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生导师制功能定位与育人模式研究

2019-03-14方大春裴梦迪

关键词:导师制导学本科生

方大春,裴梦迪

(安徽工业大学 商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2018年10月,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本科教育重点是紧紧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加快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从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本科生导师制将成为本科生教育培养模式大趋势。探索本科生导师制功能定位和育人模式,可为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提供有益指导。

一、高水平本科教育对本科生导师的要求

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新技术深度融合背景下人才培养对本科生导师制功能定位赋予新内容。导师要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创新育人思想、育人模式、育人方法,形成新的育人特色和育人风格。

一是信息素养要强。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包括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世界经济正加速向信息化迈进,这要求导师将传统的能力素养与信息素养、现代教育理念方法融合。积极面对信息技术的挑战,熟练使用各种信息工具特别是网络传播工具,把信息技术作为基本的工作手段,达到信息捕捉的迅捷和敏锐性。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工具来解决问题、表达思想、分享见解,强调导师与学生间通过动态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影响、相互沟通、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二是甄别能力要强。在数据爆炸性增长的时代,传统的学习方式及内容发生质的改变。海量网络资料丰富但庞杂,一个普通人对数据的甄别能力已远不能匹敌数据增长的速度,如何甄别有价值资源对教师和学生而言至关重要。面对来自国外的“普世价值”、社会思潮等价值观冲击,面对来自国内利益格局复杂化、社会群体多元化等多方面的挑战,部分网上信息隐藏不可告人目的,需要导师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明辨是非。作为实施专业教育的本科生导师,在大数据背景下,需要具备良好的数据价值甄别能力,为本科生提供真正有效的信息资料,以发挥大数据最大效力。

三是跨界意识要强。在工业4.0时代,跨界融合已经成为新一轮产业升级的大趋势,人才培养更加趋向综合化和实践化,社会对人的组织、沟通等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一批交叉性人才[1]。因此,更好地培育符合工业4.0时代人才,就要求打破原有高度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本科生导师育人过程中,要比以往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跨界融合能力,在人才培养上需打破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的壁垒,通过交叉或跨学科培养,引导本科生全面发展。

四是指导能力要强。从当代大学生的个体发展角度看,学生在个性特征、能力素质、志趣特长等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大,迫切需要个性化指导[2]。本科生导师制在指导内容上的针对性、时代性以及多样性成为解决这一需求的有效途径。导师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学生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性学习,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本科生导师需要具备更强的启发思考能力,鼓励学生、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因材施教,引导和组织学生学习。

二、本科生导师制功能定位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都进行了本科生导师制试点,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导师制定位模糊。重新审视本科生导师制功能,明晰导师职责和角色定位,显得尤为重要。

(一)言传身教的导向功能

信息化、全球化、网络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推动了社会进步,但同时带来很多冗杂和无效信息,甚至误导信息。大学生在接受新鲜事物的同时由于对事物复杂性的认识不足而缺乏辨别力,会出现思想上困惑和行动上盲目。本科生导师制的导向功能即导师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用崇高的师德和人格力量影响本科生,使其形成健康向上的政治思想品质、严谨求实的学风、勇于钻研不畏艰难的精神等。在充分了解本科生个性、爱好、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同时,不定期地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做出客观分析与评价,帮助本科生更好地认识自我。

(二)适时引导的导学功能

以往的本科生导师制形式大于成效,并未真正有效地发挥“导学”作用。随着时代进步和大学本科生日益增强的自我意识,本科生导师制的“导学”定位不容忽视。低年级时侧重于课程选择、学习方法等方面,高年级时侧重科研训练、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具体导学内容包括:利用自身对专业的了解,帮助新生逐渐明确专业发展方向;积极创造有利条件,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生产与社会实践活动;根据学生个性,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找到适应社会激烈竞争和未来多元发展的自我定位,帮助学生做好人生规划;向学生介绍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指导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或者自主进行学术科研活动。

指导内容不局限于具体学科知识传授,而应侧重思维方式和思考能力训练,由导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关联、整合、消化吸收乃至融会贯通。这既是学生进行科研与实践的前提,又是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能力提升的必要条件。创新能力培养不是单个课程讲授教师能够完成的,只有通过本科生导师制的导学功能才能够实现。此外,指导形式不拘泥于面对面交流,要实现随时随地进行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与观念碰撞。

(三)情感交流的导心功能

“00后”本科生成长于中国社会转型期,社会环境复杂且价值观念多元,多数学生对未来充满自信与激情但缺乏稳定的信仰理念,导致心理问题凸显,抗挫折能力较弱。导师对学生不仅要进行专业辅导,还应注意心理疏导,增加情感交流的导心功能。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改变师生之间单一的导学关系,可以促进师生间建立必要的信任和沟通,真正形成平等交流、教学相长的氛围,使导学中充满鲜活的育人体验。通过本科生导师制的导心功能,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互动的教育形态、综合的素质教育以及共进的发展目标。

三、对本科生导师制育人模式的建议

基于上述本科生导师制功能定位,提出以下几种育人模式。

(一)“以研促学”的科研育人模式

引导学生参加科研训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往的本科生导师制只停留在简单的专业基础课程指导,缺乏对本科生的科研训练,导致大部分本科生的科研能力较弱,毕业设计完成质量不高,部分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倍感吃力。因此发挥本科生导师制作用,本科生在导师的引导下,尽早开始准备理论基础知识,通过直接参与科研项目感受科研氛围,培养科研素质及创新精神。由于科研项目制育人模式中导师角色的专一性,与现有的辅导员制度、班主任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其导师定位更加清晰,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思辨能力。

(二)“跨学科指导”的竞赛育人模式

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竞赛,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不同专业的导师,根据竞赛需要开展交叉指导,形成项目导师团队。具体以各类学科竞赛、科技创新竞赛为载体,如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高校“创意 创新 创业”电子商务挑战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这些竞赛项目涉及多学科知识,需要不同专业导师指导。通过竞赛活动及时对学生成长方向、学业规划、学习方法、创新思维、创业就业等方面进行培养和指导,形成“跨学科指导”的导师模式。这既是对学生知识体系的一次梳理、提炼和升华,也是提高学生参与率、科研成果产出率和获奖率,实现学习成果转化的有效手段。

(三)“多元化搭配”的组合育人模式

组建“多元化搭配”的导师梯队,本科生导师制以导师团队形式开展工作。传统的本科生导师制由单一导师指导若干位学生,导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具有固定性,但同时存在局限性,可能由于导师与学生性格特点不同造成指导困难等问题。因此改变以往导师制的运行模式,每个学生不仅仅是由单一导师进行指导,而是把学生导师都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导师小组对应指导一个本科生小组。导师小组可以由教授、副教授、讲师、管理人员组成,教授和副教授把所指导研究生纳入到指导小组,有条件还可外聘校外学者和外籍教师,全方位对本科生小组进行教育指导。这样既可以避免陷入因导师与学生性格不匹配而造成的指导困境,又能够形成多元化知识层次,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国际化视野,提高综合素质[4]。尤其是将研究生纳入本科生导师梯队中,可以促进师生间更平等地交流与沟通,培养本科生批判性思维,同时缓解目前本科生培养中存在的“生师比”过大问题。

四、结语

本科生导师制的导向、导学和导心功能定位还应区别于班主任和辅导员,主要表现在职责范围方面。班主任负责整个班级学生,重点关注班集体学习情况。辅导员一般负责整个年级学生,主要关注学生政治思想、生活表现,兼顾业务学习指导。而本科生导师针对性负责某几位学生,更加侧重对个别学生的学习方向、学术能力的指导,兼顾政治思想教育和生活指导。学习指导不是解答各门学科的具体问题,而是致力于解决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方面出现的问题。思想指导关键在于引导本科生对不良信息的甄别能力,生活指导重点在于对个性化本科生的心灵情感指导。本科生导师既有别于辅导员,又不同于班主任,但是三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应该互相配合,发挥协同育人功能。

猜你喜欢

导师制导学本科生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基于项目导师制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