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社会保险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2019-03-14赵纹纹

关键词:实验报告社会保险社会保障

赵纹纹

(安徽工业大学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安徽 马鞍山243002)

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本科教学活动中,由于受传统管理类教学思路和方法影响,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活动,关注课程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对实验教学却不太重视,没有很好地突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因此,加强社会保险实验教学,把实验教学贯穿到整个专业教学过程中,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保险实验课程的实际情况,对社会保险实验课程教学改革进行研究。

一、研究文献述评

从现有的已经公开发表或出版的有关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验教学研究的文献资料看,从理论层面探讨社会保险实验课程教学的研究成果并不多,主要是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验教学的探讨,主要包括教学管理、教学体系等方面。贾艳玲认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能力滞后影响了专业的整体发展速度,实践课程安排的局限性与社会需要的多变性形成矛盾。因此提出改进实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刘思佳等通过分析内蒙古医科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验教学的现状与不足,如对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高质量的实验教师、 实验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不足等,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2]。黄波等提出对于社会保障实践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实验教学,可以通过仿真实验,在情景化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熟悉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的法规政策,掌握社会保障相关业务的操作流程与技巧,使学生在加深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专业技能[3]。刘艳丽等提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验室的建立应基于就业导向,从目标体系、条件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及考核评价体系五个方面来构建实验教学体系[4]。

二、社会保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社会保险实验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熟悉社会保险法规政策, 精通社会保险业务操作流程和基础理论。我校自 2012年开设社会保险实验课程以来,依托社会保险实训平台开设了社保大厅前(后)台、收缴子系统、养老支付子系统、医疗支付子系统、失业支付子系统、工伤支付子系统以及生育支付子系统等实验内容,共计16 学时。该实验课程没有相关教材,教师主要依靠实验操作手册开展实验教学工作。在实验教学中,没有专职指导教师,主要由专业理论课的教师承担。我们就该门课程的师资情况、实验内容以及实验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就课堂实验情况对2016、2017级社保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我校社会保险实验课程存在以下问题。

(一)实验学时不足

由于该课程实验模块较多,内容复杂,学生很难在规定的学时(16学时)内将全部实验完成。调查显示,仅有25.6%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完成全部实验;86%的学生在规定的学时内能够完成收缴子系统、养老支付子系统和医疗支付子系统的实验;24%的学生由于实验设备的问题、相关资料搜集有限、理论知识不扎实等原因仅能完成1~2个模块。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忙于填写各种数据,无暇顾及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融会贯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对整个社会保险实务体系有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二)实验模式单调

由于受到软件自身的影响和限制,学生只能按照实验操作手册和教师的课堂演示按部就班地完成各个实验模块。这种实验模式既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通过调查和访谈得知,64%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实验模式比较单调;实验内容缺乏挑战性;更有95%的学生希望能够增加创新型、综合型实验模块。

(三)课程考核方式单一

目前该课程的考核成绩采用平时成绩(考勤、课堂实验完成情况等)以及实验报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成绩评定,其中实验报告成绩占70%,其它占30%,成绩考核采用五级制,分为A(优)、B(良)、C(中)、D(及格)、E(不及格)五个等级。这种考核方式形式上以实验报告为主,忽视了学生课堂实验综合表现的环节。这种传统的成绩评定方式既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验水平,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实验教材指导性不足

实验软件的开发商所提供的实验指导书主要侧重操作说明,几乎没有实验原理、方法、理论方面的介绍,指导性不强。另外本课程基本为模拟社会保险实务工作,需要学生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依照数据资料中给定的内容进行操作,但是市面上的实验指导书基本没有给出实验数据,需要学生在课前进行收集。单就收缴子系统而言,需要收集的数据就包含个人信息、工作单位、工资收入、社保情况、单位缴费情况等。在实验数据资料收集不足的情况下,出现学生胡乱编写数据的情况,导致实验无法顺利进行,实验效果甚微。

三、社会保险实验课程改革设想

(一)建设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增加实验学时

应当加大实验教学投入,增加实验学时。另外,建设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通过校园网络,实现实验教学课堂的开放,这种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将实验教学空间延伸到实验室以外,将实验教学时间延伸到课堂之外,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5]。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平台,自主学习相关的理论、方法、实验规则、操作流程等,了解社会保险实验各个模块,根据自身的学习计划和安排,在网上选择实验模块。教师和学生也可通过网络课程平台,及时解决实验中的问题。

(二)科学设置实验模块和内容

首先,对大厅前后台、收缴子系统、养老支付子系统、失业支付子系统、医疗支付子系统、 工伤支付子系统、生育支付子系统等七大实验教学模块重新进行优化与调整,各个板块之间采用组件式管理模式,可分可合。学生可以模拟社保工作人员的角色进行系统管理和业务操作,也可以扮演参保单位的角色进行缴费操作。在教师的指导下,还可根据具体的实验内容,自主设计实验项目、进行角色分配和自主实验。其次,实验立足专业理论知识,结合社会保障热点问题设计相关实验内容,既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又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实践能力。再次,提高课程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的比重,有利于学生的综合技能的塑造和培养,能够使学生拓展视野、构建交叉融合的专业知识体系。最后,引入学科前沿理论,对实验手段和实验方式进行创新,使实验课程及时跟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6]。

(三)优化课程成绩评定方法

学生对实验课程所学知识技能的掌握是实验教学的核心目标,因此,有必要对该课程的成绩评定方法进行改革。

首先,实验课前,先让学生根据实验内容收集某市某单位社会保险缴纳情况的数据资料以及该市社会保险方面的相关政策。社会保险数据资料的收集情况决定了实验操作的顺利进行和实验结果的有效性。此项应占总成绩的20%。

其次,本课程应该强化对学生课堂实验综合表现的考核。可以通过改进软件,设计实验进程监控程序,教师可以通过客户端对学生的实验步骤和实验数据进行管理[7]。另外,每个子系统根据业务流程设置相应的得分点,学生在实验操作完成后,教师可以当堂就学生对实验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一对一评价。此项应占总成绩的40%。

最后,实验报告是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全面系统总结,是实验课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学生按照常规的实验报告格式,撰写的实验报告如同写八股文,冗长而枯燥无味。另外,调查显示:41%的实验报告更多地是对实验步骤的简单描述,缺少对实验过程中相关理论的应用分析和实验总结。因此,应改革实验报告格式和内容,采用论文的撰写方式,让学生针对实验中相关理论的运用和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总结。此项占总成绩的40%。

通过成绩评定方式的优化,全方位、多角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考试变成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实践的手段。

(四)编写规范化的社会保险实验教材

规范化的实验教材是有效开展实验教学的基础。 由于市面上现有的实验教材基本都是实验步骤操作手册,基本上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互脱离,无法发挥充分的指导作用。因此,应根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际情况,自行组织专业教师编写与培养目标、实验软件相匹配的高质量、系统的实验教材。教材内容不仅需要有传统劳动与社会保障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增加与社会保险有关的完整的实验背景资料,而且教材在教学中应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切忌将教材编成实验操作手册,更不能将实验教材与理论课教材相混淆。

四、结语

社会保险实验应运用网络化实验教学平台,让学生模拟社会保险机构的工作流程和具体操作,以促进其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实务操作技能的提高。

猜你喜欢

实验报告社会保险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社会保险
社会保障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
实验报告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
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报告书写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