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经济管理问题与对策

2019-03-13巴国民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5期
关键词:管理制度管理人员现代化

巴国民

一、 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经济管理问题

(一) 经济管理理念落后,管理制度不健全

经济管理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保障,但该项管理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影响着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其中最严重也是最根本的问题即管理理念落后,为经济管理工作的发展带来严重阻碍。从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经济管理工作来看,其理念落后是一项极严重且难以解决的问题。其一,经济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落后,相关人员对创新管理理念不够重视。其二,当地农民的思想意识落后且较为顽固,使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水平无法进一步提升。其三,经济管理理念落后直接导致管理制度落后,不能为农业现代化经济管理提供规范指导,导致其工作存在较多问题。

(二) 经济管理技术落后,管理工作效率低

管理技术的先进性对管理工作效率影响极大。而从黑龙江省农业经济管理的实际工作情况来看,当地在农业现代化建设背景下,经济管理的技术未得到更新仍旧较为落后,降低管理工作效率。这一问题在当地具有区域性特征,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的管理技术较为先进,而大多数偏远的山区其技术较为落后,对于部分偏远且经济条件极差的地区,管理技术始终未得到更新。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经济落后,导致当地缺乏创新技术的基础条件。第二,技术发展与传播的速度较慢,降低了技术更新的速度。第三,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黑龙江为我国最北部城市,三面环山且水系较为发达,导致当地的地理环境复杂。在这种情况下,管理技术所需的基础设备安装难度极大,致使现代化管理技术难以推广。

(三) 经济队伍管理落后,管理工作不到位

管理队伍建设水平的高低,对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影响极大。从当地队伍建设来看,其建设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其一,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导致工作落实受到影响。其二,管理人员的觉悟较低,导致基层部门缺乏人才。其三,人员管理不到位,员工工作积极性较低。

二、 解决现代化建设中问题的具体措施

(一) 创新管理理念,健全经济管理制度

管理理念是管理工作总的指导方针,影响着工作开展的效率与质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农业现代化建设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经济管理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保障,管理人员必须提高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度。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为经济管理工作提供有效指导。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保证经济管理工作落实的规范性与标准性,促进工作整体质量提升。

首先,有效解决管理人员理念落后问题。该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管理人员对经济农业现代化与经济管理的认识不到位,未深刻认识到经济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导致其忽略了创新管理理念,未对形势下的管理工作进行有效指导。所以上级领导部门必须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强化管理人员对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形势、经济管理的重要性等问题的认识。提高其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度,促使其树立现代化经济管理理念,为相关工作提供指导。

其次,解决农民理念落后问题。当前,农民的意识仍停留在农业种植上,对农业经济及其管理的概念极为模糊。即使存在经济行为,也并未树立真正的经济概念。为此相关管理部门必须采用有效的办法,提高农民的思想意识,以促进该项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为此,相关部门应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及时将相关的管理内容下达到基层管理组织,并督促基层管理组织对其进行大力宣传。帮助农民树立农业经济管理理念,促使农民传统理念得以转变。第二,定期组织人员到地方,为农民进行相关理念的进一步讲解,深化农民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与理解。

最后,健全经济管理制度。管理制度规范其工作的标准性,其内容不健全直接降低经济管理的质量。所以管理人员必须根据农业现代化建设趋势与经济管理工作的实际工作范围,对管理制度的内容进行完善。确保制度对经济管理工作的落实进行标准性规范,提升经济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二) 创新管理技术,提高经济管理效率

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创新经济管理技术使其向信息化方向发展。这需要相关部门做好以下工作,促进经济管理在技术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进,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第一, 黑龙江省的相关部门要建立起高效的信息化经济管理系统,做好经济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首先,选择符合当地农业建设情况的信息化技术,作为系统建设的有力支持。其次,对技术进行研究,确保管理團队明确技术应用的要求与方式,从而打造相应的信息化经济管理队伍。最后,做好信息设备的建立与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运行提供基础保障。

第二, 加快当地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推动经济管理技术水平得以提高。农业科技人员要加快农业种植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促进农业种植技术的现代化发展。这可促使农民树立现代化的农业发展理念,提高对经济管理的重视度,并通过经济种植技术促进经济管理工作的落实。为此,相关部门应组织农民进行交流学习,并到发展较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进行观摩学习。以此提升农民对现代化种植技术与经济管理技术的认知,推动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三) 创新队伍管理,落实经济管理工作

加强经济管理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是保证经济管理工作水平提升的重要的措施。为此上级领导者必须加强对管理队伍的建设。这要求相关的管理部门,做好以下几项工作,切实提高经济管理队伍建设水平。首先,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素质配训。加大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培训力度,一方面增加经济管理人才数量,另一方面加强专业技术培训,使其具备现代化农业经济化管理的各种知识,如农业、管理、法律与经济等。全面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需求。其次,加强对管理人员思想管理,提高其思想觉悟。鼓励其积极投身与基层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其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经济管理作为依靠。为此,政府应为其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与薪资待遇,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最后,完善人员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力度,提升其工作积极性。

(作者单位:164135 联勤保障部队第四储备资产管理局龙镇农副业基地)

猜你喜欢

管理制度管理人员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西点军校严格的管理制度