很多人熟悉的成药参苓白术散,方中用柴胡开郁,用升麻升提,不仅仅是方中要用到它们各自的功用,用这两味药相配,柴胡左行,升麻右升,药物的力量得以平衡,患者服后不会感到不适。
中医用药之妙不仅体现在科学配伍的处方上,在先辈们长期的总结积累中还形成了完备的理论体系和方剂体系。在古代经典中医名著张仲景的《伤寒论》中载方113首,《金匮要略》载方262首,由于这些处方的组方合法科学,选药精当,用量准确,变化巧妙,疗效卓著,被后世尊为经方。
中医在治疗疾病的处方中所使用的剂型不仅有我们最熟知的汤剂,还有丸剂、散剂和膏方剂,根据制剂的溶剂不同又分为酒剂和醋剂等,外用药有软膏剂、灌肠剂、栓剂、洗剂、浴剂、熏剂、滴耳剂、灌鼻剂、吹鼻剂等,其实中药剂型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很完备,几乎包括了除注射剂以外的所有剂型。
综上所述,中药方剂中的药物配伍根据药物在方中所起作用的主次、药量的多寡、药力的大小来区分君、臣、佐、使。以诸药合力形成互相支持、互相制约的整体力量,中药应对疾病如同治理国家一样,各味药材各司其职,齐心合力以综合实力来化解疾病问题,治标的同时更具有治本的功效,所以千百年来标本兼治的中医药才能以自己独特、完备的理论体系与方法在诊病治病中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在不久的将来,中医药这一国之瑰宝必定会被更多的人重新认识,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