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玡榆播种育苗技术
2019-03-14徐本辉
徐本辉
(滁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安徽 滁州239000)
琅玡榆(Ulmus chenmoui)为榆科落叶乔木,国家三级濒危树种,滁州市市树,仅在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和江苏省句容县宝华山有少量自然分布。近年来,因旅游开发强度大,琅玡榆原生生境被破坏,导致自然分布的琅玡榆数目不断减少、林下幼苗更新不良,趋于自然消亡,亟待进行保护。琅玡榆树干高大,树形优美。经测定,琅玡榆的胸径年生长量可达1 cm,是优良的用材树种,也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适宜树种。琅玡榆自然分布于林缘或疏林、石灰岩石缝中,具有耐瘠薄、适应性广的特点,是石质山地造林绿化的先锋树种之一。综上所述,琅玡榆推广应用前景广,市场潜力大。目前,因种子育苗技术没有获得突破性进展,种苗不足制约了琅玡榆的规模推广。笔者将多年来在琅玡榆研究中有关种子育苗方面的一些做法总结成章,与大家共同探讨。
1 种源调查
目前,琅玡榆成年母树均分布于琅琊山中,自然分布仅限于琅琊寺右前方登南天门至中段石阶旁,散生分布,且数量稀少(不超过10 株)。由于近年的旅游开发强度过大, 天然分布的琅玡榆数目减少,已失去作为采种母树的作用。琅琊山林场人工栽培琅玡榆共有3 处(原苗圃地、大泉眼、毛竹林),总数不到100 株,树龄为25~40 年。这3 处成片大树均是琅琊山风景区内数株古树的子代(一代),由于这3 处的立地条件差异明显,导致琅玡榆的生长发育显著不同,进而影响了种子的质量,使种子的有胚率、千粒重等存在着显著差别。通过种源对比试验,发现种子发芽率毛竹林处优于大泉眼处,原苗圃地最差,所以这几年育苗的种源主要来自于毛竹林。
2 种子采集
2.1 物候期观察
据《琅琊山植物志》记载,琅玡榆果熟期在4 月下旬至5 月上旬。但因不同年份的气候变化,导致花期和果的成熟期的具体时间不定。笔者观测发现,琅玡榆果熟期总体上趋于提前,从果成熟到自然脱落时间一般不超过7 d,因此掌握具体的花期与果的成熟期对于人工采种至关重要。为了解试验期间的花期和果的成熟期,笔者在此期间每天进行不间断的观察,直到开始采种。通过观察获知,2015至2016 年琅玡榆种子发育基本成熟时间分别在4月20 日、4 月15 日。
2.2 采种
琅玡榆果实由绿色变为黄白色,且成熟的果实达到一半时为采种的最佳时机。2015 年4 月21 日至23 日,采用人工打落收集种子,共采种60 kg;2016 年4 月15 日大风,风力达五级以上,因而采取树下集中收集种子的办法,共收集种子100 kg;2017年收集种子20 kg。
3 播种
3.1 种子处理
种子采收后先净种,人工分拣去除杂物,将种子摊晾于通风避光的室内,连续一周左右。每天翻动1~2 次,观察种子的颜色和水分变化,当种子全部由黄绿色变为黄色后再摊晾3 d 即可播种。
3.2 整地作床
3 月底前整好地,每667 m2施1 000 kg 有机肥或50 kg 复合肥作基肥。作苗床宽1.2 m、高20 cm,步道沟上宽50 cm、下宽30 cm、边沟深30 cm。
3.3 播种
2015 年4 月27 日播种,每667 m2播种量是60 kg;2016 年4 月23 日播种,每667 m2播种量30 kg。条播,条深3~5 cm、条宽10 cm、条距25 cm,筛土覆盖,以似见不见种子为标准,稍加镇压。播后盖草并浇一次透水,以保持土壤湿度,促进发芽。
4 播后管理
播后约一周,部分种子发芽出土,视天气情况,分2~3 次揭去稻草,每次约揭去1/3 的覆草。早期苗株较小时,用手拔除杂草;雨后或灌溉后要及时进行松土,防止苗床板结,影响苗株生长,但注意松土除草时不能损伤苗株的根系。7 月初及8 月初每667 m2分别沟施尿素2.5 kg、5.0 kg,行间开沟施后立即覆土,避免肥料有效成分的流失。遇到干旱天气时要及时浇水灌溉,保持土壤墒情。琅玡榆萌芽力较强,侧枝发达,要及时进行抹芽修枝工作,以利于培育出优质壮苗。
琅玡榆的病虫危害发生较少,常见的有秋四脉绵蚜,及时摘去蚜苞销毁即可;对其他食叶害虫,可用2.5%的杀灭菊酯1 500 倍液喷杀。琅玡榆是深根性树种,主根发达,为促进其分生侧根,在秋季落叶后断其主根,促进侧根分生。
5 结语
2015 年首次进行大田育苗即获得了成功,截至2019 年,共培育苗木约10 万株,证实了琅玡榆种子育苗技术是可行的。琅琊山林场目前人工栽培的3片琅玡榆成林,因立地条件不同,种子的发育状况差别较大。因此,种子来源是育苗成功的关键因素。
通过试验,琅玡榆种子的发芽率与采种母树树龄、所处的立地条件、采种时间、采种后的预处理措施等密切相关,其中采后种子的水分管理是影响种子发芽的关键因素。一是刚采的种子由于其含水率比较高,播后种子的呼吸作用强,容易腐烂,因此随采随播不利于种子的发芽。二是琅玡榆种子本身发育不充分,可能存在后熟期,这是由于采种时间是在种子由青变黄时,此时种子可能尚未达到完全成熟,通过摊晾从而达到后期成熟。经过摊晾后的种子含水率降低,成熟度提高,显著地增加了种子的发芽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