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环境下高速公路试验检测管理对策分析

2019-03-14崔晓红安徽省高速公路试验检测科研中心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00

安徽建筑 2019年5期
关键词:人工高速公路方向

崔晓红 (安徽省高速公路试验检测科研中心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

0 前言

出于高速公路质量考虑,各大城市很早就开展了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工作,当时此项工作主要由人工、检测设备来实现,而根据早期工作结果来看,人工与设备在大部分时候都满足高速公路试验检测要求,但始终存在不稳定现象,同时还存在效率较低的特征。在此条件下,因为现代高速公路建设规模扩张,早期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工作已经不满足现代要求,所以有必要通过信息化技术来进行改善。

1 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工作信息化管理建设方向

1.1 主要方向

为了避免信息化建设盲目性,本文将对早期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分析得到的问题为方向,给之后信息化管理建设对策提供帮助。结合相关理论得知,早期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工作当中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即人工问题、设备问题、管理问题,具体内容见下文。

1.1.1 人工问题

人工是早期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工作中的重要资源,因为此项工作的规模较大,且早期技术条件有限,所以需要大量人工才能完成工作,而人工必然存在误差性、不稳定性的影响,其工作结果的精确性无法保障,且此类问题在人工模式下是无法消除的,具有必然性。而在相关理论上,针对早期人工工作模式,有学者认为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工作单位可以依靠信息化技术来代替人工,消除工作对人工的依赖,相应人工误差性与不稳定性就不会对工作结果造成影响,具有重大的改善意义,因此在实际信息化建设当中,应当以此为建设方向,围绕人工工作需求来进行建设,达成取代人工的目的[1]。

1.1.2 设备问题

在早期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工作当中,除了人工资源以外,设备同样是重要资源之一,但在早期工作中,设备容易出现故障,导致工作质量无法保障,而相关工作单位为了避免设备故障影响,通常会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这种方法确实具有防护效果,但始终存在空档,说明该方法存在缺陷。而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可以对所有工作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即设备在任何时候运作,其运行参数的变化都会被信息技术所获取,可以弥补早期工作设备管理方法的缺陷,相关单位应当以此为方向来进行信息化建设[2]。

1.1.3 管理问题

早期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工作当中,为了保障工作质量,会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制度来保障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的规范性,而结合实际工作结果来看,早期管理制度的管理效果存在较大缺陷,例如在现代高速公路建设规模扩张的前提下,人工工作的面积也随着增长,而要实际对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监管,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是很难实现的。那么结合相关理论得知,信息化技术具有范围大、远程信息传输的功能,所以将其利用于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工作当中,可以提高工作管理的实时性与准确性,满足现代工作需求。

1.2 其他方向

除了上述提出的三个主要方向以外,在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工作信息化管理建设当中,为了保障信息化技术的深入应用以及顺利运作,还需要重视其他方向。通过理论得知,其他方向为硬件设施选择、软件终端设计、通信渠道设计三个部分,下文将对这三个方向的内涵进行分析。

1.2.1 硬件设施选择

信息化技术虽然是一项虚拟技术,但不代表其不需要硬件设备作为支撑,相反硬件设备是实现信息化技术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硬件设备建设当中,为了保障信息化技术的功能可以完全发挥,相关单位应当围绕实际要求来选择硬件设备的数量、种类、配置等[3]。

1.2.2 软件终端设计

虽然在信息化技术背景下,提倡降低人工工作参与度,但这并不代表人工就与工作无关,人工需要对信息化技术的运行结果进行实时监控,确保运行状态良好,而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进行软件终端设计工作。软件终端是一种功能集成体,其中各项功能可以满足人工对信息化技术运行状态的观察与控制,因此在建设当中应当得到重视。

1.2.3 通信渠道设计

通信渠道是连接硬件与软件两者的组成部分,良好的通信渠道可以将硬件设备得到的结果远程传输给软件终端,以帮助人工进行操控,由此可见通信渠道在信息化建设当中的重要性。在通信渠道建设当中,相关施工单位要保障通信渠道的通信范围满足实际条件,同时要避免通信渠道受到影响。

2 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工作信息化管理建设对策

2.1 主要方向建设

围绕上述主要建设方向分析内容,在现代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工作信息化建设当中,需要针对以下方向来进行建设。

2.1.1 降低人工参与度

人工误差性、不稳定性的影响只体现在检测工作当中,所以需要针对检测工作部分来进行信息化渠道建设。具体来说,针对高速公路工程,相关单位可以采用一些传感器设备先对工程结构进行检测,此时检测得到的数据就会被储存在传感器设备当中,因此人工不需要直接与工程结构接触,也不需要计算其中复杂的参数,实现了降低人工参与度的目的,因此避免了人工误差性、不稳定性的影响。

2.1.2 设备实时监控

与上述建设方法类似,在实际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工作当中,为了保障设备状态正常,且对所有设备参数进行实时监控,相关工作单位可以将传感器直接安装在设备上,此时无论设备在静止还是运动状态时,其参数的任何变化都会被传感器接收,此时完全取代了人工对设备建设,同时提高了监控时效性。

2.13 现场管理建设

为了保障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满足现代工作需求,工作单位可以采用远程设备来进行改善。通过远程通信设备,管理当中的任何任务调度、管理要求变化,都可以被实时传达,同时这种通信方式距离很远,满足现代检测工作大范围的特征,因此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此外,上述提到的三个主要方向的建设只涉及到硬件部分,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信息化,对此需要通过其他方向来进行补充。

2.2 其他方向建设

在硬件设备建设当中,除去上述三个主要方向的内容,建设当中还要考虑到设备的数量、种类、配置等因素。在数量上,主要根据人力配置来决定;在种类方面,依照信息化需求,至少要包括通信硬件设备、终端硬件设备以及服务器设备等;在配置方面,要保障设备在运行当中不会因为不必要因素而出现问题,例如计算机设备数据内存容量就必须满足工作期间传输而来的数据量,否则会因为内存不够而导致工作开展受阻。在软件终端设计当中,出于便捷性考虑,本文建议采用集成设计形式,将所有功能全部集中到一个软件平台上,工作人员只需要通过平台即可实现数据监测、系统控制、任务调度等功能。在通信渠道建设方面,需要考虑渠道的抗干扰性与通信距离,对此本文建议选择移动端电磁波信号无线通信技术。

3 实际案例

某实例高速公路试验检测管理单位成立时间很久,在早期建设当中一直采用传统模式,在此条件下随着时代发展,该单位在实际工作当中经常出现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说明传统模式不满足当前检测业务要求,因此该单位开始着手信息化建设。在建设当中依照现代检测业务要求(路基检测,检测范围为:131根路基),先对人力进行了配置,即每个检测段配置三名检测人员,外加一个终端管理人员,后进行了硬、软件配置,即采用便携式笔记本电脑,借助“微信”软件来实现信息化通信,且满足数据储存需求。从应用结果上来看,该单位的人员配置满足实际检测需求,用时4h完成了所有检测工作,说明其信息化建设实际有效。

4 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信息化环境下高速公路试验检测管理对策,首先为了避免建设盲目性,对信息化建设方向进行了分析,了解了其中主要方向以及其他方向;围绕方向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设对策,并对对策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介绍。

猜你喜欢

人工高速公路方向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2022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人工,天然,合成
人工“美颜”
2021年组稿方向
新型多孔钽人工种植牙
高速公路与PPP
位置与方向
高速公路上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