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城民歌文化的高校传承与发展
2019-03-14刘自圣黄国萍
刘自圣, 黄国萍
(池州学院 音乐与教育学院,安徽 池州 247000)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社科〔2014〕3号)与《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办发〔2017〕1号)的颁发,充分反映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国家推动此项工作的决心。传统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罗城位于池州市贵池区许桥、潼溪和渚湖姜村一带。罗城民歌是汉族民歌的典型代表之一,在中国民间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已于2007年被列入安徽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罗城民歌从田间地头一路唱到首都,唱进中南海,为中国民歌的历史增添了华彩的一章。罗城民歌文化囊括了罗城民歌的历史渊源、本体特征、歌词的文学性、传承者与受众、皖南村落文化特色等,蕴含了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积淀了珍贵的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精神财富,体现了中华人文精神,罗城民歌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1 罗城民歌文化传承的基本原则
1.1 发展与适切原则
发展变迁是传统文化必须面对的问题。传统文化的原生态在绝对的“变”中蕴含相对的“不变”,会随着历史进程的演进而动态发展。因此,在罗城民歌文化的传承中要关注其自身的生命力和多样性,传承其具有发展力和生命力的文化精髓,而不仅仅是具有时代烙印的文化形态。
文化的传承还要考虑其内容、主体和方式的适切性。要尊重社会特点和时代背景,也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既要服务于社会历史需要,也要充分切合传承人群的认知特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文化生态的视角下,罗城民歌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不应该是平面化的,而应该是立体的,是充分尊重其历史发展的,不能固化、窄化其自身的生命力。对罗城民歌文化的传承,需要与时俱进,充分考虑其适切性,探索适用于口头传承、书面传承、教育传承的内容和形式。在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学段和不同的教育形式中突出文化元素的不同影响力。
1.2 权威与普及原则
诸多传统文化在形成演进的过程中走的是口头传承的民间路径。文化精髓阐发的专业性、权威性和准确性是必须和必要的,但是对于文化精髓的亲民性解读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传统文化的教育普及中要充分考虑人民对文化的接受能力,在内容和形式上要丰富多样、喜闻乐见。
对罗城民歌文化的阐发尤其是对经典曲目的解读要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严谨溯源,充分展示其艺术特征与历史特征的契合,要取其文化精髓,以发扬光大。罗城民歌文化传承中也要突出其普及性,要将其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当地社会生产和生活各方面。
1.3 经典与创新原则
时代变迁赋予文化新的内涵和现代形态。罗城民歌文化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整理,不断形成了曲目上的经典化,《慢赶牛》《秧号子》《洗菜苔》等曲目被广泛流传下来。
借助复调技法对民歌进行钢琴曲改编,既可以创新发展民歌,又可以丰富钢琴作品的艺术表达内涵[2]。罗城民歌文化在传承中也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原生态环境的变迁,其创新主要体现在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和传播途径创新三个方面。如传统罗城民歌演唱以“平腔”为主,近年来加入了民族、戏曲、通俗的唱法;传统的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一领众和等,现在进行了卡农和四部混声合唱的尝试和创新。
2 罗城民歌文化高校传承的实现路径
高校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起着特殊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既要充分调动和激发内部师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又要全盘统筹、服务社会大需要。罗城民歌文化在高校的传承中要“走进校园”“融入校园”“走出校园”三步走,而且三个阶段既要“各司其职”,又要全线贯通,齐头并进。罗城民歌文化进入校园、融入校园,最终目标是走出校园,真正实现对内传承和对外发扬的传承和教育普及。
2.1 民歌走进校园
罗城民歌文化要以高校为载体进行内部传承和外部交流,需要先走进校园。罗城民歌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知名度,但高校师生们或只知其名,不解其祥。因此,需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平台、公众号、图书馆、档案馆、文化橱窗、主题环境等渠道加强宣传,以唤醒高校师生的地域文化意识;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让文化元素渗入校园生活,以增强他们保护、传承文化的自觉;邀请传承人进校园、进课堂,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让师生们习得文化保护、鉴赏和传承的基本技能;将罗城民歌文化中所饱含的中国人文精神植入校园文化、校园生活和教育活动,进而提升师生们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自信。
高校在罗城民歌文化的传承中也有着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基本功能。高校在选拨和培养罗城民歌文化的非遗传承人方面具有天然的、事半功倍的优势,承担着为地方培养幼儿和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任务,这些学生也正是成长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量。高校教师对罗城民歌文化的研究、整理,不仅服务于音乐学专业学生,整理撰写的供不同学段学生学习阅读的文化读物是罗城民歌文化传承发扬的重要媒介和载体。高校音乐学专业师生是罗城民歌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2.2 民歌融入教育
高校教师是罗城民歌文化研究、发展和创新的主要力量,应具有自觉意识,积极参与到罗城民歌文化的研究和传承中。一方面要对罗城民歌文化进行研究,另一方面要将罗城民歌文化元素有机融入到通识教育和视唱练耳、声乐等专业课程教学中[3],使学生多维度地了解和认知罗城民歌文化。当然,也要让罗城民歌文化的精髓成为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发掘罗城民歌文化中的美,在教学中做到以德育人、以美育人、以美化人。
音乐学专业学生是地方音乐教师的预备队伍,是罗城民歌文化传承发展和创新的力量,对他们进行罗城民歌文化的熏陶和培养意义深远。音乐专业学生的培养主要侧重在对罗城民歌的传承意识、教学和研究能力、创新发展等方面,为罗城民歌文化传承培养研究、创作、教学的储备师资和专家队伍。也要通过大学生艺术素养和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等通识课程,加强对非音乐学专业学生的罗城民歌文化元素的普及教育。
2.3 民歌传承建设
要把民歌文化融入人才培养,需要进行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以构建罗城民歌文化在高校传承路径。
一是教材建设。在罗城民歌文化的传承中,教材建设是关键。不少民歌已经进入中小学教材[4]。首先,加强针对高校音乐学专业学生的校本教材建设。教材内容要充分体现罗城民歌文化的经典性和权威性,罗城民歌中山歌、小调、号子等传统曲目力求汇编全面,以适用于开设的罗城民歌课程。其次,加强针对非音乐学专业学生的校本教材建设。教材内容要充分体现罗城民歌文化的普及性和适切性,强调罗城民歌文化精髓的因素渗透。再次,加强高校教师编著的幼儿、中小学音乐辅助教材建设。汇编适用于各个学龄段的辅助教材、儿童读物或童谣,将罗城民歌文化辅助教材作为艺术教育的有效补充。
二是课程建设。民歌融入高校课堂和课程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加强民歌专业课程建设。要开发以民歌为内容的校本课程或以民歌为主体的综合课程,将罗城民歌文化融入到音乐专业教育教学,在开展民歌学习、建设校本民歌课程的同时,推动地方音乐研究。其次,加强民歌文化通识课程建设。通过开设或融入通识教育课程,让罗城民歌文化的艺术韵味和文化精髓融会贯通,感染、影响大学生。再次,加强第二课堂艺术课程建设。通过艺术俱乐部、专业社团、传承人讲唱会、专家讲座、艺术采风等形式让广大青年学生了解罗城民歌文化。
三是校园文化建设。要将罗城民歌文化的元素和精髓融入到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以丰富和拓展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也为罗城民歌文化的传承提供多样的宣传平台。可借助校园宣传栏、网站栏目、主题环境等多元宣传媒介和平台;也可借助校外数字化网络平台提供相关民歌音乐文化资源包,帮助学生对民歌音乐文化进行多方位、多维度了解。也可在学校组建民歌社团,组织开展系列展演活动和文化交流活动,打造以传承罗城民歌为主题的文化艺术节。
3 罗城民歌文化高校传承发展的主要任务
罗城民歌文化是优秀地方文化的典型代表,已经开始走进地方高校的校园,并慢慢融入校园。高校在罗城民歌文化的传承中承担着三个主要任务,一是正本探源、研究阐发,这是罗城民歌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贯穿始终的主线;二是对内传承、承上启下,这是其保护、传承、发展的必经之路;三是对外传承,发扬光大,这是其做大做强、人人传唱的有效途径。
3.1 正本探源,注重研究阐发
深入研究并阐发文化精髓是文化传承的首要任务。高校要充分利用在学术研究和人力资源上的优势,对罗城民歌文化的历史缘起脉络和发展轨迹、基本走向进行深入调查,对经典文化成果进行研究探源,对文化精髓进行科学阐释。
多年来,高校专家学者通过田野调查、研究座谈、深度挖掘、系统整理等多种方式对罗城民歌及文化进行了研究,对罗城民歌的现状[5],音乐特征、曲调特征[6]和经典曲目[7]等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究分析,对罗城民歌文化蕴含的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进行了详实解读,这都是罗城民歌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厚实基础。
3.2 对内传承,形成承上启下
罗城民歌文化的传承,要充分尊重当事人的“主体性”,也要重视和发挥“人民”的力量。目前最有名的罗城民歌传承人是姜秀珍老师,她收徒的方式仍然是简单的师徒传承,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罗城民歌文化的规模传承。高校在罗城民歌文化传承发展中需要点、线、面三个层面同时启动,才能完成承师启徒、承老启幼、承前启后、承典启创、承专业启普及的“五承”“五启”对内“承上启下”的传承。
“点”,即做好罗城民歌文化的创新研究和发展工作,可以解决承典启创的传承任务。如将在田间地头劳作时以一领众和演唱形式的秧号子在舞台上以合唱的形式呈现,将单一的二胡伴奏改为民乐队甚至电声乐队伴奏等。
“线”,即做好罗城民歌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可以解决承师启徒、承前启后的传承任务。要以保护为主,加强研究,积极参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高校牵头做好政府、研究会、传承人、表演者等的相互协作和配合协调,构建具有当代特色、准确权威、开放共享的传承体系,实现保护工作的生态循环。
“面”,即做好罗城民歌的教育普及工作,可以解决承老启幼、承专业启普及的传承任务。高校既要充分调动传承地民众人人会唱的优势,又要将罗城民歌文化元素贯穿到幼儿、小学、中学和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领域中,还要做好各类师资培养、培训等工作。
3.3 对外传播,做到发扬光大
“中国文化事业建设既要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又要倡导多元文化的融合[8]”,罗城民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需要对外交流和传播,唯有发扬光大才能长久延续和发展。高校要充分利用其在教育教学、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上的开放性优势,在罗城民歌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承、传播上起到桥梁作用。要加大罗城民歌文化的宣传教育力度,一方面守在本地,积极融入“美丽乡村”文化建设和文化旅游开发,借以让更多的“外来人”熟识;另一方面大胆走出去,加强对外的文化交流和合作,开拓丰富的文化交流方式和内容,不断提高其文化知名度,在更广阔的天地和舞台阐释好罗城民歌文化的特色与精髓,大力彰显罗城民歌文化的魅力,从而达到对外发扬光大的传承效果。
4 结语
罗城民歌是富有地方特色的音乐文化,其传承融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在罗城民歌文化传承、发展和教育中肩负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中枢作用,需要与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专业协会、地方民众等多方协调合作,才能充分发挥其在文化传承中的角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