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4层螺旋CT评估冠状动脉斑块的位置分布、性质及稳定性的应用价值

2019-03-14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河南郑州450000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管腔中度冠脉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 (河南 郑州 450000)

王 平 毛治尉 白华东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1],从而引发心脏病,及时识别CHD、发现不稳定冠状动脉斑块有利于预防疾病,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2]。近几年,多层螺旋CT诊断技术不断更新与发展,已广泛用于评估冠状动脉斑块的位置分布、性质及稳定性方面。多层螺旋CT不仅能真实反映心脏、冠状动脉形态信息,还可评价冠状动脉的斑块性质及狭窄程度。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CHD患者,使用64层螺旋CT评估患者病情,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初诊为CHD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57例接受64层螺旋CT检查的病案资料,其中男性87例,女性70例,年龄31~80岁,平均年龄(52.47±1.57)岁,心率52~77次/min,平均次数(68.47±7.19)次/min,纳入观察组。临床表现:突发胸痛84例,胸骨后压榨感73例。于同期另选157例非急性冠脉综合征,其中男性87例,女性70例,年龄31~80岁,平均年龄(52.47±1.57)岁,心率52~77次/min,平均次数(68.47±7.19)次/min,纳入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知情同意患;2.男女性不限,年龄不限。排除标准:1.妊娠期、哺乳期患者;2.合并甲状腺疾病患者;3.心脏病或心脏搭桥患者;4.肝肾功能不全患者;5.对造影剂过敏患者。

1.2 方法两组患者使用飞利浦64层螺旋CT,检查前口服50~70mg美托洛尔,休息35min进行检查。训练患者屏气,准备工作完成后,嘱咐患者仰卧在床上,打开CT,选择扫描范围,行常规扫描后,注射对比剂,将感兴趣区置于冠状动脉分支最高位置向上5各层面左右,阈值设为150HU,层厚0.8mm,间距0.4mm,管电压120kv,管电流60MAS,pitch=0.2,扫描完成后行常规重建R-R间期40%、46%、70%、75%时相。

1.3 技术处理两组患者冠状动脉像扫描生成后由电脑传至处理站,由2名专业的CT医生使用心脏标准算法对图像进行重建,所选时相40%、46%、70%、75%,找出质量最佳、图片效果最好的图像进行处理,然后计算最大密度投影、曲面、多平面重建,测量斑块CT值。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计算公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A-B)/A×100%。A:冠状动脉狭窄处近端的正常管腔直径。B:冠状动脉狭窄处最下的管腔直径。根据检查结果区分冠状动脉狭窄程度,1级轻度狭窄,2级中度狭窄,3级重度狭窄。

1.4 统计学方法本探究所有数据结果由专业数据处理人员进行筛选、收集并整理,独立录入Epidata3.1软件,数据分析采用SPSS20.00软件,计量资料以(±s)形式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冠状动脉斑块检出结果比较观察组患者中共检出157个斑块,检出率100%。对照组患者中共检出124斑块,检出率78.98%,观察组冠状动脉软斑块、混合斑块检查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钙化斑块检出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冠状动脉狭窄结果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共检查520段冠状动脉。观察组患者中动脉狭窄有175段,其中89段为重度狭窄,中度狭窄46段,轻度狭窄40段。对照组患者中动脉狭窄有201段,其中24段为重度狭窄,中度狭窄19段,轻度狭窄158段。观察组冠状动脉狭窄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率、正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3。

图1 LAD、LCX近段血管病变,左冠状动脉分叉;图2 RCA近段非钙化斑块、相应管腔轻度狭窄;图3 LAD段近段钙化斑块、相应管腔轻度狭窄。

2.3 64层螺旋CT评估冠状动脉斑块灵敏性及特异性分析64层螺旋CT评价狭窄程度轻度、中度、重度灵敏性分别为73.24%、80.78%、87.54%,狭窄程度轻度、中度、重度特异性95.69%、96.54%、97.24%各项指标略有差异,但仍有较高的准确性及特异性,见表4。

2.4 观察组冠状动脉各个阶段斑块情况157枚斑块数量由多到少分布:LAD2、LAD1、RCA1/D1、LCX1、LM/LAD3、PLV/PDA/LCX2、RCA3、D2/OM、RCA2,具体情况见表5。

2.5 观察组各类斑块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分析发现,钙化、非钙化、混合类型各类斑块与管腔狭窄轻度、中度、重度有关(P<0.05),见表6。

表1 两组患者冠状动脉斑块检出结果比较[n(%)]

表2 两组冠状动脉狭窄结果比较[n(%)]

表3 两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比较[n(%)]

表5 观察组冠状动脉各个阶段斑块情况[n(%)]

表6 观察组各类斑块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3 讨 论

CHD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冠状动脉狭窄[3]、闭塞而引起的心肌缺血疾病。组织病理学发现,CHD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冠状动脉斑块的性质[4]、稳定性对其有重要影响。冠状动脉的稳定性主要与斑块内脂质核心的大小[5]、成分有关。以往研究发现[6],CHD诊断标准多依赖导管法冠脉造影结果,该方法虽然对冠状脉病变的检出具有高敏感性、高特异性,但对血管内斑块尤其是非钙化斑块无法识别[7]。64层螺旋CT评估血管内斑块性质较好,空间分辨率较高,是冠状病变的无创检查方法。64层螺旋CT检查本身是一种无创、可重复性检查,检查费用相对低廉,大部分患者均能接受。同时CT立体成像能显示冠状动脉形态、走行、斑块位置、性质、大小、密度,判断血管狭窄程度[8]。霍连营等[9]研究发现,心率变化与冠状动脉成像质量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一个心动周期中舒张中期心脏波动最慢,且冠状动脉的运动幅度较小。若患者心率加快,舒张期变短[10],R-R间期变短,冠状动脉运动幅度增大,患者冠脉成像质量减低。故而在检查前要指导呼吸,控制心率[12]。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冠状动脉软斑块、混合斑块检查率较高,钙化斑块检出较低。说明,CHD患者的斑块多为软斑块及混合斑块,稳定性较差,发生斑块脱落可能性更高。观察组冠状动脉狭窄率较高,其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4层螺旋CT能较好显效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帮助医生判断动脉斑块类型、狭窄部位、程度,是否合并冠脉先天变异,有利于术前准备,改善预后。64层螺旋CT评价狭窄程度轻度、中度、重度灵敏性、特异性虽然各项指标略有差异,但仍然较高。提示,64层螺旋CT能准确评估CHD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区别病变血管段具体情况。 观察组各类斑块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直接关系,非钙化斑块多存在与中重度狭窄血管,混合斑块多存在重度狭窄段[1]。非钙化斑块容易发生破裂,且斑块不断增大[14],斑块聚集区易出现裂隙,致使其内部脂质核心暴露,促进血栓形成。混合斑块表现为不规则偏心性斑块,有较大的脂质核心,是导致血栓形成主要原因。临床根据CT检查结果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采取有效的溶栓方法,改善患者病情。

综上所述,64层螺旋CT能有效评估冠状动脉斑块具体位置,判断斑块性质,显示血管狭窄程度,有利于临床选取针对性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病情。

猜你喜欢

管腔中度冠脉
3~4级支气管管腔分嵴HRCT定位的临床意义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吸引头类管腔器械清洗中管腔器械清洗架的应用分析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小米手表
消毒供应中心管腔类手术器械清洗方法探讨
LEEP治疗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对HPV感染的影响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