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科学学科建设理论研究

2019-03-14

安全 2019年1期
关键词:交叉学科交叉学科

吴 超

(1.中南大学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2.中南大学 安全理论创新与促进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083)

0 引言

安全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但安全作为一门科学却是崭新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安全新问题层出不穷,安全所涉及的领域和范畴变得越来越宽广,安全科学学科体系亦在不断丰富和发展[1-3]。人们之所以能够不断创建安全科学新分支,一方面是由于安全科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其学科体系还不完善,其学科理论基础还非常薄弱,亟需建构安全科学新分支[4];另一方面是由于安全科学是一门大交叉综合学科,如果能够从实践出发和站在科学学的高度,运用安全科学的交叉属性和交叉生长思路,就可以创建出许多新的安全科学新分支[5]。

尽管有关安全科学的应用技术著作及教科书已初具规模,特别是安全培训的系列教材和科普读物已经非常丰富,但安全科学基础理论著作还非常缺乏。世界范围从事安全科学领域研究的人员非常庞大,但他们所从事的大都是在安全的应用层面。在国外,即使在生产和生活安全已经达到较高水准的发达国家,他们对安全科学的研究也基本是处于分散状态和应用层面,从创建新学科高度开展安全科学的研究仍然涉猎很少。在中国,由于体制的强势作用,学科建设在很大程度受到官方的主导作用,而这恰恰也是中国学科建设的优势。在1992年颁布的GB/T13745-2009《学科分类与代码》中,安全科学技术已被列为一级学科;2011年,安全科学与工程正式成为中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级学科。虽然安全科学的学科建设还需要相当漫长的时间,但中国安全科学的学科位置布局已经处于国际领先。

1 交叉学科的属性

安全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因此研究安全科学的学科建设问题需要了解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得到交叉理论的指导。

如果仔细考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和新学科的创建过程,会发现它们大都是基于交叉而成的,不论是理论的交叉、方法的交叉、原理的交叉和技术的交叉,交叉可以萌发出无穷多的新的生长点。笔者要论述的不是一门学科内部细微的交叉,而是学科大类的大交叉,如理工交叉、文理交叉等。什么是交叉学科?过去已有许多学者对其做了科学的定义,如20世纪80年代钱学森给出的定义是:所谓交叉学科是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地带生长出来的一系列新生学科[6]。但人们对交叉学科的特征研究并不多。笔者通过对交叉学科性质的研究,归纳出来一些共性特征[7],而且这些特征反过来可以判断一门学科是否属于交叉学科。这些共性特征是:交叉学科的形成必须有多门专业科学做基础;交叉学科的形成必须有一定的客观需要或由此引领而成;交叉学科必须要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地盘,以产生学科自己的新东西;当2门或2门以上学科出现交叉时,通常只能称为交叉学科,当一门学科同时与很多门学科都有交叉时,这类交叉学科也可以称之为综合学科。其形成的顺序是交叉在前,综合在后。综合学科的形成是从交叉到综合,这是一个基本的规律;交叉学科的边界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交叉学科要有原创性的知识;交叉学科的许多知识都具有相关学科的痕迹和烙印;交叉学科的发展一般都是从借鉴别的学科知识开始的,但交叉学科在借鉴别的学科知识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目的性、实用性、前瞻性。随着交叉学科的不断发展,与别的学科的互渗越来越深,久而久之交叉学科的帽子逐渐被摘掉。实际上,很多应用科学和技术科学也都是交叉发展起来。

2 交叉学科的研究层次

如果将学科分为专门学科和交叉学科(尽管现在所有的学科已经很难说没有与其他学科交叉),专门学科的研究层次通常可分为3类: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简称为上中下游研究,显然上游与中游和中游与下游之间是没有明显界限的。如果与专门学科做比较,对于交叉学科而言,其研究是否也可分为几个层次?如果可以,各个层次的内涵怎样来定义?显然回答这2个问题对于交叉学科是有意义的。其实,交叉学科的研究同样可以分为3个层次,但各个层次的内容与专门学科是不相同的。

交叉学科研究的上中下游3个层次是:上游研究主要是交叉学科的科学学问题、中游研究主要是交叉学科自己的知识创新和交叉知识的吸纳、下游研究主要是交叉学科的应用,三者相当于专门学科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3个层次[8]。笔者对上述交叉学科研究的3层次做进一步解释:交叉学科的科学学问题研究。解决交叉学科的交叉问题的理论是科学学理论,这个内容与专门学科的基础理论有很大不同,交叉学科的基础研究问题关注的是各学科之间的关联与交叉综合渗透等理论问题,是横断的科学问题,而专门学科的基础问题是自身的理论问题,是纵深的科学问题;交叉学科的应用基础研究主要有2大领域:一是对交叉学科自身领域的应用基础问题的研究;二是从其他专门学科中提取可作为交叉学科的科学知识的问题研究。前者称为交叉学科的“自科学”研究,后者称为交叉学科的“它科学”研究,其中“它科学”研究是交叉学科不同于其他专门科学研究的重要区别。由于交叉学科涉及到很多学科,因此,需要一部分研究人员专门从事这一层次的研究,即基于所在交叉学科的发展目标和研究目的,源源不断地从所在的专门学科中物色、提取并改造出大量的适用于交叉学科的科学知识,为交叉学科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交叉学科的应用研究与专门学科是一样的,但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交叉学科的应用研究领域比专门学科的要宽广很多,因为其应用领域包括“自科学”和“它科学”应用领域,而“它科学”应用领域几乎涵盖所有很多领域。在刘潜先生著的《安全科学和学科的创立与实践》[9]一书的前言中关于安全科学的学科科学、专业科学、应用科学3层次,与上文提出的交叉学科的科学学研究、学科的“自科学”和“它科学”研究、学科的应用科学研究3个层次是基本吻合的。

3 交叉学科的交叉形式

交叉学科的交叉属性有利于新学科、新产物等的诞生,当2种适宜的学科交叉或碰撞到一起时,可能就有了新理论、新方法、新原理的出现,但如何运用它们去解决实际问题,有待深入研究。交叉形式有多种分类方式[10]:按交叉形式分类,可分为穿插、包叉、重叠、捆绑、平面、立体等交叉;按交叉的自动程度分类,可分为人工交叉、自然交叉及2种交叉同时作用;按交叉的可视化分类,可分为有形交叉和无形交叉;按交叉变化的情况分类,可分为静态交叉和动态交叉;按交叉的涌现性分类,可分为正涌现交叉和负涌现交叉;按交叉的范围大小分类,可分为小交叉、中交叉、大交叉等;其他。研究交叉的分类、形式和规律有利于交叉学科的发展和解决交叉中存在的问题。

现实中的交叉现象会带来很多问题,如组织管理机构的交叉问题,当管理机构归为一体化统一管理,必然机构庞大,操作不方便;当将管理机构分开由不同管理部门分管,则容易出现机构重复,互相推诿,会导致一些无人管控的真空地带。安全学科的交叉属性在本质上导致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比其他领域更加困难。绕不过去的“交叉”是交叉学科的一大特征。安全学科的交叉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这是由于安全学科的交叉属性所决定的。

学科的交叉、知识的交叉、组织的交叉、管理的交叉、权力的交叉、信息的交叉等等,各种交叉之间肯定存在相似性和互补性,交叉问题的设计、处理、实施等,存在着很大的研究空间和空白,安全学科同样如此。

4 交叉学科的知识命名

在开展交叉学科研究中,除了研究交叉科学自身的本质属性和存在领域的科学与应用问题外,交叉科学不可避免要运用或改造吸纳别的专门学科的知识,但如何称呼这些已经被吸纳到交叉学科中的专门学科知识呢?这是多年来交叉学科遇到的尴尬问题,说是“抄的”、“引的”、“借的”等自然太难听了,也不符合实际情况,因为交叉科学在“抄”、“引”、“借”等过程中,已经对其所用的专门学科知识做了必要改造和用于具体交叉科学的特定目的,在“抄”、“引”、“借”等过程中也需要经过一番细致研究,何况专门学科所创造的知识也是要让其得到应用的。为解决这个问题,可用“自科学”和“它科学”来表达和回答上述的问题[11]。“自科学”和“它科学”构成了交叉科学的整体科学内容,而且两者没有明显的界限。

以安全学科为例,安全学科是典型的交叉综合学科,安全学科的“自科学”已经有一些,如各种事故致因理论、各种事故统计规律等,这里不妨称之为“自安全科学”;但迄今安全学科的大部分科学知识,都是以安全为目的,通过从别的专门学科挖掘适合用于安全的理论、方法、原理等知识,使之发展成为安全科学的重要分支,这些来自“它科学”的安全知识这里不妨称之为“它安全科学”,如安全法学、安全管理学、安全心理学、安全教育学、安全文化学、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安全检测技术、职业卫生与防护、风险评价技术、机械安全工程、化工安全工程、建筑安全工程、交通安全工程等,这些学科都是已经被业界认可的重要安全学科分支,但都带有别的学科的烙印和交叉特征。交叉学科的“自科学”和“它科学”新分类和新命名简单明了,从字面上也可理解其实质意义,同时也给出一种开展交叉学科研究的方法论和基本途径。另外,随着交叉学科的发展,交叉学科的“自科学”与“它科学”也在不断的交融和变质,从而生成比较成熟的“自-它科学”。

5 现有交叉学科研究存在的问题

在深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交叉融合是当代学科发展的显著趋势和必然趋势。近年来,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普遍高度重视、推进学科交叉,积极倡导文、理、工学科间相互渗透结合,各类跨学科计划、项目和研究平台纷纷出现[12]。学科交叉的成绩有目共睹,以至于有人说,21世纪是“交叉学科的时代”,然而,现有的交叉学科研究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肥胖水肿:维生素B1、B2、B3 可减轻激素引起的各种新陈代谢反应失常;也可减轻激素引发的副作用,如满月脸、向心性肥胖、痤疮、多毛症、水肿、高血脂、高血压、肌萎缩、骨质疏松等。

(1)国外研究交叉科学规律已经有很长的历史,而我国学者比较系统地研究交叉科学的发展规律始于20世纪80年代,迄今也有30多年的历史,并取得长足进展,但学界对交叉综合学科的研究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口头上,研究的仅仅是学科的简单叠加或跨界研究,如将A和B两学科的现有研究内容、方法、原理或技术混合和互相借用,之后把A成果放到B领域去发表,或是把B领域的成果放到A领域去发表,这种简单换位的交叉研究结果,往往不被专业人士看好和认可,甚至被认为是业余和外行,进而使交叉学科被边缘化和虚无化。

(2)目前,中国交叉学科发展的软肋之一,是用单学科体制的“旧瓶”装交叉学科研究的“新酒”。“旧瓶装新酒”造成的后果是交叉学科归属不明,进而带来交叉学科在基金课题申报、学位授权点申报以及学术成果发表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12]。

(3)一些研究者虽然声称自己在进行交叉综合学科领域研究,但做的仍是某一纵深方向的研究,如安全科学研究去做矿山安全技术的选题,这类课题实际上是属于采矿工程专业领域等。如果安全学科领域的研究者都像这样去选题,必然出现与现有专业做同样事情的局面,这种情况下所做的安全科学根本不属于交叉领域。

由上可知,做交叉科学研究不被认可的重要原因,是许多人做的东西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叉。而且,当人们希望从方法论的高度找到一些可以用于指导交叉学科发展的理论或方法时,却少之又少。若从交叉学科自身反思,上述问题源于交叉学科的自身发展不成熟所致,针对学科交叉研究和交叉学科发展的专门性理论研究还不够。目前,缺乏对当代交叉学科发展全局性、整体性的理论、方法、战略、对策研究,更缺乏能够推进这一研究的学术机构、学术交流平台、人才培养机制、立项和评审渠道等。

6 安全科学的创新思路

承认安全学科的存在及其交叉属性后,安全科学和安全学科的研究与创新之路在何方?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13-14]。安全学科既然是一门交叉学科,它符合交叉科学的发展规律。因此,上面讨论的交叉学科发展规律都适用于安全学科。

(1)安全学科研究要着眼于未来。即使是研究已经发生的事故,从时间维度来看,也是为未来不发生事故。社会总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对未来安全没有预见性,安全研究就失去意义,安全学科就失去本身的发展价值。因此,一定要在未来安全中寻找新课题。

(2)安全学科研究要着眼于交叉。安全交叉学科研究是从安全视角,以安全为目标,在所有学科中寻求可能的一个学科与安全学科交融。已有的实践例子有很多,安全学科的很多分支都是这样生成的,如安全科学学、安全科学方法论、安全统计学、比较安全学、相似安全系统学等,都是基于这种思想创立的。

(4)安全学科研究要有科学学思想。有人说科学学已经被系统学替代了,笔者认为不宜这么说。科学学思想为交叉综合学科的创新起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科学学的视角和高度,就很难俯瞰所有的现有学科,从而捕捉可能利用的已有学科,科学学思想犹如总工程师的思想,把恰当的东西用到恰当的地方就是最好的。而系统学主要是系统思想或整体性看问题并开展研究,它们是有区别的。

(5)现实中,大家推崇原始创新,而看不起组合创新,那么,交叉综合学科有没有自己原创的理论和纵深的领域呢?回答是肯定的。不同科学理论组合创新和服务于综合学科的发展,其实同样有大量的科学问题需要研究,比如组合的原则、方法、原理、流程、范式、适宜性、效果评价等,各学科之间的比较、相似、交融、涌现等,这本身就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安全学科值得研究的东西还很多,如安全学科自身的理论非常少,上中游的层面(或者说是学科科学和专业科学)仍然有很多空白可去填补,即可发展出更多的安全学科分支出来。另外,当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往纵深发展难度越来越大,组合创新将更加有利于现有学科的综合利用和发展。

7 安全学科研究的视角与分类

由于安全学科是一门交叉综合学科,其维度和时空巨大,从不同的视角可以有不同的研究重点和工作方式,如发生事故视角、财产损失视角、伤亡人数视角、职业健康视角、地域安全视角、行业安全视角、学科发展视角、安全理论视角、安全技术视角、安全人文视角、政府职能视角、企业管理视角、安全效益视角、灾害类别视角、社会稳定视角、政治需要视角、公共安全视角、学科层次视角、信息安全视角、安全信息视角等,都可以建立不同的研究领域和获得相应的研究成果,也可以得到不同的学科分类方式[15]。

上述诸多视角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没有提及,那就是从时间维度来审视安全研究及其分类,按照时间轴分析,安全研究可分为“过去时研究”、“现在时研究”和“将来时研究”。所谓“过去时研究”主要是针对已经存在的事物,如安全史、事故统计等方面的研究;“现在时研究”主要是针对当下的安全管理、行为安全管控、安全教育和安全工程技术等事故灾难预防研究;“将来时研究”主要是为未来安全发展等的前瞻研究,如安全学科建设、安全科学理论创新、安全规划和预测等研究。上述3类研究实际上没有明显的界限,都是面向未来的,只是未来的时间长短不一而已。

“将来时研究”用的时间维度坐标单位应该是比较大的单位,如10年、20年、甚至100年以上,历史研究可以后移到遥远的过去,一些宏观的预测研究可以延绵到无限的未来。从研究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分析,3类研究处于两头小中间大的状态,因为当下问题是人们最为重视的,“中间大”现象非常正常。

“将来时研究”更有意义。“将来时研究”包括安全学科建设研究,安全科学理论、方法、原理研究,安全科学学研究,安全预测研究,安全教育研究,安全发展研究等。这些研究大都属于中上游的,相对来说具有理论性、普适性、持久性、新颖性、间接作用性、隔代生效性等特征,这些研究不直接解决某一具体的安全问题或某一事故的防控工作。这些研究的成果呈现形式大都为论文、专著、教材、报告等,而不是具体的工程技术实物。这些研究大都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如通过教育等方式,在未来发挥巨大潜在作用的。由于安全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将来时研究”目前有较多空白可以填补,也就是说,当前是“将来时研究”的最好时机。随着安全学科不断发展,走向成熟,“将来时研究”的范畴会越来越小,机会也越来越少。因此,把握当前的“将来时研究”机遇非常重要。

安全研究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对问题的认识、关注的重点、已有的基础和特长等,从不同视角切入并运用与之相适应的不同手段、方法和途径等开展工作,当然取得的成果自然是不同的。

交叉综合学科的研究模式通常是基于别的学科知识做研究,如安全学科的很多理论、方法、原理都是从别的学科借鉴过来的。如果从应用层面看,就是将“它理论、它方法、它原理”用于分析解决某一具体的问题,当依此撰写论文时,经常论文标题有“基于”二字,这种表达是恰当的,但从科学层面讲,由于不具有原创性,学术价值不大。

8 安全学科研究成果的多样性及新分支的创建实践

许多数学问题都有唯一解,但安全问题却没有唯一解,只有相对较优解。原因是由于安全多样性原理所决定的,或是说由于安全问题复杂性所决定的[16]。安全多样性原理是以安全科学理论和实践为基础,以构成安全问题的人、物及人与物的关系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思维和协同理论思想,解决人们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并实现预定安全目标的基本规律。安全多样性原理以大量实践为基础,从科学的原理出发,对具体安全实践起指导作用。

安全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其构成要素多种多样,与安全有关的因素纷繁交错。安全系统中各因素之间,以及因素与目标之间的关系多数存有一定的灰度,决定安全系统也是一个灰色系统。安全问题所涉及范围不同,安全系统大小之差悬殊。安全问题所涉及的系统范围,包括人、机、环等方面的因素,并涵盖空间和时间跨度,人、机、环等因素彼此相互联系形成复杂的人机安全系统、机环安全系统、人环安全系统、以及人机环安全系统。因此,将多样性原理应用于安全系统中,将会赋予安全系统多样性原理生命力。因此,为丰富安全科学理论和给安全实践提供多种安全方案的选择,需要安全研究工作者从多视角去研究安全问题和发现安全规律,如建立丰富多彩的安全模型和模式等,而不要陷入追求安全唯一答案的陷阱,导致创新思维和研究领域受限。

为填补安全学科的空白和构建新的安全学科,最好的思路是从学科建设高度将框架搭建起来。笔者所在课题组在过去十多年里,一直致力于在安全学科分支的创建及其上游领域的研究开展一些奠基性工作。先后围绕安全生命科学、安全自然科学、安全技术科学、安全社会科学、安全系统科学和安全系统横断科学领域,创立了30多个安全科学新分支,并构筑了它们的基本框架,同时发表近百篇论文,主要内容已经汇集成《安全科学新分支》一书[7],本书所构建的许多安全科学新分支还不成熟,大部分仅是一个基本框架,且框架也还不尽完善。但安全学科是需要不断发展和创新的,通过《安全科学新分支》的出版,为进一步充实已创建的安全学科新分支及创建更多更重要的安全科学新分支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有些安全科学新分支的框架已经得到夯实并出版了学术专著。

9 结论

安全学科是一门交叉综合性学科,笔者首先叙述了交叉学科的属性、研究层次、交叉形式、知识命名的相关内容,并分析交叉学科研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安全科学的创新思路、安全学科的研究视角与分类、安全学科研究成果的多样性及新分支的创建实践。

猜你喜欢

交叉学科交叉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中医文学杂志》交叉学科征稿函
作为交叉学科的法治文化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中医文献杂志》交叉学科征稿函
“超学科”来啦
连一连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基于Fast-ICA的Wigner-Ville分布交叉项消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