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对“一国两制”思想的发展
2019-03-14李春华
李春华
(安徽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中国共产党是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的实际相结合。 “一国两制”理论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结合中国特殊国情,以超凡的谋略提出的充满中国智慧的科学构想;是中国为国际社会解决类似问题提供的一种新方案,为人类政治文明添加了新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实践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续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政策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许多紧跟时代要求的新思路、新方略、新思想,继续发展着“一国两制”理论,促进了“一国两制”理论在香港、澳门的具体实践。
一、坚持“一国两制”初心
台湾问题、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都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问题。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新中国建国后根据国际形势及国内实际,没有立即收回香港、澳门主权。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保留香港作为国际通道,中央政府采取了“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政策。但是,新中国坚决不承认强占香港、澳门地区的不平等条约,声明将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收回香港、澳门主权。在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周恩来开诚布公地提到,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毛泽东曾提出,国共已经合作了两次,还可以进行第三次合作。 中共中央对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思想、政策和主张。周恩来将这些思想、政策和主张归纳为“一纲四目”。 “一纲四目”为邓小平“一国两制”战略构想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
20世纪70年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中美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建立了外交关系,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中国由此进入新的历史转折点。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此时把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提到了具体的日程上来。在毛泽东、周恩来等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思想的基础上,遵照“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实事求是、照顾各方利益”的原则,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1981年9月,叶剑英发表了《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阐述了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1982年1月,邓小平指出:“九条方针是以叶副主席名义提出来的,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这是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此后,邓小平多次指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同样适用于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1982年12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项条款为实行“一国两制”、设立特别行政区设置了宪法的保障。1984年5月,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使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作为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大政方针被确定下来。1985年3月,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基本国策。
在“一国两制”的指引下,中央政府通过与英国、葡萄牙的外交谈判,顺利解决了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香港、澳门陆续回到祖国的怀抱,洗刷了中华民族百年耻辱,从此香港、澳门同祖国走上了同发展、共命运的宽广道路。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的命运始终紧密相连[2],已成为牢不可破的命运共同体。“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祖国始终是香港的坚强后盾。经过近40年改革开放,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祖国日益繁荣昌盛,不仅是香港抵御风浪、战胜挑战的底气所在,也是香港探索发展新路向、寻找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的机遇所在。”[3]深入推进“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实践,是国家根本利益之所求,是全国人民之所愿,是香港、澳门民众之所盼,是香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之所需。
“一国两制”实现从最初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构想,到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再到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实践。“一国两制”的初心,就是要通过“一国两制”方针的实施,使国家实现整体统一,并以具有制度区别性的“两制”方式,保持台湾、香港和澳门所具有的优势、繁荣和活力,使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发挥独特的积极作用。在庆祝香港回归二十周年和澳门回归十五周年的大会上,习近平一再强调“一国两制”是中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最佳方案,香港、澳门回归后持续繁荣稳定,都证明了“一国两制”是最佳制度安排。他指出,“一国两制”是中国的一个伟大创举[4]。“前人用超凡的勇气探索和突破,后人要以坚定的信念实践和发展。前进道路并不平坦,但我们实行‘一国两制’的初心不会改变,决心不会动摇。”[5]
二、全面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和发展“一国两制”政策的基础上,带领全国人民稳妥推进“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实践,维护祖国和平统一,在促进香港、澳门发展,保持繁荣、稳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在香港、澳门迈向新的征程,是新时代重要使命和责任,是理论发展和实践创新的要求。这就需要全面准确地理解“一国两制”方针,“办好香港的事情,关键是要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6]
第一,准确把握“一国”和“两制”的关系,是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政策的前提和条件。“一国两制”概括起来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7]也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设立特别行政区,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区域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特别行政区是国家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是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地方行政区域。由此可见,无论何时何种情况下都要坚守“一国”,“一国”是根本、是核心,“两制”是从属,是“一国”前提下的“两制”。因此,任何时候都要牢固树立“一国”意识,坚守“一国”原则、维护“一国”利益。2017年7月,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再次强调,“‘一国’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一国’是本,本固才能枝荣”。这是对“一国两制”实践基本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更好践行“一国两制”的科学指南。“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才是香港、澳门保持长期繁荣发展的稳定剂[4]。
第二,准确把握“一国”和“两制”的关系,明确底线原则,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体现。“一国两制”的提出首先是为了实现和维护祖国统一,主权问题不容讨论,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必须坚定维护。香港、澳门回归后,更要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任何危害国家主权安全、挑战中央权力和基本法权威的行为都是对底线的触碰,都是对国家权利的侵犯。在具体实践中,一方面“一国两制”为香港、澳门继续保持着繁荣稳定的环境保驾护航,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赢得了世人的赞誉;另一方面“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却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在香港社会内部还有一部分人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理解或根本就否认“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叫嚣着将“一国”与“两制”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只承认“两制”,而否认“一国”,缺乏对中华民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国家的认同。对此,“中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持两点,一是坚定不移,不会变、不动摇;二是全面准确,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不走样、不变形,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4]这一原则明确,“一国”是底线,不可能也绝对不允许触碰逾越。在“一国”之内,“两种制度”是并存、共同发展的关系,任何对中国大陆社会主义制度的藐视和攻击,都是对“一国两制”的否定。因此,“一国两制”明确要求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核心,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义务。
明确了底线,就能清晰边界。为推动“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更顺利实践,在“一国”与“两制”的具体实践中,需要做到“三个有机结合”:一是将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有机结合,二是将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三是将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香港、澳门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
三、“一国两制”的实践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断推进“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实践,不仅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的题中之义,还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指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8]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把国家、民族、个人的利益融为一体,当然也蕴涵了港澳同胞的利益和期盼。从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之日起,就纳入了国家现代治理体系,融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之中。“不断推进‘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4]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支持和推动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让香港、澳门同胞同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9]这深刻反映了国家对“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实践的高度重视,并将其提高到影响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纳入到国家治理范围之内。由此可见,新时代“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与国家的富强统一、民族的振兴繁荣、人民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全国人民包括广大港澳同胞一起共同努力、共同奋斗。2013 年,习近平在会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时都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坚持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需要港澳同胞与内地人民坚持守望相助,携手共进。”[10]2017年6月,在参观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成就展时他又指出:“希望广大香港同胞与全国人民一道携手同心、开拓创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11]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十五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满怀信心地讲到:“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时代的召唤,是民族的使命。身处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人,不论在什么地方,都应该为此感到骄傲,都应该为此作出贡献,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我坚信,祖国不断繁荣富强,必将为香港、澳门发展打开更加美好的前景。”[12]这些振奋人心的话语,都展示了他坚信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同胞,只要顺应历史大势、共担民族大义,勠力同心、砥砺奋进,就一定能够把民族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四、依法治港、依法治澳是“一国两制”实践的保障
社会需要健全的法律体系、透明的法律程序、严谨的法治精神,保证其繁荣、稳定与和谐。“人类社会发展的事实证明,依法治理是最可靠、最稳定的治理。”[12]“法者,治之端也”。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法律渊源,是中央治理香港、澳门的法理依据,也是香港、澳门“一国两制”实践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规范。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是对“一国两制”政策的法律化、制度化,确保国家对香港、澳门基本方针的实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和政策,包括居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政治、经济体制,以及有关政策,均以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为依据。因此,“全面把握、整体理解香港基本法的各项规定。”“尊重和维护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的修改权和解释权。”“完善与香港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有利于更好地维护香港基本法的权威。”[13]尊重和维护宪法及基本法的权威,在宪法和基本法框架内行事是香港、澳门践行“一国两制”政策的现实要求。
宪法和基本法共同构成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权架构、政治运作、社会治理体系的宪制基础,贯彻落实宪法和基本法规定的宪制秩序,严格遵循宪法和基本法办事,是“一国两制”实践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然要求。依法治港、依法治澳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习近平依法治港、依法治澳方略的应有之义。
习近平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十五周年大会上强调:“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行治理,要强化法治意识,特别是要完善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实施相配套的制度和法律体系,夯实依法治澳的制度基础。”[12]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大会上又指出:“在落实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宪制秩序时,要把中央依法行使权力和特别行政区履行主体责任有机结合起来。”[12]这是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理念在香港、澳门的丰富与拓展,也是中央依法治港、依法治澳思想的理性升华。
要使“一国两制”政策在特别行政区得以全面准确贯彻落实,特别行政区政府须以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决定的规定为基础。习近平明确指出:“中央政府坚定不移支持特别行政区政府依照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决定的规定推进政制发展。”[14]为保障特别行政区在“一国两制”和基本法指引的正确道路上越走越稳,就必须坚决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以贯之地给予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习近平多次表示: “中央政府充分肯定、全力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依法施政,特别是为维护法治权威、维护社会秩序所做的大量工作。”[14]只有矢志不渝地坚持依法治港、依法治澳,坚决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宪制秩序,依法保障“一国两制”实践全面落实,牢牢守护法治这一香港、澳门社会的核心价值,才能汇聚爱国、爱港、爱澳众人强大正能量。
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基础上,结合实现中国梦的战略目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一带一路”倡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务实进取,开拓创新,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全面准确地理解认识与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政策,保持港、澳特别行政区长期繁荣稳定的制度性优势,加强祖国内地与港、澳特别行政区经济领域的全面交流合作以及在中华民族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新理念、新论述、新举措,为健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制度创建、人心回归奠定了坚实基础,为稳步推进“一国两制”实践指引了正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