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条件下高校“微思政”模式研究
2019-03-14黄勇,黄敏
黄 勇,黄 敏
(安徽工业大学 党委宣传部,安徽 马鞍山 243002)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中,校园新媒体平台以其传播的快捷性、超时空性和匿名性等特点,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和意识形态较量的重要战场”。[1]移动互联网诞生了以“微”为特征的新媒体平台和以“短、平、快”为特点的新媒体内容,拓展了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内容、手段、模式和空间,同时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挑战。因此,如何加强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用好新媒体,发展“微思政”,使之富有时代活力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一、“微思政”的概念与特点
“微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随着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演变而发展,因此学术界对其定义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当前移动互联网发展较为成熟的背景下,微思政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5G通信等新技术,借助微信、微博、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形式,使用口语化、视觉化、个性化的网络语言,针对工作对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模式。
“微思政”有其显著的特点:一是时空全方位。相较之前以电脑为终端设备的阶段,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和无线传输技术的成熟,使得“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无时不网”得以真正实现,从而推动形成“无事不网”的新局面,因此思政工作也因时而新,搭上了移动互联网的“快车”,实现超越时空界限的全方位传播。二是双向强互动。新媒体最本质的特征就是交互性,这种特性使得新媒体平台上思政工作的主客体能够实现平等交流和互动,促使工作对象从被动灌输到主动接受,大大提升了思政工作的实效性。三是形式多样化。“微思政”的有效开展,需要迎合工作对象的话语表达,需要善于运用各类“微语言”,打破以文字为主的传统模式,逐渐实行以视频以及声音为主的传播方式,通过网络空间的各类用语与符号来取代传统的说教,并且将富有思想性的内容表达出来。
二、高校“微思政”的现状
(一)部分高校“微思政”理念错位
一方面,由于高校思政工作的对象主要是高校学生,相对于一些资深思政工作人员而言,青年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收能力更强,导致思政工作的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对新媒体技术的掌握和应用一直落后于思政工作的对象,这与传统思政工作的格局大为不同。在这种情况下,部分高校对发展“微思政”的动力与信心不足,不少仍然习惯沿用传统的观念、方法、手段开展工作,远远不能适应高校学生的需求。“微思政”工作在没有满足学生的需求之前,就没有真正站稳网络阵地,更谈不上“入脑入心”。另一方面,少数教育管理部门仍然单一地依靠高校自身去建设和管理网络阵地,导致“微思政”工作载体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建设成本难以负担、管理能力不足等局面。
(二)“微思政”平台规划建设不到位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了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国内高校陆续通过新媒体平台开展“微思政”工作,然而这些“微思政”平台整体的效果却不够明显。一方面由于传统思政工作在高校内部的分工是明确的,而“微思政”要求各部门工作协同配合,实际上各高校的现状与新形势下的要求相距甚远。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建立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易班网和中国大学生在线等平台,各省级网络思想政治中心依托相关高校纷纷建立,部分高校已经建立了智慧思政平台、思想政治工作专题网站、思政课在线学习平台、“两微一端”等体系完整的平台,但是这些平台建设和管理的主体仍然是传统思政工作的部门,不仅在充分挖掘各种思政资源上能力有限,而且这些已经建设好的“微思政”平台之间,也一定程度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大部分高校和高校内部的相关部门在推进“微思政”平台规划建设工作中也缺乏可参考的成功模式,没有统一标准,体系不完整,功能不健全,导致“微思政”平台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三)“微思政”保障机制不健全
一是“微思政”的协同机制不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才能取得实效,要让“微思政”平台取得预期效果,也必须建立与其相应的系统机制。然而,由于高校管理体制的局限,各部门缺乏有效沟通,大多都是各自为政,各做各的平台,各管各的队伍。二是缺乏负责“微思政”工作的专门队伍。目前绝大部分高校缺乏既熟悉思政内容,又能掌握信息技术的人员,导致“微思政”的产品要么是技术跟不上,要么是内容缺乏吸引力。三是不少高校投入的资金不足。“微思政”工作开展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在平台维护、购买和生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产品等方面需要大量投入。
(四)开展“微思政”工作措施乏力
内容原创性不够、形式枯燥单一是“微思政”平台的普遍问题,单纯地将平台看作是信息发布平台,是比较突出的原因,这与当前思政工作遇到的困境是有关系的。目前很多高校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的信息都是关于师生的个人典型事迹、校园的新闻动态或者是转发部分时事资讯,发布的信息缺乏思政内容。即便是有的高校注重发布思政的内容,也仅停留在将传统的思政内容搬到新媒体平台,没有结合学生的需求进行再加工,也没有结合本校的实际。尽管这些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榜样示范与引领作用,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和形成良好思想品德,但是,这些信息的教育深度却远远还不够。
三、“微思政”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一)树立“微理念”,转变方式方法
“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需要在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中把握机遇,并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一是要懂得主动出击,与学生同向同行,要树立“学生在哪,思政工作就去哪;学生关心什么,我们就谈论什么”的理念,要在受学生欢迎的平台建立“网上根据地”,并就他们关心的话题展开交流,倾听其心声,化解其困惑,了解其需求。在此基础上,设立相关栏目,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学校可控的“网络阵地”中,为日常开展思想引领奠定平台基础。二是必须要使用学生惯用的网络语言跟学生交流和沟通,将在传统思政工作中权威感和距离感转化为信任感和亲切感。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惑通过网络语言表达,思政工作通过他们的表达,洞察他们的思想动向和诉求,并且以相同的形式答疑解惑。
(二)建设“微矩阵”,建立“名站名栏”
日益发达的新媒体技术迫切需要加强“微思政”平台建设,这是推进和实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性环节。高校应在相关新媒体平台中设置官方账号,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知乎等,在其中发布学校实时动态,或发布思政教育内容,也可开设微课堂、视频课程等,利用网络扩大思政工作的范围和效果。此外,微信群、QQ群等互联网群组也可作为“微思政”的工作载体,专业课和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可通过群聊记录观察学生情感状态和心理状态,针对性给予心理干预和思政教育,也可利用群组发布思政相关知识,推送相关文章,供学生阅读,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思政工作的目的。高校可以设立“微思政”建设的专项资金,在研发和创新网络技术上加大投入,加强“微思政”资源建设平台的开发,建设形成一批“微矩阵”,发展壮大“微平台”,建好网络空间新载体,开办一批贴近师生实际的网络名站名栏,形成庞大的互动传播的新媒体矩阵,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从而在各类载体上推进“微思政”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打造“微团队”,形成“育人共同体”
高校“微思政”工作队伍不仅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还要学习和掌握新媒体操作技术等方面的本领。高校思政工作者是进行“微思政”工作的主体,其思想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微思政”工作开展的效果。从这一点来看,学校要想确保“微思政”工作的高效落实,必须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团队”,通过队伍内部成员的合理分工、整体规划,确保“微思政”教育效果。一是通过明确管理任务,做好队伍建设的指导工作。“高校要像选拔、培养学术骨干队伍一样,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建立良好的体制机制和科学的培养选拔模式,按照‘高进、严管、精育、优出’的原则,外引内培并举,选拔培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3]二是通过制定考核奖惩制度,激发队伍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通过开展培训来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增强队伍的战斗力;四是通过拓展发展空间,畅通思政工作人才的流动渠道,最终形成“育人共同体”。
(四)创新“微产品”,优化内容供给
通过丰富“微思政”产品的内涵、创新网络文化作品的呈现形式,推进融媒体建设,提升“微思政”产品的供给能力。一是注重思想性,加强价值引领。积极参与网络思政主题活动,创作一系列有影响力的网络思政产品。二是把握规律性,创新产品形式。坚持打造“文、画、音、像”四位一体的全媒体输出格局。三是做好媒体融合的文章,提升产品开发能力。加快推进校报、广播台等传统校园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通过理念更新、队伍整合、流程再造,建立“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渠道传播”的融媒体采编方式,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网络文化的内容生产“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四、结语
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微时代下,各类社交与新媒体平台成为网络思想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高校要及时转变工作理念,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建好平台和队伍,创新形式和内容,形成一套可推广复制、效果显著的“微思政”模式,提高高校开展思政工作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