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手机依赖、孤独感与人际关系的关系
2019-03-14姜少凯
□ 姜少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手机已成为现代人的必需品。手机在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得一部分人因为过度使用成为了“低头一族”。对于没有升学压力和有更多课余时间的中职学生来说问题更为突出,有些同学因此深陷其中,导致手机依赖。1984年,著名学者 Brod 提出“手机依赖”(Mobile phone dependence)(也称手机成瘾)是一种技术压力,手机依赖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一是对手机的过度使用;二是在不同的场合不顾他人的感受而使用手机[1]。2009年,国内学者师建国把手机依赖定义为:在使用手机时由于行为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引发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降低、受损的一种心理状态[2]。徐华、毕鑫强[3]的研究结果显示,有手机依赖倾向的中学生占到总人数的20%左右,女生对手机依赖的程度略高于男生,手机开机时间越长,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越严重。
孤独感(loneliness)是一种主观上的社交孤立状态,常伴有个体知觉到自己与他人隔离或缺乏接触而产生的不被接纳的痛苦体验[4]。韩登亮等人的研究发现,多数手机依赖者是一些人际关系不融洽甚至不合群、性格比较孤僻、缺乏自信以及自我封闭的人[5];刘志强、管浩圻等人的研究也表明,孤独感可以有效预测手机依赖[6-7]。
表1 中职生手机依赖、孤独感和人际关系的总体状况
表2 中职生手机依赖、孤独感和人际关系的差异分析
表3 中职生手机依赖、孤独感和人际关系的相关分析
表4 孤独感在人际关系与手机依赖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检验
本研究以中职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中职生的手机依赖、孤独感与人际关系三者的关系;同时探讨孤独感在人际关系与手机依赖关系中是否有中介作用,为预防和改善手机依赖的现状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启示。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浙江省杭州市某中职学校的学生,发放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298份。男生187名,女生111名;中职一年级学生126名,中职二年级学生94名,中职三年级学生78名。
(二)研究工具
1.手机依赖指数量表(MPAI)[8]
手机依赖指数量表由香港中文大学学者梁永炽编制而成,用于诊断青少年的手机依赖。该量表共17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1~5表示从不—总是,量表共有4个维度,分别为失控性、戒断性、逃避性和低效性。若有8个项目做肯定回答,就可诊断为手机依赖。该量表α系数为0.881。
2.青少年孤独感问卷[9]
该问卷由邹泓教授修订,共21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1~5表示完全不符合—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表明孤独感越高;问卷共有4个维度,分别是纯孤独感、社交能力评价、同伴关系评价及对重要关系未满足程度的知觉。该问卷α系数为0.931。
3.人际关系量表[10]
该量表由郑日昌等人编制,主要用于诊断青少年人际关系的困扰。该量表共28个项目,回答“是”得1分,回答“否”得0分。总分0~8分,说明人际关系的困扰较少;9~14分,说明人际关系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15~28分,说明人际关系存在较严重的困扰;高于20分,说明人际关系的困扰很严重,并可能出现较为明显的心理障碍。量表共有4个维度,分别是交谈困扰程度、交际困扰程度、待人接物困扰程度及与异性交往困扰程度。该量表α系数为0.825。
(三)施测
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被试,分班级匿名施测,施测时间为20~30分钟,施测完当场收回问卷。
(四)数据分析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中职生手机依赖、孤独感和人际关系的总体状况
调查显示(见表1),中职生手机依赖平均分是2.31,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孤独感平均分是2.11,也处在中等偏下的水平;人际关系平均分是8.41,53.69%的学生得分在0~8分,33.56%的学生得分在9~14分,12.75%的学生得分在15~28分,调查表明,有近一半的学生受到人际关系的困扰。
(二)中职生手机依赖、孤独感和人际关系的差异分析
对不同性别、是否是独生子女中职生的手机依赖、孤独感和人际关系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见表2),中职生的手机依赖、孤独感和人际关系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不同年级中职生的手机依赖、孤独感和人际关系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见表2),不同年级中职生的人际关系[F(2,295)=4.24,p<0.05]存在显著差异。事后多重比较(LSD)表明,在人际关系得分上,中职一年级学生显著高于中职二、三年级学生;而在手机依赖和孤独感得分上,三个年级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三)中职生手机依赖、孤独感和人际关系的相关分析
由表3得知,中职生的手机依赖、孤独感与人际关系三者呈显著正相关(p<0.01)。
(四)孤独感在人际关系与手机依赖关系中的中介效应
图1 人际关系对手机依赖的总效应
图2 孤独感的中介效应示意图
由表3可知,中职生的手机依赖、孤独感与人际关系三者呈显著正相关,这满足了中介作用的前提条件,可以进行中介效应的检验。
本研究的中介效应检验参照的是温忠麟等人提出的一个实用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11]。检验孤独感在人际关系与手机依赖的中介作用。分以下三步(见表4):第一步,以人际关系为自变量,以手机依赖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影响显著(见图1);第二步,以人际关系为自变量,以孤独感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影响显著(见图2);第三步,以人际关系、孤独感为自变量,以手机依赖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人际关系和孤独感对手机依赖有显著影响(见图2)。因此,可以判断孤独感在人际关系与手机依赖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三、讨论
(一)中职生手机依赖、孤独感和人际关系的总体状况
调查显示,中职生的手机依赖程度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虽然手机依赖程度不高,但是经过对中职生使用手机时间的调查得知,大部分学生(超过75%)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超过4小时,占到课余时间(睡眠时间除外)的一半以上。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可能存在过度使用手机的情况,也有可能存在手机依赖的问题。一个学生把大部分业余时间用在手机上势必会使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受到某种程度的影响,中职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也是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关键时期,过度使用手机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肯定会带来消极的影响。
调查表明,中职生的孤独感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这与李彩娜、邹泓[12]对青少年的研究一致。人际关系平均分是8.41(>8),总体分数较高,统计显示,有将近一半的学生受到人际关系的困扰,其中有12.75%的中职生的人际关系存在较为严重的困扰,这与田艳梅[13]的研究类似。笔者在中职学校心理咨询室工作,在对前来心理咨询的问题进行统计后发现,人际关系方面的比例是最高的。有的是内向,不善言辞,与人相处显得自卑,有的是同学之间矛盾不断,还有的是不知道怎样与人相处,等等。我认为可能有如下的原因:一是现在的学生大多数出生在独生子女家庭,他们的个性往往都比较自我,很多是以自我为中心,为人处世方面不太注意别人的感受。二是过度使用手机。上文中提到,大部分学生(超过75%)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超过4小时,占到课余时间(睡眠时间除外)的一半以上,有些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陶醉”在游戏、网络小说、网络聊天等虚拟世界里,“陶醉”在自己编织的梦里。而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与同学、老师及家长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二)中职生手机依赖、孤独感和人际关系的差异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在人际关系的得分上,中职一年级学生显著高于中职二、三年级学生,这表明中职一年级的学生人际关系相对于中职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差一些,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笔者所做的问卷调查是在10月份进行的,距离中职一年级的学生来校不到两个月。对于许多新生来说,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还没有完全适应,面对陌生的校园,面对陌生的老师、同学,面对陌生的学校管理制度等,这些都需要一个适应的时间和过程。而高年级的同学,他们进校的时间较长,完全适应了学校的环境,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方面也较为成熟一些,接触的人和事也多一些,人生阅历以及人际交往的经验也较为丰富些。所以,在人际关系的处理方面,他们也较为成熟些,人际关系自然也就好一些。
(三)孤独感在人际关系与手机依赖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从中介作用的路径来看,一方面人际关系对手机依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人际关系困扰越少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就越低,人际关系困扰越严重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就越严重。这与米继红[14]的研究结果一致。中职生正处在青春期中晚期,根据其心理特点分析,他们对于人际交往尤其是同伴之间的交往在时间和精力上投入的比较多。有的同学性格较好、为人处事的能力较强,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了自我的存在感和价值感;而有的同学由于心理发展得不成熟或者性格方面的原因,加上缺乏人际交往的能力与技巧,在现实的人际交往过程中经常会遭受一些挫折,不能很好地融入同伴关系,他们往往会寻求虚拟的网络世界来满足自己心理的平衡。而作为一种新媒体的手机恰好提供了这样的平台,它同样具有网络的便利性和匿名性,使得许多中职生沉迷在手机游戏、网络聊天、网络小说等虚拟世界里。
另一方面人际关系还通过孤独感间接影响手机依赖,孤独感在人际关系与手机依赖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人际关系困扰少的中职生往往具有较低的孤独感,人际困扰较严重的中职生具有较高的孤独感,这也符合我们的认知。为了减少孤独感,他们可能会把很多时间、精力转移到手机从而增大了对手机的依赖程度。
因此,想要减轻中职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作为一个着眼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