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智库创新建设要把握好的三个“又”

2019-03-14顾承卫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上海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

安徽科技 2019年8期
关键词:顶天旋转门智库

文/于 博 顾承卫 (1.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 2.上海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

在各类智库建设中,科研院所人才集聚,研究力量雄厚,信息获取快捷方便,综合优势明显,可以为战略研究和政策研究提供有力学术支持。但从总体上看,目前科技智库建设还跟不上形势发展和任务要求,智库的层次和水平不够,有影响力、高水平的智库不多,智库人才和创新团队缺乏,高质量的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应用对策成果不多,能对我国经济社会,特别是对当前科技发展提出真知灼见并对重大决策产生影响的创新性成果更是凤毛麟角。针对以上问题,高水平的科技智库创新建设,未来要注意把握好以下三个“又”:“顶天又立地”,抓住研究的主攻方向;“旋进又旋出”,搞好研究的人员配置;“若即又若离”,保证研究的客观和质量。

一、“顶天又立地”——主攻方向的创新

在科技智库建设中,研究什么问题?哪些问题是真正需要研究和关注的?哪些是真正能够解决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问题的?这是智库建设过程中首先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科技智库的根本功能在于把研究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作为主攻方向,围绕党和政府关注的、人民群众关心的科技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谋划战略,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科技智库的研究方向就是要“顶天立地”,所谓“顶天”,就是要紧紧围绕国家科技发展的大政方针和重点与前瞻性问题,协助做好顶层设计,从大处着眼,服务大局,服务国家科技战略需求,当好各级党委政府的参谋和智囊,最大程度地体现智库的价值,这样智库发展才会有活力。在顶天的同时还要立地,所谓“立地”,就是要深入基层和实践一线,充分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根据基层发展方向和需要,积极对所在地域的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献计献策。“立地”要求科技智库建设除了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外,也要同时兼顾地方和基层的实际需要,要求科技智库要善于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发现问题,提出思路,保证智库的研究有深厚的基础。

“顶天又立地”,就是确定主攻方向,在一些关键领域、重大问题及关键环节上力求取得重大突破,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在重要决策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在国际国内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是高水平科技智库建设的使命所在。如何才能做到“顶天又立地”呢?一是建立跟踪重大决策机制。科技智库要时刻关注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密切关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大政策及其决策过程,对各种信息及时收集、监测、评估和反馈;在学科布局和研究方向上要加强战略研究,及时组织着眼于未来的前瞻性研究团队,在人员、资源和信息等方面做好决策储备。二是建立与政府部门的工作对接机制。在应用对策研究中,主动邀请政府相关工作部门直接参与,在选题征集、研究方向、政策针对性和智库目标任务等方面主动征求意见,科技智库要与相关部门建立起紧密联系,在人员上加强交流,联合组建研究团队,协同攻关。三是建立理论联系实际工作机制。为了真正从源头上解决科学研究与决策需求脱节的问题,科技智库要积极拓展成果发布应用渠道。一方面,完善专家建议报送机制,将研究成果及时上报给上级部门,服务于科学决策;另一方面,打造科技智库成果发布平台,将研究成果及时向社会发布,增强社会舆论的关注度,提升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力和社会对科技智库建设的认知度。

二、“旋进又旋出”——人员配置的创新

配备好智库的研究人员,真正为社会服务,提出真知灼见,是科技智库建设的基础所在。埃兹科维茨提出的大学、政府、企业三者互动的三螺旋理论曾盛极一时,该理论认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要依靠政府、企业、大学科研院所这三种组织体系和人员之间的互动,无论在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都有这种联系存在,因此要积极鼓励科研人员从学术象牙塔走向政府、企业和社会。该理论强调,包括政策咨询在内的社会服务已经成为各类科研院所不可或缺的支柱性成分。同样可以借鉴的还有美国智库的“旋转门”机制。美国的精英人士在政府、工商界、科技界和智库之间有规律地流动,每到四年一度的总统大选结束后,一些卸任的官员会到各种智库从事政策研究,而一些智库的研究者会被当政者选中到政府有关部门担任各种职务,从研究者变为执政者,其角色不断转换,旋进又旋出,就像走旋转门一样。

“旋进又旋出”机制有利于扩大视野,开拓思维,历练经验,从而为战略制定提供有效的、长远的咨询。“旋进”时,在政府部门为公众服务,“旋出”时,在智库为政府决策服务,这种“旋进又旋出”的机制将成为未来科技智库建设的一种常态。“旋转门”机制是西方智库最具特色的现象之一。当今,由于管理体制、单位性质、人事制度等的巨大差异,我国仅在少数部门小规模地存在类似“旋转门”机制,科技智库几乎不存在“旋转门”现象。但是“旋进与旋出”机制对于知识与权力的有效结合确实具有独特效用,我国科技智库可以合理借鉴国外经验,探索“中国式旋转门”机制,通过科技智库与政府部门之间相互挂职或兼职借调、交流工作等灵活方式,激活双方人力资源,盘活双方信息资源,以催生出高质量的智库成果。

三、“若即又若离”——研究质量的创新

科技智库要不断地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公正、客观和高质量的研究对策和建议,这是科技智库的价值所在。从政府部门角度来看,现代智库就是一种以研究政策相关问题为导向、兼顾发展战略理论研究的机构和团体。如果把政府部门比作“山”,那么智库就是“山外”的旁观者,不仅要对已作出的决策进行研究和分析,充分了解“山内”的情景,还要以广阔的视野对内外形势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估,具备由“山外”向“山内”建言献策的角度和立场,从而克服政府部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天然缺陷。现代智库之所以能够辅助决策,很大程度上源于其能够跳出利益藩篱,独立思考,客观分析。他们可以通览、俯视或环顾,但不会“身在此山中”。

在实际工作中,科技智库要坚持做到既不迎合上级部门, 也不随大流,要从第三方的角度,独立、客观地思考问题,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提出自己独到的建议。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科技智库应同党委、政府部门保持“若即又若离”的关系。“若即”,就是建立密切联系,把脉各级党委、政府的所思所想,明确发展思路;“若离”,就是要站在科学工作者的角度,贯彻科学精神,提出自己独立见解。要真正做到“若即又若离”,第一,科技智库要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具备相应的“智慧与谋略”和谏言精神,能提出真知灼见,为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服务。第二,各级党委政府要确立和保障智库的决策咨询地位。不仅要使科技智库发挥作用,有事做,而且要使其做得合理合法、名正言顺, 让智库真正参与到政府科技决策中来,使其成为政策制定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及时建立与完善决策咨询制度和措施。第三,各级党委、政府还应该要有海纳百川的开阔胸怀,听得进不同意见,反对人云亦云,允许智库与政府唱“对台戏”,不仅鼓励智库“证真”,也要鼓励智库“证伪”,保证科技智库的研究有一定的独立性,保证智库研究成果的客观和质量,真正发挥参谋和智囊的作用。

总之,在当前中美“贸易战”“科技战”的大背景下,科技领域面临着大发展、大变革、大创新的新形势,科技智库创新建设也会得到特别的重视,各级党委、政府会更倚重于各类科技智库等外脑的智慧支持,新形势要求我们更有必要以全球性的视野来审视各类科技智库的差距,以批判性的理性思维来梳理智库创新建设的现状与问题。科技智库的建设要努力摆脱各种束缚,坚持好以上三个“又”的原则,力争在研究的主攻方向上、研究人员的配置上、在研究的客观和质量上有大的突破和创新,不负历史的机遇和时代的青睐。

猜你喜欢

顶天旋转门智库
旋转门的技术发展概况和专利分布
寻找张顶天
迷宫
农学学术型研究生“顶天”与专业型研究生“立地”培养模式探究
让电动旋转门不再伤人
地方院校基于“政产学研联动”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Linux系统的旋转门检票机设计与研究
哈尔滨青博会“顶天”“立地”服务青年
微智库
微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